小区给排水节能措施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小区给排水节能措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江苏省公共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措施建筑工程介绍?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并结合江苏省建筑气候和建筑节能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其中,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给水系统的节能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江苏省公共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措施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选择给水系统加压泵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为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
2、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
给水系统采用变频调速泵组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泵的Q-H特性曲线无驼峰、比转速NS适中(约为100~200)、效率高、配备电动机功率相对小;
2、水泵的调速范围宜在0.7~1.0的范围内;
3、应根据主泵高效区的流量范围与设计流量的变化范围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水泵的数量,一般为二至四台主泵,并应设一台备用泵;
4、恒压供水宜采用同一型号泵,变压供水宜采用不同型号泵;
5、额定转速时,水泵最不利工况点应在水泵特性曲线高效区段的右端点,在设计流量变化范围内,各台泵宜在高效区内工作;
6、宜采用两台或多台变频的方式运行;
7、宜配置小流量水泵,其流量为1/3~1/4单台主泵的流量,扬程应满足气压罐工作的要求;
8、气压罐的容积应按小泵的流量计算,在气压罐最高工作压力时系统不得超压。
给水系统采用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供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泵组中的变频运行泵宜将工作区包含在水泵的高效区内;
2、泵组中的工频运行泵宜将工作区包含在水泵的高效区内,且在最不利情况下,水泵不得过载。
采用集中供应热水系统时,换热站宜靠近热水用水负荷大的建筑,距离远的小供热点宜选用局部加热系统。
水加热设备应根据使用特点、耗能量、热源、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效率高、燃料燃烧充分、换热效果好、容积利用率高、节水;
2、被加热水侧阻力损失小,直接供给生活热水的阻力损失不宜大于0.01MPa;
3、水加热器的热媒入口管上应配置自动温控装置。自动温控装置应能根据水加热器内水温的变化,通过水温传感器可靠、灵活地调节或启闭热媒的流量;
4、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5、汽-水热交换器的蒸汽冷凝水应回收再利用或循环使用,不得直接排放。
可再生能源贮热容积宜符合下列要求:
1、旅馆、医院病房楼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其贮热容积宜最高日热水用水量的70%~90%选取;
2、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体育馆等其它建筑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其贮热容积宜最高日热水用水量的70%选取;
3、采用空气源、地源等可再生能源,应根据建筑的用水特点确定贮热容积。
冷却塔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成品冷却塔应选用能效高、漂水少、噪声低的产品;
2、成品冷却塔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热力特性曲线选定。设计循环水量不宜超过冷却塔的额定水量,当循环水量达不到额定水量的80%时,应校核冷却塔的配水系统;
3、冷却塔宜与冷却用水设备的数量、控制运行相匹配;
4、冷却塔设计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等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吻合,宜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5、冷却塔宜设置在气流通畅,湿热空气回流影响小的场所。
洗衣房、厨房应选用高效、节水的洗涤设备。
管材、节水器具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允许的工作压力;
2、宜选用管内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并适当控制流速,以减少管道的阻力损失和水泵的扬程;
3、管材和管件连接的密封件材料应卫生、严密、防腐、耐压、耐久;
4、管道敷设应采取严密的防漏措施,杜绝和减少漏水量;
5、敷设在垫层、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6、埋地给水管应根据土壤条件选用耐腐蚀、耐久的管材,接口严密并做好相应的管道基础和回填土夯实工作;
7、热水系统所使用的管材、管件的设计温度不应小于80℃;
8、浴室内的管道应按下列要求设置:
1)当淋浴器出水温度能保证控制在使用温度范围时,宜采 用单管供水;当不能满足时,宜采用双管供水;
2)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且配水管上不宜接管供其他器具用水;
3)公共浴室的热水管网应设循环回水管,循环管道应采用机械循环。
9、淋浴器宜采用及时启闭的脚踏、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装置;
10、不得使用一次冲水大于6升的坐便器;
11、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和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节水器具。
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加热设备、贮水器、分(集)水器、阀门等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备和供水管、回水管和热媒管道等应作保温;
2、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厚度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物业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有哪些?
物业节能降耗方案与措施
1、加强小区节能环保制度的监督和落实。
2、业主办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登记服务工作中,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材料相关标准,积极宣传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和器具。
3、业主在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活动中,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损坏房屋原有节能设施、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行为。
4、客户经理督促装修人员或业主将建筑垃圾袋装化堆放到物业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宇内,十二时至十四时、十八时至次日八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活动。
5、定期抄录小区用能计量表读数,并汇总分析用能状况。
6、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实施节能环保改造,加强节能实施管理。
7、在管理服务区域内设置节能环保宣传栏,设置小区公共设施设备环保标识和宣传标语。
8、水泵房应通风,每日检查仪表、指示灯、开关、电源、电压、电机电流。
三、建筑设计中给排水的应用?
一、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措施
1.选择最佳管材和阀门
建筑排水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竖向排水过程中,易产生噪音进而影响其他人生活和休息。为此,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选择排水管时尽量选择消声管材,减少排水过程中不必要的噪音问题;住宅楼室内排水水平转换管道和已经转换的管道需要选择抗震性相对较强、柔性链接相对较好,且具有坚固、耐用、耐高温、耐腐蚀、耐防火等功能的铸铁管道系统,减少管材损坏现象;建筑室外防水系统则需要选用聚乙烯缠绕着的排水管,选择这种水管的优势是它是一种新型的钢塑复合整理自流水管,由内壁光滑平整、高强度的钢塑复合异型带材通过螺旋缠绕方式制成的,且具有密封性和耐腐蚀性好、质量轻、便于安装、寿命长和可再生等优势,将其运用到室外排水系统中简单方便,也能减少排水系统泄漏现象。
2.选择高效节能卫生器具
传统卫生器具中多数水箱的耗水量较大,且耐用性和密闭性不好,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滴冒漏问题,致使大量水资源浪费。因此,设计过程中尽量选择高效节水型坐便器等卫生器具,现在的卫生坐便器每次冲水量仅为5升,与传统坐便器相比能节约至少一半水资源;在浴室中采用新型的卫生器具,即光电淋浴器、手拉延时淋浴器等至善能节约20%左右的用水量;水龙头选择新型的陶瓷心水龙头,其良好的耐水性和密闭性可以减少或避免滴漏问题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3.提高供水热循环系统利用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功能需求的增加,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也要满足热水供应需求,在这一需求的促使下,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之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还存在浪费现象,一般表现在启动热水装置后,需要先放掉部分冷水才能正常使用,这部门冷水在未产生任何作用时便成为无效水。为了减少此类现象发生,给排水施工设计和管理中应根据建筑性质、标准及地区经济条件等,并综合接水效果和工程成本选择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尽量减少或避免无效冷水浪费现象发生。
4.降低给水压力
给水压力一般来于市政管网余压和供水设备,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市政管网余压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正常情况下,城市管网压力在02~0.4MPa范围内,该范围光网压力能满足五层之内的建筑给水压力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些建筑层数是五层的几倍,原有能为五层以内的建筑给水的城市管网压力显然无法满足时下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二次加压技术以此满足高层建筑楼层供水需求。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采取有效的分区供水方式减少二次加压能耗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低层管网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生活用水紧张和水资源浪费现象。其次,选择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
水池、加压泵和高位水箱作为建筑中常见的二次供水设备,在使用期间虽能满足二次供水需求,但却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能耗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必须采用性能好、能耗小无负压供水设备,采用这类设备后,不用购置常规方式中的水池和水箱,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建筑给排水成本;此种供水方式采用的设备为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其直接与市政管网相连,能利用市政管网进行供水,节水效果相对明显;常规供水方式主要为混凝土结构,抗渗漏性能不佳,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现象,最终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这种供水方式也容易造成污染,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水池进行清理,实际应用过程中较为繁琐,而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则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水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5.合理利用太阳能资源
我国是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太阳能的优势是能制备生活热水,也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在高层建筑中设置太阳能时,最好对太阳能进行分散设置,并在楼梯间公共位置设置管道井,将各用户太阳能进出水管都设置在管井中,并将太阳能集热板水箱设置在屋面,这样即便阴天下雨,太阳能热量无法通过管井进入室内热水器时,热水也会在燃气热水器的补充下,实现热水供应。
二、结语
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给排水设计不仅能降低能耗、降低给排水成本,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而给排水设计过程中,易受材料、成本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若想使给排水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需要结合节能环保理念根据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随着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将会更高,需要进一步加大给排水研究力度,发挥给排水系统的最大化效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四、建筑给排水技术概况?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二、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自1964年至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为止。三、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
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二、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思阶段,自1964年至1986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被审批通过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通过工程实践,对以往机械搬用国外经验并造成失误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进而形成和确立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
三、建筑给排水阶段即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给水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阶段,专业队伍上已具备积累了一定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以前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其中消防给水系统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发展尤为突出;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近年来,学术活动踊跃,并加强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
下面就建筑给排水在建筑给水、建筑排水、热水供应、建筑灭火技术等几个具体方面的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关于建筑给水
1.1增压设施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某些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速度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速度,加之管道的老化、承压能力下降,不少城市不但高层建筑需升压供水,一般多层建筑也不能满足上层水压的要求,使我国两次加压设备广泛使用,增压设施成为建筑给水中比重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装置。我国常用的增压设施是水泵、气压给水设备和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后二者技术的运用已日趋成熟。
1.2储水装置
设于屋顶的调节贮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但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等缺点,现在水箱从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进,向多元化发展。新颖水箱从材质上说有镀锌、搪瓷、复合钢板、涂塑、玻璃钢和不锈钢的水箱,其和水接触的内表面不易锈蚀,对水质无污染,出减轻结构重量,解决施工不便等问题。材质改变了,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状也随之改变,组合式水箱、装配式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质量,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并缩短现场施工安装时间,也减少了水箱内底的死水区范围;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变化,用呼吸阀替代浮球阀,解决了因浮球阀关闭不严造成的漏水问题,同时也使水箱从重力供水变为压力—重力供水的新工况。钢筋混凝土贮水池也是常用的储水装置,其底部及内壁应铺设白瓷砖
1.3分质供水
在营造现代化生活的住宅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社区中,人们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我国最初是以小型家用净水器的方式来处理饮用水,其主要方式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但是它在使用时滤料更换不易控制。近年来,出现了“优质饮用水”这一概念。它是指能达到直接生饮水水质标准的水,其中有超纯水、纯水、蒸馏水、矿泉水和深度处理水等。优质饮用水的水源是来自城市自来水或地下矿泉水,其处理工艺有离子交换、超滤、膜滤、蒸馏、消毒杀菌等。供水方式有桶装供应和管道分支供应。桶装供应是设置集中的优质水供应站,用桶装送至居民家中或自取,这种方式目前占大多数;管道分质供应系统在上海住宅小区已有建成,工艺采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预涂膜精滤、微电解和紫外线杀菌等技术,可以去除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质,特别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优质饮用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每户厨房,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管道末端循环,以保证水质要求。
1.4节水技术
我国水资源缺乏,再加上水污染,使得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建筑给排水中,节水重点在于推广节水配件和建筑中水道。节水配件有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二挡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以及给水的卫生器具配件,可具有限流、温度自动调节、高温限制等功能。改进配件还着重于节省用水量和防止漏水。建筑中水道应用已是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沐浴排水、盥洗排水等均可作为冲厕用水的水源,中水还可用于消防、洗车、清扫、绿化用水,这样即可节约用水,又可缓解水资源不足。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废水和冷却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医院污水不易用作中水水源。在建筑中水设计中,将污废水分流,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回用。我国北京市目前已建成首都机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清华浴池等几十项中水工程。大连、天津、青岛、太原、深圳等城市也先后建成一系列中水工程。这些城市中有些已明确要求废水回用,以节约用心,保护环境
2关于建筑排水
2.1卫生洁具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卫生洁具有:水力按摩浴盆,用喷嘴产生大量回旋式气泡和冲击水流,可达到康健和休闲的效果;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漩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休闲卫生器具,包括桑纳浴设备、蒸汽浴设备、热能震荡按摩设备和身体机能调理运动器等。国外很多知名厂家也进入了我国生产各类新产品。
2.2排水通气技术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逸,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五级标准,即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专业通气立管、环行通气管和器具通气管等。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通气阀和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气阀是一种减少伸顶通气,替代专用通气管系具有通气功能的阀件,采用优质塑料和橡胶制作。单路进气阀可安装在室内立管顶部或横支管上,即可补气又可防止管道内部气体进入室内;双路通气阀可安装在室外立管顶部代替通气帽,使用时以单路进气阀为主。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已出台了设计规程,其立管的通水能力增大1/3,减少了立管的数量。但该产品现局限于铸铁制品。
3.关于热水供应
热水供应技术是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薄弱环节,但是近年来由于建筑标准的提高,热水供应工程的普及,热水供应技术也有极其明显的发展。
3.1热水的加热方式和设备热
水的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和间接换热。在采用热水锅炉加热设备中,主要有燃气热水锅炉、燃油热水锅炉从总体上讲一次换热的效率要高于二次换热的效率。现国内研究的全自动,高效热水锅炉,基本解决了热水锅炉设于楼上的安全问题,以适用于我国南方无热力管网的地区。在直接加热中,利用太阳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几年,国内还多次开展了热水供应、加热方式和设备方面的研讨。在间接加热方式上,采用的热媒主要为蒸汽和热水。其换热设备的理论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容积式水加热的设计提出了“紊流加热”的概念,即提高热媒和被加热水的流速,以提高热媒对管壁的放热系数和管壁对被加热水的放热系数,用以改善传热效果。在二次加热设备中,出现了导流型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容积式热交换器、半即热式热交换器。在设计中已意识到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先进性以及设备一次性投资与占地面积
的因素,合理经济地选择加热设备。
3.2节能
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是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其节能措施主要有:提高给水温度;降低使用温度;减少热水耗量,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减少流率;减少热损失,采用高效能保温材料;改进加热方式和热水系统;提高水加热器的传热效率;利用新热源;采用节能产品等
3.3热水的水质处理
主要是防止热水结垢,损坏设备管道,降低传热效率。当用水量大、水质差时,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在加热前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在处理技术上除运用加药处理外还有运用静电处理技术、电子处理技术和磁化处理技术,以保证热水在循环中的水质稳定。此外,热水中的军团菌问题,也引起了关注。我国在热水器或贮缶的容积以及构造上进行了改进,采取了一定的抑制细菌和军团菌滋生的条件。
4.关于建筑灭火技术
4.1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灭火设计已成为建筑给水排水的重要部分。在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更注重扑救初期火灾,系统中常采用稳压泵保持系统的常高压。增设小口径自救式水枪,提供给非消防专业人员使用,以便自救。在分区中可采用减压阀、多出口水泵、稳压阀,以保证消火栓的水压和出水量。为保证灭火设置能及时投入运行,加强了工作泵和备用泵的自动切换装置。
4.2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主过渡的原则。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规模工业建筑发展,加强了自动喷水灭火技术的应用。自动喷水喷头除了设置在容易起火部位、疏散通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外,还扩大设置在火灾蔓延通道,不易发现火灾、不易扑救火灾部位和需淋水降温保护等场所,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迅速。这也是我国消防给水系统设置标准和发达国家逐步接轨的重大举措。在高层建筑中对玻璃幕墙,中庭回廊,自动扶梯开口部位和普通防火卷帘处,采取了喷头加密的方式来替代水幕。在高架仓库内引进了国外的大水滴喷头、ESFR喷头,把喷水灭火从“控火”引入以“灭火”为目的。并且在建筑高度超100m的高层建筑,其消防也有了相应的措施,如设置避难层、避难区和屋顶设直升飞机停机坪等,与此相配套的也有相应的消防给水设施。
4.3气体灭火
气体消防中的卤代烷灭火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我国在卤代烷灭火剂替代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一定进展,以FM200型为代表的卤代烷替代物已开始应用,为最终取消卤代烷灭火剂取得一定经验。目前,气体灭火剂和灭火系统日趋多样化,有FM200、CEA、INERGEN、Trioxide等等,此外还有将水喷雾运用到电气灭火,将泡沫喷水运用到汽车库灭火,扩大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
最后还应当重视智能化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重视楼宇自动化系统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给排水设备进行测量、监视及自动控制。给排水专业主要对卫生设备及灭火设备方面提出监控要求。在给水系统中提出对流量、压力(压差)、温度、液位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排水系统中,提出能对流量的测量、记录、阻塞的显示等;消防灭火系统中,提出监控方式、监测位置,并能及时反映运行状态。自动化系统起步较晚,但现已有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在住宅区内给水计量开始推广应用远传水表,徐州市已经开始应用,新落成的科教小区采用了这一新技术,并在几年内市区全面实行“抄表出户”。
在新世纪,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供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向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以上就是关于小区给排水节能措施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