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形农田景观设计(圆形农田布局的优缺点)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圆环形农田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农家生态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1)空间异质性和整体高效性原则。乡村景观是一个由异质的斑块、廊道、基质组成的镶嵌体。如在乡村景观中,农田为基质,林带为廊道,两者相间并重复出现呈网状结构,斑块的空间格局的变化构成了斑块动态,斑块动态影响着系统的整体功能,最终影响农业景观的整体效益。
(2)生态流的循环再生性原则。构成空间镶嵌体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即生态流,它包括物流、能流和信息流。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景观规划设计,要求人类对自己的介入应约束在环境容量以内,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的基本通道,创造既服务于人又能与自然环境相融洽的场所。
(3)景观演替的人类主导性原则。一般而言,景观演替的成因包括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是乡村农业景观演替的主要原因,这种影响有利与弊之分,景观设计应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充分发挥人类主导性,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得景观定向演替并导入良性循环。
(4)景观价值多重性原则。不同景观单元发挥着不同的景观功能,理想的农村景观设计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业总体生产力、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即设计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兼备的景观空间格局。
二、现代农田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农业虽是初见端倪,但已展示其鲜明特征和绚丽前景。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是面向全球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企业;是正在拓展中的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72]。农田是农业耕作的场所,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是“精准”生产,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73]。
“精准农业”按照田间每一个操作田块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种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效果,农业可持续地发展下去[74]。精准农业表现出良种选育精准化、模式栽培精准化、平衡施肥精准化、农业灌溉精准化、病虫害防治精准化和作物收获精准化等特点。
农田景观则属于经营景观中的人工经营景观,景观构图的几何化与物种的单纯化是其显著特征。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演进,原有分散和形状不规则的耕作斑块向着线形和规则多边形的方向演变,斑块的大小、密度和均匀性都会发生变化[75],特别是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农田进一步集约化、田面平整化、田块规则化和设施配套化与智能化。
三、年河北省安国市伍仁桥镇农田景观特征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对农田景观格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即人民公社土地利用规划。人民公社由许多规模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原来的农田景观格局与人民公社要求更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和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区域化种植及机械耕作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人民公社在组织农业生产上要求大搞高额丰产田运动,大搞耕作园田化,实行深耕细作,规划丰产方,调整农田景观格局;并按方、按土质科学制定兴修水利,配置农田廊道;合理施肥,深翻改土,修畦整地,改良农田基质条件。
1958年秋后,以规划方田,整理土地,安排农田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丰产方建设就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田景观建设的主要任务。安国市伍仁桥人民公社就是一例(图2-2),农田景观格局的规格与标准如下[87]:
(1)田块:在全公社已基本实现灌溉机械化及部分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按照充分发挥机井灌溉效能和适应机械化需要的精神,将农田斑块数量调整为596个,斑块形状指数(SHAPE)为1,标准方田的长边为300~400 m,农田基本斑块面积(AREA)为9.0~16.0 hm2,周长(PERIM)为1200~1600 m,充分发挥机井灌溉效能,便于机耕。
(2)田间道路:公社内道路分设主干路、田间路两级,相互连接成网,四通八达。主干路(兼作连村路,拖拉机路)是通往公社内各生产队及拖拉机下地的道路,全公社共规划为15条,道路间距均在1000~2000 m之间,路面宽度2~7 m,满足汽车、拖拉机对开;田间路是运输种子、肥料及收获庄稼的田间便道,亦适用于拖拉机田间作业,平行于方田长边设置,不修边沟,不植树,以便于人、畜、车辆下地。路面宽2.5 m。调整后,废除了百余条旧道,便于耕作和运输,节约了土地。
图2-2 1958年河北省安国市伍仁桥镇农田景观格局
(3)机井、沟渠:全公社现有机井324眼,平均每井负担灌溉面积26.67 hm2。为充分发挥水利灌溉效能,结合田块与道路设置机井、沟渠。沟渠分为主沟渠、支沟渠两种,并于支沟渠以下,结合平整土地,休整毛渠与田畦。主沟渠垂直于耕作方向设置,每个方内设置一条,间距400 m;支沟渠平行于耕作方向设置,沟渠间距根据土地平整情况确定为40~100 m,长度400 m左右;支沟渠两侧修筑灌溉用小沟,一侧和两侧修筑田畦;田畦大小根据地形情况而定,一般采用长10 m、宽2~3.3 m,田畦平均密度为300~495个/hm2;排水渠与同级用水渠并列或分列设置。
(4)防护林:在农田斑块基本定型的基础上,对主干路、渠道两侧及河滩进行绿化,实现方田园林化。主干路两侧各栽树1~2行,株距2~3 m,其中:兼起拖拉机路作用的为了便于机械下地不植树、不修边沟;灌溉、排水干支渠共4条,两侧各栽树1行,株距2~3 m,斗渠两侧不栽树。
(5)农田基质:在农田景观格局调整的同时,对农田基质进行深翻、改土、平地。一般耕深0.2~0.3 m,深翻以后以支沟渠为范围进行平整,达到地平如镜,上水均匀。
此外,于田间道路两侧种植油菜、豌豆等矮棵作物,机井房旁种植葡萄,美化环境,增加收入。
从1958年河北省安国市伍仁桥镇农田景观格局图可以看出,整个农田为了适宜农业规模化生产,调整了农田形状、边界和权属,消除了零散插花地和小农经济生产背景下的一些不利农田景观格局,田间道和田埂等比例明显下降(全国的趋势也是如此,如表2-1的河北省情况),配套、完善了农田生产设施。但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大尺度上仍然存在农田廊道连贯度低,影响农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传输,增加了农田生产成本;小尺度上仍然存在个别田块形状不规则,机械生产效率低,灌溉机井分布不合理和抽水过多,易形成漏斗区,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灌溉设备的效益发挥。
表2-1 河北省1959年农田廊道规划面积比例表
四、乡村景观小品设计:诗意的点睛之笔
乡村生产性景观,来源于农业生活和生产劳动,它一改主流的美学价值观,创新性地融入了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劳动成果,从而成为一种有生命、有文化、能长期继承、有明显物质产出的景观,其实在乡村设计的过程中,只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就可以把生产性景观丰富起来,美丽乡村就可以生动起来。
人们的美学价值观正在逐步回归“自然美”、“朴素美”的观念。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舒适,慢慢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观念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业;乡村 旅游 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抛弃农业的生产性。失去了农业生产性景观,不仅是农业文化的缺失,也是农耕趣味的缺失,更是乡村氛围的缺失。
01
生产性景观的概念
乡村生产性景观: 包括农作物种植景观、林业景观、畜牧业景观和渔业景观。
乡村农作物种植景观: 包括一定面积的农作物实体景观,人们犁地、播种、管理、收获等过程中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工具。
乡村林业景观: 一定面积的森林为媒介,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或观赏活动中产生的、同时兼备了美感与丰富产出的景观类型。
乡村畜牧业景观: 以放牧、圈养等方式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景观。
乡村渔业景观: 主要的景观元素有水塘、渔船、水产品等物质要素和渔民的撒网、捕捞、晾晒等生产性活动。
02
生产性景观的分类
原生态景观: 乡村地区的河流水系、包括果林、农田等都是乡村生产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设施景观: 包括耕地周边的沟渠、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晒场、码头以及休憩设施等。
创意农业景观: 融入艺术创作,将农业景观升级,形成极具创意的生产性景观。
.增加田间道路形成景观游览路线
.大园区采用小火车等形式的交通工具很加分
.用石磨做成桌椅
.适当增加一些非乡村的元素突显逼格
.卡通类的雕塑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创意装置往往能抓住人的眼球
.将乡村中的常态化物质添加一点艺术成分
.将农具简化做成互动的"大玩具"增加 娱乐 性
.用反差的手法将当地特色物种具象化
03
生产性景观的特点
参与互动性: 为人们提供劳动体验的条件,体验播种、施肥、管理、收获等农耕活动。
生态自然性: 乡村景观不是表面上的“自然、生态”,而是变得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能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娱乐 教育性: 通过乡村元素进行创作,让人们在体验的同时进行科普教育。
地域文化性: 每个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条件都不同,相对应的在这片土地上出产的农作物也各不相同。例如婺源的油菜花田美如一幅油画;龙脊的水稻梯田仿若天上飘落的条条彩带;普洱的茶园迤逦延绵,这些不同的农业景观都在展现着这片土地的魅力。
04
生产性景观的表现形式
"景”的营造: 艺术化加工进行乡村景观营造。
05
生产性景观的设计手法
1.调研及分析
对地域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调研,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等。
2.挖掘地域文化
了解当地地域文化时,应该着重了解当地的农耕文化、手工业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列出生产性景观的要素
在全面了解乡土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全面挖掘生产性景观要素。
4.加工和升级
原本风光无限的乡村景观进行保护和保留,可套种高大的开花植物或者有色叶植物,增加艺术装置烘托田园风光的意境。
将生产性景观的元素进行整合、再创造,营造出能突显本土文化的乡村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是创造乡村生活的关键要素;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应用,让乡村建设更加更充满乡土气息。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圆环形农田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