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空间规划(广东省空间规划是谁审批)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广东省空间规划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出生人口超百万,广东何以成第一生育大省 - 新京智库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图/新华社
热播剧《辣妈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现在听到最美的一句话是:我来帮你带会儿孩子。“
近年来,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 社会 关注的热点。
继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人口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
根据各地统计局的数据,截至4月3日,有23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其中广东、河南、山东和河北等4省出生人口超过50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为118.31万人,也是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人的省份。
人口第一大省
广东,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
2021年广东的GDP为12.4万亿元,成为首个GDP突破12万亿元的省份。
另一方面,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东常住人口高达1.268亿人,超过山东(1.017亿人)、河南(9883万人)和江苏(8505.4万人)。
从规模上来看,广东的常住人口总量接近1.27亿人。
除了在国内可以排第一外,即便放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广东常住人口数量也能排在前列。
根据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62亿人,按联合国数据日本人口排在世界第11位,这是自1950年各国有比较数据以来日本首次跌出前十。
媒体报道称,预计2021年日本的出生人口数量还将大幅减少。这也意味着2021年广东的人口总量大概率超过日本。
在常住人口数量保持高位的同时,去年广东的出生人口数量也是全国第一。
根据媒体统计,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数量为118.31万人,在已公布出生人口数据的省份中,广东出生人口数量排名第一,也是唯一一个超过100万的省份。
出生人口数量上,广东之后,河南和山东分列二三位,其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79.3万人和75.04万人。此外,河北的出生人口也超过了50万大关,为53.3万人。
除了4个出生人口超过50万的省份外,广西、江苏、湖南、贵州、浙江和云南等省份2021年出生人口都介于40万到50万之间。
出生人口突破百万的同时,广东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2021年广东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35‰和4.52‰。
与之相比,经济第二大省江苏去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因此也创下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转负纪录。
同样作为沿海经济大省的浙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仅为6.90‰和1.00‰。
不过,在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却是超过了广东。去年浙江常住人口新增71.7万人,超过广东常住人口新增的60.4万人,这也是浙江在该指标上首次超过广东。
“能生”的背后是较高生育意愿
出生人口遥遥领先的背后,是广东较高的生育意愿。
除了2021年出生率为9.35‰,在疫情之前,2019年广东出生率就曾高达12.54‰,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0.48‰。
新京智库梳理2021年广东省各市出生人口数据发现,在已公布数据的各个市中,广州以户籍出生人口11.80万人排在第一位,汕头全年出生人口也达到7.63万人,出生率更是高达13.2‰。梅州全年出生人口也将近5万人,为4.99万人。
不过,广东省内的各市出生人口也呈现“分化”态势,除了省会广州和潮汕等地的出生人口数量较高外,其他一些市的出生人口数量则较少。
例如,东莞去年虽然出生率高达12.03‰,但是出生人口仅有3.22万人。江门和阳江去年的出生人口也分别只有3.43万人和1.93万人,出生率更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8.54‰和7.42‰。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涌入广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可谓深入人心。
在广东,一方面潮汕等地的生育意愿比较高,另一方面广东流入的人口最多,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育龄年龄段的人口较多。
去年,时任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曾表示,省外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地推动了广东常住人口总量的上升。
“七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常住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半年以上)达2962.21万人,比2010年增加812.34万人,年均增长3.26%。
省外户籍净迁入人数也保持较高的水平。10年来,广东省外户籍净迁入人口达312.02万人。在广东的外来人口分布中,除了邻近的湖南和广西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外,劳动力大省河南也是广东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之一。
河南省统计局副局长冯文元此前在解读“七普”数据时表示,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达1610.09万人,其中广东占据了277万人。其次是浙江247万人、江苏220万人、上海134万人和北京127万人。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广东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3亿人。
这也意味着,在今后十余年里,广东全省至少还要再增300多万人。今年广东常住人口增长60.4万人,按照这一增长趋势,到2035年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3亿人的目标大概率可以实现。
2021年4月24日,深圳举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海归人才招聘会。图/新华社
人口结构相对年轻
广东又是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的省份之一。
“七普”数据还显示,在广东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8.85%;15-59岁人口占68.8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2.3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
相比之下,江苏、上海65岁以上人口均已超16%,按国际标准,这两地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 社会 。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的水平,位居全国倒数第三,比全国(13.5%)低4.92个百分点。
可以说,相对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广东的人口结构仍然较为“年轻”,广东离深度老龄化还有较远的距离。
另一方面,0-14岁人口占18.85%,高于全国17.95%的水平,“人口红利”优势较也为突出。
不难发现,广东人口形势整体较好,自然人口保持增长,叠加外来人口,带动广东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暨南大学经济与 社会 研究院副院长卢晶亮曾指出,广东现在享受的人口红利,主要是流入的年轻人比较多,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未来要想向“人才红利”转变,就要想方设法吸引高技能劳动力。
为了吸引年轻人流入,与很多地方一样,广东也在逐步放宽落户政策。
2021年12月20日,《广东省新型城镇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正式印发,提出调整完善广州、深圳两个超大城市的落户政策, 鼓励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区采取差别化落户政策。
而在此前,省内江门和惠州等地就曾印发文件,提出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取消参保要求、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不附加任何条件,实行按户口迁入途径分类登记备案的“零门槛”准入政策。
不过,也应该看到,由于广东经济、产业和人口重心均在珠三角,“非珠”地区部分地市的人口吸引力相对有限,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的“马太效应”也不容忽视。
从长远来看,人口规模优势、出生人口优势和年轻人口优势,这三个“优势”或将成为广东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因素。
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
编辑 李潇潇
实习生 金思含
校对 赵琳
二、广东出台“三旧”改造管理办法
近日,《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办法》对广东“三旧”改造所包括的几种类型以及规划、用地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明确,提出“三旧”改造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历史、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
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实施“三旧”改造面积92.60万亩,节约土地22.77万亩。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对“三旧”改造的重要基本概念作出了明确定义,提炼了广东过去在这一领域的成熟做法,并首次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种领先的创新做法。多位深度参与推动《管理办法》出台的专家也指出,这对于绿色改造中的动迁僵局能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
土地征收后若拒不交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管理办法》指出,“三旧改造”包括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种类型,是指对纳入广东省“三旧”改造地块数据库的“三旧”用地进行再开发、复垦修复或综合整治的活动。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统称“三地”)和其他用地,经批准后可以纳入“三旧”改造项目进行整体利用。
在规划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明确,“三旧改造”应当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本依据,不得违背国土空间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作为规划许可、改造实施的法定依据。
“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批准后应当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并将主要内容按照规定程序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组织实施。
用地管理方面,《管理办法》指出,政府、原权利人及其他市场主体都可以作为改造主体实施“三旧”改造。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原权利人,选择合作改造主体应当采用招标、挂牌等公开方式。
《管理办法》还明确,“三旧”改造用地审批包括集体土地完善转用、征收审批、旧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审批、“三地”及其他用地办理转用、征收审批等类型。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对这几类土地征收事项作出决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征收土地的,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除此之外,改造主体实施“三旧”改造项目,应当优先建设回迁安置房和公共设施。
归纳总结成熟做法充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自2008年起,广东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三旧”改造试点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实施改造面积92.60万亩,节约土地22.77万亩。全省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95万亿元,其中社会投资1.70万亿元,占改造总投资额的87.2%。
2020年初至12月底,全省新增实施改造面积10.8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44.8%;完成改造面积8.04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34.1%;其中完成“工改工”改造面积1.6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65.5%。
在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秘书长庾来顺看来,此次《管理办法》的出台,是广东首次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名义,对“三旧”改造广东的成熟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对存量用地的能动作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监事长、律房律地研究院首席专家龚军伟认为,《管理办法》将这些规定举措上升到地方政府规章的层次,效力层级高,可以作为依法行政的直接依据,为“三旧”改造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广东按“4321”布局乡村休闲产业,建世界知名休闲农业县
《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出台,明确要在广东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的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要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展望203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要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有望达到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规划》提出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引领、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四个原则,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总体要求、构建布局、乡村休闲产品体系、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22年4月6日,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迳头村,春耕后的田地与远山及乡村形成一幅美丽的春日田园画卷。南都拍客 付海燕 摄
村游规模成熟、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
“美丽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规划》指出,广东乡村休闲产业资源丰富,消费群体潜力巨大,乡村基础设施发达,美丽基础坚实、业态类型丰富、品牌效应凸显。这是现阶段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形势和优势。
据统计,目前,广东已累计建成肇庆封开等5条省际廊道,打造了广州“花漾年华”、佛山“百里芳华”、茂名“精彩100里”、汕尾“蚝情万丈”和陆丰“滨海走廊”等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多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全省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示范县(区)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向全国推介24条乡村休闲精品线路,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示范镇147个、示范点407个,认定50家广东农业公园。
《规划》进一步分析,从消费市场来看,广东毗邻港澳,常住人口达1.26亿,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有8617万人,消费群体巨大,且高端消费群体占比高。预计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7%,城镇常住人口10150万人,乡村休闲需求旺盛。并且,广东气候优势明显,四季均适宜出游,“景美人少、休闲放松、车程短、开销低”的周边游、乡村休闲,也成了都市居民出游的普遍首选。
从资本投入来看,广东省财政持续投入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乡村产业振兴基金等合力撬动 社会 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民宿等乡村休闲产业受资本市场热捧。与此同时,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乡村振兴板”的挂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驻镇帮镇扶村、“万企兴万村”行动,以及吸引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的举措,调动激发优质要素流向乡村,也为乡村休闲产业赋能提速。
形成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
打造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
总体来看,广东乡村休闲产业仍存在“智”创资源供给、“农”本资源发掘不充分,“聚”集资源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亟需统筹优化发展。
因此,《规划》中明确坚持四个原则,即要坚持立农为农、坚持绿色引领、坚持创新融合、坚持统筹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乡村休闲产业“4321”空间布局,优化时令乡村休闲产业体系。
“4321”空间布局具体指:4为“四边”,即城边、景边、海边、村边;3为“三道”,即交通干道、碧(绿)道、南粤古驿道;2为“两特”,即少数民族特色居住区、古镇古村特色村落;1为“一园”,即农产品加工 旅游 园区。
从具体的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成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乡村休闲 旅游 人次达1.8亿。珠三角都市农业、水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湾区、世界级 旅游 目的地;沿海两翼休闲渔业、滨海风情以及潮汕、雷琼传统村落联动发展,打造乡村休闲 旅游 产业带;北部生态发展区休闲产业生态化、农业生态产业化同步发展,客家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特色凸显,打造粤北生态 旅游 圈。
展望2035年,《规划》提出,全省乡村休闲产业将打造成千亿规模美丽经济产业集群,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3亿人次以上,建成1-2个有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规划》突出“可行”这一特点。一方面,结合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纲要,衔接省教育、工信、住建、交通、人社、自然资源、水利、文旅等专项规划,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培强“三品一标”,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人才队伍,引领示范发展等六大任务推进落实,并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联农带农、推进重点突破、优化要素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指导性、可行性强。
另一方面,示范引领实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四好农村路”、南粤古驿道、万里碧道等建设,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整治提升,全域推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将以《规划》为指引,按照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系统、聚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四、珠海经济特区海域海岛保护条例(2020修正)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域海岛管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管辖海域海岛的保护及相关管理活动。第三条 海域海岛的保护遵循陆海统筹、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第四条 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加强海域海岛保护工作,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联动处置机制,协调解决本区域海域海岛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横琴新区、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的职责。第五条 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依法履行海域使用、海岛利用的监督管理职责。
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渔业、海事、公安、建设、交通、旅游、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港口、航道、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海域海岛的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第六条 本市建立海洋资源调查制度。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开展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调查工作,建立调查档案,并及时更新。第七条 本市建立海洋信息共享制度。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海洋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录入海洋资源调查等数据信息。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及时录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监测等数据信息。交通、海事、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将有关涉海资料和信息录入全市海洋综合信息平台,并动态更新,促进海洋信息共享。第八条 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对海域海岛的保护和管理。第九条 各级政府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渔业、教育等相关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海域海岛的保护意识。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海域海岛的保护。第二章 规划管理第十条 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市国土空间规划,按法定程序报批后向社会公布,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应当明确各海洋功能区开发保护的重点、发展时序、保护要求和管控措施。第十一条 市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区政府,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按法定程序报批后向社会公布,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
编制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应当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确海洋环境保护的目标、标准和主要措施。第十二条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港口、海事、航道等相关部门,根据市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应当明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以及养殖区的范围、容量、管控目标和主要管控措施。第十三条 市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编制本市海岛保护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海岛保护规划是从事海岛保护和利用活动的依据,规划编制应当遵循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十四条 国土空间规划是编制涉海规划的依据。本市港口规划以及养殖、交通、旅游、湿地保护等涉及海域海岛的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
本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岛保护规划应当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相互衔接。第三章 保护措施第一节 海域保护第十五条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遵守海洋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第十六条 加强大陆自然岸线保护,禁止建设项目违法占用、破坏自然岸线。加强对受损岸线的整治修复。
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依法选划的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和优化利用岸线向社会公布。
本条例所称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第十七条 禁止在重点海湾、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殊保护区域、重点河口区域、重要滨海湿地、重要砂质岸线及沙源保护海域、特殊保护海岛及重要渔业海域实施围填海;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敏感区、自净能力差的海域实施围填海。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省空间规划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