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感想总结(公共艺术的感想总结与体会)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共艺术的感想总结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参观一次展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作文600
这一天,我们都特别早起,因为今天全家人要一起去看“当代艺术展”。何谓当代呢?就是近五十年来的意思,而这个展览大概都是近十年来的优秀艺术品。那里有 当地艺术家绘制当地的几何图形,也有庞大的公共艺术品,更有艺术家用回收材料再重新制作一个个可爱的动物模型。在创意围绕中,我们看见艺术家如何用创意活出生命的色彩,学习到创意的种子,原来学习是这么愉悦。夕阳西下,我把展览上的东西打包放进脑海里,开心的满载而归。
二、全球二维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
学分2.0
总学时32h
王鹤 ,天津大学
已学人数:0
章节视频
绪论 -序章2天
0.1 全球公共艺术简介
第一章-信手拈来——现成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2天
1.1 追本溯源——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1.2 百舸争流——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发展
1.2.1 自修——现成品公共艺术造型逻辑日益完善
1.2.2 外联——现成品公共艺术与环境关系日益紧密
1.3 爆发还是沉默?——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
1.3.1 向过去道别——再没有艺术家以现成品为主要造型手段
1.3.2 可待成追忆——现成品公共艺术更多以怀旧为主要功能
1.3.3 瞬间成永远——现成品公共艺术的临时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1.4 中国式的诘问?——张江艺术花园“∧”
第二章-影像的幻术——二维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2天
2.1 我从画中来——二维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2.2 渐入佳境——二维公共艺术的发展
2.2.1 不空中空——剪影正负形
2.2.2 有板有眼——插接与折叠
2.2.3 推拉工具——厚度拉伸
2.3 不甘命运摆布——二维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2.3.1 坚守——传统基础上不断改良
2.3.2 抗争——逐渐探索跨界新形式
2.3.3 新生——在巨型公共艺术中重新找到自我
2.4 为我所用——中国成都太古里的二维公共艺术
第三章-怀旧情怀与前瞻未来——像素化公共艺术设计创新9天
3.1 并不简单的小点——像素化艺术的历史渊源
3.2 在怀旧认同中畅想未来——像素化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3.2.1 胸怀——像素化公共艺术具有开放的框架
3.2.2 禀赋——像素化公共艺术能够兼顾怀旧与前瞻
3.2.3 成就——像素化公共艺术善于融入建筑环境
3.3 艰难求索——中国像素化公共艺术“像素立方体”
第四章-星河光转——能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2天
4.1 永不停歇的梦想——能动艺术的历史渊源
4.2 站在巨人的肩膀——能动公共艺术的发展
4.2.1 考尔德的奠基——能动公共艺术的艺术化阶段
4.2.2 乔治•里奇的建构——能动公共艺术的工业化阶段
4.2.3 纷纷试水——能动公共艺术的科技化阶段
4.3 泛化、转化和引申——能动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4.3.1 能动概念日渐泛化
4.3.2 能动主力逐渐转化
4.3.3 能动概念逐渐引申
4.4 与世界肩并肩——中国能动公共艺术《凤凰》
第五章-镜中世界——反射型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2天
5.1 曲“镜”通幽——反射型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5.1.1 匠人精神——日本反射型公共艺术的早期探索
5.1.2 深厚积淀——欧洲反射型公共艺术的早期探索
5.1.3 锐意进取——美国反射型公共艺术的早期探索
5.2 古老东方的思辨——反射型公共艺术的发展
5.3 对碎片化世界的回应——反射型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5.3.1 内敛——反射型公共艺术尺度可能渐趋缩小
5.3.2 务实——反射型公共艺术临时性和实用性逐渐增强
5.3.3 发散——反射型公共艺术材料日渐多样
5.4 引领时尚——中国反射型公共艺术上海新天地广场境面反射装置
第六章-顺时而动——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5天
6.1 赤子之心——生态公共艺术的早期探索
6.2 枝繁叶茂——生态公共艺术的发展
6.2.1 以刚克刚——力求以科技解决问题的生态公共艺术
6.2.2 以柔克刚——运用原生态材料的生态环境公共艺术
6.2.3 倔强的牛虻——警示公众注意的生态环境公共艺术
6.3 未有穷期——生态环境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6.3.1 短暂——临时性作品数量增加,回收材料日渐占据主流
6.3.2 坚强——永久性作品重视坚固材料,注意提高维护性
6.3.3 成长——警示型和科技型生态公共艺术分化日益明显
6.4 为时不晚——中国生态环境公共艺术“cola-bow”
第七章-为了明天——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2天
7.1 千树万树——植物仿生公共艺术的渊源
7.2 步入正轨——植物仿生公共艺术的发展
7.2.1 跨过卢比肯河——2000-2010年的植物仿生公共艺术
7.2.2 起承转合——2010年前后植物仿生公共艺术的进展
7.3 润物细无声——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7.3.1 轻——基础材料逐渐重视轻质量、高强度与可回收性
7.3.2 真——形态上越发逼真,进一步融入都市环境
7.3.3 活——发挥自身优势,更多采用互动技术以实现社会效应
7.3.4 强——功能越发强化且实用,推广普及门槛降低
7.3.5 净——夜间照明逐渐基于清洁能源
7.3.6 辨——技术哲学层面还需深入思考
7.4 来日方长——中国植物仿生公共艺术成都太古里部分作品
第八章-数字原住民的精神图腾——声光互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14天
8.1 殊途同归——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渊源
8.1.1 有光为证——声光公共艺术的早期发展
8.1.2 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源头之二——互动公共艺术的早期发展
8.2 飞向无垠——2010年以后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最新发展
8.2.1 移步换形——与人的位置互动
8.2.2 举手投足——与人的动作互动
8.2.3 心随声动——与人的其他互动途径
8.3 给未来的自己——声光互动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8.3.1 更多元的未来——互动媒介结合程度日益紧密
8.3.2 更发达的未来——互动手段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8.3.3 更壮观的未来——互动作品规模日渐大型化
8.3.4 更耐人寻味的未来——互动的艺术效果还有待观察
8.4 弯道超车——中国声光互动公共艺术《声波》
展开全部
课程简介
1. 对比教学:公共艺术范围广泛,因此重点通过与雕塑、设施、建筑、景观等相关艺术门类对比,帮助学习者深化对公共艺术概念的认知。
2. 案例教学:公共艺术是一门动态中的实践艺术,通过大量最新案例的深度细致解读,帮助学习者了解世界各国近年来在此领域不断探索的最新成果。
3. 实践教学: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简单易学,课程通过轻松诙谐的现成品运用等途径,鼓励学习者大胆尝试创意设计,表达自己的主张,了解设计流程。
展开全部
教学大纲
绪论 序章
绪论
全球公共艺术简介
公共艺术是动态的存在,进入2010年后在移动互联、新材料、基于文化创意转型的城市再生等大背景下,像素化、植物仿生等新兴公共艺术形式异军突起,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帮助同学们把握公共艺术这一影响深远的变化,并以此为窗口了解世界前沿艺术、科技、社会思潮,正是《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
第一章 信手拈来——现成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现成品的使用是当代公共艺术与传统雕塑区别最显著的设计方法之一。将寻常可见的工业现成品放大尺度,使其在公共空间中具有了新的意义。奥登伯格等艺术家创作了《晾衣夹》等众多经典作品。2010年以后,围绕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形式探索与创新仍在继续,呈现出诸多新颖的发展趋势。
追本溯源——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奥登伯格为代表的美国波普艺术家在公共空间中将复制现成品的公共艺术创作方法发扬光大,在很大程度上为这一领域原则、规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百舸争流——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百分比计划”开始大规模实行,以考尔德为肇始,众多美国艺术家的作品从美术馆内走向广阔的户外空间,走向美国联邦资金建设的诸多海外使领馆。奥登博格很快抓住了这一机遇,他的现成品公共艺术实践延续了此后的三十余年,其中的形态演进规律虽不是非常明显,因为这些作品的形态往往受到甲方的要求或所在环境的制约。
爆发还是沉默?——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
奥登伯格之后的现成品公共艺术的发展去向并不明朗,但有这样的几点趋向已经非常明显。
中国式的诘问?——张江艺术花园“∧”
公共艺术概念进入中国已经很久了,相关实践也一直在推进当中。上海张江艺术花园中的“∧”就是典型案例,作者以典型的波普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大型的易拉罐,打开的易拉罐用吸管支撑在地面上,保持着倾斜状态。作者在这里也希望表现快餐对儿童的不利影响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在易拉罐后部安排了梯子,儿童可以攀爬,并从吸管中滑下来 ,以起到滑梯的作用。
第二章 影像的幻术——二维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二维公共艺术是利用绘画、剪影、厚度拉伸等方式,赋予二维图像以三维体积的公共艺术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浮雕,它糅合了绘画、视觉传达等领域的成果,是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重要类型。二维公共艺术免去了复杂的三维体积塑造过程,为众多画家、摄影师、平面设计师提供了进入公共艺术领域的渠道,进一步彰显了公共艺术的跨学科与开放特征。同时这种艺术形式普遍具有视觉效果突出、鲜明,节省占地等优点,但同时也带来必须限制观赏角度的局限。
我从画中来——二维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在二维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印第安纳和哈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他们奠定了二维公共艺术的基础毫不为过。
渐入佳境——二维公共艺术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二维公共艺术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画家、风景园林设计师等领域人士的认可。在这一阶段,剪影正负形的基本准则已经确立,并开始探索与一系列功能之间的关系,在如何更好适应环境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二维公共艺术也变得更具包容性,其主要类型包括了剪影正负形、插接与折叠以及厚度拉伸。
不甘命运摆布——二维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从二维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的实践可以判断,二维公共艺术的设计创新体现出三个显著趋势,分别是尺幅巨大化、形式综合化和应用受局限。
为我所用——中国成都太古里的二维公共艺术
成都太古里的公共艺术运用常见的、简单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深刻并具有普遍性的主题意义,呼应所在地区主要人群特点,理解起来无障碍。又适应所在环境形态特征与功能属性,与交通流线穿插,又具有国际化特征,总体效果十分成功。
第三章 怀旧情怀与前瞻未来——像素化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像素,英文对应为Pixel。从定义上看,像素是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编码。作为构成数码影像的基本单元,我们通常以像素平方英寸(Pixels per inch,简称PPI)来表示影像分辨率的大小,也就是衡量图像质量和清晰度的关键标准之一。像素点用矩阵排列或拼合成图像,这种图像也称位图,与后来的用数字公式表示的矢量图有根本不同。
并不简单的小点——像素化艺术的历史渊源
虽然像素化艺术使用的是当今的形式元素。但这种用大量类似特性元素通过组合,以形成一定距离上的整体视觉观感的方法却并非历史上的首创。1884年年轻艺术家乔治•修拉第一幅正式作品《阿斯尼埃尔的沐浴》,唯一的不同,在于画家创造这一视觉效果的方式。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用一个个小纯色点组成的,而非在画板上调和好后再画到画布上。
在怀旧认同中畅想未来——像素化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发展到今天,像素化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形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遍及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这一文化现象的繁荣有其大背景,即数字化和人的固有怀旧心理,它既属于当下,又属于未来。因此,像素化公共艺术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主要有三点原因。
艰难求索——中国像素化公共艺术“像素立方体”
像素化公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都兴起不久,因此在国内的应用案例还不多。在完全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领域,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自我国台湾省一个名为“像素立方体”(Voxel scape)的实践。
第四章 星河光转——能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为艺术作品赋予动感是艺术家一项古老的希冀。发展到今天,能动已经是当代公共艺术区别于传统雕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进入21世纪后,在公共艺术技术含量提高的大背景下,能动公共艺术逐渐出现概念泛化和主力转向的趋势,带有能动叶片的部分作品逐渐归入生态公共艺术中,电动、程控成为能动公共艺术的的主流,其2017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值得拭目以待。
永不停歇的梦想——能动艺术的历史渊源
首先需要看到,今天的能动公共艺术概念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为使三维艺术具有动感是从古至今一代代艺术家的梦想,我们从未来主义的《在空间里连续性的独特形式》以及构成主义的《第三国际纪念碑》三件作品的形态演进可以清晰看出这一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能动公共艺术的发展
首先需要看到,今天的能动公共艺术概念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为使三维艺术具有动感是从古至今一代代艺术家的梦想,我们从希腊化时期的《萨摩色雷斯胜利女神》、未来主义的在空间里连续性的独特形式》以及构成主义的《第三国际纪念碑》三件作品的形态演进可以清晰看出这一点。
泛化、转化和引申——能动公共艺术建设趋势总结
在2010年以后的世界经济、文化发展大背景下,能动公共艺术受限体现出与其他设计创新类型公共艺术同样的演变趋势,即受到科技发展越来越深的影响和介入,技术上渐趋复杂,技术含量日益增加。
与世界肩并肩——中国能动公共艺术《凤凰》
2014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建区三十周年之际,需要完成新的纪念碑。新纪念碑选址北海路和第二大街交口,均位于交通环岛之上,这对纪念碑的尺度、形态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法国艺术家梅泰的方案有其鲜明的特性,首先是出色的整体视觉效果,梅泰仔细考察了天津的自然环境,从海藻等海生植物上汲取了灵感,在造型上突出了开发区蓬勃向上的积极面貌,与世界能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
第五章 镜中世界——反射型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借助发达的材料冶炼与加工工艺,立体造型艺术的材料就具有了反射周边事物的神奇能力。特别是不锈钢抛光后闪亮无比,大大增加其可观性。不锈钢的强反光性恰当运用会产生镜面效果。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艺术形式在尺度上、材料上、与环境和人的关系上都出现了几近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最值得关注的公共艺术形式之一。
曲“镜”通幽——反射型公共艺术的历史渊源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依赖高度抛光的不锈钢和其他金属工艺实现与环境紧密联系的公共艺术中创作浪潮,日本、欧洲和美国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角度的探索,成为我们今天追溯反射型公共艺术的主要源头。
古老东方的思辨——反射型公共艺术的发展
作为与《云门》齐名的公共艺术,卡普尔的另一代表作《天镜》2001年4月27日方才落成,共耗资90万英镑,他根据剧场外的环境空间尺度,将尺寸定为6米直径,自重10吨,全部以高度抛光的不锈钢制成。一侧凹面,一侧凸面,实时反射着周边环境,这在当时是创新之举。在《天镜》中,卡普尔将印度的哲学思想与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大放异彩,说明艺术作品的人文属性依然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对碎片化世界的回应——反射型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通过对反射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近年来最新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在未来的发展明显具有三点趋势。
引领时尚——中国反射型公共艺术上海新天地广场境面反射装置
近年来最接近世界反射型公共艺术发展趋势的国内作品是2014年,由荷兰建筑事物所UN Studio在上海新天地商场门前完成的“镜廊”。“镜廊”在形式上融合了建筑、雕塑、景观等,既有空间可供体验,又有视觉图像可供欣赏,打破原有艺术形式局限。“镜廊”比较注重与人和环境的交流融合,形式运用得当,充分地反映了国际范围内反射公共艺术逐渐向着临时性、小型化和实用性发展的趋势。
第六章 顺时而动——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自从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可辨识的艺术形态诞生以来,对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生态性的追求就成为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众多艺术家针对生态观念和低碳材料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展开了一系列探索。这些探索类型广泛,规模不一,但总体特征是重视运用具有天然属性的材料,更强调对自然的被动适应而非主动改变。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艺术家就从不同角度探索了生态公共艺术的建设。
赤子之心——生态公共艺术的早期探索
在漫长的历史中,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人类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问题才引起人们重视。现在所强调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生产、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滥用。环境问题不但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要求制作过程无污染,不浪费资源,即循环利用,与自然发展相结合的生态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这时起,公共艺术设计才开始广泛重视到这一问题。
枝繁叶茂——生态公共艺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行之有效的生态公共艺术创作方式开始显露弊端,作品状态和所选基础材料的非永久性,制约了传统生态公共艺术在人流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推广的可能性,进而将这些作品与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因此,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由于新技术的介入和新观念的成熟,分化出了三条主要的发展路径:分别是单纯关注技术、注重原生态材料与警示公众注意。
未有穷期——生态环境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从最新生态公共艺术建设显露的趋势可以看出,基于此,具体的建设趋势可以归纳三点。
为时不晚——中国生态环境公共艺术“cola-bow”
塑料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石化制品,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但却是一种很难自然降解的材料。2013年,由槃达建筑事务所(penda)设计的公共艺术非永久性装置“cola-bow”落成于北京大学生设计展门外。这件作品由大量可口可乐瓶组成。设计方希望唤起公众对塑料污染的重视,鼓励市民将回收塑料瓶作为日常习惯的环保行为来加以推广。探索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建设与管理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第七章 为了明天——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近年来,欧美公共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一种尽可能模仿植物外观和组织结构,体现生态、低碳特征的公共艺术大行其道。从早期的《信号灯树》为人们熟知,逐渐成为各路艺术家创作的热门,到2010年英国墨西河畔的《未来之花》成为成熟标志,相关案例在2010年后快速增加,成为一种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文化现象。
千树万树——植物仿生公共艺术的渊源
1998年由法国艺术家皮埃尔·维维安(Pierre Vivant)在伦敦完成的《信号灯树》(The Traffic Light Tree)应当是利用植物造型表达生态主题的仿生型公共艺术较早的实践案例。作者创作《信号灯树》的初衷是代替原处一棵因污染死去的法国泡桐,可以说具有很强切的环境保护意味。完工后的作品其基本形态都与旁边的树木十分相近,视觉效果统一,同时带有人工特征的信号灯又能与都市的摩天大楼融合到一起。
步入正轨——植物仿生公共艺术的发展
虽然在公共艺术领域借鉴植物仿生学的成果相对比较晚,但发展较快,仅仅十余年间,对植物的模仿就从单纯的形态仿生向复杂的非形态仿生发展,由早期《信号灯树》对植物外在形态的借鉴,深入到对植物系统的能量转化与环境适应特性的模仿,开始融入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创想。
润物细无声——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2010年前后,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与临时功能性建筑的成功结合反映出复合碳纤维等材料工艺的进步和复兴城市社区的特殊需求,在未来势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必将成为生态公共艺术的主流之一。《太阳花》等新一代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能够实现将太阳能采集的电能除自用外输入电网,就是依赖智能电网技术的突破。同样,大多数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在夜景照明中能够实现低能耗,也离不开LED光源的普及。新一代技术的成熟与廉价,加之设计思想日益成熟,无论是基础设施供应商还是艺术家个人,都能比较恰当地处理植物形态、功能、工艺之间的平衡,使作品有更大的几率付诸实施。
通过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重点分析,根据对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思潮发展的宏观趋势,可以为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发展总结出六点趋势。
来日方长——中国植物仿生公共艺术成都太古里部分作品
由于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在欧美国家成熟相对较晚,因此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成果也远不如其他环境类型或设计创新类型的作品。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还要数成都太古里项目中的《自然》和《大花》等作品。总体而言,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推广对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八章 数字原住民的精神图腾——声光互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声光互动公共艺术是世界公共艺术大家族中最新的成员,特指以声、光为主要手段与公众展开互动的新型公共艺术。当代声光互动公共艺术融合了传统雕塑、照明、设施等多方面要素,体现着当代社会科技重要性日益提高以及对人越来越重视的大背景,重点对应在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并有很强自我意识的千禧一代。其具有较为清晰的源头,分别是声光公共艺术与互动公共艺术。
殊途同归——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渊源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会发现它是由声光公共艺术和互动公共艺术在不同背景下分别发展起来,并在特定时期逐渐合并的结果。
飞向无垠——2010年以后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最新发展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观念的更新,声光与互动两大类公共艺术逐渐呈现合流之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出传统上利用物质塑造形体的表现方法,转而依赖声、光等媒介与观众互动,提升作品的感召力,获得了巨大成功。
给未来的自己——声光互动公共艺术建设趋势
通过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诞生、发展与近年来的演变可以归纳出其在今后一段时期四点显著的建设趋势。
弯道超车——中国声光互动公共艺术《声波》
声光互动公共艺术的出现既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也与公众对公共艺术创意思维的接受度有关,还取决于维护和保障的力度。《声波》由Penda建筑完成,位于襄阳中华紫薇园入口,是目前中国大陆将省广互动功能较好融合后打造的新形态公共艺术之一。
收起
考核标准
课程总分100分
平时成绩 18.0分
章节测试成绩 12.0分
见面课成绩 40分
期末成绩 30分
论坛成绩 0分
三、谈谈你对艺术鉴赏课学习体会
艺术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现实生活,从贝多芬 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学生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学生的感受。
通过对 《艺术鉴赏》课程的学习,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
扩展资料:
艺术欣赏相关的课程一般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戏曲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通过这一系列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通过作品的赏析,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欣赏课在艺术教学中作用重大,体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
四、五四雕塑有什么历史意义
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行程中,“五四运动”打下了她深深的印记。因此,在共和国成立前一天奠基、最终在1958年落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八组浮雕中,有一组就是 “五四运动”。这组浮雕表现的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抗议、在街头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唤起民众”的场景,它以这种群像向人们作出对历史的诠释:青年学生是这次运动的主体。在这些愤怒的“新青年”中,北京大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2001年在北京新建成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中段紧挨旧北大“红楼” 的五四大街路口,修建了一座4.5X8.2米、重达4吨的大型不锈钢雕塑,名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可谓顺理成章,非常恰当。在具有特殊意义之处竖立大型公共艺术作品纪念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灌输、强化、提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也是举世的惯例。
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不同,这座大型新雕塑的浮雕的主体是那些青年学生的精神之父——他们的老师。的确,正是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培养、造就了一代新青年。但使人惊讶的是,这座雕塑的浮雕部分镌刻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和青年毛泽东等人的头像,而且青年毛泽东头像位居雕塑中心,却独缺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位最重要的领袖人物陈独秀、胡适。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而这新一页,却是从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开始的。 1916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在上海首次出刊,创刊号的篇首就是陈独秀本人写的“敬告青年”,提出了著名的“新青年”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在一潭死水中突然掀起不小的波澜。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当时尚远在美国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新文学的 “八事”,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以“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今日看来是“卑之无甚高论”,但当年却是骇俗之论,被称为“发难的信号”、“首举义旗”。此后,陈、胡联手,共同推进新文化事业;陈果决、胡宽容,陈重破、胡重立,可谓相得益彰。1917年1月,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请,从上海迁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后来的文学院院长),《新青年》杂志也随之迁京;同年9月10日,胡适也来到北京大学任教。陈、胡以《新青年》为阵地,集结了李大钊、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在贫瘠的中国思想界播下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
在内忧外患不断、社会腐败不堪、政治一团漆黑的情况下,陈独秀、胡适先后改变了不谈政治的初衷,卷入政治的狂澜。《新青年》初办时,陈独秀明确说:“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胡适初回国时也曾发誓“二十年不谈政治”,“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但国事如此不堪,他们最终忍无可忍,以“匹夫有责”、“舍我其谁”的精神直接从政。书生从政,实际难免尴尬,结果他们都被政治的大潮裹挟,起伏跌宕,双双酿成不能不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人生。但在最灰暗的人生岁月中,他们仍执着于民主与科学的信念,而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使他们对此有着更加深刻的思考。陈独秀反思说:“我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有它的具体内容,资产阶级的民主和无产阶级的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胡适满含沧桑地写道:“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无论他们后来“干政”的历程如何坎坷曲折,历史的风云际会使陈独秀、胡适无可否认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鲁迅坦承自己在新文化阵营同仁中“佩服陈、胡”,而当时的一代青年对他们的敬佩更不在话下。毛泽东曾对斯诺回忆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事实,确实如此。
1917年春,年仅24岁的青年毛泽东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文章。两年后的“五四”期间,陈独秀被军阀逮捕下狱,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认为陈独秀宣传的民主与科学两样东西为我国所缺,因此盛赞陈为“思想界的明星”,说他的被捕“决不能损及陈君至坚至高精神的毫末”,最后甚至说:“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对陈的崇敬,溢于言表。胡适对毛泽东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如毛泽东参与组织了湖南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但自己却并未出国,与胡适的影响关系不小。他在给友人周世钊的信中说自己觉得出洋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中国出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少,多数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劭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1919年7月中旬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后寄给胡适,请他指点。胡适同年8月末在《每周评论》上撰写的“介绍新出版物”中高度评价《湘江评论》,以师长的口吻赞赏说:“《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记载湖南的新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乐观。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
因此二十余年后,在中国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明确说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那一代人的学生”。他回忆说最早是听陈独秀“说世界上有马克思主义”的。而在50年代出于政治需要声势浩大的“批判胡适”运动中,毛泽东仍说:“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在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由于“左”的偏见,“实事求是”的原则得不到坚持,陈独秀、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一段时间内在国内未得到应有的评价。但自 1978年后(并未等到二十一世纪!),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实事求是精神的重新提倡,学术界对陈、胡二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贡献作了客观研究和公允的评价。近年来,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成果也被有关部门吸收,并在中国现代史、革命史和中国党史的著述、文献影视片中得到一定反映,这些作品对陈、胡这一时期的作用和地位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和恰当的历史定位。曾经被遮蔽的历史,重新显现出来。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竖立的这座 “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仍然为那种“左”的观念所囿,罔顾历史事实,依然不愿“还历史本来面目”,不愿为陈、胡“恢复名誉”,不能不使人深感遗憾。由于雕塑的作者完全是以后来的“成败”论英雄、排座次,所以才会把当年历史事件中的“学生”置于“中心”,把“老师辈”的李大钊、蔡元培等放到“边缘”,而起指挥、领袖作用的陈独秀、胡适则干脆被“一笔抹煞”。在这里,“历史”明显屈从于“权力”。难怪有人玩笑地说希腊神话中司掌历史的女神克莱奥(Clio)是位俊俏势利的时髦女郎,总是欢待成功者,冷落失意人。这说明“新时期”开始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还有待深入,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确不容易。正是在种种“非历史”观念指导下,才会产生这种扭曲历史的雕塑,其后果非常严重,应该重视。因为这种具有公共纪念性质的公共艺术品具有某种宣传的“强迫性”,使过往者不能不看;同时对大众而言,它对所表现、诠释的事件又具有某种权威性。所以纪念性公共艺术创作、策划和审批者个人的识见,即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通过这种作品对“公共记忆”的形成均有极强的影响。现在时常有人在“翻开历史新的一页”前照相留念,但留给他们的,将是没有陈独秀、没有胡适的“新文化运动”。
如上所述,一个事件被竖成雕像,其功能在把某种特殊记忆灌入大众的脑海之中,使之成为集体记忆。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指出,所谓“公共记忆”在本质上带有规范性意义,即人为地规范人们记住什么、忘却什么,实际上充满了人为选择。在这种人为的筛选过程中,纪念性公共艺术起了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纪念性公共艺术品从不是纯粹的美学表现,在其建造过程中,从规则的制定、对艺术家的挑选、艺术家对作品的理解、方方面面对作品的修改审订直到最后完成,价值、权力、利益等诸种因素可谓贯彻始终,并或明或暗地体现在作品之中。
如何恰当地表现某个场所独特的时空特性,即用艺术的形式来表徵、凝结与此场所相关的事件或人物,形成独特的历史性,是这种纪念性公共艺术应当慎重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公众对此更有参与的权利,即有权提出建议、意见和批评。有关方面事前应公布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总之,公众应参与“公共记忆”的形成过程,而不能由少数人来影响、决定我们的“公共记忆”。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艺术的感想总结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