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瓦房顶造型施工(仿古瓦房顶造型施工图)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仿古瓦房顶造型施工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在做彩钢房顶时,应该怎样做骨架?
彩钢瓦房顶的骨架做法现在农村的自建房和别墅都非常流行用彩钢瓦来做屋顶装饰,虽然彩钢瓦的颜色款式比较多,但是安装起来却一点也不简单,如果没有安装到位就很容易发生漏水的现象,主要还是要先做好骨架,那么彩钢瓦房顶的骨架做法是什么呢?
1、屋面
以山墙边做起点,由左而右(或从右而左)依顺序铺设。然后第一片板安置完毕后,沿板下缘拉准线,每片依准线安装,随时检査不使发生偏离。最后铺设面以自攻螺丝,沿每一板肋中心固定于衍条上。
2、收边
屋面(含雨棚)收边料搭接处,须以铝拉钉固定及止水胶防水。然后屋面收边平板自攻螺丝头及铝拉钉头,须以止水胶防止。最后收边板施工固定方式,依其现场丈量需做变更时,以确认后制做图为准。
3、固定方法
第排第一个固定座,以自攻螺丝固定于檩条最左边,然后于檩条弹墨线做基准线,接着固定同排固定座。接着第一块板之肋部对准固定座之肋板,压下卡入检査是否扣合正确。然后将固定座短臂扣上第-块已铺好之面板阴肋,依前述方法施工,并调整。按上述顺序铺设,最后所剩空中楼阁间小于板宽一半时,仅用固定座短臂固定板片,其余空间以泛水收头。如最后所剩空间大于板宽一半时,则以固定座固定板片,其超出部分裁除。
彩钢瓦屋顶的优点
1、非常耐用,这种比和混泥土的屋顶施工更方便,而且重量也是比较轻的,可以根据角度切割,人工成本比较低,还可以再次回收利用比较环保。
2、使用寿命比较久,这种材质通常情况下都不会被腐蚀和出现生锈的情况,而且防水性能非常好,比起其他类型的瓦更耐用,不用翻新。
3、保暖和防风效果好,彩钢瓦的材质比其他类型的瓦更加厚,所以保暖和防风以及隔热能力都很强。
安装彩钢瓦要注意哪些
1、在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手头,头盔和安全绳等,避免发生事故。
2、高楼层施工的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而且持有高空作业证明,不然不能参与施工作业。
3、安装彩钢瓦的骨架牢固性和承重力一定要非常好,这样可以避免塌陷或者掉落。
4、在现场移动的时候最好在彩钢瓦的中间行走,不能踩到边沿不受力的地方。
二、关于几种常用常见的房顶装修材料介绍
通常,商品房与自建房最大的区别就是商品房不用对房顶进行装修的,而自建房则要对房顶进行装修的。所以说房顶装修是很重要的,如果装修不合适的话就会导致漏水等的问题。那么房顶装修材料有哪些呢?房顶装修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就一同来学习一下吧。
几种常用常见的房顶装修材料介绍
1、陶土和水泥瓦作为房顶装修材料:有一些的别墅或是比较容易引起火灾的地方,则一般用陶瓦来做为房顶面。但是,这里的陶瓷材料虽然是比较贵的,但是它的使用寿命却是很长的。而且陶瓦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以及图案,这其中的陶土和混凝土则都是用的一些普通的材料罢了。
2、房顶面是板瓦作为房顶装修材料的:房顶装修材料还有就是屋面板瓦。屋面板瓦则包括沥青、木材等,在施工时,若这沥青是密封的话,那在铺设时就要比屋顶的坡度低个2/12。
3、房顶面卷材房顶的:比如欧洲那边的房顶装修时一般都采用了卷材的系统,这样是非常的有利于防水的,其次还会用到沥青防水卷材,都是有着一样的功能与使用效果的。
房顶装修时的一些小技巧
1、在对房顶装修时,就首先是要考虑这房顶的保温性能,所以一定要对屋面进行铺设保温材料的。其次这个防潮的工作也是要做好,这样才能确保房屋能达到冬暖夏凉的一个效果。
2、房顶还可以装修成有天窗的样式,这样做的话不仅增加了空气的流通,而且还能延伸使用空间,会让整个房子变得更有使用空间了,进一步增强的居住的空间大小。
综合所述,就是关于几种常用常见的房顶装修材料介绍了,作为正在苦恼如何装修房顶的你们,希望这些资料能是起到帮助的。
三、房顶琉璃瓦建筑图和详细解释!
.瓦的释义 wǎ 1.<名> (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同本义 [earthenware]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说文》 2.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watt] 3.姓 wà 盖(瓦):这排房子的房顶都苫(shàn)好了,就等着~瓦(wǎ)了。 (名)瓦刀wàdāo 4.物理中表示每秒做的功. w:瓦 kw:千瓦 W:是电能的符号 公式:W=pt=UI[编辑本段]2.建筑中的瓦 2.1瓦的简史 瓦( clay tile)一般指粘土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 成型、 干燥和焙烧而制成。中国瓦的生产比砖早。 从甲骨文字型中,知道3000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耸的装饰或结构构件,但尚未有实物陶瓦的发掘发现。故可知此种构件可能是木制——已腐烂,或铜制——尚未被今人识别,但没有覆盖烧制的陶瓦。 陶瓦或于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 春秋早期,屋面覆瓦的建筑还不多,《春秋》隐公八年: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会盟的地点是在周王朝的温,但经中仅记为覆盖有瓦的屋,可见这是在当时人人皆知的伟大建筑。到了战国时代,一般人的房子也能用瓦了。 到了秦汉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并在工艺上作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因称“秦砖汉瓦” 。 2.2 常见的瓦 粘土瓦的生产工艺与粘土砖相似,但对粘土的质量要求较高,如含杂质少,塑性高,泥料均化程度高等。中国目前生产的粘土瓦有小青瓦、脊瓦和平瓦。 小青瓦:又名蝴蝶瓦、阴阳瓦,是一种弧形瓦。用手工成型,在间歇窑中还原性气氛下烧成,呈青灰色。规格一般为长200~250毫米,宽150~200毫米,广泛用于农村房屋建筑。 脊瓦:覆盖屋脊的瓦。通常有人字形、马鞍形和圆弧形三种。瓦坯采用压制成型,经干燥烧成,可烧成红、青两色。规格一般长为300~425毫米,宽180~230毫米,抗折荷载不低于700N。 平瓦:长方形平面带沟槽的片状瓦,用于覆盖屋面。平瓦的成型有湿压法、半干压法和挤出法三种,以湿压法为最普遍,可烧成红、青两色。按中国标准规定:平瓦的尺寸为400×240~360×220毫米,单片抗折荷载不得小于600 N;覆盖一平方米屋面的瓦,其吸水后的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在-15℃以下经冻融15次循环后,应无分层、开裂、脱边、掉角等现象,成品中不允许混有欠火瓦。 粘土瓦只能应用于较大坡度的屋面。由于材质脆、自重大、片小,施工效率低,且需要大量木材等缺点,在现代建筑屋面材料中的比例已逐渐下降。 2.3 琉璃瓦 瓦,原本色泽灰黑无光,然而,紫禁城的琉璃瓦表面光润如镜,这种瓦叫琉璃瓦,作为中国帝王之家的专属用品,也成为中国建筑的象征。最早的琉璃瓦实物见于唐昭陵。 一块色泽美丽的琉璃瓦,必须经过两座窑炉的煅烧方可制成。琉璃的制作工艺是采用两次烧成的方式,第一次将制好的黑色瓦坯烧成洁白的素坯,第二次则是为素坯施釉后烧成色彩缤纷的琉璃瓦。上釉的素坯经过窑火的洗礼,火温稍有差异,出窑的琉璃瓦便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稳定性。 琉璃瓦与建筑之间出于承重、美观的考量,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数百年来,琉璃匠人们将琉璃的法式总结成口诀,吻兽所放置的位置在正脊和殿顶两坡的交汇处,是屋顶梁柱的支点,要制作琉璃瓦,首先应确定吻兽的大小。按照琉璃行内的口诀,吻兽的高度由大梁决定,为梁高的五分之二。 2.4石棉瓦 石棉瓦是水泥石棉瓦的简称;水泥抗压能力很强而抗拉能力很弱,而石棉抗压能力很弱而抗拉能力很强,夹石棉是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能力。[编辑本段]3 合成树脂瓦 也叫塑料瓦,PVC瓦,PVC波浪瓦,复合瓦,轻质瓦,仿古瓦,塑钢瓦、、、、、、 它的主要特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四、彩钢瓦房顶的骨架的做法是什么?
1.屋面
以山墙边做起点,由左而右(或同右而左)依顺序铺设。然后第一片板安置完毕后,沿板下缘拉准线,每片依准线安装,随时检查不使发生偏离。最后铺设面以自攻螺丝,沿每一板肋中心固定于衍条上。
2.收边
屋面(含雨蓬)收边料搭接处,须以铝拉钉固定及止水胶防水。然后屋面收边平板自攻螺丝头及铝拉钉头,须以止水胶防止。最后收边板施工固定方式,依其现场丈量需做变更时,以确认后制做图为准。
3.固定方法:
第一排第一个固定座,以自攻螺丝固定于檩条最左边,然后于檩条弹墨线做基准线,接着固定同排固定座。接着第一块板之肋部对准固定座之肋板,压下卡入检查是否扣合正确。然后将固定座短臂扣上第一块已铺好之面板阴肋,依前述方法施工,并调整。按上述顺序铺设,最后所剩空中楼阁间小于板宽一半时,仅用固定座短臂固定板片,其余空间以泛水收头。如最后所剩空间大于板宽一半时,则以固定座固定板片,其超出部分裁除。
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彩色钢板切割时,其外露面应朝下,以避免切割时产生的锉屑贴附于涂膜面,引起面屑气化。
2.施工人员在屋面行走时,沿排水方向应踏于板谷,沿檩条方向应踏于檩条上,且须穿软质平底鞋。
3.屋面须做纵向(排立向)搭接时,叠接长度应在15公分以上,止水胶依设计图施作,其搭接位置应该在衍条位置上。
4.自攻螺丝固定于肋板,其凹陷以自攻螺丝底面与肋板中线齐为原则,其过紧部分应加止水胶防水,其过松部分应重新锁紧。
以上就是关于仿古瓦房顶造型施工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