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演唱会节目)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西湖国际烟花大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举办的?
首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由于西湖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杭州成为世界少有的可以在城市中心施放大型烟花的城市。杭州市于1998年10月17日举办了首届烟花大会取得巨大成功,是建国以来杭州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50余万现场观众,电视现场直播覆盖43个国家。为时约50分钟,共燃放来自九个国家和地区的烟花共1.6万发,为夜西湖披上盛丽的晚装。
第二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二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1999年10月16日19时45分至20时35分,在杭州西湖水域举行。首次采用字幕烟花“西湖欢迎你”,拉开了烟花大会的序幕。有古典的中国烟花、浪漫的德国烟花、热情耀眼的西班牙人造卫星烟花、白色梅花状的意大利烟花、宛若银瀑的日本烟花、热烈耀眼的美国烟花,300米的大瀑布烟花非常壮观。6个国家的璀璨艺术,吸引了近60万观众,本次烟花大会的最佳观赏区在白堤和苏堤,白堤的门票是100-120元;苏堤则在30-50元。
第三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2000年10月21日晚,西湖上空的夜最绚烂———2000年杭州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19时45分开幕。此次烟花盛会是2000年金秋国际旅游节的闭幕式,也是西湖博览会的开幕庆典,因此水平和质量超过了前两届。充分借鉴了2000年元旦之夜悉尼、巴黎、北京等著名烟花盛会的组合方式,将15000发烟花集中在50分钟内施放,时间虽然比前两届缩短了10分钟,但由于大大增加了施放密度,因而观赏效果精彩。施放方式也有了创新,所有释放点全部集中在西湖水面,13个水上施放平台在湖心亭及西湖中心水域呈多边形排列,以保证主席台、白堤、苏堤的所有观众都有良好的观赏角度。震撼人心的高潮在最后阶段,名为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烟花从250米高空悬垂而下的烟花充满整个夜空,水天一片银白,将西湖照得通体透亮,预示着杭州西湖博览会前景光明。
第四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四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2001年10月21日晚19:50-20:30分在杭州西湖中心水域施放,历时40分钟。本届烟花大会,充分体现新世纪新创意的宗旨,以目前世界上最新颖的音乐烟花为主,同时陪以高空彩色激光镭射,使湖面和夜空形成立体辉映的光感效果。来自中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的新品和精品烟花。品种有千轮菊、椰树、光的舞蹈、海上连射、红牡丹、花的星座、大百花园、银梅花等。共分头、中、尾三段,首次采用音乐水上烟花,极为壮观。施放方式的多样化,有在水面直接燃爆;有按一定角度发射后降落至近水面处燃爆。
第五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五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2002年10月20日晚7:40-20:30在西湖水域施放,历时50分钟,总共 2.5万发以上烟花,分五个篇章在西湖上空施放:1、礼炮迎宾,情系今宵;2、天女散花,闪耀夜空;3、经济腾飞,世纪辉煌;4、风光旖旎,鸟语花香;5、星光灿烂,前程似锦。总施放时间为40-50分钟,并有音乐烟花和水上烟花。近3万发烟花分为六个篇章在西湖上空高密度施放,观赏性极强。1、“礼炮迎宾,情系今宵”(主色:红色);2、“天女散花,闪耀西湖”(主色:金黄色);3、“西子风光,鸟雨花香”(主色:绿色);4、“经济繁荣,蒸蒸日上”(主色:银色);5、“星光璀璨,水天一色”(主色:海蓝色);第六段“繁花似锦,前程辉煌”(混色)。
第六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六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2003年10月18日19:40分—20:30分在西湖水域举行,总共施放了国内外31000发精品烟花,成功营造了欢快祥和的节日氛围,吸引了80万国内外游客观赏,本届烟花大会在艺术构思、燃放品种、平台设置上都有新的创意。“西博会——架起彩虹桥”、“银河星云之旅”、“国际烟花展”、“前进中的杭州”、“烟花交响曲”等五个篇章精彩纷呈。“横连心”、“彩龙飞舞”等30多个新品种首次亮相,壮观的“瀑布烟花”200米长,令人惊叹不已。
第七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七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2004年10月17日晚举行,烟花的燃放数量为32000发, 历时50分钟,分为5个燃放段落,主会场仍旧设在平湖秋月,为使各观赏区获得最佳效果,燃放点将向南线和湖西方向延伸,整个湖中心水域自西向东分为七个层次27个水上平台燃放点及湖心亭岛上燃放群。燃放的烟花品种是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比利时和荷兰的烟花,共有水上巴蕾、橙色烟花等三十多个新品,采用双层叠式彩色瀑布,燃放中,主办单位还特意安排了一幕国际流行的音乐烟花。门票价格分别是白堤每张120元,苏堤和南线每张30元。
第八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
第八届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于2005年10月15日晚19:45-20:25在复兴大桥(钱江四桥)钱塘江水域上空举行。钱江四桥东西两侧20万平方米的江面,布置了12艘大型燃放船,施放总量将达到8万多发,烟花画面达18万平方米。并将首次引进电脑音乐程控技术,达到音乐与烟花燃放完全同步,再现章符跃动于焰火的五线谱。烟花施放以钱江四桥为背景,设置江面平台,水岸桥相呼应,水面烟花、字幕烟花、电脑特技烟花、闪光烟花、高空烟花、中低空艺术烟花、高楼楼顶特效烛光烟花、桥墩平射烟花等,形成大气开放的立体效果。所有烟花造型均通过音乐的频率控制,现场观众还能在欣赏烟花的同时感受精心编排的音乐的魅力,形成听觉、视觉的双重冲击。
二、我有两套第二届(解放后第一届)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的纪念卡,全称为:《2000年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纪念卡...
90000000
三、浙江西湖的历史沿革
西湖图出自《咸淳临安志》清同治六年补刊
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1]后又有钱水、钱唐湖、明圣湖、[2]金牛湖、石涵湖、上湖、潋滟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龙川、销金锅、美人湖、贤者湖、明月湖诸般名称,但是只有两个名称为历代普遍公认,并见诸于文献记载:一是因杭州古名钱塘,湖称钱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现的“西湖”名称,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这两首诗中。北宋以后,名家诗文大都以西湖为名,钱塘湖之名逐渐鲜为人知。而苏轼的《乞开杭州西湖状》,则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 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淤积,在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张岱《西湖梦寻》记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此处所言大石佛寺,即位于西湖北侧的宝石山下,尚有“秦始皇缆舟石”之景。
自从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
唐朝,西湖面积约有10.8平方公里,比近代湖面面积大近一倍,湖的西部、南部都深至西山脚下,东北面延伸到武林门一带。香客可泛舟至山脚下再步行上山拜佛。因为当时未修水利,西湖时而遭大雨而泛滥,时而因久旱而干涸。
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泌调任杭州刺史。为了解决饮用淡水的问题,他创造性地采用引水入城的方法。即在人口稠密的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六井,采用开阴窦(即埋设瓦管、竹筒)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六井现大都湮没,仅相国井遗址在解放路井亭桥西。其余五井是:西井(原在相国井之西),方井(俗称四眼井),金牛井(原在西井西北),白龟井(原在龙翔桥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原在钱塘门内,即今小车桥一带)。
长庆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氏兴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杭州)至盐官(海宁)间农田的灌溉问题。其实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在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称为白公堤,并非近代的白堤。白氏在钱塘门外修堤,建石涵闸,把湖水贮蓄起来,还书写《钱塘湖闸记》刻于石碑,写明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如今白公堤遗址早已无存,但后人却借白堤(当时称“白沙堤”)以缅怀白公。白氏不仅留下了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词。最为著名的作品有《钱塘湖春行》、《春题湖上》和《忆江南》。 历史上对西湖影响最大的,是杭州发展史上极其显赫的吴越国和南宋时期。西湖的全面开发和基本定型正是在此两朝。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促进与沿海各地的交通,与日本、朝鲜等国通商贸易。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灵隐寺、天竺等寺院和钱塘江观潮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
北宋后期,著名诗人苏轼对西湖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宋哲宗,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同年四月,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2.8公里的长堤,在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而南北两山始以沟通。后人为纪念他,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相传杭州名菜“东坡肉”,就是苏东坡犒赏疏浚民工的美食。与白居易一样,大诗人苏轼也在杭州留下了众多诗篇,其中最有名的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
1127年,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经济繁荣,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杭州的旅游者,每年除香客外,又增加了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西湖的风景名胜开始广为人知。当时,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据古籍记载,“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南宋诗人林升在诗《题临安邸》对当时的盛况做了生动的描绘。另外,诗人杨万里也曾作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盛赞西湖美景。 元朝,西湖依然是歌舞升平的“销金窟”。据《元史》卷23记,在至大二年(1309年),“江浙杭州驿,半岁之间,使人过者千二百余,有桑兀、宝合丁等进狮、豹、鸦、鹘,留二十有七日,人畜食肉千三百余斤。”西域和西欧各国的商人、旅行家,来杭州游览的增多。最为闻名的有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在游记中称赞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元朝后期,继南宋“西湖十景”,又有“钱塘十景”,游览范围比宋朝有所扩大。元世祖至元期间,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渐葑积成桑田。但到了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富豪贵族沿湖围田,使西湖日渐荒芜,湖面大部分被淤为茭田荷荡。
直到明朝宣德、正统年间(1426年—1449年),杭州开始恢复繁荣,地方官也才开始关注西湖。弘治十六年(一说:正德三年,即1508年),知州杨孟瑛冲破来自豪富们的巨大阻力,在巡按御史车粱支持下,奏请疏浚西湖,由工部拨款。据明《西湖游览志》卷一载:“是年二月兴工,……为佣一百五十二日,为夫六百七十万,为直银二万三千六百零七两,拆毁田荡三千四百八十一亩……,自是西湖始复唐宋之旧。”疏浚工程使苏堤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一带尽为水面,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宽苏堤外,在里湖西部堆筑长堤,后人称杨公堤。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在湖中的小瀛州放生池外自南而西堆筑环形长堤,形成的独特景观。三十九年,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
清朝,因康熙、乾隆两皇帝多次南巡到杭州,促进西湖的整治和建设。康熙五次到杭州游览,并为南宋时形成的“西湖十景”题字,地方官为题字建亭立碑,使“双峰插云”、“平湖秋月”等未定点的景目,有了固定的观赏位置。雍正年间,还推出“西湖十八景”,使杭州的游览范围进一步拓展。乾隆六次到杭州游览,又为“西湖十景”题诗勒石;又题书“龙井八景”,使偏僻山区的龙井风景为游人注目。乾隆年间,杭州人翟灏、翟瀚兄弟合著《湖山便览》一书,记载西湖游览景点增加到1016处,为杭州最早的导游书籍。乾隆年间兴建的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昆明湖东西两堤也是模仿西湖苏堤六桥而建的。
明清两代,西湖又经历了几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中的湖心亭、小瀛洲两个岛屿。
雍正年间,西湖面积尚有7.54平方公里,但葑滩20多公顷,经过大规模的疏浚后,面积广及近代的西山路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乌龟潭、赤山埠一带。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用银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二两,开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筑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泄沙水入湖。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颜检奏浚西湖兴修水利,后由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筑土墩(即阮公墩)。至此,现代西湖的轮廓已经形成。同治三年(1864年),创立西湖浚湖局,委钱塘丁丙主事。 自清朝末期至中华民国迁台前时期,沪杭、杭甬、浙赣等铁路线以及杭州至上海、南京、宁波等地的公路相继建成,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杭州旅游的发展。除传统的香客外,上海、南京等地游客以及欧美、日本等国的游客也日渐增多。《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记载,民国19—25年(1930—1936年)外地人到访杭州累计为32,845人。
民国时期杭州旅游资源日益丰富,西湖景点和文物古迹不断增多。政府将孤山的清朝行宫中的御花园辟为公园,民国16年,改称中山公园,公园左侧辟为浙江忠烈祠,祀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还在西泠桥附近建徐锡麟、秋瑾等烈士墓。民国6年,修建了灵隐寺的大悲阁,数次翻修岳王庙、岳坟。民国12—20年间,修建黄龙洞。民国12—13年,修整倾废的钱王祠,并构筑园林。民国22年,修护已倾斜的保俶塔。
民国时期,杭州的公园建设始于湖滨公园。1912年浙江军政府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墙和旗营城垣,沿湖筑湖滨路,离湖20米处设栏,广种花木,称湖滨公园。长约一里的湖滨公园共分为一至五公园。1922年8月29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湖举行特别会议,决定有条件地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史称“西湖会议”。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在长生路之北至钱塘门头,用浚湖之泥填为平地,约21亩余,辟为六公园。1928—1933年,浙江省政府分别在第三公园码头、第二公园码头和第五公园码头建立“陈英士像”、“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和“八十八师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有近千年历史的雷峰塔因塔基长期遭盗挖而倒塌,惊动社会舆论。鲁迅为此还特地两度撰文评论此事,而“雷峰夕照”也因此有名无实。1929年6月6日—10月20日,浙江省政府举办首届西湖博览会,参观人数总计达2千余万人次。博览会会址设在断桥、孤山、岳王庙、北山等沿湖地区,旨在提倡国货、奖励实业,除全国一千多个代表团外,还有美国、日本、英国、印尼等国组团参观,为民国时期杭州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盛会。1937年3月下旬,蒋介石与周恩来在西湖边的烟霞洞举行秘密会谈,商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史称“西湖会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政府实行封山育林,植树绿化,对西湖进行全面疏浚。在西湖风景区,开辟植物园、花圃,兴建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公园,改建玉泉观鱼、涌金公园,整修灵隐寺、净慈寺、岳庙、三潭印月、湖心亭、印月亭等风景点,在亭子里还可以看见好多的鱼。修筑环湖西路(西山路)、龙井路、九溪路。1959年杭州西湖共接待外国游客1,400余人,港澳同胞2,300余人,国内游客500余万人次。
杭州西湖的秀丽风光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青睐。这其中尤以毛泽东经常下榻的刘庄(现为西湖国宾馆)、汪庄(现为西子国宾馆)和林彪建造的七零四工程(现为浙江宾馆)最为知名。1953年12月末,毛泽东在杭州西湖边的刘庄(一说汪庄),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2年2月末,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周恩来在刘庄的八角亭内草签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化大革命”后,来西湖旅游人数迅速增加,1978年接待外宾、港澳同胞共计5.3万人次,国内游客约有600万人次。1983年5月,国务院明确杭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198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指出:“把杭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部的旅游中心和国际上第一流的风景旅游城市”。此后,杭州政府修复灵隐寺、天竺寺、净慈寺、岳庙、大成殿和“西湖十景”碑亭等古迹,扩建虎跑等名胜,新建曲院风荷等公园,开辟“灵峰探梅”景点,在黄龙洞、阮公墩创办仿古游乐活动,还办起夜花园、音乐夜市等夜游活动。
1949年时,西湖污泥淤塞,湖水平均深度仅0.55米,湖底水草遍生,大型游船很难畅行。1976年,国家拨专款200万元,开始第二次疏浚西湖。结合驳墈还整修或新建湖滨公园、中山公园、岳坟、苏堤两侧等供游船停靠的大小埠头10余处。另外,1978年至1985年期间,西湖还进行了环湖污水截流工程和西湖引水工程,提高了西湖水体的质量。
1984年,杭州日报社等五家单位发起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由于兼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底蕴,杭州西湖在1982年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在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2000年,时隔71年后,西湖博览会再度在西子湖畔举行。新西湖博览会(正式名称为“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2亿人民币。此后,西湖博览会被确定为杭州一年一度的大型会议展览活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项整治西湖环境的大型工程被启动。首先是“西湖南线整合工程”。2002年2月至10月,杭州对西湖南线的四大公园(柳浪闻莺、老年公园、少年公园、长桥公园)进行整合。共拆除围栏2.25公里,拆除建筑6.57万平方米,开挖水系2.60万平方米,新种乔木8000株,草坪和地被植物4.5万平方米。四大公园均实现二十四小时免费开放。杭州西湖是中国首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
同年10月25日,在78年前倒塌的雷峰塔旧址上,71.7米高的新雷峰塔建成竣工。从此,雷峰塔与保俶塔“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重现西湖,缺失了近80年的西湖十景自此成为完整的全景。
2002年底,杭州市政府启动“西湖西进工程”(即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和梅家坞茶文化村等三大综合整治保护工程。在杨公堤景区建设中,主要恢复了茅家埠、乌龟潭等共计70公顷的水面面积,并与西里湖互相沟通,改善和复原了周边的生态湿地。西湖水面已由原先的5.6平方公里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上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新湖滨景区包括从断桥起,沿白沙路、圣塘闸、环城西路、湖滨路至二公园的沿湖地带,工程将湖滨机动车通道移入地下隧道,路面改造成为综合性休闲购物步行街。梅家坞地处西湖风景区腹地,为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产地,通过本次整治,景区恢复了茶文化和农家旅游的风格。2003年起,靠近湖滨路与平海路交叉口附近的西湖水面上建立了音乐喷泉系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观赏。
2004年国庆节起,杭州花圃、曲院风荷、花港观鱼公园免费向游客和市民开放。加上2002年开放的南线四大公园,西湖沿线成了开放式大公园。2009年3月20日,太子湾公园免费对游客开放。2014年1月中旬起,杭州市政府开始对包括西湖景区在内的高档会所等服务场所展开关停整改等专项行动,以实现“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的反腐和走群众路线工作目标。 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列入目录的景观范围共计3322.88公顷(包括“西湖十景”以及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等其他文化史迹均在这个景观范围之内),缓冲区7270.31公顷,列入的依据标准包括(ii)(即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iii)(即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vi)(即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江郎山(中国丹霞的一部分)后,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
四、亲问你们一个问题,中国有一个美食节,请问这个美食节是在哪一天,如果知道的朋友请告诉我好吗?谢谢!
首届中国美食节·杭州
时间:2000年11月1—8日
主题:美食天堂 名菜名点大众化
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美食节在杭州开幕。首届中国美食节组委会主任、国家内贸局消费司司长韩明等出席开幕式。杭州副市长叶德范主持开幕式。
作为中国杭州2000年西湖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的首届中国美食节,是中国烹饪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餐饮文化交流活动。全国30余个城市以及香港、台湾、美国等地的2000余名代表前来参赛、参展和观摩,150多万观众参加,营业成交总额达6亿元。
美食节持续八天,整个活动将国家级奖项评定活动与地方性奖项评定活动相结合,分散活动与集中展示相结合,餐饮文化与商贸旅游相结合。其中国家级的奖项评定有两个,一是美食节名菜名点大赛,另一个是中国顶尖级烹饪大师演示暨中国十佳烹饪大师评定。国家级的展销活动有两个,一是在杭州吴山广场举行的中华名小吃夜市展销,有全国近三十城市组团参展,现场制作展销的名小吃达三百个左右,另一个是为期五天的全国名优菜品大展销,全国餐饮界名厨分别在杭州二十多家知名酒家、饭店、宾馆掌勺,展销各地特色菜肴。
美食节期间,除中华名小吃外,20余个各地菜系展点和杭州的餐馆营业额普遍也比平时了增加30%至1倍,达到2700万元左右。厨具、餐具、酒店用品展成交上亿元,一天的人流量最高时超过了1万人次。名菜名点大赛的名师表演观摩门票虽然是每张50元,但4000张门票还是在短短三分钟之内即被抢购一空,而实际的参观人数则达到了1万人次。
第二届中国美食节·杭州
时间:2001年11月1—6日
主题:美食创新、绿色健康
由于首届中国美食节的空前成功,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饭店协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商业资产经营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美食节继续在杭州举办。
第二届中国美食节作为2001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内容,先后举行了全国新菜系展示、中国名菜名点大赛、中国烹饪大师演示会、中华名小吃展销、中华名宴认定、现代餐饮业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2001中国杭州国际食品博览会暨浙江省第七届食品交易会、杭州餐饮名店和杭州餐饮服务名师大师评定等大型活动,吸引了包括西藏拉萨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国34个城市和地区的148个代表团前来参赛参展,观摩的代表团中有美国、台湾和香港的餐饮界同行,总共有5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2000多名正式代表参加了美食节的各项活动。
在杭州吴山文化广场和延安路举办的中华名小吃展销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城市的500多个中华名小吃品种供应市场,每天吸引着25万人次的杭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六天的营业销售额达到1100多万元,客流量达到133万人次,成为2001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期间最聚人气的活动项目之一。
第三届中国美食节·杭州
时间:2002年11月1—7日
主题:美食革新 科学消费
由中国饭店协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美食节在前两届美食节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规模更大、档次更高,而且与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举办了首届国际美食展,构架起中国餐饮业与世界餐饮业的桥梁,使美食节的品牌化、国际化程度有了新突破。
首届国际美食展包括国际美食精品展、国际餐饮业发展论坛、国际厨艺大师品牌菜演示和美食流行趋势发布等内容。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瑞典、匈牙利、奥地利、韩国、以色列、新加坡、比利时、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展示和演示。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会长、美国餐馆协会国际委员会主席等世界10多个国家餐饮行业协会领导全程参与了国际美食展的活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三届中国美食节创下了当年的“全国之最”:
摊位最多。中华名小吃展销摊位500个,数量大大超过前两届,但仍不能满足各地参展企业的要求,申报参加展销的企业超过800个;参展城市由上届的30个提高到今年的73个;参展品种700余种,比上届增加了200多个。
展台最多。共有国际美食展台31个,宴席展台97个、中国名菜298个、中国名点162个。
品牌企业最多。中国餐饮业500强的前几位企业积极参加,如北京全聚德、天津狗不理、上海杏花楼、西安饮服、深圳巨邦、武汉小蓝鲸、沈阳小土豆、杭州知味观等都展示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五星级酒店首次参展,如广州中国大酒店、深圳香格里拉集团、北京建国饭店集团等都展示了美食节的相关活动,美食节成了展示餐饮企业形象和品牌的盛会。
第四届中国美食节·重庆
时间:2003年10月16—26日
主题: 美食创新 时尚健康
第四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二届国际美食博览会由国家商务部支持,中国饭店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美食节期间,先后举行了中国名菜名点名宴认定、中国名火锅宴展示认定、中华名小吃展销、国际美食展、国际餐饮业发展论坛、中国十佳酒家十佳川菜馆和十佳火锅店表彰、中华第一火锅美食品尝、中外厨艺绝技绝活表演、全国酒店酒家用品展销和长江新三峡美食游等10项重要活动。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韩国、以色列、新加坡、比利时、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代表团的1000多家酒店餐饮企业组团参展参赛。共有国际美食展台41台、宴席展台151台、中国名菜436个、中国名点61个。
本届中国美食节推出的餐饮业跨国连锁经营项目洽谈共落实招商引资及投资项目77个,合同投资总额达到8657万元,重庆德庄实业集团等9家品牌餐饮企业在重庆市外发展连锁经营项目75个,上海等省市的9个企业确定将在重庆投资办店,投资额1400多万元。酒店酒家用品展销批发零售金额4860万元,达成意向性协议金额9000多万元。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重庆
时间:2004年10月15—25日
主题:以人为本 美食健康 服务创新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三届国际美食博览由国家商务部支持,中国饭店协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商业委员会等共同承办。
美食节期间,先后举行了中国金牌美食展暨中国名菜名点名宴展示、中华名小吃展销、第三届国际美食博览会暨国际餐饮业大会、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餐饮业跨国采购洽谈会暨中国美食调味品展销、中国西部食品展暨美食原材料展览会、全国饭店设备用品展销、厨艺绝技绝活表演、2004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和“观山城夜景、品重庆小吃”两江游等10项重要活动。
本届中国美食节“四名”展共有213家企业报名参展,参展人员为近2000人,共展出名菜360道、名点展出54道、名宴36台、名火锅宴71台。在此次展出的360道名菜和54道名点中,创新菜品就占到近30%左右。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中华名小吃展销活动期间到现场观光、品尝小吃的人数达到64.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共计1085万元。
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期间,重庆市主要餐饮企业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11个,比第四届中国美食节77个项目增加了134个,增加两倍;项目投资额31014万元,比上届美食节的8407万元增加22607万元,翻了三番。
国际美食博览会共有来自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等21个国家的数百名厨艺大师参展,国际饭店餐馆协会、美国饭店与住宿协会、美国国家餐馆协会、法国美食会、日本餐饮协会、韩国料理协会、国际御厨俱乐部、以色列政府劳工部等12个国际组织参加。
本届美食节期间举办的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开创了中国火锅业的新纪元。万人品尝火锅、火锅文化展、火锅文化论坛、名火锅企业形象展等火锅系列活动,彰显出重庆火锅企业的发展优势,不仅充分展示了重庆火锅这张城市名片的魅力,而且提升了重庆火锅的知名度,为重庆火锅走向全国、迈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六届中国美食节·广州
时间:2005年12月5—10日
主题:人本、绿色、创新、科学、健康、时尚
第六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四届国际美食博览会由中国饭店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旅游局、中国饭店管理公司、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和广州食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美食节期间,先后举行了中国名菜名点名宴展示、中国餐饮业工业化产品展、中华名小吃展销、第四届国际美食博览会、2005国际饭店与餐饮业峰会、2005国际名酒博览会、2005国际食品调味品展销会、世界御厨绝技绝活表演等十多项重要活动。共有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参加美食节各项活动的总人数突破了200万人次,达历史之最。国际美食博览会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日本、韩国等20个国家的行业组织代表和厨艺大师参加。
本届中国美食节名菜名点名宴展为期两天,共有12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设有展台108个,参展人员近2000人。“三名”展共展出名菜300多道、名点50多道、名宴78台,其中创新菜品就占到近40%左右。来自贵州等各个少数民族代表队将舞蹈与宴席展示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宴席的视觉观赏性。
中华名小吃展销品种多人气旺效益好。本届美食节设有国际美食展览中心和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两个中华名小吃展销场地。展销期间到现场观光、品尝小吃的人数合计突破了200万人次,各小吃展销参展商普遍受益。收到了活跃市场、启动消费、节日促销的良好效果。
第七届中国美食节·西安
时间:2006年10月18—20日
主题: 国际化 品牌化
由中国饭店协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五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主要活动有中国名菜名点名宴展示、中国金牌年夜饭(婚宴、寿宴)展、中华名小吃展销、国际美食展、中华名厨演示、2006年中国餐饮业青工技能大赛、餐饮业发展与创新论坛、中国餐饮业投资论坛等。
本届美食节成为了世界餐饮界一次大的聚会,包括台湾、香港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台作品参加了本次盛会。还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法国、英国、葡萄牙、丹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南非、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斯里兰卡、以色列、希腊、新加坡、泰国等26个国家的厨艺大师及一些国家使馆的代表和西安友好城市的代表参加这次美食节。中外名厨在现场进行厨艺比拚,使陕西国际展览中心成为了美食的海洋。本届美食节通过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充分展示了国际餐饮业和我国餐饮业近年来的成就和各菜系在创新方面的成果,在挖掘餐饮传统产品和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菜、点、宴席的不断创新,无论是原材料、口味还是烹饪技艺、饮食文化都能体现时代的要求。
针对我国餐饮市场中的年夜饭、婚宴、寿宴异常火爆的情况,本届组织了这次中国金牌年夜饭(婚宴、寿宴)展,并评审出了中国金牌年夜饭、中国金牌婚宴和中国金牌寿宴等。所有参展企业的年夜饭、婚宴、寿宴等宴席经场外加工制作后集中对外展示,面向市民百姓展示推介和预订服务。
在本届美食节上,三个论坛引起业内外的强烈反响,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业内专家、企业界家在论坛上就餐饮业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第八届中国美食节·青岛
时间:2007年5月1—7日,5月15—18日
主题:人文奥运 美食创新 魅力青岛
第八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六届国际美食博览会由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青岛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饭店协会、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美食节办公室、青岛时空会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美食节期间,先后举行了迎奥运中国名菜名点名宴展示、中国金牌婚宴寿宴年夜饭展示、中华名小吃展销、国际美食周、国际美食展、中国餐饮业热点论坛、2007中秋月饼品牌展示及项目合作洽谈会、陶瓷制品展示及采购订货会和中国饭店协会宾馆餐饮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等多项重要活动。
本届美食节作为青岛市迎接2008奥帆赛,提升本地区饭店与餐饮业服务接待水平的检验平台,特别展出了扬帆奥运、迎奥运金牌宴等近100个迎奥运菜点宴。众多品牌饭店餐饮企业前来展示,如北京金悦世界餐饮、北京俏江南集团、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哈尔滨友谊宫、南京夫子庙旅游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饮食集团德发长酒店、西安饮食集团西安饭庄、四川谭氏官府菜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济南燕喜堂饭庄、山东翰林大酒店、青岛良友集团等,通过展台展示和烹饪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其最新的菜品成果,为前来参观参展的各地专业人士开阔了思路,达到了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
第九届中国美食节·上海
时间:2008年11月27—30日
主题:世博汇宾朋 美食同分享
经国家商务部批准,由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支持,中国饭店协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七届国际美食博览会新增了中华老字号百年名菜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梅龙镇酒家、上海老正兴菜馆、杭州酒家等17家老字号餐饮企业报名参加,展出菜点均是各企业的传统名菜,拥有非常高的点菜率。
来自贵州省的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和青海省萨拉族等少数民族餐饮企业前来参加,现场展示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和菜点宴小吃,并通过民族歌舞表演、菜点和宴席现场演示制作等表现形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综合展示,极大地增强了视觉观赏性和民族特色性,形成了独特的美食风景线,受到了业内人士和上海普通市民百姓的赞赏和欢迎。
为推动饭店餐饮业的科学发展,培养饭店餐饮业高技能人才,促进饭店餐饮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中国饭店协会在第九届中国美食节期间举行了2008全国饭店业面点大赛,大赛分为包子比赛和饺子比赛两项内容。
为配合美食节的专业展示,提高美食节的专业化水平,为业内的高端人士打造交流平台,在美食节期间举办的“总厨创新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人参加。同时,为推动餐饮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组委会邀请了国内著名的烹饪艺术大师精心打造了中国“四大厨王”献艺表演活动,受到了行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第十届中国美食节·天津
时间:2009年10月19日—10月21日
主题:绿色餐饮、促进消费
据介绍,本届美食节与前九届不同,将突出三大亮点:中国十大美食盛宴、中国婚宴和中国名厨大会,主体活动有中国十大美食盛宴展、中华老字号百年名菜展、中国婚宴寿宴年夜饭展、国际美食展、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赛、首届中国名厨大会、中华名小吃展销、全国餐饮业绿色基地展示推介和中国美食节十周年庆典等活动。
据悉,2009年上半年全国住宿和餐饮业持续增长,零售额达到了8514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有所回落。中国美食节的举办将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丰富百姓生活,同时也为促进业界交流合作搭建重要平台,能够广泛地调动餐饮企业、专业人士和市民百姓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推动餐饮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美食节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地在杭州、重庆、广州、西安、青岛、上海等城市举办了九届,是全国餐饮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广、企业参与性最强的国际性美食盛会。为国家扩大内需、开拓餐饮消费市场、培育餐饮品牌和提高餐饮企业竞争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展示历届中国美食节的精彩瞬间,总结美食节在品牌培育、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表彰为中国美食节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中国美食节10周年庆典活动将在天津举行。
庆典活动将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负责人,参加过美食节的国际行业组织与餐饮企业代表,历届美食节合作城市与行业协会代表、获奖企业与个人代表,第十届中国美食节特邀嘉宾、企业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品鉴津门盛宴。
庆典活动将分为回顾、展望、总结三个片段,将表彰为中国美食节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颁发中国美食节10周年庆典活动“特别大奖”、“突出贡献奖”等。
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沈阳
时间:2010年8月26日—8月28日
主题:绿色餐饮、低碳消费
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九届国际美食博览会在沈阳开幕。这是我国餐饮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参与性最强的美食盛会首次移师东北地区举办。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在开幕式上致辞。沈阳市市长陈海波参加开幕式。
近年来,沈阳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全市共有2.1万家餐饮服务企业,营业面积达26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逾20万人,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住宿和餐饮业达310亿元,占17.3%,同比增长27.5%,总量位居全国第八,增幅排名全国第一。
本届美食节由中国饭店协会、沈阳市政府主办,采取商业化运作,由沈阳筷道餐饮有限公司冠名赞助。活动为期七天,设有两大会场,其中专业展场设在辽宁大厦,主要举办专业活动、专业展会、论坛峰会以及相关配套活动。另一会场设在碧塘公园,以展销中华名小吃为主。美食节期间,将举办国际美食展、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赛、中国餐饮业大会、中国名厨大会等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全聚德集团等全国知名餐饮企业来沈切磋交流,举行中国十大文化主题盛宴展,中国首批国家级烹饪大师将登台展露精彩厨艺,中国十大名厨还会集中展示年度创新菜。届时,全国各地3000多家饭店餐饮企业将来沈参展、参赛、参会、观摩。
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在突出以上亮点活动的同时,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餐饮业的创新与发展。
(一)传承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中华老字号百年菜点。
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作为传承餐饮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历史的见证、城市的象征,那些凝聚了中华老字号历史文化的百年菜点,成为人们心中的记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成为现代餐饮企业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本届美食节将邀请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通过PPT形式或现场加工制作中华老字号百年名菜名点名小吃名宴等精品美食,对外集中展示。同时邀请全国品牌餐饮企业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时尚美食、特色菜品、创新菜点、主题宴席、饺子宴席等,经场外制作后在展台上对外展示,促进餐饮业的技术和不同菜系间的文化交流。
(二)聚集中国名牌月饼和新兴速食品,促进餐饮食品工业化进程。
月饼作为我国最为著名的节令食品,在百姓消费中具有很高的人气,也是餐饮食品工业化进程的象征。近几年来,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利用自身品牌优势,大力发展餐饮食品工业化,中秋月饼更是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上海杏花楼集团食品厂、广州酒家集团食品厂2009年月饼销售额均达到4亿多元,知味观食品厂第一年投产就实现月饼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这些餐饮企业转变经营模式的成功,为餐饮行业持续稳定注入了强心剂。为引导餐饮企业转变传统经营模式,推动餐饮业食品工业化发展,本届美食节特意邀请中国名牌月饼企业、餐饮业工业化食品生产企业前来参展,开展经验交流、合作洽谈。
(三)中外美食融合创新,国际风味“食”不可挡。
本届中国美食节将联合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同期举办第九届国际美食博览会,邀请美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韩国、日本等餐饮业发达国家前来制作和展示精品美食,旨在促进中外餐饮业的融合交流,为中国餐饮业品牌化发展和加快“走出去”步伐奠定基础。本届国际美食博览会将突出国际美食和特色美食,届时邀请国内外知名品牌餐饮企业和国外餐饮行业组织、国际烹饪艺术大师举办国外风味美食展销、国际美食展,还将举办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赛和中华烹饪技能创新赛等活动,增强美食博览会的互动性、竞技性,使广大业内同行和普通市民百姓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国际流行美食的制作技艺,品尝最流行的美食菜品。
(四)中国名厨汇集沈阳,演示精湛技艺,揭晓2010创意菜品。
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加强各大菜系间的技术交流,将由美食节组委会组织各大菜系当家名厨,选用上等原材料和餐饮业名牌调味品,为国内外餐饮同仁现场演示经典菜肴,分享名厨精湛技艺与代表名菜,领略中华美食的经典文化意境。同时,组委会还将邀请知名饭店餐饮企业的优秀行政总厨、厨师长,将本年度个人最具创意以及市场热销创新菜品对外正式发布,并经全国餐饮业主流媒体推荐,揭晓2010年度中国名厨状元榜,运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当代中国名厨风采。
(五)美食联动,凸显沈阳中心经济圈优势。
本届美食节的即将举办,为沈阳为中心的周边地级城市带来了机遇,以美食互动为形式,加强与沈阳中心城市的互动与合作。应铁岭市人民政府的申请,美食节组委会将同期在铁岭市举办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的分会场活动,推进沈铁同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第十二届中国美食节·沈阳
时间:2011年7月22日—24日
主题:健康美食、绿色生活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本届中国美食节将按照国际化、精品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要求,突出国际餐饮业发展趋势交流、中华饮食文化精品展示、企业品牌文化展示、中国名厨技艺创新等特点;将邀请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家饭店餐饮企业及餐饮业上下游企业参展、参赛、参会和观摩,同时将邀请部分具有悠久饮食文化国家的厨艺大师,展示世界各国风味美食和独特饮食文化。
为抓住世界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快速复苏的机遇,带动亚洲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亚洲地区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加速中餐企业走向亚洲乃至世界,中国饭店协会将联合韩国饮食业中央会、日本餐饮协会、新加坡餐饮协会、印度餐饮协会、马来西亚饭店协会、泰国饭店协会以及香港饮食业联合总会、澳门饮食业商会、台湾观光酒店协会等国家和地区的餐饮行业组织共同举办亚洲餐饮高峰论坛2011年会。论坛将以“亚洲餐饮新机遇”为主题,介绍亚洲各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整合亚洲餐饮资源,推进亚洲地区餐饮业交流、发展。
据悉,中国餐饮业从1991年开始连续20年保持高速增长,平均增速达22.1%。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额17648亿元,同比增长18.1%,比2009年增幅提高1.3个百分点。今年1至4月,全国餐饮收入6279.2亿元,同比增长15.7%。
第十三届中国美食节·福州
第十三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十一届国际美食博览会将由福州市政府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主办,初定于明年10月下旬在福州举行。
中国美食节暨国际美食博览会由国家商务部、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支持,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各地方政府主办,是我国餐饮行业专业性最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群众参与性最高的国际美食盛会。
近日在沈阳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十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上,福州市派出的行业代表队获得佳绩。
在此次中国美食节上,福州主打大福建品牌,聚春园集团经过3个月精心筹备,在美食节上搭建“闽都盛宴”美食展台,将寿山石文化、茶文化等地方特色融入美食中,展示了“寿山石鸡腿”的“美石宴”夺人眼球。由两岸名厨组成的海峡团队也有突出表现,台湾果蔬大师黄铭波的诙谐题材果蔬卡通雕刻及果蔬雕刻美女宝贝时装秀,轰动美食节。另外,青年西点大师陈大梁、面点大师阮燕珍,用龙虾制作的“豪华摩托车”、蛋糕制成“LV牌时装包”,展示了海西全新创意饮食新理念。“闽都盛宴”获十佳金牌商务宴,几乎成为美食节参观者争相留影的背景台;同利肉燕老铺荣获美食节“金鼎奖”。
24日,主办方举行隆重仪式,将中国美食节举办旗正式移交到福州市代表手中。
以上就是关于2000年杭州西湖博览会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2015浏览器旧版本下载安装(2015浏览器旧版本下载安装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