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历史古迹照片(杭州历史古迹照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25 13:46:2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964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历史古迹照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历史古迹照片(杭州历史古迹照片大全)

    一、杭州有哪些名胜古迹?

    岳庙、风荷御酒坊、雷峰塔 、宋城、碑林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 风荷御酒坊南宋时曾是宫廷制曲作坊,隶属于户部,专酿官酒,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内涵。景点通过场景复原、壁画、雕塑、微缩景观等手段,向游人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

    • 岳王庙坐落于靖江市生祠镇中街,原名岳王生祠,于岳飞生前建炎四年(1130年)而建。该庙为宋式建筑,敦重庄严,气势恢宏,庙正中大殿是思岳殿,岳飞座像置于大殿正中,红缨帅盔、紫袍金甲、足屐武靴、神态英武逼人,像两侧是岳飞的八大将之像,栩栩如生。庙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迎思岳桥拾阶而上,可俯瞰岳王庙之全景。1993年,岳王庙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历时6年完成。又传说是吴越王钱弘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昔亦称黄妃塔(亦作“黄皮塔”)。“雷峰”之名则取自所处的杭州南岸夕照山之最高峰——雷峰顶上。1924年倒塌,2002年重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 杭州宋城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之江路,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宋城景区秉承"建筑为形,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园区内六大主题街区华丽升级;大宋博文化体验馆、柳永风月阁等热闹非凡;活着的清明上河图、聊斋惊魂鬼屋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不断;土豪家族寻找父辈的记忆;更有一年四季活动不断。

    • 碑林(Forest of Steles),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

    二、杭州有哪些历史名地

    【西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0.04平方公里。东起杭州城区松木场、保路转少年宫广场北,经白沙路、环城西路、湖滨路、南山路至万松岭以南及吴山、紫阳山、云居山景点全部;南自鼓楼沿吴山、紫阳山、云居山东侧山麓经凤山门沿凤凰山路于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钱塘江北岸,转珊瑚沙贮水库至留芳岭以北;西自留芳岭、竹竿山、九曲岭、名人岭至美人峰、北高峰、灵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线以东;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学西围墙)转青芝坞路北侧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场以南。外围保护区面积35.64平方公里,东起南星桥江滨公园、江城路、凤山桥、中山南路、鼓楼转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转庆春路、武林路、教场路至环城西路以西地区;南至钱塘江主航道中线,杭富路至转塘以北地区;西为留转路以东地区;北自留下,经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门以南地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内以西湖为核心,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和风景名胜点100余处,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又称明圣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为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称西湖。苏东坡守杭时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湖底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处2.8米左右,最浅处不到1米。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个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岛。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龙泓涧、长桥溪。西湖引水工程钻地穿山,引来钱塘江清流。调节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圣塘闸,经圣塘河流入运河;一是涌金闸,经浣纱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门外的城河。西湖远古时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以后由于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了一个泻湖。所以民间谚语说: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冲洗,又经历代人工疏浚治理。诗人白居易(772~846)和苏东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长官时,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而且构成了湖中三岛、白苏二堤、湖上塔影的佳丽景色。环湖山峦叠翠,花木繁茂,峰、岩、洞、壑之间穿插着泉、池、溪、涧,青碧黛绿丛中点缀着楼阁、亭榭、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清漪碧波和绿云翠谷间,闪烁着无数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璀璨夺目的历史古迹。中国民间传诵: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并说西湖之美,古今难画亦难诗。明正统间,有日本国使者游西湖,曾题诗说: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着工夫。西湖十景题名源于北宋山水画家宋迪题画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等来标出自己所画的作品内容。后来山水画家竞相仿效。公元13世纪,南宋画家马远、陈清波在撷取西湖风景精华所作的画中,也分别标上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和南屏晚钟,以后又画了花港观鱼、曲院荷风两幅,于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说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为十景题名立碑,并改两峰插云为双峰插云,曲院荷风为曲院风荷。西湖十景就这样确定下来了。1985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等单位发起征集新景点、新景名的活动,有5万人参加,历时8个月。结果,遴选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等十景,人们称之为新西湖十景。陈云、刘海粟、赵朴初等10位名家为之题名立碑。西湖风景名胜区内,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点还有天竺、五云山、凤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鹤亭、刘庄、杭州花圃、植物园、南高峰、水乐洞、狮峰、葛岭、紫云洞、西溪、灵峰探梅等。�

    苏堤春晓苏堤在西湖西侧,南北两端衔接南山路与北山路,全长2.8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组织民工开浚西湖,挖泥堆筑而成。堤上还安排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6座石拱桥,起伏相间,突破了笔直长路的单调。堤上两边夹种桃树、柳树,风光旖旎。堤岸现已铺上柏油路,两旁宽阔的草坪添植了各式花木,每隔一定距离,便设有一张长靠背椅,十分幽静。白天,游人信步浏览,一片闲情逸致;入夜,则成为当地情侣幽会的姻缘道。苏堤景色四时不同,晨昏各异,晴、阴、雨、雪均有情趣。尤以春天早晨,湖面薄雾似纱,堤上烟柳如云,故有苏堤春晓之称。�

    柳浪闻莺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山路清波门附近。这里原为南宋皇帝的御花园--聚景园,园中原有柳浪桥,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丝仿佛在湖边挂起绿色帐幔。春风吹拂,碧浪翻飞,浓荫深处时时传来呖呖莺声。因而名为柳浪闻莺。现扩建为夜公园,面积从原来的一隅之地扩大为17公顷,全园分为友谊、闻莺、聚景和南园4个景区。闻莺馆中新添了百鸟天堂,百鸟飞翔其中,莺歌燕舞。公园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曲院风荷原来的曲院风荷在苏堤北端跨虹桥下(康熙题碑处)。宋代,那里有一家酿造官酒的曲院,里面种了许多荷花,芰荷深处,清香四溢,因此便有曲院风荷之说。现在的曲院风荷比原来扩大了数百倍,布局十分精巧。赏荷区广阔的水面上,有无数种荷花。傍水建造的赏荷廊、轩、亭、阁,古朴典雅,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还辟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公园中的密林区,参天的树木,浓荫蔽天,颇似深山老林。林中竖有幢幢架空的桦木结构小屋,以及木板平房,还有炊具,可供游人宿营野餐。�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三面临水,背倚孤山。唐代,这里建有望湖亭。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改建为御书楼,并在楼前挑出水面铺筑平台,立碑亭,故题名为平湖秋月。置身平台,眺望西湖景色,无论晴雨都有奇趣,尤其是皓月当空的秋夜,一色湖光万顷秋,更充满诗情画意。�

    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周围。岛基是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时,用挖出的葑泥堆筑而成的,明代又沿岛筑起环形堤埂等,才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宛如蓬莱仙岛的绝妙佳境,因而起名为小瀛洲。现在岛上有曲桥和造型别致的亭、榭。在绿云荷香掩映下,景观富于层次,意境深邃。小瀛洲岛南的水面上有3座造型美丽的小石塔,是当年苏东坡组织疏浚西湖时在深水处立的坐标。明代重建,即今之样式。秋夜,皓月当空,如在塔内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便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水中,构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三潭印月由此得名。�

    雷峰夕照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旧有雷峰塔,为975年吴越王因庆贺黄妃得子而建,取名黄妃塔。后人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雷峰塔初建时为13层,可以登临。明代遭火后,改为7层,后又成5层8面。雷峰塔与保?塔隔湖相对,所以有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雷峰似老衲,保?如少女之说。湖上双塔,水中双影,与湖中三岛、苏白二堤相辉映,曾给游人增添了无限美感,又带来了丰富的神话与历史传说,使历代多少诗人、画家为之倾倒。以后,雷峰塔因被乡人窃砖,挖空了塔基,1924年9月25日下午倾圮。雷峰夕照一景也因此仅有美名。国务院1983年5月批准的《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恢复西湖十景之一,并为民间流传极广的雷峰塔。不久的将来,这一景点将重放光彩。�

    南屏晚钟是指南屏山下净慈寺的钟和钟声。净慈寺系954年吴越王为高僧永明禅师而建,原名永明禅院,南宋时改名为净慈禅寺,是西湖四大丛林寺院之一。寺前原有一口大钟,每到傍晚,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荡,便将人带入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之中。南屏晚钟与雷峰夕照隔路相对,塔影钟声组成了西湖十景中两处最迷人的晚景。净慈寺还伴有济公的神话传说,寺内有运木神井,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赏。自宋至清代,净慈寺时有兴废,1959、1984年两次进行整修后已恢复一新,新铸了一口重达1.5万公斤的铜钟,悠扬的钟声又回荡在西子湖的夜空。�

    断桥残雪断桥是白堤的东起点,正处于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点上。断桥之名起于唐代诗人张祜断桥荒藓涩之句,又因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断桥。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故事,于此地发生。旧时石拱桥上有台阶,桥中央有小亭,冬日雪霁,桥上向阳面冰雪消融,阴面却是玉砌银铺,桥似寸断,又似桥与堤断,构成了奇特的景观,因有断桥残雪之名。�

    双峰插云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边,双峰插云御碑亭所在之处。双峰指的是天竺山环湖南、北两支山脉中最为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相去10余里。山雨欲来时,向巍然耸立的双峰望去,浓云如远山,而远山又淡得像浮云,是云是山,一片朦胧,难以分辨,双峰的峰尖忽隐忽现插入云端。这时,游人如同面临一幅巨大的泼墨山水画,云海浩茫茫,峰尖隐隐然。双峰插云便由此得名。�

    花港观鱼位于苏堤南端,北倚西山,它是西湖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一级公园。古代,因有小溪自花家山流经此处入西湖,所以称花港。宋时,花家山下建有卢园,为南宋内侍官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园内栽花养鱼,风光如画,被画家标上花港观鱼之名。清代康熙时废园重建。这个景点原来仅有一碑、一亭、一池和三亩地,现已建成为占地20多公顷的大型公园。花港观鱼,以鱼为中心,穿过大草坪,便是鱼乐园,游人围拢鱼池投饵,群鱼翻腾水面,追逐争食,红光波音,有色有声,呈现一番鱼乐人也乐的景象。�

    云栖竹径在离湖滨约20公里的五云山云栖坞里。相传五云山飘来的五彩云霞常常在此栖留,故名云栖。从云栖石牌坊进入,沿途是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天然景色。竹径旁有陈云题书云栖竹径的碑亭以及洗心亭。亭前小池,水清见底,十分凉爽,可以一洗尘埃。�

    满陇桂雨满陇指的是南高峰与白鹤峰夹峙下的蹊径满觉陇。这条山道沿途种植7000多株桂花。金秋季节,林壑窈窕,珠英琼树,空山香满,沁人肺腑。古人有诗曰:西湖八月是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故取名满陇桂雨。南高峰和青龙山间的石屋岭南麓,有洞形如石屋,名石屋洞,洞前有桂花厅。�

    虎跑梦泉虎跑即虎跑泉,在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传说唐代高僧性空住在这里,后来因水源短缺,准备迁走。有一天,他在梦中得到神的指示:南岳衡山有童子泉,当遣二虎移来。果见两虎跑地作穴,涌出泉水。虎跑梦泉由此得名。虎跑游览的乐趣在泉。进山门之后,清泉便在脚下发出丝弦般的声响,酷似滴珠落盘的琵琶乐曲。虎跑泉十分清澈,水质洁净,龙井茶叶虎跑水,历来被誉为西湖双绝。从听泉、观泉、品泉、试泉直到梦泉,能使人自然进入一个绘声绘色、神幻自得的美妙境界。虎跑还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济公归葬的地方,济公殿、济公塔院坐落于此。近代艺术大师李叔同在此出家为僧,弘一法师纪念室也很引人关注。�

    龙井问茶龙井在西湖西面的风篁岭上。晋朝葛洪在此炼丹,大旱时井水不涸,人以为与海通,故名龙井。龙井之水的奇特之处在于搅动它时,水面上就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一样,不断摆动,然后慢慢消失。这一小小奇观为游人增添了乐趣。自古以来,人们以消受山中水一杯为最佳的享受。龙井既是名泉,又是中国著名的龙井绿茶的产地,所以命名为龙井问茶。龙井绿茶具有色绿、香浓、形美、味甘四大特色。�

    九溪烟树即著名风景点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一端连接烟霞三洞,一端贯连钱塘江。中心点是九溪菜馆前面的一片溪滩和公园。从这里沿鸡冠垅拾级而上,可直达山顶望江亭。在亭前眺望钱塘江,之字形弯曲的江流尽收眼底,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九溪的主景是水。所谓九与十八均为虚指,是多的意思。九溪的水源自杨梅岭,沿途汇合了青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诸头、方家等9个山坞的溪流,曲曲折折、忽隐忽现地流入钱塘江。十八涧源于龙井山,于诗人屿、孙文陇、鸡冠陇之间穿林绕麓,汇合了无数溪涧。九溪十八涧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这里的山和树,都因有了这纵横交错、蜿蜒曲折而又奔流不息的水而被点活,构成了青山缥缈白云低,万壑争流下九溪、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的绝妙佳境。所以被赞美为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吴山在西湖东南面,山体延入市区,高仅100米,然而山奇石秀,风景独好,是西湖周围群山中内涵最丰富、最耐人游赏的一座山。山顶北部的巫山十二峰,怪石嶙峋,有笔架、香炉、棋盘、象鼻、玉笋、龟息、盘龙、舞鹤、鸣凤、伏虎、剑泉、牛眠等名称,又因这些岩山酷似十二生肖中的动物,也称十二生肖石。吴山是吴越、南宋文化荟萃之地,山上颇多摩崖石刻。苏东坡的咏牡丹诗和明吴东升书写的岁寒松柏4字刻于原宝成寺旁的感化岩上,下面山崖上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手迹第一山3字。山上的许多古樟树,冠盖如云,古朴苍劲,树龄一般都在四五百年以上,最老的宋樟已达800岁高龄。吴山左挹钱塘江,右掠西子湖,是汇观江湖,鸟瞰市容的胜地。山巅新建了江湖汇观亭,亭前楹联是从山上原城隍庙前移来的明代徐文长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恰好点明了吴山天风的佳境。�

    阮墩环碧阮墩即阮公墩,西湖中三岛之一,是清代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用淤泥堆积而成。岛上土质松软,原无建筑物,近年来营造了青竹结构的亭、轩、堂、阁,造型朴素而又典雅,短篱茅舍的周围花木扶疏,组成了颇具特色的水上园林。因它处在粼粼碧波上,笼罩于郁郁丛林下,四面环碧,所以被定名为阮墩环碧。夏秋之夜,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游,重现了古代庄园迎接、宴请宾客的盛况。游人上岛,皆作为古庄园主的客人,在轻歌曼舞中受到款待,情趣十分古雅。

    黄龙吐翠黄龙指栖霞岭下的黄龙古洞,是栖霞洞景中最著名的一处。传说宋代一个名叫慧开的和尚来此建寺修行,黄龙随之飞来,泉水从龙口喷出,因而得名。黄龙洞四周绿荫浓密,曲径通幽,以竹景取胜。方竹园内,栽有节上生刺的方竹,乃竹中珍品。整个园内还植了许多琴弦竹、凤尾竹、紫竹、斑竹、箬竹、鸡毛竹等,株株吐翠。洞内近年也辟为仿古园。因此,长乐亭内古乐声声,悠扬悦耳,置身于洞壑幽深之间,令人飘然欲仙。�

    玉皇飞云玉皇指玉皇山,位于西湖的南面。民间传说西湖是天上掉下来的一颗明珠,它由玉龙、金凤护卫,来到钱塘。嗣后,玉龙变成玉皇山,又名玉龙山,金凤变成它旁边的凤凰山。玉皇山高237米,最高处建有登云阁,登此阁,即云飞脚下,如登仙境,并可眺望钱塘江、俯视西子湖,一览杭州全城风光,故命名为玉皇飞云。山上有慈云洞、紫来洞、慈云宫、天一池等名胜古迹。�

    宝石流霞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宝石山的保?塔,姿态挺秀,如美人倚立西子湖畔,故有保?如美人之称。它是西湖风景轮廓线上有代表性的标志。保?�塔左面的来凤亭,曾列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来凤亭前有巨石名落星石(又名寿星石),塔后还有巨石,如云凝霞聚,因而题名为屯霞、绮云,又称为看松台。宝石山的主景是塔,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晖中,保?塔影亭亭玉立于一片紫褐色的山岩上,岚光霞彩流溢,俏丽无比,故名宝石流霞。�

    天竺在杭州市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天竺、下天竺、中天竺之分。上天竺的法喜寺,中天竺的法净寺,下天竺的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代、东晋年间,是杭州著名的佛教寺院。

    五云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面,濒临钱塘江。相传古时有五色瑞云萦绕山巅,因而得名。海拔344米,高耸入云。从山脚到山巅,石磴千余级,曲折七十二弯,前人有句道:石磴千盘倚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山腰有亭,近瞰钱江,回望西湖,亭上有联长堤划破全湖水,之字平分两浙山,点景极妙。山巅有古井,大旱不涸。井之东首,有银杏一棵,树高21米,冠幅28米,胸径2.5米,粗可5人合抱,树龄达1400年,为杭州罕见的名木古树。�

    凤凰山在杭州市的东南面。主峰海拔178米,北近西湖,南接江滨,形若飞凤,故名。隋唐在此肇建州治,五代吴越设为国都,筑子城。南宋建都,建为皇城。方圆九里之地,兴建殿堂四、楼七、台六、亭十九。还有人工仿造的小西湖,有六桥、飞来峰等风景构筑。南宋亡后,宫殿改作寺院,元代火灾,成为废墟。现还有报国寺、胜果寺、凤凰池及郭公泉等残迹。�

    玉泉在杭州市栖霞山和灵隐山之间的青芝坞口。泉水晶莹明净似玉。原在清涟寺内,寺建于南朝齐建元年间,今寺已不存。1964年改建成为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在长方形的池中养有大鱼,池畔筑轩,凭栏观鱼,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的意趣。鱼乐园匾额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手迹。玉泉东面内院还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泉如抛珠、细雨,各有特色。�

    北高峰在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海拔314米。自山下有石磴数百级,盘折三十六弯通山顶。登临眺望,群山屏列,西子湖云光倒垂,波平如鉴。钱塘江从南面重山背后绕出东去,有如新濯匹练。�

    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今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式,金黄琉璃瓦屋顶,宏丽壮观。昔人有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岛上有乾隆虫二谜碑,暗寓风月无边。湖心平眺为古西湖十八景之一。�

    白堤原名白沙堤。横亘在杭州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唐代诗人白居易任官杭州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改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漾碧,如在画中游。

    孤山孤峰耸立于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屿。海拔38米,地广约20公顷。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浙江图书馆、浙江博物馆、中山公园、西湖天下景庭园,东南面有平湖秋月,山巅有西泠印社,山后有中山纪念亭,北麓有放鹤亭及湖上赏梅诸景。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

    放鹤亭在孤山北麓。是元代人为纪念宋代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近年重修。林和靖(967~1028)名逋,北宋初年杭州人。居孤山20年,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的传说。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名句,流传至今。亭壁刻有南朝宋鲍照的《舞鹤赋》,为清康熙帝临摹明董其昌书。亭外附近种有许多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刘庄一名水竹居,原为晚清刘学询别墅,俗称刘庄。在杭州市西湖丁家山前隐秀桥西。面积36公顷,背山濒水,环境幽雅。今园内有迎宾馆、梦香阁、望山楼、湖山春晓诸楼台水榭,室内陈设古朴别致。1954年以来经过著名建筑师精心设计改建之后,尤具东方园林特色,誉为西湖第一名园。为毛泽东来杭州的住所,1953年冬毛泽东在此亲自组织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杭州花圃在杭州市西湖西北侧,占地约26公顷。分设盆景、月季、兰花、菊花、香花、露地草花、水生花卉、温室花卉、牡丹芍药等景区,其中以盆景、兰花、月季为重点。兰花是杭州的名花,这里主要培育各具特色的春兰、夏兰、秋兰、寒兰。兰苑内有国香室和同赏清芬匾额,系朱德元帅手书。�

    植物园在杭州西湖西北面,地处双峰插云与玉泉观鱼之间的丘陵地带。1956年新建。全园面积250公顷,分展览区和实验区两大部分。展览部分主要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树木园;实验区主要包括植物引种驯化、抗性树种实验、果树实验三部分。已搜集、引种中外植物4000多种,200多科,1000多属。其中稀有珍贵植物有我国特有树种水杉、夏腊梅、华东黄杉、澳洲梧桐、美国红杉、希腊油橄榄、比利时王莲等。园内丘陵起伏,园林布局采用自然风景式,既富有科学内容,又具有公园风貌,是西湖著名园林风景之一。�

    南高峰在杭州烟霞岭西北,与北高峰遥相对峙,海拔256.9米。山麓有烟霞洞、水乐洞诸风景点。登临眺望,钱塘江萦回若带,西子湖清莹如镜,一面城市三面山,杭州景物,尽收眼底。�

    水乐洞在南高峰烟霞岭东麓。是一个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洞深60余米,洞中有泉,水声从洞中出来,铿锵悦耳,有音乐的节奏感。北宋熙宁二年(1069)题名为水乐洞。�

    狮峰在杭州市龙井寺西侧,天竺乳窦峰右边。兀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若雄狮蹲踞,人称狮峰。狮峰茶叶与龙井齐名,素称上品。狮峰之下旧胡公庙前有茶树18棵,曾经清乾隆帝品为御茶,是当时上贡的珍品。�

    葛岭在杭州市宝石山西面,海拔166米。据传是因东晋咸和年间著名道士葛洪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山上有抱朴道院、炼丹台、炼丹井等遗迹。葛岭顶巅有初阳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葛岭朝暾为钱塘八景之一。�

    紫云洞在杭州市岳王庙后山栖霞岭上。洞分前洞、后洞,洞洞相连。前洞较宽敞,光线从半掩半覆的悬岩峭壁间透入,岩石略带紫色,紫云洞之名由此而来。洞内湿润阴凉,清乾隆帝游紫云洞有诗云:春暄攀陟汗流浆,牝洞入才迫体凉。却上丹梯不数武,转温仍欲换衣裳。�

    西溪位于西湖西北部约6公里处,素有副西湖之称。河渚清溪,萦流环绕,富有江南水乡风情。自唐代以来,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南巡至此,写诗曰: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名胜古迹有秋雪庵、两浙词人祠堂等。西溪芦荡风情园现正在筹建中。

    灵峰探梅位于西湖青芝坞,1988年重新复建开放,面积12公顷。植梅5000余株,收集品种42种,梅树成片成丛,建筑因地而设,淡雅、简捷,朴实无华,有浓郁的山林乡土情趣。已成为杭州早春的旅游热点,日游人最多可达3.4万余人次。�

    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市良渚镇。发现于1936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聚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制精致,特别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说明当时已进入犁耕阶段。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玉器发现很多,有璧、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与良渚遗址同类型的遗址,在长江下游的苏南,直至钱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区,分布较广,考古学界统称为良渚文化。据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的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700~5300年,先后延续达千年之久。1986、1987年,从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大博物馆对旧藏玉器重新鉴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误认为是汉玉(实际上是良渚玉器)的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1994年又发现了超巨型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是人工堆积的大土台,土层最厚处达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见。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灵隐寺

    【灵隐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名云林禅寺。中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在西湖西北灵隐山麓。前临冷泉,面对飞来峰。东晋咸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开创。他当时面对飞来峰叹道: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9楼、18阁、72殿,僧徒3000人,房屋1200余间,极盛一时。以后迭经兴衰,毁建多次,现存寺院系19世纪重建。1956、1970年曾两次大修。寺有东西二山门,与天王殿并列,天王殿居中,二山门旁列。殿内正面有弥勒佛坐像,弥勒背后有木雕韦驮立像,二像均置于精工雕镂的佛龛中。韦驮像传为宋代遗物。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坐像。殿后过园林登石砌月台,有大雄宝殿,与天王殿在同一中轴线上。殿高53.6米,高甍飞宇,琉璃瓦顶。正中有金装释迦牟尼像,高19.6米,庄严静穆,结跏趺坐莲座上。像后有影壁,上齐殿顶。壁背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正中塑观音立鳌鱼背上,四周山岩云水之间,满缀鸟兽神怪。殿周沿壁环列二十诸天、十三元觉的金装像。殿左有联灯阁、大悲阁。大雄宝殿后新建了药师殿。大雄宝殿前有两座八角九层石塔,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均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寺前古木苍郁,遮天蔽日。寺前冷泉流经处筑有青淙、壑雷、冷泉诸亭,清幽静谧。灵隐寺内两经幢、两石塔,亦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经幢在天王殿前,原为11层,现已残损。两幢均有开宝二年(969)吴越国王建幢愿文。幢身经文字迹清晰,书刻亦佳。两石塔在大雄宝殿丹墀两侧,为八面九层仿木结构多层楼阁式石塔。三层有石匾书吴兴广济普恩真身宝塔10字。塔身浮雕佛像,书刻经文精美。�

    吴汉月墓

    【吴汉月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玉皇山下八卦田北面的施家山南麓。于1958年发掘,现保护完好。吴汉月(912~952),杭州人,中直指挥使吴珂之女,五代吴越国王生母。后周广顺二年(952)六月卒。墓穴呈长方形,分前后两室,全长7.6米,宽2.87米,�深3.1米。�前室的石门扉上,雕镂着门钉和门环,门上有精致女像浮雕。后室为主室,四壁用红砂石板砌成。壁面上部浮?

    三、杭州有什么历史遗迹

    南海观音立像:海天佛国的象征 ·心字石:对佛诚心或友情的象征 ·桃花岛:神仙美景令世人皆向往 ·不肯去观音院:最著名的观音道场 ·南天门:离心之浮沉,得平等安详 ·法雨寺:宏大高远,气象超凡 ·朝阳洞:旭日东升,先映此洞 ·秀山岛:蕴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 ·慧济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岱山:古称蓬莱仙岛,历史悠久 ·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于其中 ·六横列岛:海洋文化源远流长 ·沈家门渔港: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 ·朱家尖岛:观音故事中的“佛渡岛 ·梵音洞:膜拜观音菩萨现身名洞 ·嵊泗列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印山越国王陵文化旅游区 ·曹娥庙:号称江南第一庙 ·西施故里:展示古越文化 ·鉴湖:江南最早的塘堰工程 ·五泄:天然的山水画卷 ·香林花雨风景区文化区 ·周恩来祖居:爱国教育基地 ·沈园:沈氏的私家花园 ·东湖:浙江三大名湖之一 ·柯桥古镇:著名水乡集镇 ·吼山风景区:自然风光独特 ·柯岩风景区:多种美景于一 ·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私塾 ·百草园:鲁迅童年的乐园 ·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 ·鲁迅故居:重点文物保护单 ·青藤书屋:前明徐渭故宅 ·兰亭:非常有名的游览地 ·杭州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 ·杭州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 ·杭州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 ·杭州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 ·杭州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杭州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杭州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 ·杭州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 ·杭州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剡溪:九曲胜景天下闻名 ·莫干湖:碧水蓝天,风景秀丽 ·月湖: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 ·慈湖:四季水清如镜 ·牛头山湖:浙江三大水库之一 ·花溪:动物资源丰富 ·双溪竹海漂流:江南第一漂 ·南北湖:钱塘江畔璀璨明珠 ·新安江:盘山绕岭,千回万转 ·富春江:钱塘江的主要航道 ·垂云通天河:苦乐奇险集一身 ·千岛湖: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会稽山旅游度假区 ·树木葱郁的北高峰 ·金鸡山:壮丽的石头山 ·划岩山:山水风景奇巧纤秀 ·太和山:野餐郊游好地方 ·落鹤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 ·江南胜景仙华山 ·九峰山:丹霞地貌结构 ·金华山:度假的仙游胜地 ·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超山:堪称艺术胜地 ·天目山:宛如双目仰望苍穹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飞来峰:极富传奇色彩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迟子建) ·湖山怀旧录(张恨水) ·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叶圣陶) ·游子文化的现代性(张抗抗) ·除却雁荡不是山(舒婷) ·临平登山记(郁达夫) ·春日游杭记 (林语堂) ·灵隐寺:又名云林禅寺 ·大陈岛:富有传奇色彩 ·龙潭坑:又称龙潭溪 ·大鹿岛:美丽的天然浴场 ·仙居:风景秀,历史久 ·桃源风景名胜区 ·马岭:野味特浓的景区 ·五指岩:被称为五指探云 ·石鹅岩:天然成趣 ·方岩风景名胜区 ·满觉陇:充满文化底蕴 ·桐庐:自然景色多姿多彩 ·浙西大峡谷:知名度极高 ·大清谷:天堂里的世外桃源 ·临安风:一颗绿色明珠 ·瑶琳洞:被誉为瑶琳仙境 ·白娘子和许仙的经典传奇 ·宗泽与金华火腿的故事 ·粽子的由来和意义 ·有关温州茶叶的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史量才与西子湖的情缘 ·秦桧的恶臭和民间著名美食 ·鸦片战争遗址公园 ·孔庙:祭祀孔子的家庙 ·太平天国侍王府 ·规模庞大东阳卢宅 ·“金庭观”王羲之墓 ·诸暨城关西的西施殿 ·天一阁: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钱业会馆:园林式会馆 ·白云庄:黄宗羲讲学的地方 ·莫氏庄园:砖木结构建筑群 ·陈阁老宅:当年的宰相府第 ·上林湖越窑遗址 ·马家浜文化遗址 ·良渚古文明遗址 ·蔡元培故居 ·竺可桢故居 ·秋瑾故居 ·绍兴周恩来纪念馆 ·宁波总工会纪念馆 ·宁海县柔石故居 ·浙江嘉兴茅盾故居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王国维故居 ·龚自珍纪念馆 ·清真禅寺 ·舜王庙:著名的古建筑之 ·嘉兴海神庙 ·绍兴长庆寺 ·大佛寺:称雄江南一带 ·七塔寺:佛教古建筑群 ·天童寺:建筑华丽宏伟 ·国清寺:依清代官式营造 ·阿育王寺:建筑规模恢宏 ·保国寺:最古木结构建筑 ·普济寺:轴线对称的格局 ·宝成寺:内有麻曷葛刺造 ·大善塔:省文物保护单位 ·庆安会馆:即天后宫 ·江南运河:京杭运河的南段 ·它山堰:古老的水利工程 ·优美的杭州武林广场 ·京杭大运河:伟大的水利工程 ·诸葛八卦村:布局十分奇巧 ·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桥 ·幽静典雅的陈阁老宅 ·雷峰塔:西湖标志性景点

    四、杭州十大古城门在历史上是什么样子的,都经历了什么?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先有四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1983年“杭州、开封”正式列入六大古都,1988年“安阳”成为七大古都之一,2004年认定“郑州”为八大古都之一,2010年又认定“大同”为九大古都之一,最后将成都列入古都,组合成十大古都。

    但对于古都的个数一直争论不断,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太多的城市曾经担任过都城的角色。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四大古都还是十大古都,保存有完整古城墙的只有西安、南京、开封三个城市。

    这些古都中,杭州的存在感比较弱,这跟杭州较少参与这些古都之争有关。提起杭州,大家都能想到南宋,想到岳飞,其实杭州对于南宋来说只是一个行在,名义上不是首都,实质上已经是首都了。而对于杭州的老城墙,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记忆大概就是那些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古城门遗址的石碑。

    杭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于生活居住是个好地方,于修建城池进行防御却非常地不方便。杭州山多水多,无法像北方城市一样可以修一个非常方正的城墙。杭州的古城墙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杭州的城门建设分为三个时期,隋唐筑城、南宋巅峰、明清稳固。

    杭州的历史非常悠久,筑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隋朝时期,当年隋朝大臣杨素连续平定江南的叛乱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并桐庐入钱唐县,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当时杭州只有四座城门:西北面的钱唐门,南面的凤凰门,北面的盐桥门,东面的炭桥新门。

    杭州的城门数量在南宋时期达到顶峰。一方面是定都杭州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宋高宗赵构是一路难逃到杭州,还曾经在海上漂泊,因此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赵构刚来到杭州,顾不上什么风水,加上又比较穷,就把皇宫定在凤凰山上,一来这是当时杭州的制高点,方便他控制全城,二来这里靠近钱塘江,对于已经是惊弓之鸟的赵构来说,如果金人一旦攻打杭州,他可以随时从钱塘江逃往海上。于是赵构临时使用早些朝代的皇宫遗址修筑,整个皇宫内城只有三个城门:和宁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但杭州作为南宋实质上的首都,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商贸发达,很快人口倍增,于是南宋朝廷只好把城区往外扩张。经过不断的修建和扩张,杭州外城的城墙形成旱城门13座、水城门5座的规模。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的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

    水门可以说杭州城墙的独特所在,南宋之所以要修建水门,主要原因还是杭州的水系发达,既要满足关防的需要,也要为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提供便利。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

    宋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对临安城有的城门有详细的记载:

    旱门仅十有三,水门者五。城南门者一曰嘉会,城楼绚彩,为诸门冠,盖此门为御道,遇南郊,五辂从此幸郊台路。城东南门者七:曰北水门,曰南水门,盖禁中水从此流出,注铁沙河及横河桥下,其门有铁窗栅锁闭,不曾辄开;曰便门,曰候潮门,曰保安水门,河通跨浦桥,与江相隔耳;曰保安门,俗呼小堰门是也;曰新开门。城东门者三:曰崇新门,俗呼荐桥门;曰东青门,俗呼“菜市”;曰艮山门。城北门者三:曰天宗水门,曰余杭水门,曰余杭门,旧名“北关”是也。盖北门浙西、苏、湖、常、秀,直到江、淮诸道,水陆俱通。城西门者曰:曰钱塘门,曰丰豫门,即涌金;曰清波,即俗呼“衺门”也;曰钱湖门。其诸门内便门东青、艮山,皆瓮城。水门皆平屋。其余旱门,皆造楼阁。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余。禁约严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条治罪。城内元三门俱废之,独朝天门止存两城壁,杭人犹以门称之。

    南宋灭亡以后,杭州再也没有成为首都,而元朝明文规定禁止修建城墙,再加上杭州是南宋的首都,对于前朝的首都,元朝总会有意无意的对杭州城墙多加“照顾”。杭州的21座城墙在元朝统治的一百多年间毁坏了很多,到了元代末年,起义军的一支张士诚占领了杭州,出于军事考虑,张士诚更换、废除了一些城门,杭州的城门变成了13座: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余杭门、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北新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定都南京,对于临近南京而又风景秀丽的杭州,明朝进行了修缮,杭州城门名称和数量发生了变化:原13座城门中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这七个城门的名称沿用到了今天;和宁门、清平门、天崇门合并修建了凤山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也被称为北关门;永昌门因以永昌为李自成的年号之故,又因登城楼可远望江潮来处,清康熙五年改名为“望江门”,在附近有草桥,也被称为草桥门。

    从此这十座城门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成为我们现在熟知的杭州十大城门,沿着杭州的内环线依次分布,这十座城门除了修复过的凤山水门和庆春门外后造的仿古城墙用以介绍杭州古城墙,其他的城门现在都已经只剩石碑,成为这些地方的地标。

    杭州的城门拆除非常的早,由于杭州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城内多水系,因此早在光绪年间,修建沪杭铁路的时候,要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被拆毁,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民国初年,城墙在军事上的意义非常小,而且当时没有保护城墙的意识,为了将西湖与城市纳为一体,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

    虽然杭州古城门已经不存在,但是江湖上却一直流传着这十座城门的民谣,通过民谣我们可以清晰的知晓当时各个城门的特色以及典故: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一、武林门外鱼担儿

    武林门是杭州老城区最古老的北大门,始建于隋代(约公元589-610年),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五代吴越国(公元983年)时筑罗城,建北关门(谐称百官门),在今夹城巷;宋高宗时移城门于现在的武林门所在的地址,宋时称北关门,又称余杭门,到了明朝改名为武林门。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杭州旧城虎林,明朝时候这附近有虎出没,因此被称为虎林,由于吴音的发音问题,误传为武林,因此武林门原本是虎林门。

    武林门除了有一座汉门之外,还“天宗”“余杭”两座水门,如果存在“有碍观瞻”的现象,那么是不允许从武林门经过的,只能从天宗水门出入,元朝时改成了陆门,但是河流依然存在,就是如今万象公园边上的那条小河。

    由于武林门地靠京杭大运河,因此一直是商贾云集之地,加上游人至此,形成了熙熙攘攘的夜市,也称为北关夜市,在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古代,如果要和苏南以及浙北联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是最经济的方法,而进入京杭大运河则必须出武林门,因此武林门历来都是重要的军事关口,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武林门到湖墅一代,成为杭嘉湖淡水鱼的聚集地,武林门外鱼担儿的说法也由此而来,而著名的卖鱼桥也因此而得名。

    而在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现代,杭州主城区的面积逐步扩大,西湖也在杭州的主城区范围内,武林门也就不再是城市的北门,而是成为城市的中心,也是最繁华的商业地带。

    二、艮山门外丝篮儿

    艮山门是杭州的东北门,吴越时期已经修建好了,当时叫保德门,但是由于资料的缺失,保德门所在地已经不可考,到了南宋时期,移门址于菜市河以西,改名艮山门。之所以叫艮山门这么奇怪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在《周易》八卦中,艮为北,艮山,为城北之小山,北宋汴京有“艮岳”,南宋取名艮山,有思念故国之意。

    元朝时期,攻占杭州城的时候艮山门被毁,由于元朝禁止修建城墙,所以艮山门一直没有修复,一直到张士诚占领杭州,又在保德门的故址上重建了艮山门,也就是现在的环城东路上帖沙河畔的艮山门。

    宋元时期,杭州的丝织行业非常的发达,也是“杭纺”主要产地,这里个体丝织户与机纺作坊遍布,机纾之声,比户相闻,因此就有艮山门外丝篮儿的说法。这个特色一直保留至今,在距艮山门不远的体育场路和凤起路,坐落着中国丝绸城,是杭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窗口。

    如今的艮山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早已经不再是杭州的东大门,但丝蓝儿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

    三、凤山门外跑马儿

    凤山门在南宋时期叫嘉会门,宋高宗赵构进入杭州,在凤凰山一带筑皇城,又筑外城,并命名为嘉会门,南宋灭亡,嘉会门连同南宋皇宫都被焚毁。元末张士诚占领杭州,将南城门缩入数里重建,并命名为凤山门,相比现在,凤山门的地位要高得多,凤山门位于南宋御街南端,它的旁边有六部桥,是南宋朝廷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为南宋时的政治中心。

    凤山门有水陆两门,凤山水城门建于1359年,历经600年风雨,是杭州唯一真实存在的古城墙和古城门。

    凤山门也是明清两朝杭州的正南门,由于是唯一的南门,因此也被称为正阳门。而凤山门外跑马儿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南宋时期,由于凤凰山附近风景优美,因此很多人都从凤山门外出踏青,当然很多人是骑马前往,跑马儿由此开始。到了清朝时期,在此地建“大马厂”;为战马的蓄养地和训练场;到了民国时期,兵营尤在,只是此时的马匹已非驰骋沙场的的战马,是对外出租的,很多人会跟南宋时期的人一样,租上一匹马去游山玩水,成为了杭州人跑马儿的记忆。

    四、清泰门外盐担儿

    清泰门是杭城古代的东门,南宋初,在其南面另辟一门叫崇新门,门近荐桥,因此亦名荐桥门。南宋末元初时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攻占杭城,城门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城垣,往东延伸三里筑门,名清泰门。

    清泰门俗称螺蛳门。因清泰门外水网交错,河中多产螺蛳,故有螺蛳门之称。而清泰门外盐担儿儿的说法,我们可以从明朝《三刻拍案惊奇》中可以窥得一二,书中曾说到清泰门“煎沙成盐”,虽然煎盐不如晒盐好,但是清朝以前,盐业生产,基本以煎制为主,清泰门外煎好盐,盐担儿凭“盐引”批发,每次一百斤。并规定去往余杭的盐不能通过清泰门进入,再从武林门出,只能在城门外沿着城墙走到武林门,在运往余杭,所以,才有了“清泰门外盐担儿”一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清泰门内,铁路自城外而入,于是拆城门及城墙数十丈,这是杭城最早拆的城门。

    五、望江门外菜担儿

    望江门是最容易理解的城门的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个城门上可以看到钱塘江,而望江门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有三个名字,一个别名,望江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名叫新门。因为它的东面有茅山河草桥,又名草桥门,元兵攻入杭州以后,望江门毁于战火,直到元末军事上的需求,望江门重建,并往东拓展了三里,改名叫永昌门,正式改名为望江门还要追溯到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为永昌曾是李自成的年号,清朝可能比较忌讳,所以改名叫望江门。

    现在的望江门附近是繁华的市区,但是在古代,这里是郊区,又靠近钱塘江,因此这里的乡民以种菜为业,并通过望江门挑到市区去卖,因此就有了“草桥门外菜担儿”之民谣。

    六、候潮门外酒坛儿

    杭州十大古城门中,侯潮门不是历史最悠久的,却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候潮门是吴越钱镠修建的,据说修建候潮门跟钱王射潮有关。

    钱塘江的潮水很大,总是冲毁钱塘江两岸的堤坝,据说四有潮神在作怪,钱镠知道很生气,率领士兵射潮,万箭齐发,射退了潮水,这时军民运来巨石,盛在竹笼(也称“竹车”)中,沉落江底。再打木桩捍卫,城墙的基础就这么巩固了下来,城门建起,称“竹车门”。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在竹车门旧基重建候潮门。因城门濒临钱塘江,每日两次可以候潮,故而名候潮门。

    南宋时,候潮门以北有保安门、保安水门,它的南面是便门和南北水门,西面是六部桥,出门便是钱塘江,比望江门更加靠近钱塘江。南宋以来,杭州城内的绍兴老酒都由候潮门入城,因此,杭谚有“候潮门外酒坛儿”之称。

    七、清波门外柴担儿

    清波门是非常著名的一个城门,不过在吴越时期,清波门是水门,称之为暗门,因流福暗沟引湖水入城,到了南宋时期,增筑城门,成为西城门之一,门楼濒西湖之东南,取“清波”之意名门,为历代沿用。

    清波门外有很多名胜古迹,很多人知道清波门都是通过电视剧来知道的,话说许仙搭船回家,小青施法术,天降大雨,许仙便让船家靠岸,搭上小青和白素贞,还问道白素贞去哪,白素贞回答就是清波门。

    清波门门通南山,古时候市民需用柴炭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清波门外柴担儿”之民谣。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挖地道破清波门城墙数丈,进占杭州。民国二年,杭州开始拆城,继拆“旗营”之后,清波、涌金、钱塘三门及城墙均被拆除,改建南山路和湖滨路,目前已经成为风景优美的景区。

    八、涌金门外划船儿

    涌金门为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 杭城十大城门,九座城门都有瓮城,只有涌金门没有,这跟涌金门靠近西湖,可攻可守有关。五代时期钱镠引西湖水入城,在此开筑涌金池,筑涌金门,门濒西湖,东侧有水门(亦称涌金闸)。

    涌金门的水门有两个传奇的故事,一个就是涌金池的传说,这里之所以叫涌金门就跟这个传说有关系,传说汉朝的时候,西湖湖底有个金牛,如果西湖水干了,金牛就会出现,张口吐水,将西湖填满。

    当地官员听说了,就像抓住金牛献给皇帝,加官进爵,于是强制百姓将西湖水抽干,果然出现了金牛。金牛大怒,张口吐水淹死了官员,然后进入湖底,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涌金池也就是水门这里就是金牛出水的地方,2002年10月,涌金池内放置了“金牛出水”雕塑。

    而另外一个故事就是《水浒传》中浪里白条张顺就义的故事,在宋江征讨方腊毫无进展之时,将领张顺想趁夜黑潜入西湖先行进城, 与外面驻扎的军队来个“里应外合”。张顺潜入涌金水门,等到四更,便开始往上爬,爬了一半,被城上守军发觉。城上守军将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一齐射打下来,将张顺打死在涌金门外的水池之中。

    涌金门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因此老杭州人对涌金门的记忆是最多的,或许也是因为它的名字有很好的寓意吧。

    涌金门早在古代就有游船码头,西湖游船多在此聚散,因而有“涌金门外划船儿”之谚。

    九、钱塘门外香篮儿

    钱塘门是杭州最古老的城门之一,钱塘门在隋朝筑城的时候就有钱塘门之称,1400多年未改名,未易地。杭州有钱塘之称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自宋以来,钱塘门外多佛寺、楼台。

    出昭庆寺(今青少年宫)、看经楼(望湖楼)直通灵隐、天竺。古时往灵隐天竺进香之人,必由钱塘门出入,当然如果只是进香的人从钱塘门出入,那么钱塘门外香篮儿是名不符实的,正因为进香的人从钱塘门进,所以这里有这杭州城最大的香市,钱塘门外的香市,闻名江南。

    一个观世音的圣诞,就有三期香会:第一期二月十九,第二期六月十九,第三期九月十九。其中,三月三是玄天上帝的诞辰,七月初一到十六是东狱大帝的朝圣,七月十五又是中元节。香会不断。因此才有有“钱塘门外香篮儿”之民谣。

    香市有多热闹呢?据明代学者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述:"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月方罢。"要达到如此数量的集市,在古代可怖多见,当然人多之后香市就有了集市的作用,来这里进香的人也会采购生活用品,让这里更加的繁华。

    在杭州庆春路和湖滨路交叉处,立有一块“古钱塘门”的石碑,这就是古时杭州十城门之一的“钱塘门”旧址,钱塘门遗址于2008年进行了考古发掘。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钱塘门遗址成为了世界遗产名录中杭州西湖的24个核心景点组成部分,目前钱塘门也是游览西湖风景区的最佳地点之一。

    十、庆春门外粪担儿

    庆春门在隋唐时期就有了雏形,到了宋高宗来到杭州,大修城门,庆春门成形。不过这时候的庆春门叫东青门,因门外有菜市,又称菜市门。庆春门在元兵攻占杭州的时候曾被毁,到了元朝末年重建,并且往东拓了三里,因为临近太平桥,因此也叫太平门。而庆春门这个名字是在明朝的时候才有的,曾有说法是朱元璋部将常遇春由此门入城,故而改名庆春门,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

    《明史》载:(常遇春)“攻杭州失利,召还应天”。说明常遇春并没有攻进杭州,而且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如果真的因为常遇春攻进杭州而叫庆春门,那么常遇春也就活不长了。

    庆春门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庆祝春天的到来,据《杭俗遗风》记载,杭州每年有四十个应景的喜庆日子,“迎春”位列第一。这就是立春的前一天,杭州知府,以及属下,仁和、钱塘的知县,执全副仪仗,前往庆春门外迎请“勾芒之神”,也就是丰收之神。

    各种祭祀活动及民俗结束以后,一年的农事就开始了,也就是在立春这天杭州全城都在参加这个活动,以庆祝春天的到来,庆春门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庆春门内的庆春街,历来为杭城繁华街道之一。门外为郊区农民的菜地,菜农运菜进城,担粪出城,均由此门出入,跟望江门不同,这里的主要功能是担粪出城,故民谣有“太平门外粪担儿”之说。

    庆春门的粪担儿多到什么程度呢?清朝时清朝的大将都不愿意守卫这个城门,当时杭州的十大城门九个有清朝八旗把守,汉人不能染指,但唯独只有庆春门有汉人把守,就是因为旗兵认为这里总担粪出城,是污秽之门。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古城墙陈列馆就位于杭城十大古城门之一的古庆春门遗址上,是杭州在城市改造“五纵六路”建设过程的一个产物,于2006年年底开工兴建,2008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陈列馆全长不过66米,宽12米, 高6.6米,共分为两层,内有南宋城墙考古遗址、古城门故事木雕壁画、文物展示台等展示和陈列,蕴藏着超过1400年的老杭州历史。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历史古迹照片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专业整形医院装修(杭州专业整形医院装修效果图)

    杭州梅花哪里比较好(杭州梅花哪里比较好看的)

    杭州物联网街是工业园区吗(杭州市物联网街)

    抽油烟机10大品牌排行榜(集成灶十大名牌排行榜)

    日本二战为什么谁都敢打(日本人最讨厌哪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