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简单)_1

    发布时间:2023-04-24 20:08:3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129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简单)_1

    一、户县农民画的代表作者

    户县农民画,是经过丁济棠、刘群汉等专业美术工作者地辛勤辅导,依赖于李风兰、刘志德、雒志俭、樊志华、刘知贵和王景龙等一批著名作者和先后涌现出来的200多名农民画家为创作主体。他们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画土地、画庄稼、画猪狗牛羊和农家小院,他们在生活中创作艺术。

    在2000余名的农民画作者队伍,骨干作者有300余人。自五十年代以来,作者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了李凤兰、刘志德、雒志俭、樊志华、刘知贵、王景龙(陈王京龙)、王文吉、潘晓玲、曹全堂、张青义、闫玲玲等一批著名农民画家,同时创作出了《老书记》、《春锄》、《公社鱼塘》、《业大更勤俭》、《顺风》、《洗布》、《吉日》、《看戏》等一批农民画精品。这些成绩的取得,奠定了户县在全国民间绘画画乡的龙头地位。1974年,《老书记》、《春锄》等6幅农民画作品被国家邮电部制成邮票在全国发行,140幅精品由国务院文化组在北京、上海等全国八大城市巡回展出。同时,60多幅作品被制成挂历或印成画册、年画在全国发行,多幅农民画作品被编入国内中等专业师范学校美术教材、中小学美术教材和日本中小学美术教材。 丁济堂,1935年生,陕西城固县人,户县农民画的主要创始人,版画家、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为户县文化馆第一任美术辅导员、美术组长、户县农民画协会主席,历任省美协展览部副主任、陕西美术馆副馆长等职,现为陕西省农民画家协会主席,陕西省美协版画家。悉心辅导农民画30年,使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人才辈出,其自身创作亦未曾中断。主要作品有《巴山春早》、《瑞雪迎春》等。他的作品充实饱满,纯朴明快,风格凝重,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赴国外展出,不少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和国际友人收藏。1974年与刘志德代表户县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全国第三次美代会。1983年3月出席全国农村美术工作座谈会受到文化部群文局大会表扬。1984年获陕西省首届文艺开拓奖。1996年应邀率陕西农民画家代表团赴日本、美国访问并举办画展。

    刘群汉,1934年生,陕西户县人,户县农民画优秀辅导员,西北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1962年,开始长达35年的农民画辅导生涯。作品《关中农家》、《挂金》、《拂晓》、《放牧行》、《山姑娘》等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并获奖。1990年国家文化部特别授予他“全国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他“省文联开拓知音奖”。当选为户县政协四、五、六、七、八届常委,现为中国农民画研究会顾问、陕西省美协理事、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农民画协会主席。

    刘知贵,1945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会员、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市美协顾问。曾任陕西日报美术编辑、户县文化馆副馆长、户县农民画工作部主任等职。从事美术创作四十年来,已创作品1000余件,他的代表作等《顺风》五十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奖,有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国外博物馆和国外友人共收藏他的作品达到600件。1977年曾作为户县农民画作家的代表出访澳大利亚,国内外10余部大型辞书收录了刘知贵的名字。1991年,刘知贵被省文联、省文化厅评定为省级民间美术家,被国家文化部表彰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 李凤兰,女,1933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文联常委,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后,历任户县西韩大队妇联主任、贫下中农协会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陕西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革命领导小组组长,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刘志德,1940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院士、一级画师,省市县美协会员、理事、副主席,省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有突出贡献的一级农民画家。1975年以来,长期从事业余美术活动及农民画创作研究和组织辅导、领导工作,创作农民画等艺术作品千余幅,以《老书记》驰名中外。先后被国家文化部、省政府授予“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优秀辅导员”、“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民间美术家”。曾任陕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户县第八、九届人大常委,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先后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第三次美代会,3次参加全国美展评画会并代表国家美术界出访阿尔巴尼亚。

    雒志俭,1954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陕西省美协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户县农民画院院长、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民进会员、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俗艺术研究院二级画师。1993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墨西根农业展览馆讲学、举办画展。2004年应邀出访日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洲行区民间艺术研讨会,并进行演讲。2004年随陕西香港经贸合作周活动举办了户县农民画展。陕西省文化厅授予“民间美术师”称号。99年被西安市政府批准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4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西安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被评为感动陕西十大杰出人物及三秦名人,2006年,被陕西文化厅评为文化名人,2008年被评为陕西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人物并担任2008年奥运火炬手。

    樊志华,1943年生,陕西户县人。是户县早期农民画画家之一。1996年被陕西文化厅等单位评为“陕西民间美术家”,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户县有突出贡献的农民画家。其代表作《打井》在国内外展出后,先后被《人民日报》、《文汇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发表,并被上海博物馆收藏。1990年和1992至1993年经省市县的选派,樊志华作为农民画作者代表应美国堪萨斯·西安友好城市委员会邀来源画乡网请,参加农民画展开展式、现场表演、记者招待会等项活动,为香尼弥逊国际研究中心学校讲学一年,被美国各界人士誉为中国农民的友好使者。

    王景龙,另名陈王京龙、王井龙、王景龙、王京龙,号老怪。1933年生,陕西户县人。著名农民艺术家,中国农民画原始画派创始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市、县农民画协会常任理事,兼任陕西省农民画学院美术教员。1979年开始农民画创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十届户县人大代表。1993年被特邀到美国访问,在美国格林大学讲学,作品在斯坦福大学、格林大学、墨西根展览馆进行了巡回展览,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一时的“王景龙现象”,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的毕加索”、“东方的马蒂斯”和“画坛怪杰”。陕西省文联为了表彰其对民间艺术的特殊贡献,特授予他美术“开拓”奖。作品《看戏》、《磨豆腐》、《元宵节》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外不少杂志封面及插页多次收集画作20余幅。400多幅作品被国外有关博物馆、美术馆、学校、名人收藏。

    王文吉,1971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农民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副馆长,户县农民画副院长。自幼喜爱绘画,1989年高中毕业后函授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课程。1990年开始参加户县农民画创作活动,创作作品三百余件。多副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并获奖。名字被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等多家书刊。

    潘晓玲,女,1956年生,陕西户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农民画院理事、一级画家。1974年开始从事农民画创作活动。自幼酷爱绘画、剪纸,绘画风格喜庆热烈,纯朴深厚,写实与装饰性并融,受到中外友人和艺术界的赞誉。96年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办画展,1997年代表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参加了“中国农民画组织工作研讨会”。30多年来,先后创作200余幅作品。其中《欢腾的节日》1997年入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997迎香港回归农民画展并获一等奖;《节日》2001年入选陕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书画展并获特等奖;《关中八怪》入选2002年中国农民画联展并获一等奖。

    曹全堂,1957年生,陕西户县人。现为县政协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副主席,户县画院一级画家。1972年开始参加户县农民画创作活动。1997年获国际16家艺术团体联合授予《世界书画家名人证书》,被载入《世界书画艺术博览大典》,《陕西艺术人物年鉴》,《中国改革志--陕西卷》。98年被共青团户县委员会评为“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被县文明委评为“户县文明公民标兵”。作品曾获全国奖两次,省市一二等奖三次及优秀奖项多次,中国美术馆收藏三件,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并获奖。近几年来,发表于国内外报刊杂志数十件。由陕西省人民出版社出版《曹全堂作品集》一部。

    张青义,1954年生,陕西户县人。一级画家、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自幼喜欢绘画,1973年参加户县农民画创作学习班,迄今已创作作品千余幅。2000年和2009年曾两次出访美国并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张青义画室被县委宣传部、文体广电局命名为农民画之家、农民画作者辅导站、农民画庄,和国内多家旅行社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往来,每年接待国内外宾客数千人。2008年通过农民画搭桥使美国“人民对人民”友好团体为本村学校建起一座13万元的图书馆。

    闫玲玲,又名:严玲玲,女,汉族,1968年生,陕西户县人。一级画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俗学会会员,省和县农民画协会会员,户县农民画院理事,民间艺术家。1982年开始农民画创作。《鼠喜果》《家庭副业》《二龙戏珠》《欢庆》《硕果累累》等代表作品曾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并被《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欢度》《奔腾》《回忆父亲》等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陕西民俗博物馆收藏。另有百余幅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其作品深受美术界专家好评和国际友人赞誉。

    二、陕西的画家有那些

    陕西名画家有王雅琴、张健、王东、王开文、赵同科。

    1、王雅琴:

    王雅琴,结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高研班。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师从著名国画家张介宇先生研习山水。多年来,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刻苦钻研练就功底。反复临习传统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坚持外师造化,足迹遍及秦岭腹地、天山南北、贺兰山下、大漠戈壁,秦岭山水的雄伟、雅丹地貌的奇特、大峡谷的神秘、神木塬的奇异、胡杨的悲壮等等对其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与共鸣。

    终南山的厚重与朴实也时刻吸引其无数次的深入写生启发激励着孜孜不倦的创作灵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

    2、张健:

    张健,男,汉族,1967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笔名樵人,友石斋主,副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灞桥美术家协会主席。

    图书馆馆长,《灞桥书画》《灞桥书画网》主编。西安市第六次文代会代表,西安市第十一、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陕西省第四次美代会代表,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3、王东:

    王东,1966年生于陕西西安市,199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民革党员。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创作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 ,陕西慈善艺术研究会会员。

    4、王开文:

    王开文1956年10月出生于陕西岐山,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大专学历。现就职于人民银行陕西岐山县支行,经济师。

    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书画协会会员,宝鸡市金融书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 他出身书香,自幼喜欢画画。

    广涉社会,熟识身边生活。性情直爽,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忠于生活,对写生孜孜不倦,积累了大量写生稿,绘画造型尤其人物画造型基本功扎实。热爱大自然,对色彩感表现敏锐。

    5、赵同科:

    赵同科自幼喜欢绘画,六岁画马至今。七十年代开始专学徐悲鸿画马风格,几十年笔耕不辍.遍临徐悲鸿及其弟子韦江凡等绘画大家作品。

    曾多次参加拍卖和公益活动.作品书法入画,大美大雅,所画之马与众不同。平日以画马为业,愿结交各方画马高手,同切磋画技。

    几十年笔耕不辍,在绘画上追求大气脱俗和与众不同,选材上,喜好大气、威猛、有力的动物,如老虎、狮子,更喜欢画马,还喜欢画竹子,兰花、喜鹊等。

    其性格坚强、果敢,狭义,好交友,视世俗为粪土,四十多年来特别崇拜鲁迅,为人处世中绝无奴颜婢膝之态,因而常常被世人所不解,但是赵同科还是特别认真矢志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三、肖亚平的美术作品发表、收藏

    109、水彩画《大西北 · 回首》、《大西北 · 大漠之韵》、《大西北 · 醒》

    发表于《河北当代书画》2011年第7期专版介绍

    108、水彩画《拉卜楞寺的阳光》、《高原》、《和煦的阳光》

    发表于《河北当代书画》2009年第11期专版介绍

    107、水彩画《北方的雪》发表于《美术观察》2009年第8期

    106、水彩画《古巷之六》、《废弃的独轮车》、《徽州遗梦·老屋》、《藏族老人》

    发表于《中国水彩名家》专版介绍(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

    105、水彩画《高原》发表于《美术报》(2009.7.25.)

    104、水彩画《古村情》发表于《美术报》(2009.7.18.)

    103、水彩画《皖南暮色》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9年第4期

    102、水彩画《古道》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9. 2.25.)

    101、水彩画《若尔盖的冬天之九》、《北方·冬至》、《若尔盖之月》

    发表于《七彩乐章·安徽当代水彩画家提名展作品集》(2009年)

    100、水彩画《祖父》发表于《人民教育》2008年第2期

    99、水彩画《江岸》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8.9.10.)

    98、版画《家乡的塬》、《虎娃》发表于《美术报》(2008.8.16.)

    97、水彩画《拉卜楞寺的早晨》发表于《美术报》(2008.7.19.)

    96、水彩画《若尔盖的冬天之九》发表于《水彩画家》2008年第4期

    95、水彩画《乡恋》、《洒满阳光的古村》、《美在江南》、《雨后》

    发表于《美术大观》2008年第3期专版介绍

    94、水彩画《冬日的阳光》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8.1.16.)

    93、水彩画《初冬的早晨》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7年第6期

    92、水彩画《古巷的早晨》、《皖南十月》发表于《中国水彩》2007年总第39期

    91、水彩画《初晴》发表于《人民教育》2007年第23期

    90、水彩画《古老的小镇》发表于《美术报》(2007.9.8.)

    89、水彩画《春光荡漾》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4.15.)

    88、水彩画《家》发表于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2006年第6期

    87、水彩画《遥远的岁月》

    发表于《陕西美术五十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86、水彩画 《秋绪》、《冬日的阳光》、《远去的岁月》

    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8期

    85、水彩画《穿过岁月的阳光》、《江畔》、《春的脚步》、《阆中古巷》、

    《黄土情》发表于《美术大观》2006年第7期专版介绍

    84、水彩画《清姜河的早晨》发表于《美术报》(2006.2.25.)

    83、水彩画《金色古城》发表于《美术报》(2006.4.29.)

    82、水彩画《家》发表于《美术报》(2006.1.14.)

    81、水彩画《冬日》、《陕北柳》、《古巷夕照》

    发表于《中国中青年美术教师优秀绘画设计作品集》专版介绍

    (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年)

    80、水彩画《陕北三月》、《遥远的故事》发表于《中国水彩》2005年总第32期

    79、水彩画《雪原》发表于《人民教育》2005年第24期

    78、水彩画《故地悠悠》、《冬日》、《雪》、《遥远的故事》、《路》、

    《塬畔人家》发表于《美术大观》2005年第12期

    77、水彩画《古道》发表于《美术报》(2005.11.26.)

    76、水彩画《古城小巷》发表于《美术报》(2005.9.3.)

    75、水彩画《古镇》发表于《美术报》(2005.8.20.)

    74、水彩画《十月里》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5.8.31.)

    73、水彩画《故地悠悠》、《雪》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05.5.7.)

    72、版画《故土》发表于《版画艺术》(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

    71、水彩画《融》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5.1.26.)

    70、水彩画《北方的雪》、《古老的乐曲》

    发表于《美术创作》(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年)

    69、水彩画《古巷》发表于《美术大观》2004年第4期

    68、水彩画《古老的乐曲》发表于《师范教育》2004年第4期

    67、水彩画《老家》、《阳光灿烂的日子》

    发表于《美术大观》2004年第3期专版介绍

    66、水彩画《雪原》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3.12.31.)

    65、水彩画《融》发表于《人民教育》2003年第23期

    64、水彩画《远去的歌谣》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3.9.3.)

    63、水彩画《秋》发表于《人民教育》2003年第19期

    62、版画《塬》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3.7.10.)

    61、国画《冬夜》发表于《中国书画报》(2003.5.26.)

    60、水彩画《暖阳》发表于《美术大观》2003年第4期

    59、水彩画《乡情》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3.4.23.)

    58、水彩画《雨后山村》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2期

    57、水彩画《母亲》发表于《江苏美术教育》2003年第2期

    56、水彩画《岁月》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3.1.8.)

    55、水彩画《古镇人家》敦煌美术馆收藏(2003年)

    54、水彩画《熟睡的原野》发表于《美术大观》2002年第12期

    53、水彩画《伴儿》发表于《美术大观》2002年第10期

    52、水彩画《晨》发表于《中国艺术报》(2002.6.25.)

    51、水彩画《暖阳》、《秋天的故事》发表于《西部 西部2002水彩粉画展

    作品选集》(香港开明书局,2002年)

    50、水彩画《古老的乐曲》发表于《美术大观》2002年第4期

    49、水彩画《古宅》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2002年)

    48、《当代师范》杂志刊徽设计全国征稿中标(《当代师范》杂志社,2001年)

    47、水彩画《北方的雪》发表于《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46、水彩画《乡情》发表于《美术大观》2001年第9期

    45、水彩画《古老的乐曲》发表于《中国水彩》2001年总第16期

    44、速写《回族老人》发表于《美术大观》2001年第4期

    43、水彩画《遥远的记忆》发表于《全国绘画(中国画、水彩画)书法精品大展

    作品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

    42、版画《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0.8.18.)

    41、水彩画《故乡的河》《美术报》专栏介绍(2000.5.13.)

    40、水彩画《晌午》发表于《美术大观》2000年第3期

    39、水彩画《雪》编入陕西省初中《美术》课本第2册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38、水彩画《冬雪》发表于《人民教育》1999年第12期

    37、版画《乐章》发表于《美术报》(1998.12.21.)

    36、水彩画《古宅深处》、《北方的雪》发表于《美术大观》1998年第9期专版介绍

    35、水彩画《北方之冬》《美术报》专栏介绍(1998.9.28.)

    34、水彩画《北方的雪之八》发表于《美术报》(1998.9.7.)

    33、水彩画《残雪》发表于《美术报》(1998.7.6.)

    32、水彩画《北方的雪之二》发表于《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作品集》

    (吉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1、水彩画《庭院深深》发表于《水彩》1998年第9期总第32期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0、水彩画《古宅深深》发表于《美术大观》1998年第4期

    29、版画《乐章》、《家乡的塬》《内蒙古日报》专栏评介(1998.3.6.)

    28、版画《初月》发表于《美术报》(1998.1.12.)

    27、版画《家乡的塬》《文化艺术报》专栏评介(1998.1.3.)

    26、版画《秋》发表于《美术大观》1997年第12期

    25、版画《天地间》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7.11.18.)

    24、版画《天地间》发表于《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23、水彩画《古宅深处的梦》发表于《当代水彩水粉画艺术》

    (民族出版社,1997年)

    22、版画《乐章之一》发表于《人民日报》(1997.8.2.)

    21、版画《金色的农院》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专栏介绍(1997.7.19.)

    20、水彩画《小院》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1997年第2期封底

    19、版画8幅发表于《诗刊》1997年第1—12期

    18、版画藏书票2枚发表于《美术大观》1996年第8期

    17、水彩画《古老的石巷》发表于《人民教育》1996年第3期

    16、水彩画《雪晴》发表于《人民教育》1995年第12期

    15、版画《林中曲》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5.12.16.)

    14、水彩画《雾晨》发表于《美术大观》1995年第11期

    13、版画《金秋》发表于《师范教育》1995年第10期

    12、版画2幅发表于《光明日报》(1995.4.23.)

    11、版画《林中曲》发表于《美术大观》1995年第3期

    10、水彩画《雪晴》发表于《美术报》(1995.2.27.)

    9、《师范教育》杂志刊徽设计全国征稿中标(《师范教育》杂志社,1994年)

    8、水彩画《郊野》发表于《美术报》(1993.12.14.)

    7、版画《林中曲》发表于《人民教育》1991年第11期

    6、漫画《金钥匙——有感于教育学生》发表于《中国初中生报》

    “漫画介绍”版专栏评介(1990.10.24.)

    5、版画《农家十月》发表于《大众美术报》(1988.12.14.)

    4、版画《霜秋》发表于《西北书画文学报》(1988.10.28.)

    3、水彩画《静物》发表于《大众美术报》(1988.10.4.)

    2、版画《高山人家》发表于《大众美术报》(1988.6.24.)

    1、版画《新秋》发表于《中国青年报》(1986.9.4.)

    四、绘画雕刻影视中的桥,要绘画、雕刻、图片以及影视作品!!

    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以上就是关于陕西特色绘画作品图片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陕西小吃加盟店排行榜(陕西小吃加盟店排行榜前十名)

    陕西生态景观设计咨询公司(陕西生态景观设计咨询公司排名)

    陕西景观设计假山手绘报价(陕西假山石)

    杭州核心区是哪里(杭州核心区是哪里的城市)

    美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