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塑人物(瓷塑人物根付)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瓷塑人物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魏洪泰为何时期人物
魏洪泰福建会馆著名的瓷塑大师,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清光绪-民国前期,以瓷塑见长。 瓷塑座底部常有“紫云岩”、“魏洪泰造”楷书戳记款。
二、请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名人真事有哪些啊?
秋峰老先生是江苏南京著名的收藏家,以酒具收藏堪称大家,其他陶瓷、金石、书画、杂件都成系列。他的每一件藏品几乎都有一个得宝的故事,然而最精彩的我觉得就是这一对瓷塑人物。
这是明代景德镇湖田窑的东青(亦称豆青)蓝釉“招财进宝”人物俑。蓝釉又称霁青、霁蓝、祭蓝、宝石蓝等,据《景德镇陶录》云:霁青釉系用青料(钴料)配釉合成。其特点是色泽深沉,呈色稳定。这对瓷塑像是一对夫妻,男的手持折扇,一介布衣文人打扮;女的身着青衣,手托元宝,一派儒商、雅士风范。
得到这对豆青蓝釉瓷塑,那还是40多年前。那时秋峰还不满30岁,以拖平板车拉货为生。一天下来又累又饿,常常在巷口买个烤山芋充饥,卖烤山芋的是个很有内涵的少妇,比秋峰大五六岁。少妇姓陈,家中排行第二,秋峰称她为陈二姐。这一来二去他们就熟悉了,
秋峰也凭着年轻力壮,帮少妇干点力气活。时间一长,陈二姐发现秋峰是个
勤奋好学、忠厚诚朴且谈吐不俗的青年。一天,她请秋峰到家中做客,诉说起家境和遭遇。原来她的丈夫是原国民党军某军的参谋长,于1949年去台湾,至今音信全无,由于这“海外关系”和政历问题,她成了街道上的管制分子,每天要打扫街道卫生、疏通阴沟,每周还得到街道上汇报思想。她身边还有一双小儿女,生活无来源,自己虽受过良好教育,但派不上用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靠卖烤红薯勉强度日。
政治压力、生活困窘,秋峰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当即掏出准备去买50斤中熟米的5块多钱交给了她(当时米价每500克0.115元)。陈二姐千恩万谢接过这活命钱,表示不能白收,就拿出了一只布包,解开包得一层又一层的破布,取出这一对连体的瓷塑。说这是祖传的古董,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赠送给秋峰。秋峰那时还不懂陶瓷,但觉得这太贵重了,坚持不收。陈二姐急了,最后说,就算我暂时放在你那儿,你代我保管,以后我有钱了再赎回来还不行吗?
秋峰拿到这尊瓷塑,就开始了他的研究。发现这是明代万历年的器物,瓷塑叫“招财进宝”。男子身施豆青釉,女子衣服施宝石蓝釉,有意思的是在瓷塑底部出现了“返祖现象”,即器底为无釉砂底,胎质细腻且有明显的旋坯痕。秋峰心想:窑匠为什么让瓷塑人物脚踏“土地”,这大概是衬托瓷塑人物朴实的心境吧!又据耿宝昌先生的研究,砂底正是万历、天启年间民窑瓷器的典型特征。这尊瓷塑不论从造型、釉色、品相上说都属民窑精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董。
此后,两人命运都因政治和社会关系走入低谷。陈二姐文革中备受凌辱,关押、隔离,最终与秋峰失去联系;秋峰因为有位兄长在台湾,当然就被打入另册。文革时被批斗、抄家,后来又全家下放苏北劳动,饱受磨难,但这尊瓷塑始终未被造反派发现。抄家时秋峰将这尊瓷塑悄悄送到一个可靠的朋友处,因为这位朋友是位医生,家庭出身好根红苗正,造反派不会找他麻烦。下放时,秋峰将瓷塑压在箱子底下。因为有当初陈二姐的委托,有自己郑重的承诺,这尊瓷塑陪伴着秋峰度过人生的艰难岁月。
文革结束后,秋峰就四处打听陈二姐的下落,但无人知晓,她当年的住处已面目全非,只是听说陈二姐的儿子去美国留学了。秋峰上世纪80年代从苏北下放回宁,当时就缺钱用,全家生活无着落,几个孩子要上学,家人的病需要去看,家中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但这尊瓷塑绝对不卖。有人出价1万元想买,秋峰不肯,他说:“人以信为本,是陈二姐放在我这儿的,要是她还在人间,她就会来取的。”没几年,秋峰的唯一儿子——江苏南京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王晓琳,在西藏采访时因公殉职。殉职时因户口还在苏北农村,所以没有补偿。经济的拮据,失子的悲痛,像山一样朝秋峰压来,想买瓷塑的人又把价码开到2万元。秋峰怕夫人挺不住要卖了还债,就绕了个弯子和夫人谈。夫人是个读书识理的大家闺秀,没等秋峰把话说完,就反过来劝秋峰:人不能见利忘义,你不见瓷塑塑着一个儒雅文士和一位贤淑女子,就暗含着一个意思,那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的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说着她从箱子里把陪嫁的一对玉手镯交给了秋峰……
秋峰夫人自打儿子死后身体一直不好,今年住院病危到弥留的那段时间,她对秋峰陆陆续续交代些放心不下的事,其中就有这一尊瓷塑:“想办法找到陈二姐,把东西还人家……”
40多年的承诺、40多年的等待,秋峰夫妇都恪守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秋峰希望陈二姐突然出现在故土南京,重新取回故物;也希望陈二姐的儿子从海外归来,拿回他们的传家宝。
秋峰也已年过古稀,等待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不论陈二姐何时来宁,这尊瓷塑所昭示的信念和瓷塑本身都是历久弥新的,因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德经。
三、陈国安的简介
曾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今福建省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科瓷塑指导教师,厦门瓷厂雕塑车间、陶瓷研究室工艺师。厦门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1963年福建省艺人代表会代表。
陈国安出生于民国18年(1929年)农历12月初2日。8岁入瑞坂小学。14岁丧父,家贫,小学毕业后辍学到浔中东头窑场拜曾广镜为师,学习日用瓷制坯工艺。两年多出师后,于东头窑场郑世绒经营的福兴瓷厂做工。未几回本村瑞坂瓷厂。
约1947年,随兄到城关学习瓷塑,辗转于岳尾街瓷塑作坊、西校场省属德化瓷业改良场等处从艺,步入瓷塑艺术生涯。
1951年省瓷业改良场由晋江专署接办,改名德化利民瓷厂,陈国安被招人为日用瓷制坯工。未几建立雕塑组,国安调至雕塑组。1956年任雕塑组生产作业小组组长,带班参加生产,并负责本作业组徒工的技术岗位培训。 陈国安为人谦逊朴实,从艺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
1958年,与邱玉云等被选送省工艺美术进修班进修半年。结业后,留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室,从事瓷坦研究与创作设计。
1961年调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任雕塑科专业课瓷塑指导教师。文革中(1960年代末)厦门上艺美术学院停办,1970年调厦门瓷厂,承命负责组建雕塑工艺车间,培训瓷塑技术人员,从事创作设计与模具制作,以及生产中的工艺技术指导、管理等。雕塑车间生产上轨后,未几厂成立雕塑研究室,陈国安调该研究窒,负责创作设计,并兼雕塑车间技术顾问,直至退休。
陈国安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厦门瓷,一执教与从艺20余年,教学传艺认真,循循善诱,注重实践,言传身教,授予无私,毫不保留,极受学生、艺徒拥戴。他将古瓷都德化雕塑艺术与何朝宗的优秀传统技法授予青年学子与艺徒,使其广泛传播海内外,使瓷都德化雕塑岂术在海内外产生积极的影响作出努力与贡献。
他从事瓷塑艺术数十年,创作的作品有传统题材的各款姿式观音、弥勒、李铁拐、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神仙佛像,屈原、关羽、钟馗、昭君、貂蝉拜月、大乔小乔、陈三五娘、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红叶题书等历史与神话故事人物、仕女,现代题材有毛泽东塑像、新疆舞等,还有艺术化日用瓷。其中《我要做个小木工》瓷塑,出版于《福建工艺美术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59年9月版)。
1970年代初创作的五子弥勒瓷塑,1970年代后期创作的浮雕梅花茶具、瓷象罐,先后送省参展获奖。其后五子弥勒瓷塑出版于《福建瓷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不倒翁瓷塑,选送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区工艺美术展览会参展获奖。坐莲观音、李白醉酒、关羽立像、寿星、弥勒钱罐,出版于《福建瓷塑》(活页本)。1960年代初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的高2米毛泽东立像,仪态庄重逼真,后制为脱胎膝雕;1960年代初于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窒创作的贵妃醉酒瓷塑,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礼品瓷。
1970年代初创作的弥勒钱罐、泳童瓷塑等多种作品投放市场,选送广交会展销,极受客商青睐,屡获大量订货;五子弥勒瓷塑,自1970年代初投放国内外市场,20多年来长期盛销不衰。
陈国安谦逊自持,不耽名誉,问他一生有什么创作,艺术上有何成就,他总是一再谦辞:“没什么,我很惭愧!”“如果有些微成绩,亦是领导的重视、关怀,人民给予学习的机会得来的结果”。数十年来他始终勤勤恳恳,不知疲倦。1982年,他因劳累重病做大手术,虽经长期调治未得完全康复,提早于1984年退休,使他过早离开艺坛,惜而未能对艺术继续作进一步较深入的探寻与研究,亦未参与评定职称。
陈国安后继有人,其三子陈贵卿、四子陈强皆热爱雕塑艺术。陈贵卿1959年出生于德化,毕业于厦门第九中学高中部,1978年随父进厦门瓷厂雕塑车间学艺。陈强1962年出生于厦门,初中毕业,于1982年进厦门工艺美术厂雕塑车间。兄弟俩在艺术上均获一定成就,其治艺为人,甚有乃父之风。陈贵卿原学瓷塑,后兼习树脂工艺与玉雕,曾创作有《观音》、《弥勒》、《八仙过海》、《福禄寿》及龙虎狮象等多种题材瓷塑作品。1988年至1992年,曾为厦门惠和、惠山石雕厂设计多种石雕产品造型,其中高2.4米孙中山立像、高2.5米五子弥勒,长2.8米神狮(仿港币票而图样)等,由石雕名匠精工雕制,先后销往台湾等地。1989年还特地为台湾一名刹住持禅心法师泥塑高1.1米坐像,经其本人亲自带7位沙弥前来鉴定确认,由厦门惠和石雕厂名匠雕成石像运往台湾。1991年又为台商陈万贵设计制作大型陶塑《锦绣中华》(56个民族风情共1000余尊人物群像)及《十八地狱》系列玻璃钢雕(像高1.6米至2.5米),并各生产二套运往台湾。以上作品,皆受好评。陈强先后从事金木雕、泥塑、玉雕及树脂工艺。曾为漳平市设计直径12米喷水池、高6米假山、高2米仙鹤(7只)群雕,为漳浦县儿童乐园设计高2米《母与子》组雕及假山、鹿(高3米,皆水泥雕)。1987年与其同行蔡福祥合作,为漳州市名刹三坪寺大雄宝殿雕塑高2.4米至3.4米如来、韦陀、迦叶、弥勒等佛像,深受赞誉。2000年夏,兄弟二人又合作为菲律宾国父扶两黎刹塑高16吋胸像2尊,由扶西黎刹祖籍地晋江柯氏宗亲将其分别赠给菲总统府和扶西黎刹博物馆珍藏瞻仰。可喜陈氏雕塑艺术后继株苗茁壮向荣!
四、何朝宗的人物评价
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
何朝宗之前的宗教雕塑,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型雕塑。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等石窟佛雕,乐山大佛、泉州老君石佛等摩崖石雕,苏州保圣寺《罗汉》等塑壁,寺观里的泥塑佛像、木雕佛像……基本上都是大型雕塑,它们大多会集大批能工巧匠,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宗教雕塑及雕塑群并非个人的独立创作,而是一大批人的集体创作。况且,从功能上看,此时的宗教雕塑艺术是服务于宗教和政治,艺术的意义是从属的,工具性的。而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从取材、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从于材质,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人类的精神诉求,体现出艺术独立的、自主的品质特征。因而,说何朝宗是中国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并不为过。
何朝宗的瓷塑推动了佛教民族化、世俗化的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瓷塑人物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