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四年级的散文诗(四年级散文诗简短)
发布时间:2023-04-24 17:50:2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5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适合四年级的散文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4《三月桃花水》
三月的客人,桃花水——《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美丽景色。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写出了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可贵,通篇都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抒情诗之王刘湛秋
刘湛秋是安徽芜湖人,生于1935年,是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曾任《诗刊》副主编,还是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誉为“抒情诗之王”。刘湛秋结集出版的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多种,他的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他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广受读者喜爱,一度成为畅销书。他写的散文,必定也是优美的。品味完《三月桃花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诗作《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吧。
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
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
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
吹着竹笛,摇着野花的铃
去追逐奔腾的江河
童年的迷惑、天真
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
人生不再是一部童话
而是充满现实的酸甜苦涩
你会昂然地迎接这一切
正如你身上的全部光彩
来自青春的勇气和力
啊,没有人去怀疑春天的美丽
只会为春天的虚度而惋惜
这首诗,是平淡中显崎岖,浅易里寓深意,朴素中见优美。
二、春水为什么称为桃花水?
在《三月桃花水》中,作者称春水为“三月桃花水”。《礼记·月令》中说:“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花水。”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而且桃花很美丽,就如一位既明艳又婉约的女子,这一意象很符合春的形象。将春水与桃花联系在一起,表现了春水的明净、美丽、温婉、动人,更能显示春水的烂漫、美丽与活力。读完《三月桃花水》,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杜甫写的《春水》,再度领略桃花水之美。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三、天气谚语真的准吗?
《三月桃花水》通过诗一样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有一句谚语叫作“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意思是说如果桃花开放期间雨水明显增多,那么到了芒种节气,梅雨就将偏少或偏迟。类似这样的天气谚语你知道多少呢?
相距一定时间,两种天气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联系,气象学上把这种联系叫作韵律。许多作为气候预测的天气谚语是属于韵律性质的。3个月的韵律表现为季节之间的联系,例如,与春、夏有关的:“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还有夏秋之交的“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长”;秋、冬的则有“秋水纷纷,冬雪满天”“秋有旱,冬有冰”;最后回到春天:“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春雪百日雨”。
这些天气谚语,字面意思都很简单,反映的是季节气候特点之间的联系,气象工作者先要进行大量的谚语验证工作,再以此作为气候预报的一种判断依据。
此外,许多天气谚语反映天气气候5个月的变化和联系,大约相隔一个季节。例如:
(1)“不得春风,难得秋雨”“春有几次大风,秋有几次大雨”;
(2)“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四九南风伏里旱”。
以上两组天气谚语主要是根据冬、春冷空气活动来预报5个月(约150天)以后的降水天气。时间相隔这么久,这种预报靠谱吗?人们曾对天气谚语进行验证,研究1月冷空气活动与6月降水的联系,发现26次冷空气活动中,23次冷空气后150天左右有降水,比例高达88%,降水过程平均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个月韵律预测气候变化,可靠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很厉害啊!
四、河流打架会发生什么?
河流打架会发生什么?是你吐我一口水,还是我掀你一丈浪?真实的河流袭夺可比这激烈得多!
很久以前,黄河和淮河两家的“孩子”(支流)——柴汶河和沂河,就闹了这么一出,结果是柴汶河打赢了沂河。
柴汶河和沂河这一对冤家原本打不着照面,分水岭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大大咧咧的古沂河高唱“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向着东北方向说走就走了。而精打细算的古柴汶河则在发源后往西南方向流走了,二者相安无事,“河水不犯河水”。但岁月并非总是静好,古柴汶河安稳日子过久了,寻思着要发家致富,必先开源。于是,柴汶河源头向上游侵蚀、发展,竟然切穿了与古沂河的分水岭,从而将古沂河的上游河源段抢了过来,成为柴汶河上游。沂蒙山区的柴汶河,流向由东急剧转向西南,并在大拐弯上游形成了壮丽的峡谷和瀑布。柴汶河靠着“巧取豪夺”,挣下了今日这份家业。
沂河呢,由于被袭夺,它源头的水量急剧减少,积累了超过10米厚的沼泽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的年龄在1万~3万年之间,每日都在控诉柴汶河的“霸道”。当时,渤海也受到了牵连,海平面下降超过120米,使现在的山东半岛与韩国连在一起,整个渤海几乎不存在了。这两条河流打架,让中国北方地区更加干冷。在八万年前的“抢水大战”中,沂河输得很彻底。
四年级的男孩看的散文诗 大家来推荐啊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是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汤,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於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也是很著名的散文诗。
4年级太小了 好的都看不明白 孬的误人子弟 别忘子成龙 拔苗助长
小心腻烦心理
寻求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朗诵的诗歌或散文
太阳,你好韦苇
--------------------------------------------------------------------------------
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河边游玩,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把山巅的积雪融化,让清亮亮的水在河里哗哗地流淌。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去游玩,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叫树木舒青、发芽,让大地铺满绿,活跃起新的生命。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叫瓜田长出了蜜,果林挂满了甜。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花儿,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叫花儿开放,让大地到处飘散着清香。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鸟儿,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当阳光和温暖滋润了鸟儿的歌喉,它们就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了赞美大自然的歌唱。
太阳,全世界每个角落他都到了,全世界好的一切他都看见了,全世界坏的一切他也全看见了;全世界美的东西他都看见了,全世界丑的东西他也全看见了。
太阳爱善良的人们。
太阳爱勤劳的人们。
太阳爱智慧的人们。
太阳爱勇敢的人们。
太阳最爱的,是孩子们。一切到太阳下来的孩子,他全都爱,爱白皮肤的孩子,也爱黄皮肤的孩子;爱黑皮肤的孩子,也爱棕色皮肤的孩子。因为,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理想的希望。
“太阳,你好!”亚细亚的孩子向太阳问候;
“太阳,你好!”欧罗巴的孩子向太阳问候;
“太阳,你好!”阿非利加的孩子向太阳问候;
“太阳,你好!”阿美利加的孩子向太阳问候。
“孩子们,你们好!”---小朋友们,你们听见太阳的声音了吗?你们听见太阳也在向你们问候吗?
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
以上就是关于适合四年级的散文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