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关于和对可以连用吗(公文中关于对可以连用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文中关于和对可以连用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公文审稿时哪些错误可直接修改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文字错误 1.法律法规和公文统用“其他”不用“其它”,相应用“他们”不用“它们” 2.像的使用。根据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仍然各司其职。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像浙江----。 3.账与帐的使用。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个人账户、挂账、台账;帐专指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 4.法规和公文中“以上”和“以下”均含本数和本级,无须注解说明。 5.按照与遵照的用法:按照法律法规或文件等的规定或要求;遵照上级或长辈的指示、教导等。 6.公布与发布的用法:公布适用于行政法规,发布适用于决定、命令。相继制定和公布《统计法》等法律法规。市政府发布了《关于----的决定》。7.制定与制订的用法:制定适用于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制订适用于方案、规划、计划。 8.增长与增加的用法:增长一词后接百分比,增加一词后接具体数量。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702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5638万元。增长幅度达50%,而不是增长速度达50%。 9.截止与截至的用法:截止到2000年或截至2000年,而不是截止2000年。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后不跟宾语。 10.议案和提案: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出的是提案。 11.用词错误: 表示独一无二用“惟一”而不是“唯一” 用行政区域,不用行政辖区。 久禁不绝不是久禁不止。
富余劳动力不是富裕劳动力 社会各界不是社会各届,届表示次。 公文、出版物统一用“报道”不用“报导”。如:新闻报道;对有关信息要慎重报道。 应有之义不是应有之意 凸显不是突显 磨炼不是磨练 明察暗访不是明查暗访 备受关注不是倍受关注 常抓不懈不是长抓不懈 涣散不是痪散、精简不是精减 二、标点错误 1.标题除法律、规章名称用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文中第一层次不加标点符号,第二层次以下标题均应加标点符号。如:《XX市统计局、XX市科技局关于高新技术xxx的通报》,其中顿号应去掉。《XX市统计局转发〈XX县统计局关于xxx的通知〉的通知》,其中书名号应去掉。 2.并列和递进关系中间不停顿。如:“贫困县要把贫困村,尤其是……”中间不用逗号 3.表示概数不用顿号隔开。如“近一、二年”中间不用顿号。 4.并列关系不应用分号。如:“既要安排好……问题;又要做好”中间用逗号。 5.公文中如有附件,中国演讲网www.yanjiang.com.cn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标注附件名称不用书名号,附件名称折行时也不顶格写。如:
附件:XX市统计局2005年度机关(事业)工作人员考核表 6.分层次各项结尾均用句号,不用分号。 7.第几后用逗号不用顿号。如:第一,加强领导。 8.阿拉伯数字后家圆点。如:6. 9.主送和抄送标点符号运用。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非并列关系用逗号,同一系统并列关系用顿号。如:各区县统计局、高新区统计处,市普查办、三支调查队、局各科(处)室、统计信息中心。 三、数字用法 1.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代、百分比、分数等。(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 2.计量单位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公顷、公里等。
3.5%-6%不要写成5-6%,50万-100万不要写成50-100万。 4.非本世纪的年代,应将所属世纪写出。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四、文字表述问题 1.词语搭配不当。 主谓不搭配:诊疗条件和服务质量有所改善,改为诊疗条件和服务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世界发展飞速变化。发展和变化是两个概念,可以说:世界发展变化很快。 动宾搭配不当:达到便民利民的效果,改为取得便民利民的效果;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改为兴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市政府关于统计工作情况的汇报,这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应把“和支持”去掉。
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要加大对违法违纪现象(行为)的查处力度。 2.成分残缺。 缺谓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宾语残缺:扩大水资源费(范围)征收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缺定语中心词:定期公布(造成)污染单位和责任人;全市共拥有(具备)各类评估执业资格的人员近500人。 缺少介词:着眼(于)减负 3.关于和对连用只取其一。 XXX关于(对)XXX的通报。 4.重复累赘。
过去一些曾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有效性发生了变化。应把“曾经”去掉。 五、行文注意事项 1.行政机关不能向地方党委作指示、交任务。如:统计局发文不能出现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怎么做。 2.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未经批准,部门一般不得向地方政府正式发文,如需行文,应报请本级政府批转或本级政府办公厅(室)转发。除办公室外,内设机构不得对外正式行文。进行工作联系确需行文,只能以信函格式。 3.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团的顺序排列。 4.标题必须加发文机关。正式公文一般使用3号仿宋字体;大标题使用2号宋体;副标题、讲话人职务姓名使用3号楷体。
5.标题中“试行”“草案”要放在书名号之内。如:《XX市统计局奖惩管理办法(试行)》 6.上报公文(请示、报告等)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公文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姓名用3号楷体字。 7.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8.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简称要规范:一、名文规定的。如:《统计法》二、社会约定俗成的。如:纪委、高考、集资等。 9.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字号,再次出现可直接引用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10.党的机关发文应当署机关名和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行政发文只署成文日期(用汉字)。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11.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1行之间,端正、居中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联合行文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 12.主题词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如《***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农业”,再标类属词“水土保持”,最后标上“通知”。上行文要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目前,各机关公文尚没有统一的主题词表,亦可暂不标引主题词。
公文标题的写法
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公文标题由三要素组成,发文单位+事由+文种组成。在不同的文种和内容中,标题的具体结构也有一些微变化,下面介绍三种易用错的情形。
(一)标题中介词:“关于……”与“在”、“对”、“向”连用
在发文单位与事由之间,还经常要用一个介词。一般为:
正确:发文单位+关于+事由+文种
特定情况正确:发文单位+关于+(在、对、向)+事由+文种
需要指出的是,在公文标题中,“关于”可不可以与其他介词重叠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应该注意,如果两个连用的介词所说的不是同一个对象,这可以连用。
例如,《XXXX电子集团公司关于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的通知》,其中的“关于”与“在”,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关于”是第一个层次上的介词,“在”是属于第二个层次上的介词。
(二)标题中介词:“关于”……“申请”连用。
一般是请示件标题,在“关于”的后面可否加入“申请”二字?这种连用情况也比较普遍。例如
错:《XX公司关于追加申请冷轧车间投资经费的请示》
正确:《XX公司关于追加冷轧车间投资经费的请示》
所以,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可!标题中的文种名称“请示”已明显蕴含向上级机关的“申请”之意。事由”部分在介词“关于”之后又出现“申请”二字,实无必要,应予删除即可。
(三)“报告”的标题,在“事由”中的“关于”后面可否加入“报送”一词
例如:《XX公司关于 报送<XXXX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报送”是个动词,表明把《XXXX年工作总结》等报送给上级机关,而后面的报告是这份“文件头”使用的文种,如果该标题删去“报送”两字,那么“文件头”的载体性质就体现不出来。
扩展资料
公文注意事项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以上就是关于公文中关于和对可以连用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