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2021)

    发布时间:2023-04-24 09:47:37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9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2021)

    公文的写作要求(字体格式,字体大小,行间距)有哪些?

    公文写作,一般字体格式为仿宋体,字体大小3号,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

    1、 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GB/T 9704—2012。

    2、版面

    ①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 mm×225 mm。

    ②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③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

    ④文字的颜色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3、版头

    ①份号

    如需标注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②密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③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④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

    联合行文时,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⑤发文字号

    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居中排布。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⑥签发人

    由“签发人”三字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组成,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签发人”三字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

    ⑦版头中的分隔线

    发文字号之下4 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4、主体

    ①标题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GB/T 9704—2012

    ② 主送机关

    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当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标注方法见7.4.2。

    ③正文

    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④附件说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⑤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a、加盖印章的公文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

    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b、不加盖印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c、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二行右空四字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签名章左空二字标注签发人职务,以签名章为准上下居中排布。在签发人签名章下空一行右空四字编排成文日期。

    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其余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依次向下编排,与主办机关签发人职务、签名章上下对齐;每行只编排一个机关的签发人职务、签名章;签发人职务应当标注全称。

    签名章一般用红色。GB/T 9704—2012

    d、成文日期中的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e、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⑥ 附注

    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⑦附件

    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5、版记

    ①版记中的分隔线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②抄送机关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③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体字,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后加“印发”二字。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6、页码

    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 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GB/T 9704—2012。

    7、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

    8、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GB 3100、GB 3101和GB 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合GB/T 15835。

    扩展资料:

    特定格式

    1、信函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居中排布,上边缘至上页边为30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下4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粗下细),距下页边20 mm处印一条红色双线(上细下粗),线长均为170 mm,居中排布。

    如需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应当顶格居版心左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第一个要素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发文字号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下,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标题居中编排,与其上最后一个要素相距二行。

    第二条红色双线上一行如有文字,与该线的距离为3号汉字高度的7/8。

    首页不显示页码。

    版记不加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分隔线,位于公文最后一面版心内最下方。

    2、命令(令)格式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加“命令”或“令”字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0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居中编排令号,令号下空二行编排正文。

    签发人职务、签名章和成文日期的编排见7. 3. 5. 3。

    3、纪要格式

    纪要标志由“XXXXX纪要”组成,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 mm,推荐使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标注出席人员名单,一般用3号黑体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出席”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出席人单位、姓名,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

    标注请假和列席人员名单,除依次另起一行并将“出席”二字改为“请假”或“列席”外,编排方法同出席人员名单。

    纪要格式可以根据实际制定。

    参考资料来源:朝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令》。
    令号: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正文: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②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嘉奖令》;或仅注明文种,即只有“嘉奖令”三个字。
    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明。
    (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决定:
    1、决定的用途: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2、决定的写法:
    (1)标题:作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决定的事由+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
    (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作出“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指挥性极强。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研究。
    (2)要做到观点鲜明。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1)标题: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三)公告
    1、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公告的写作:
    (1)标题:
    ①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或省去结语。
    (五)通知
    1、通知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p#分页标题#e#
    “颁发”型通知又称“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其正文部分,一般首先说明制订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是提出执行要求。
    b)“转发”型通知
    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其正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正文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一种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
    c)“批转”型通知
    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正文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
    2)指示性通知
    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但限于发文机关的权限,或因其内容不命(令)或指示的。这类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置性通知。
    其正文包括:概述情况和问题,写明通知事项,提出工作要求,或用“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等结语。
    3)告知性通知:
    是指告知某一具体事项,这类通知是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其正文先写明发文机关的决定事项及作出该决定的目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是常用的过渡句。然后写明对有关事宜的安排,应知事项等。最后用“特此通知”结束。
    会议通知是告知性通知的一个重要类别,其正文部分应写明召开的会议名称,须知事项两部分,须知事项包括会议名称、议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报到时间、地点,需带的材料,食宿安排,联系方式等内容。
    4)任免通知
    任免通知的正文一般比较简单,直接写明任命谁什么担任什么职务,或者免去什么人的什么职务即可。
    (六)通报
    1、通报的用途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2、通报的特点:
    (1)严肃性。
    (2)教育性。
    (3)典型性。
    (4)时间性。
    3、通报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
    事由+文种,如:《关于××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
    (3)正文:
    1)表彰性通报
    正文包括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发出学习号召和提出希望要求等几项内容。
    2)批评性通报
    正文包括叙述错误事实,指明危害,分析错误性质,申明通报决定,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等几项内容。
    3)情况通报
    正文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先写发布通报的缘由,然后写明通报事项,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一种是将内容按问题分类,分成若干个部分来写。
    (七)议案
    1、议案的用途: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2、议案的写法:
    (1)格式:按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
    (3)正文:写明提交议案的缘由及提交审议的事项,结尾是“现提请审议”。
    (4)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日期。
    3.写作议案的注意事项:
    (1)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行文。
    (2)要言之有理。
    (八)报告
    1、报告的用途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报告种类:
    (1)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2)按行文目的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3、报告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地震灾区的情况报告》。
    事由+文种,如:《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
    (3)正文:
    呈报性报告:
    开头:概括情况,提起下文。
    主体:具体陈述情况,指明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意见和打算。
    结尾:常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特此报告,请审阅”。
    呈转发性报告:
    开头:概括介绍情况,说明原因。
    主体:汇报工作或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写明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结语: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九)请示
    1、请示的用途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2、请示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p#分页标题#e#
    事由+文种,如:《关于要求解决××地区严重积水问题的请示》。
    (3)正文:
    1)请示指示的请示:此请示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向上级机关申明情况,请求予以答复和下达处理意见,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情况的陈述和问题的强调上,一般未提出具体建议。最后以“请核示”之类的语句结束。
    2)请求批准的请示:此请示是就某一问题或事项,提出本机关的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准或表明态度。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意见和办法的说明上,最后提出批准请求,即以请示批准的语句“以上意见当否,请审核指示”“以上请示,请批复”作结束。
    3、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
    (1)要正确选用文种。
    (2)要尽量做到一文一事。
    (3)要避免多头请示。
    (4)要避免越级请示。
    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具体功用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
    (2)内容含量不同: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十)批复
    1、批复的用途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2、批复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事由+文种,如:《关于修建新办公楼请示的批复》。
    (3)正文:
    1)开头部分:批复缘由,一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述请示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发文时间或概括来文的主要内容;如问题比较复杂,往往用过渡语“现批复如下”,引出批复意见。
    2)主体部分:批复事项,是正文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事项,逐条批复,一般先表明批复态度,再写明批复意见,提出指示或要求。
    3)结尾部分:通常以“特此批复”、“此复”等惯用语,也可以省略以上字句,自然收尾。
    3、批复同复函的异同:
    复函即答复性函,是专为答复问题而制发的函。批复同复函虽然都属于回复性公文,但毕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种。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行文方向有所不同。批复的行文方向单一,均为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而复函的行文方向灵活,它通常是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使用的平行文,有时则是下级机关发给上级机关的上行文或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下行文。
    二是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批复往往用于答复比较重要的事项,而复函则可用于答复一般性问题。
    4、写作批复的注意事项
    (1)态度要鲜明。
    (2)内容要全面。
    (3)行文要迅速。
    (十一)意见
    1、意见的用途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意见的写作: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①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推行合同制的意见》
    ②事由+文种,如:《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3)正文:
    ①开头:简要说明提出意见的目的、根据及缘由;
    ②主体:可分条列项写明工作意见,从总体目标和要求到提出具体措施和步骤,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有关工作如何进行提出指示性和建议性意见。
    ③结尾:通常就与意见的实施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或把此部分内容作为主体部分一项内容写出,不必单列结尾部分。
    (4)落款:
    包括发文单位、印章、发文日期。
    3、写作意见的注意事项:
    ①看法要明确。
    ②办法要具体。
    (十二)函
    1、函的用途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2、函的分类:
    (1)按行文方向可分为:去函和复函
    (2)按内容可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答复性函和请求性函。
    3、函的写法: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2)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公安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函》。
    事由+文种,如:《关于申报工商营业执照的函》。
    (3)正文:
    1)商洽性函
    机关之间商量或接洽工作,可以使用商洽性函。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商请办理直通香港运输车辆有关牌证的函》。其正文要写明商洽事项,含有协商、祈请语气的“妥否、请函复”这类惯用语。#p#分页标题#e#
    2)询问性函
    机关之间询问问题,征求意见,可以使用询问性函,如:《××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询问举办全省农民运动会有关项目比赛的函》。其正文要写明询问的事项和答复要求,最后以“盼复”或以上意见,请予函复结尾。
    3)请求性函
    机关之间请求帮助或配合工作,以及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可以使用请求性函。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关于申请拨款维修省府机关办公室的函》。其正文说明提出申请的理由和请求批准的事项。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请求批准,不应用请示,而一般要用函。
    4)答复性函
    机关之间回复问题,可以使用答复性函。如:《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复函》。其正文首先引述对方公文的标题和文号,这是对发文缘由的揭示,然后表明态度,并以“现函复如下”这一惯用的过渡语句领起下文写明答复事项,或提出指示意见。写完后全文也就结束了,不用使用结束话。
    4、写作函的注意事项
    (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
    (2)内容要简洁。
    (3)措词要具体。
    (十三)会议纪要
    1、会议纪要的用途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2、会议纪要的种类
    (1)按其内容和功用不同,可划分为指示性会议纪要、通报性会议纪要、消息性会议纪要。
    (2)按会议性质不同,可划分为日常行政工作会议纪要、大型专题工作会议纪要。
    3、会议纪要的写法:
    (1)标题:
    会议名称或会议议题+文种,如:《全国江河堤防建设现场会议纪要》。
    (2)正文:
    开头部分:概述会议情况即简要交代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会议内容等。
    主体部分:写明会议议定事项,会议讨论、形成的意见或概括会议精神的要点等。
    结尾部分:对与会单位和有关方面提出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和希望,或者概括会议内容。
    (3)落款:
    写上制文机关名称、成文时间。
    4.会议纪要的特点:(1)纪实性;(2)提要性。
    5、写作会议纪要的注意事项
    (1)要做好会议纪录。
    (2)要突出会议要点。
    (3)要善于整理会议意见。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2021)

    公文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的要求如下:

    1、内容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规及有关规定,完整、准确地体现上级意图,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和解决问题。

    2、重点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精练、通畅,用词准确、规范;篇幅力求简短。

    3、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写明发文机关、标题、发文字号。公文中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4、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5、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专用称谓、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均使用阿拉伯数码。

    6、正确使用公文种类,符合公文格式的要求。

    公文写作的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公文写作文种格式和规范

    1. 公文的格式规范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柏华胜 公文写作规范为了加强对外公文写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心公文写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公文写作排版(一)标题:正文标题用小标宋体字2号,遇标题过长需换行可按“长、短、长”或“正(倒)宝塔形”排版;一级标题“一、”用黑体字3号;二级标题“(一)”用楷体字3号加粗;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1)”均需加粗。排(二)正文:仿宋体字3号,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28个字(行距为多倍行距1.4倍)。

    二、公文写作格式(一)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736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会签人等要素组成。1.主体: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要素组成。

    (1)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或特定词用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停顿用空格符或换行。

    (2)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主送机关一般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回行时仍顶格。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完整地表达公文制发单位的。

    2. 公文写作的具体格式和要求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daphy123木头人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常见的公文有:函、通知、报告、请示、通报、规定等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

    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

    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

    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

    3. 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

    一、公文格式按照公zhidao司行文需要划分为标准公文格式和简化公文格式两种。

    二、标准公文格式 标准公文格式一般由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组成。(一)公文眉首是指首页红色横线及以上部分,包括秘密等级、保密版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单位标识、发文字号等内容。

    (二)公文主体是指对红色横线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目录、发文单位、签发人、成文日期、印章等组成。(三权)公文版记是指主题词及以下的各要素,包括主题词、抄送单位(呈报、抄送)、印发栏(撰稿、核稿)等部分组成。

    4. 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电子版

    公文的写作格式及范文参考模板 公文格式 (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函告的事项、结语等。 ①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者事由、文种组成。

    一般发函为《关于**(事由)的函》;复函为《关于**(答复事项)的复函》。 ②正文 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希望和要求,如:"务希研究承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等。

    来源:/search?word=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ie=utf-8&lm=0&od=0。

    5. 公文写作的具体格式和要求

    原发布者:daphy123木头人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例大全常见的公文有:函、通知、报告、请示、通报、规定等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

    6. 公文写作都包括哪些

    1、写作基础知识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

    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 *** 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1)规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33561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全面、系统的规定,***各部门和地方人民 *** 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规定。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

    办法。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

    (2)领导指导性文件命令(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旅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通知。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公布性文件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通告。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4)陈述呈请性文件议案。用于各级人民 *** 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调查报告。用于反映调查研究的成果,揭示事物的真相与规律。

    (5)商洽性文件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答、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4、党政机关的通用公文文体(1)规范性文件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领导指导性文件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意见。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3)公布性文件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陈述呈请情文件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函。用于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6)会议文件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5、公文文体与结构常识应用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殊属性主要有直接应用性、全面真实性、结构格式的规范性。公文属于特殊应用文,其区别于一般应用文的特殊性特征表现为:被强制性规定采用白话文形式;兼用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方法。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

    7. 公文写作的标准排版及格式

    公文由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特急、急件)、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写作要求

    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情况属实、观点明确、文字精练、条例清楚、层次分明、标点正确。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日期一般要写具体的年月日。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扩展资料

    公文写作模式包括篇式、体式及写作程式。篇式包括组成篇章的要件及篇章模式,体式是构成文体特征的文章内在要素的组成模式,程式则是写作程序及文章结构的模式。根据公文的社会功能,现代应用写作理论将构成公文内容的基本要素,概括为“事、据、释、析、断、法、形”七个方面。

    公文写作模式有助于撰写的快捷化。公文撰写这如果掌握了公文基本的结构模式,晓得所撰写的文种的基本思路,那么在写作时就会先有一个明晰的规范的思路,这种规范的思路不仅不是对写作者创造性思维的束缚。

    而恰恰相反,它能把应用写作这从耗费心思的构思、谋篇、布局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内容写得更好。同时,也必然会缩短公文的运转周期,提高公文的办事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规范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公文格式视频教学视频 免费(公文格式视频教学视频 免费下载)

    公文函的字体及字号(word上下页)

    社区考试公文写作真题(社区工作者作文万能模板)

    公司宣传彩页设计模板(公司宣传页制作)

    不是杭州户口能在杭州购房(不是杭州户口能在杭州购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