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摄大乘论本(摄大乘论本原文全文佛弟子网)

    发布时间:2023-04-24 07:39:5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50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摄大乘论本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摄大乘论本(摄大乘论本原文全文佛弟子网)

    佛学词典怎样定义"阿毗达磨大乘经

    佛学大词典 对“阿毗达磨大乘经”解释如下:
    【阿毗达磨大乘经】
    西藏名Chos-mn%on-pa theg-pa-chen-poh!I mdo 。又作阿毗达磨经(梵Abhidharma -su^tra )、大乘阿毗达磨。本经之梵本、藏译本、汉译本俱不存,仅于瑜伽派之论书中,曾被援引或述说。曾引用本书之佛典,梵本有安慧之唯识三十颂释(梵Trim!s/ika^ -bha^s!ya )引用一处,中边分别论疏(梵Madhya^ntavibha^ga -t!I^ka^ )引用二处。汉译则有摄大乘论本引用八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无性之摄大乘论释卷一、唯识二十论述记等各有一处援引,又广释菩提心论所引之无尽意经亦见阿毗达磨经之名。
    本经与摄大乘论之关系,依摄大乘论本之开头与结尾经文而知,无著造摄大乘论系以畅达义理而略释本经之摄大乘品,然南朝陈·真谛译之摄大乘论谓(大三一·一一三中):‘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磨教及大乘修多罗。’由此可推测非指特定之阿毗达磨大乘一经。然一般认为,摄大乘论本是根据阿毗达磨大乘经叙述之十胜相,以概说大乘一般之要义。[汉译四本对照摄大乘论(佐佐木月樵)、心意识论より见たゐ唯识思想史(结城令闻)、摄大乘论研究(宇井伯寿)、根本中と空(宫本正尊)]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对“阿毗达磨大乘经”解释如下:
    【阿毗达磨大乘经】
    (藏Chos-mn%on-pa theg-pa-chen- poh!I mdo)
    又称《阿毗达磨经》(Abhidharma-su^tra)、《大乘阿毗达磨经》。此经的梵本、西藏译、汉译皆不存,唯在瑜伽派的论书中曾经引用或述说。如安慧《唯识三十颂释》(Trim!s/ika-bhas!ya)引用一处,《中边分别论疏》(Madhya^ntavibha^ga-t!I^ka^)引用二处,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引用八处,《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七、《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一、《唯识二十论述记》等,各援引一处。
    玄奘译《摄大乘论》曾多处引用此经之经名,兹举二例如次︰‘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中说……’此意显然指《阿毗达磨大乘经》是一部佛经。然而,真谛译之《摄大乘论》在同一段经文,则并未明谓有此一特定经典,而仅指出一类大乘修多罗。因此,学术界也有人怀疑此经是否真正存在。
    ◎附一︰吕澄《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四〈小乘佛学〉、〈中期大乘佛学〉(摘录)
    笈多王朝时代,在其统治地区──中印度一带,陆续有新的大乘经典出现和流行。主要有《涅槃经》(非后来译的大本,只相当大本的初分)、《胜鬘经》等等。这类经籍的出现与当时社会情况有关,其内容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所以从经本身即可看出它出现的时代。就在这些经里,有性质较为特殊的一种,即《大乘阿毗达磨经》
    在小乘佛学诸派中,例如有部,是推崇阿毗达磨的,他们将其归为佛说,也可称为广义的经。但是,有部的佛说阿毗达磨,乃是由迦旃延尼子把分散各处的佛说收集编纂而成,《大毗婆沙论》在解释《*智*》为佛说时,就指出︰内容为佛说,编者是迦旃延尼子。譬喻师也很尊重阿毗达磨,说它是大迦旃延所编,是收集分散的佛说,编为九分毗昙。可见小乘佛学所说的毗昙,其性质都是编纂的佛说。《大乘阿毗达磨经》与这些完全不同,它有始有终,整然一体,不是出自编纂,而是原来就是佛说的一般经典体裁。《大乘阿毗达磨经》即是构成当时中期大乘佛学的重要素材,可惜原本不存在了。玄奘去印,按理应会搜集到这部经的,但未见到有译本,可能是未来得及或因其它原因而未译出。因此,关于此经内容,只能从其他著作引用的片断(现在只找出九段)以及涉及此经处,进行了解。经的体裁,大概全是颂文,怎样分品,尚待研究。
    《大乘阿毗达磨经》,不论就形式或内容讲,它对小乘佛学都发生了影响。例如,譬喻师后来发展为经部,就是受了此经的影响。因为佛说有完整的阿毗达磨,所以他们就从原来的重论转而重经,换句话说,他们不再重视编纂的以‘论’形式出现的阿毗达磨,而要直接由经中找阿毗达磨性质的资料。原来单纯以论为决定是非标准的,一变以经为定量,因而有了‘经部’之称。这是由《大乘阿毗达磨经》的形式上受到的启发。
    从内容上看,《大乘阿毗达磨经》的内容十分丰富,据后来其他著作引以为据的,均集中在‘无始时来界,为诸法等依’这一问题上;这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是要探讨宇宙一切现象以何为依的问题。原始佛学,对此类问题是避而不谈的,前期部派佛学,对此回答得也不明确;以后大乘也曾讨论过,到了此经,则有更进一步的解释。据上引之语,它认为宇宙现象总的根据是‘界’(蕴处界的界),同时在时间上是‘无始时来’,就是说,时间是无始的。所以宇宙本身无始,宇宙现象的原因也是无始的。此经认为用‘界’来表明总的所以还不够,还给‘界’安上另一名字,即‘阿赖耶’。‘阿赖耶’原义为家宅,是收藏的意思(旧译为‘家’或‘宅’,后来翻定为‘藏’),以它作为一切现象的种子仓库,这样,‘藏’就成了诸法的总因了。而且,是无始相继连绵下去,这就有因果关系,界是因,现象是果。‘界’有种子的涵义,无始时来就有种子,并构成界,种子遇到条件生起各种现象,这就是所谓现行,这是一重因果。反过来说,诸法对藏也有因果关系,诸法是不断把新种子放进藏里去的,否则,家当也会变完,这样,诸法为因又为藏产生新的种子,这又是一重因果。这两重因果︰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就构成了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这一重要理论,对譬喻师,特别是由譬喻师发展而成的经部,发生了影响。经部的主要观点与此有很密切的关系。(中略)
    此时期还流行有纯粹属于论藏性质的新大乘经,即《大乘阿毗达磨经》。本来经律论因各有特殊性质而分成为三藏,此经却将经与论放在一起而成为所谓‘论经’。又名‘佛说阿毗达磨’,这是要特别强调它是出于佛说的。其他佛说阿毗达磨是把散见各处的佛说加以编纂而成,《大乘阿毗达磨经》则是首尾完整有系统的佛说。它原来的组织如何,由于原本已失,只能从他处引用的片断上看出个概貌。例如,无著的《摄大乘论》和《阿毗达磨集论》中都有关于此经的材料,尤其是《摄大乘论》与此经关系密切,可以从中探得不少消息。《摄大乘论》我国隋、唐都有翻译,据隋译‘释’唐译‘本’的末尾说明看,《摄大乘论》是解释此经的〈摄大乘品〉一品的,而非解释全经。但是,陈译、魏译、藏译却说《摄大乘论》是依据经来说明大乘所有法门,因此名‘摄’大乘,这样说,解释的就不是其中的一品而是经的全体。并且有无〈摄大乘品〉也很难说。这个说法看来要符合事实些,因为从《摄大乘论》内容看,不像是专门解释现成的经文,而是出于作者的编纂。因此,《大乘阿毗达磨经》的实际情况如何,什么体裁,是否分品,都难揣度。《摄大乘论》明引该经原文的只有三个颂,另外有两段散文,已难说是原文了。除此还有‘举颂释余’的办法,在论释有未尽意处,常在一段末尾说︰‘此中有颂’,表示有颂可以补充解释的不足。但这些颂,并未说明作者是谁,据唐人注疏家(窥基等)说,其中有些即出自《大乘阿毗达磨经》,这可能是有根据的,或即为玄奘所传,这是一种暗引,数量也相当多。再从引用的散文只有两处来推想,此经的体裁,主要是颂文体。
    《大乘阿毗达磨经》所涉及的内容,十分重要,从《摄大乘论》有关部分看,它也是以‘十殊胜语’(即‘十法句’)概括了大乘所有的方面,与《菩萨地》的十法,相差不多。十殊胜语的第一句,叫‘所知依’(所知,是大乘指宇宙一切法的称谓),这是一切法的总依据。总依据是甚么?此经明确地指出,它是‘阿赖耶识’,即‘藏识’。因为‘赖耶’是包摄一切法种子的总体,而一切法的发生全靠种子,所以‘赖耶’是一切法的所依。付与‘阿赖耶识’这样的功能,这是以前大乘经典所没有的,是一种新说。其次,是‘所知相’,这是指的一切法的自相,真理也包括在内。这里,它指出一切法的自相有三,也可以叫‘三自性’(性相通用),(1)‘遍计执’,(2)‘依他起’,(3)‘圆成实’。用〈真实义品〉所讲的‘假说’、‘离言’二性来对照,‘遍计执’相当于‘假说自性’,‘圆成实’相当于‘离言自性’,它又在两者之间安上一个联系的枢纽︰‘依他起’。‘遍计执’是染性的,‘圆成实’是净性的,‘依他起’本身既不是染也不是净,同时又可以是染或是净,这要看它与谁结合。如果认为因缘生法是实在的,这便与‘遍计执’结合,这不是真实的认识,是染位的阶段。如果认为因缘生法只不过是唯识显现,这便达到了真实的认识,是净位的阶段,与‘圆成实’结合了。这种提法也是其他经内没有的新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同时,该经还提出如何‘入(理解)所知相’的问题,这就是关于唯识性的说法。即凭借着对唯识性的了解,认识‘唯识’是怎样一回事,就可以理解所知相。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说法,对这个时期大乘学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附二︰印顺《摄大乘论讲记》〈悬论〉(摘录)
    《摄论》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关系
    本论十殊胜的组织形式,不是无著的创说;就是摄大乘的名目,也不是新立的。这如本论的最初说︰‘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有十相殊胜殊胜语。’又末了说︰‘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即无著)略释究竟。’这可以看出,《阿毗达磨大乘经》,本有〈摄大乘品〉;此品即有十种殊胜的教说。无著依此品造论,所以名为《摄大乘论》。然从本论的体裁内容看,无著的略释,决非注疏式的释论;也不拘泥的限于一经,而广引《华严》、《般若》、《解深密》、《方广》、《思益梵天所问》等经,《瑜伽》、《大乘庄严经》、《辩中边》、《分别瑜伽》等论。可以说,本论是采取十种殊胜的组织形式,要略的通论大乘法门的宗要。所以,《摄大乘论》所摄的大乘,即是大乘佛法的一切。这样的解说,决不是说本论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关系不深,与〈摄大乘品〉的名称无关,是说无著总摄大乘的意趣,是扩张而贯通到一切的。如专从本论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关系说,那末,本论不但在全体组织的形式上,完全依着〈摄大乘品〉的轨则;在各别的论述十殊胜时,也常常引证。如〈所知依章〉引用‘无始时来界’及‘由摄藏诸法’二颂,成立阿赖耶识的体性与名称。引用‘诸法与识藏’一颂,成立阿赖耶识与诸法的互为因果。〈所知相章〉引用‘成就四法’一段,成立一切唯识。引用有关三性的‘幻等说于生’二颂(据梵文安慧《辩中边论疏》说),及‘法有三分︰(一)染污分,(二)清净分,(三)通二分’一段。又在〈增上慧学章〉中,引述重颂‘成就四法’的‘鬼傍生人天’六颂,成立无分别智。此外没有明白指出的偈颂,或许也有引用该经的。所以,本论虽是大乘的通论,而《阿毗达磨大乘经》,仍不失为本论宗依的主经。可惜此经没有传译过来,已经佚失,我们只能从本论中想像它的大概了。
    [参考资料] 佐佐木月樵《汉译四本对照摄大乘论》;结城令闻《心意识论硿眺见晅詻唯识思想史》;宇井伯寿《摄大乘论研究》;宫本正尊《根本中只空》;高田仁觉〈阿毗达磨大乘经咱涊泜砟〉(《密教文化》杂志第二十六期);E/. Lamotte《La Somme duGrand Ve/h icule d'Asan%ga》。

    摄大乘论的简要内容

    《摄大乘论》(简称《摄论》)分作十部分,叫“十胜相”,按照佛教修行的境、行、果的次序排列,是用唯识无尘思想观照整个佛教体系,由此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佛教哲学世界观体系。
    真谛译本结构谨严,译文流畅清晰,是法相唯识宗的重要代表作。依据该译本,具体内容是:①依止胜相品(内分众名、相、引证、差别四品),阐述阿赖耶识为宇宙万有的本源;②应知胜相品,著重解释三性;③应知入胜相品,强调多闻,熏习相续,增植善根,以便悟入胜相;④入因果胜相品,论述六波罗蜜;⑤入因果修差别性相品,论述十种菩萨地,即菩萨修行的十种阶位;⑥依戒学胜相品,论述三种戒;⑦依心学胜相品,论述依心学六种差别;⑧依慧学胜相品,论述无分别智差别及应离五种相;⑨学果寂灭胜相品,论述六转依;⑩智差别胜相品,论述佛的自性、受用、变化三身。

    摄大乘论本(摄大乘论本原文全文佛弟子网)

    佛学词典怎样定义“阿毗达磨大乘经”

    谨提供佛学辞典、论释之原文摘述,和个人见解三部份,并附供参。

    一、原经未译或散逸

    佛光大辞典:西藏名 Chos-mon-pa theg-pa-chen-poi mdo。又作阿毘达磨经(梵 Abhidharma-sutra)、大乘阿毘达磨。本经之梵本、藏译本、汉译本俱不存,仅於瑜伽派之论书中,曾被援引或述说。曾引用本书之佛典,包括梵本《唯识三十颂释》、《中边分别论疏》;汉译之《摄大乘论》、《摄大乘论本》、《摄大乘论释》、《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唯识二十论述记》等(已精简、加标注,以下并略)。

    由於没有相对应的经典名称,所以推论原经未译,或已散逸。

    一般认为,摄大乘论本是根据阿毘达磨大乘经叙述之十胜相,以概说大乘一般之要义。

    二、泛指大乘“的”经典

    1. 若依《摄大乘论释》卷一(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之内容:

      “说阿毘达磨名者,显此论是菩萨藏”。

      “阿毘达磨者,甚深广大法性为相。此菩萨藏凡有几种,亦有三种,谓修多罗、阿毘达磨、毘那耶”。

      “修多罗者,为对治他疑惑…为对治受用二边故,别立毗那耶…为对治自见取偏执故,别立阿毘达磨,能显无倒实法相故”。

    2. 若依《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六(安慧菩萨糅,唐玄奘译)之内容:

    “如是契经等十二分圣教三藏所摄。何等为三,一素怛缆藏,二毘奈耶藏,三阿毘达藏。此复有二,一声闻藏,二菩萨藏”。以下集论内容,解释三藏的意义和作用。

    3. 若查单独的字,现今已知修多罗(Sutra)即“经”,毘那耶(Vinaya,毘奈耶)即“律”,阿毘达磨(Abhidharma)即“论”。由此亦可推测“阿毘达磨大乘经”非指特定一本经,而是泛指大乘经典。

    三、 个人见解:若广泛查询“阿毘达磨”一词,在各论集中,均指为“论藏”之义。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有二种加行方便,何等为二?一自於契经阿毘达磨…”(卷二十),“或受持素呾缆、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达磨…”(卷二十五);

      《成唯识论》“谓有大乘阿毘达磨契经中说…”;

      《显扬圣教论》“如是十二分敎中具有经律阿毘达磨藏…”等。

    因此,若还没发现原经前,此义应泛指三藏中之论藏。

    浅见供参~

    佛学词典怎样阐明“五摄论”

    佛学大词典 对“五摄论”解释如下:
    【五摄论】 摄论,即摄大乘论,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集而辨之。据法宝标目载,此论乃无着菩萨所造,天亲(世亲)、无性二菩萨各作论释,申通其义,梁朝真谛、唐代玄奘二法师翻译不同,故通称五摄论。即:(一)无着摄论,谓无着菩萨造大乘摄论,凡三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二)天亲摄论,谓天亲菩萨因无着菩萨造大乘摄论,遂复造论释,申明论议,称为大乘摄论释,凡十五卷。(三)无性摄论,谓无性菩萨亦造论释,申通其义,称为摄大乘论释,凡十卷。(四)梁摄论,指梁朝真谛三藏法师所译天亲摄论释,凡十五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五)唐摄论,指唐代玄奘法师所译无着摄论及无性摄论释,凡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参阅‘摄大乘论’6844、‘摄大乘论释’6844)
    三藏法数 对“五摄论”解释如下:
    【五摄论】 [出法宝标目] 摄论者。即摄大乘论也。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集而辨之也。此论乃无着菩萨所造。天亲无性二菩萨各作论释。申通其义。梁真谛。唐玄奘二法师。翻译不同。故通名五摄论也。一无着摄论谓无着菩萨造大摄论。三卷成文。是为无着摄论。二天亲摄论谓天亲菩萨。因无着菩萨造大乘摄论。复造论释。申明论议。名大乘摄论释。一十五卷成文。是为天亲摄论。三无性摄论谓无性菩萨。因无着摄论。亦造论释。申通其义。为摄大乘论释。十卷成文。是为无性摄论。四梁摄论谓梁朝真谛三藏法师。译天亲所造之论释。流传此土。是为梁摄论。五唐摄论谓唐朝玄奘法师。译无着菩萨论及无性菩萨所造论释。是为唐摄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五摄论”解释如下:
    【五摄论】 (名数)无着菩萨摄集一切大乘之要义而作论,名摄大乘论。天亲无性二菩萨作释论而通其义,梁真谛,唐玄奘,各翻译之,故有五名。一无着摄论,后魏佛陀扇多译,二卷,名曰摄大乘论,陈真谛译,三卷,亦名摄大乘论,唐玄奘译,三卷,名摄大乘论本。天亲摄论,又名世亲摄论。天亲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陈真谛译十五卷,名摄大乘论释,随笈多译,十卷,名摄大乘轮释论,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轮数。三无性摄论,无性菩萨,通释无着之本论者。唐玄奘译,十卷,名摄大乘论释。四梁摄论,称前真谛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十五卷。五唐摄论,称前玄奘所译之无着摄论三卷,与天亲摄论无性摄论各十卷也。见三藏法数二十。

    以上就是关于摄大乘论本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摄大乘论直解(摄大乘论直解PDF)

    摄大乘论解说(摄大乘论解说刚晓)

    摄大乘论本(摄大乘论本原文全文佛弟子网)

    中专升大专怎么报考(中专升大专怎么报考全日制)

    房屋设计效果图app(房屋设计效果图一般用什么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