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文生成器破解版(公文生成软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机关公文生成器绿色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如何制作政府公文文件头?
文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最常用的公文形式之一,俗称红头文件,文件首页红色大字体的发文单位名称到下面的红色分隔线,这部分称为版头,又叫文件头。
1.版头主要由红色大字体的发文单位名称和发文字号,以及下面的红色分隔线组成,办公室一般先做好发文单位和红色分隔线备用,发文字号不写,等有文件出台时再添上去。
2.打开word2003
3.点击文件——新建——空白文档,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4.设置字体为宋体,在文档顶部输入发文单位名称,由于发文单位字体较大,字号框内原有字号满足不了要求,所以要在字号框里输入字号磅值,此值一般在60—80之间,字体颜色设置为红色,加粗。
5.要求一行装完发文单位名称,如果一行装不下,点击格式—调整宽度,反复调整字体宽度,使之充满一行,美观大方。
6.发文单位名称制作完毕后,接下来画红色分隔线,点击全选——居中、视图—工具栏—绘图,找左下角下角”自选图形“,点直线,此时出现一个“在此创建图形”框,在框内画横线。
7.在左下角“自选图形”选项条上,线条颜色选红色,”线型“选择合适粗细的线,画好后可以上下移动红线,调整红线与上面文件头大字体间合适高度,制作完成。
8.如果有多个单位并列发文,如图,可以用表格法。
9.点击表格—绘制表格,绘成下面格式,在框内输入字,并列发文的单位换行输入。
10.在各框内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 —居中,使文字在格内居中显示
11.将字号变大,选70,并列两个发文单位用稍小字号选30,反复在各框调整字体宽度,使所有的字不超出一行,并列的两行小字,反复调整宽度和行距,使之上下部不超出大字上下水平线,这样才美观。
12.把表格边框去掉,左键框内文字全选,点击表格—表格属性—表格—边框和底纹,在出现的”边框和底纹“的框里点”边框“,设置栏下选”无“,点确定。
13.经过上述步骤,已把表格边框去掉了,再在底部添加红线,初步形成了文件版头。
扩展资料:
写作要素
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结构用语
公文结构的用语分为: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扩展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之版记制作
本文讲述用word2013以上版本制作符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要求的的版记。首先讲述《格式》对公文版记的具体要求;其次讲述用word制作公文版记的思路;最后讲述用word制作公文版记的具体要求。标准条文:
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同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35mm),中间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注意事项
1.版记一定在偶数页上,因为公文是双面印刷,且版记位于公文最后一面。假设公文内容很短,即使首面可以放下版记内容,由于公文是双面印刷,版记也必须移至第2面上,即便第2面版记没有内容。当然,即使最后的奇数面可以容纳版记,但是版记也应该位于最后偶数面上。
2.公文的篇幅如果在一个折页(即有四面)以上,这时公文的页数一般应该是4的倍数(一般是A3纸印刷,骑马装订),此时版记也一定放在最后一面上,而不管前面的空白有多少(一般不超过三面),版记页和空白页都不标页码。
3.如果附件是被转发的文件,转发文件还应该标识自己的版记。
标准条文: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4号仿宋字体,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注意事项
1.抄送机关应按照一定顺序排列。首先是上级机关在前,其次为同级机关,再次为下级机关。按照党、政(地方党委政府在前、部门和厅局在后)、军、群的顺序排列。
2.一般情况下,抄送机关之间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是:同一系统内同级机关之间内用顿号分隔,不同系统机关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抄送机关之后标句号。
标准条文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一般用4号仿宋字体,编排在末条分隔线之上,印发机关左空一个字,印发日期右空一个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遍虚位(即1不编01),后加“印发“二字。
版记中如有其它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注意事项
翻印文件时需要给出翻印机关和翻印日期,并标注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的下方位置;翻印机关居左空一个字标注,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翻印日期居右空一字标注,用阿拉伯数字完整写明年、月、日,后加“翻印”二字。
版记中如有主送机关、抄送机关等要素,应当将其置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1.插入“表格”来制作版记。表格设置为N(具体数值根据版记内容而定)行1列,表格宽度设置为156mm(等于版心宽度,高度无需设置,设置完表格内文字行距及表格内文字与表格的距离后表格的高度会自动适应),表格左对齐页边距、底端对齐页边距(恰好与版心下边缘重合)。
2.表格上下边框各设置1磅粗(约等于0.35毫米)、中间边框设置为0.75磅粗(约等于0.25mm)、其他边框设置为无。
3.表格文字与表格边框的距离上下左右距离均设定为0
4.表格内文字段落行距设置为固定行距28磅(四号字体14磅加上三号字体16磅的7/8倍14磅),文字的水平对齐方式为分散对齐,左右各缩进1个字符,段落的垂直对齐方向为居中(这样文字恰好在单元格正中)。
1.插入一个2行1列的表格,表格样式选择为普通表格——网格型。单元格宽度设置为156mm。
2.表格设置为与页边距左对齐、底端对齐。
3.将表格内文字与表格的左右上下边距设置为0。
4.将表格内文字的段落格式设置为:左右缩进各1各字符,行距固定值28磅,各种复选框都不选,文字水平对齐方向为两端对齐,段落垂直对齐方向为居中。
5.将表格的上下边框设置为一磅,中间横线边框设置为0.75磅,其余无边框。
6.在表格内按要求输入抄送机关和印发机关及印发日期
注意:
如果抄送内容两行,在第一行最后按回车键,在第二行开头按空格对齐抄送冒号后的第一个字;抄送内容超过两行以此类推。
印发日期行设置为分散对齐,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间打空格直到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恰好填满一行为止。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
一是要注重学习。首先要向富有写作经验的老领导学习。比如我之前的办公室主任是位老笔杆子,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写过的材料可以说要用麻袋装了。凡他写的材料领导一般一个标点不动。每次写完材料,我都是毕恭毕敬请他提意见,他也非常热心,有时直接修改。
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材料工作,深深明白写公文做材料的不易,最近一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公文写作素材系统。包括了公文写作范例素材、总结汇报、材料汇编、发言致辞等等,全部整理微信里,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密查查,也是希望能给广大写材料的同道中人积累写作素材的便利,里面都是平时积累的各类金句,摘录的公文精华,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现用,800万字文档内容任何部门公文都能找到模板,关注我,让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
二是要领会意图。在写领导讲话时,首先要*透*神,即领导讲话的中心内容。领导交待时光听不行,一定要用笔记下来,才不致于写偏。其次要承前启后。同一内容的讲话稿既要看从前,又要关照到下一步发展,做到内容上的连贯。其三要紧扣当前单位工作重点,有助于指导和推动系统全面工作。其四要关照领导口味。有位领导喜欢结尾用三两句诗意的句子,既显得有水平,又有鼓动性,我就想方设法请来这些这样的诗句。花这样心思写出的稿子领导基本满意。
三是要严格筛选。百度搜索想要撰写的材料内容很多,这给文秘人员既提供了方便,也出了难题。方便的一些紧急的、不太重要的材料可以节省时间,快速完稿。难题的是很多文稿有一定局限,不能形成完整的材料,甚至固化了写作者的思维。
特别是一些重要会议,关系全局性的工作,材料形成后有一定的连续性,同一个关键词往往需要搜索10条甚至20条以上,经过严格筛选后,才能综合不重复、有新意的材料内容。尽管有些费事,仍然比苦思冥想来得快,且不会存在炒现饭的嫌疑。公文写作黙黙无闻,而且枯燥无味的确很辛苦,没有一个固定的成功模式。但要相信,一旦做成了笔杆子,离仕途也就不远了。不知我写材料的体会对你是否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机关公文生成器绿色版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