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乌托邦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太平天国乌托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本文目录:
太平天国最终会失败,是因为把根据地定都选在南京了吗?
很多人说太平天国攻占武昌后兵威正盛,此时趁势北上,必定能够一举消灭清朝,实现汉人复国的梦想。但是太平天国却选择了东下南京,导致清朝得到了喘息之机,最后太平天国陷入和清朝惨烈的拉锯战中。最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即使派出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将领率领2万多人北伐,也已经丧失了秋风扫落叶的猛烈态势,最后不得不归于失败。
所以,定都南京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这个论断表明上看无懈可击,但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
太平天国本质上是农民起义,他99%的可能性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因此定都南京就不是一个能不能成功推翻清朝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多坚持一段时间的问题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定都南京,太平天国才能坚持14年之久。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太平天国:
1、没有根据地的农民起义注定昙花一现
从陈胜吴广点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烽火后,农民起义成为改朝换代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农民起义,特别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势力,往往会成为为人作嫁的角色,因为枪打出头鸟,而且加上最先反抗的必然是压迫最深重的底层农民,导致他们起义充满着被动和仓促。
因为没有长远的规划,他们基本都是打到哪算哪,即使一拥而上拿下封建王朝都城,消灭统治者势力,但仍然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混入农民起义烽火的地主阶级夺了权。
之所以造成推翻封建王朝仍然不能坐稳天下的情况,就在于农民起义军的“居无定所”,走到哪,那就是根据地。陈胜如此、黄巢亦如此。
因为没有根据地,就更不可建造牢不可破的坚固堡垒,其结果就是虽有百万大军,最终还是被包围最终消灭。
看了这么多农民起义的“光辉典范”,洪秀全不可能没有触动。如果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一拥而上固然可以一举杀进北京,但是根据地也只有北京及郊区,周边虎视眈眈的势力终归会迅速反扑。届时长驱直入的太平天国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昙花一现。
所以选择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占据南京,依托长江天险和清朝对峙,并且南京周边又是清朝赋税重地,占据这里无疑会对清朝形成巨大打击。
在中学教科书上,对太平天国的总结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严惩了中外**势力。”
之所以能够坚持14年而不是李自成这样的42天,定都南京功不可没。
2、定都南京提供了多种试错的机会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国攻陷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随后在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率领2万人北伐,势力一度到达天津附近,后因清朝的激烈抵抗,又扒开运河水淹太平军,导致太平天国北伐遭到失败。林凤祥和李开芳先后被俘处死,北伐失败。
1853年6月3日,太平天国派出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大举溯江西征。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气得曾国藩一度想要自杀,西征取得辉煌胜利。
太平天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基于定都天京。占领南京后,太平天国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赋税来源,这使得太平天国拥有了对抗清朝的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的奠定不仅仅给了太平天国向外扩张,和清朝保持对峙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太平天国多次试错的机会。以往的农民起义,农民阶级揭竿而起,趁势摧枯拉朽,不可阻挡。但是,一旦遭遇失败,或者小的挫折,农民军就可能一哄而散,先前的势不可挡的态势就会立刻烟消云散。
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最喜欢的就是一劳永逸,最害怕的就是失败和挫折,因为他们败不起。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理论上说比以往的农民起义更近一步,成了类似于清朝的稳定**,这就让太平天国不至于被清朝或者列强一击必杀。
从1853年定都天京到1864年天京陷落,11年时间里,太平天国历经北伐、西征和东征以及数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以及石达开西征失败等一系列事件,有胜有败但坚持了这么久,这是定都天京的功劳。
3、清朝并没有一般的汉人王朝那样容易推翻
1856年,风雨飘摇的清朝进入最危急的关头,外有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侵略加深而且还大片失地。内有太平天国在南方席卷半壁江山,清朝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时刻中。
但是,从1861年开始,清朝却奇迹般地开始多云转晴。“辛酉**”之后,慈禧掌权,重用汉人官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对太平天国逐渐形成了优势,终于在1864年攻陷天京。
随后,慈禧重用左宗棠等人,剿灭西北回乱,粉碎了其分裂我国的图谋。随后清朝开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清朝得以起死回生。
这一系列的事件说明,清朝和以往的汉人王朝不一样。一方面,它遭遇到3000年未有之变局,因此有了更多续命的可能,比如向列强妥协,借助列强势力消灭太平天国;另一方面,通过重用汉人官僚的方式即可以重新爆发强悍战斗力。
太平天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对手。早在太平天国之前,清朝就爆发过大规模的反抗,比如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乾隆后期的白莲教起义,但是其都遭遇了失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清朝的多面选择。
清朝的建立,创造性地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结合,将满汉蒙等势力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多元的结构。在八旗废了还有绿营,在绿营残了还有团练,只要太平天国愿意,清朝有多种选择可以一直打下去。
之所以能对太平天国如此强悍,主要是太平天国和以往的农民起义一样,撬动了地主和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因此他们愿意同仇敌忾共同绞杀太平天国。
最可怕的情况是太平天国攻陷北京,然而清朝还是可以退守东北或者蒙古继续周旋,太平天国却不可能一直保持蓬勃状态。
所以可以说,定都天京的目的不在于彻底消灭清朝,而在于抵抗清朝的疯狂反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并没有错!
洪秀全是怎样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发展的最高峰。以洪秀全为首制定并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我国农民第一次提出的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尽管《天朝田亩制度》中包含着许多“乌托邦”的成分,但它毕竟是对存在已两千余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彻底否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把洪秀全看成是农民革命家还是改革家,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洪秀全,原名仁坤,后改名秀全。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洪镜扬是个忠厚朴实的农民。洪秀全7岁入村塾读书,接受儒家正统教育,16岁因家贫辍学,跟随父兄参加过短期的农业劳动,17岁应聘在本村当塾师,年轻的洪秀全也曾幻想通过科举道路跻身仕途,但多次应试失败。特别是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应试不第,竟忧愤成疾,一病40余天,有时竟神智恍惚。据说,他在病中写了一首诗,“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江山西北外,声振东南日月边。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近人认为这是洪仁的伪托。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他再次到广州应试,再次失败。多次应试碰壁,连个秀才也没有得到,他激愤地把书扔在地上,大声叫喊:“等我自己开科取士吧!”经过科场的数次挫折,他对清朝腐败统治的强烈不满,对劳动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他个人科场失败后的怨恨结合在一起,促使他寻求新的出路,迈上反抗和斗争的征途。也就在这一年,他熟读了基督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充分肯定书中宣传的“单一神权”和“平等”思想,随后便与冯云山、洪仁一道,创立拜上帝会。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春,洪秀全与冯云山到广州附近各县及广西贵县开展拜上帝的活动。他们含辛茹苦,到处宣传,但历经8个月之后,效果并不理想。他从实践中认识到,缺乏必要的理论武器,难于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年冬天,他回到家乡,又一面教书,一面创造拜上帝会的教义。道光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5~1846年),他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他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并引用中国历朝掌故,在这三篇著作中,通俗易懂地宣传了天下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思想。同时,宣布只承认基督教的上帝是“天父”、“唯一真神”,天下凡人都是上帝的“赤子”,世间如果有人自称“天子”、“皇帝”,则是大逆不道,是“阎罗妖”,并号召凡间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门,循行上帝之真道”,诛妖扫魔,即反抗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堂。
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武器以后,便进入到实际的组织阶段。道光二十七年至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7—1848年),洪秀全利用日趋尖锐的阶级矛盾,顺应人民群众要求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愿望,与冯云山一道深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地区,发展会众,建立根据地,设立拜上帝会的总机关,随后颁布了《十款天条》。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他又与冯云山、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结拜为异姓兄弟,组成起义的领导核心。
经过数年的宣传、组织和策划,公元1851年1月,金田起义正式爆发,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在武宜东乡登极称天王,9月,在永安(今广西蒙山)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拟定《太平军目》、《太平礼制》、《太平天历》,建立初具规模的农民**。1852年4月,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攻桂林,乘胜进入湖南,以后转战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各地。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天京。这年5月,他派兵北征、西征。秋天,正式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把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洪秀全主持制定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中心,同时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改革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在此以前历代农民起义的“等贵贱”、“均贫富”、“均田”等先进思想,并与流传已久的古代“大同”思想相融合,描绘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以鼓舞和激励千百万农民为建立这个人间“天堂”去赴汤蹈火,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天朝田亩制度》把天下田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以一年早、晚两季亩产1,200斤者为上上田,每少产100斤降低一个等级,以此类推至亩产400斤者为下下田。上上田1亩,可当上中田1.1亩,当上下田1,2亩,当中上田1.35亩,当中中田1.5亩,当中下田L75亩,当下上田2亩,当下中田2.4亩,当下下田3亩。根据土地肥瘠程度和收成多寡如此细密地区分等级和换算办法,这不仅在农民起义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就是在历代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土地再分配,也难于做到,这反映《天朝田亩制度》的拟定,经过了认真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
《天朝用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坏田,好坏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年逾十五岁以下一半。”《天朝田亩制度》的按人口多少分田、不论男女数量相等的规定,这是洪秀全的男为兄弟、女为姊妹的平等思想在土地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好坏调剂、丰荒调剂、此处与彼处调剂,这与他主张的不存此疆彼域之私、不起尔吞我并之念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只强调按人口多少平均分田,忽视劳动力的强弱,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等思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实际执行也有诸多困难,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
以平等分配土地为基础,《天朝田亩制度》还在经济、军事、社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在经济方面,建立“国库”(又称“圣库”)制度。每五家为“伍”,设“伍长”,五伍为“两”,设“两司马”,五伍即25家设一“国库”。允许农民每家除从事田地生产外,可养5只母鸡、2头母猪。粮食除自食外上交国库,由“两”司马保管。“凡麦、豆、芋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婚娶丧葬开销按规定从国库领用,但不得超额。养蚕、织布,以及陶、冶、木、石等工匠,由25家中人兼做。力农有赏,惰怠必罚。婚姻不论财,鳏寡孤独残疾由国库负责供给,并免除劳役。这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典型的*事*给制。
在社会组织方面,与军事编制合二为一。最下层的是“家”、“伍”、“两”。四“两”为“卒”,设“卒长”;五卒为“旅”,设“旅帅”;五旅为师设“师帅”,五师为“军”,设“军帅”。除“四两”为“卒”成一百整数外,其余皆以“五进”,“两”司马以上为专设的官长。同时又规定,在一“军”内征募兵员12,000人左右,以保证战争中兵员的补充。由于25家设一国库,“两”司马负责生产、财政、民事,以及宗教方面的一切事务,所以“两”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这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虽然是为了适应农民战争的需要而建立的,然而把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如此简单化、绝对化的处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社会变革方面,洪秀全倡导的男女平等政策,无论在土地分配、参军参政、科举取仕,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在为实现农民自己的理想而牺牲的天国英雄中,有许多就是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妇女。如果把太平天国运动称为一次伟大的妇女解放运动,这是并不过分的。
毛泽东曾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代表了在中国***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论人民民主专政》)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主持制定并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度的对立物而存在了10余年,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启发了后来者,使20世纪初的革命者从一开始就集注意力于土地问题,并从它的绝对平等中吸取了必要的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是否算乌托邦
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地权’和‘平均土地’的思想,无非是为了完全推翻地主权力和完全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而斗争的农民力求平等的革命愿望的表现而已。”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方案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相反,它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因此,它又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这个文件还规定天王的高度集权,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太平天国领袖们绘制的平分土地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图案,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就不得不采取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大约在《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不久,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建议在安徽、江西等地“照旧交粮纳税”。这个建议,经洪秀全批准施行。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就是仿照清朝的办法,即地主是田赋的主要交纳者,征收地丁银和糟粮。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
为何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腐败的乌托邦试验”?
“太平天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起义,仅在几年内就席卷了全国各地,并且定都“天京”,强烈冲击了清王朝,几乎要推翻清政府。可是这样浩大的运动,结果仍然失败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其自身迅速的腐败。
太平天国统治还不稳定,就开始互相残酷屠戮,这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情况,是腐败空前所造成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后没多久,洪秀全登基并且称为天王,而且年末时在永安下诏,分封五王。
等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肆意给给没有功绩,没有出力,没有才德的的洪氏族人封王,造成其他人们结果互相攀比,都想要求封王。最后造成总共封了27多“王”,形成了一个特别巨大的特权阶层,极大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让百姓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
而且自天王以下,王和其他各级官员的生活也很腐糜,用资金干没有用的事情,洪秀全在入城一个月,还没解除敌人的威胁,就不管不顾的,开始建造天王府。洪秀全建的天王府是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又向外扩展 了10 里,为了建房每天征用民工就达万余,拆毁了万余间民房。
修建的宫中金碧辉煌,用黄金来打造装饰金龙殿,并绘成五彩的颜色。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连续不断的把各种珍宝运到天王府,就连天王用的王冠、浴盆、夜壶等这些东西也是用黄金造的。
太平天国的理想和实践的结果恰相反对,他们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心,向更加残酷的政治发展。以人工设计精确模式来限制社会的发展,是很危险的,也是很难实现的。
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就规定每户只能养 5 只母鸡、两头母猪,连每户养的鸡猪的数目也要限定,这真是非常的不可理喻。在人类历史上,像这样的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真的是十分少见,可能这就是大平天国深远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太平天国乌托邦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