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发布时间:2023-03-07 17:38:02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344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一、学习公共艺术(美术篇)后的体会一千字

    美术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些培训心得体会。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肢体语言和优美语言互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还有严格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准备,上最有效的课。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主题丰富的作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把活动作为显线,而知识作为隐线。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课上,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体现。不光要教学生技巧,还要教他们思维。

    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要让学生多使用美术语言,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总之,合作的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在美术课中很重要。

    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互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是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之余,还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课内外听评课、教研活动及专业培训。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本次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二、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故事 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理念

    导读:每一回的设计都充满着各种有爱和有趣的故事,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就是伴随着这样有爱又有趣的故事产生的,第19届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那么,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理念吧。

    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故事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

    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琮琮”“莲莲”“宸宸”)的设计,出自设计师张文的创意,并由妻子杨毅弘和他一同完成,两人都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随着设计作品的走红,张文的平静生活也发生变化,他告诉记者,吉祥物的设计跟自己的家乡、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就像‘一家三宝’,讲述着江南故事。”

    张文1987年出生在温州永嘉县黄田街道江边村,从小在楠溪江畔长大。2004年,他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完成学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妻子杨毅弘则是杭州人,两人是研究生班同学,张文侧重动画设计,杨毅弘专注插画领域,两人既是同事,也是作品设计的好搭档。

    2019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对外征集。夫妻俩想着,“家门口”的活动一定要参加,没想到“江南忆”组合从46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

    “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也是我们对杭州美好回忆的提炼。”张文说,彼时,他们的孩子“喜宝”3岁,夫妻俩经常带着她在杭州大街小巷散步,去过良渚博物院、运河广场、西湖畔……这些杭州地标恰好就是“江南忆”组合的设计形象原型。

    “曾经也想过用有代表性的动物设计吉祥物,比方说鱼、小鹿等,最后还是决定从杭州城市的核心元素出发,体现江南深厚的人文气质。”确定好设计灵感后,张文和妻子用两个星期时间就合作完成了设计初稿,并撰写文案。“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的诗词闪过脑海,张文决定,吉祥物的名字,就叫“江南忆”组合。

    2022杭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理念

    把文化生活融入到艺术设计中去,这也是张文设计吉祥物的理念和初心。

    江南情怀也被融入吉祥物设计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江南忆”组合设计有个隐藏的暗线,耳朵很像鱼鳍,脚上有着鱼鳞纹,吉祥物有着鱼身质感,像是随时畅游在水中。

    除了吉祥物主体设计外,他们还要根据亚组委安排,完成四个板块的设计,包括设计规范、艺术导则、运动造型设计、视觉形象公共艺术规范导则。

    “每处调整,我们都会斟酌很久。”张文说,在动画作品里,“琮琮”身上有着偏黄色透明哑光玉琮的质感,具有荧光科技感;“宸宸”质感介于水和瓷器之间,略带机械感;“莲莲”的“皮肤”基于宋代瓷器质感做了微调,色相更为鲜活。整个创作过程,初稿到终稿经历了6次大修改、20次小修改,夫妻俩彼此陪伴、相互支持,在默契的创作过程中发挥各自所长。

    现在,杭州大街小巷有着亚运会吉祥物的身影,在夫妻俩看来,这“江南忆”组合代表亚运会、代表浙江、代表中国,也是他们对杭州这座城市最朴素的“表白”,“它们好像鲜活真实地存在我们生活中,有个性、有温度,像是大家身边三位普普通通的杭州市民,代表杭州喜迎八方来客。”张文说。

    生活中,张文也是一位体育迷,喜欢看篮球赛、足球赛,刚结束不久的冬奥会也追着看,休息的时候,他会在杭州沿江跑步,一连跑15公里。能够成为亚运会建设的一份子,一家人也感到骄傲。

    “突然感觉人生的密度很满,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张文说,自己也跟很多平凡的杭州亚运会建设参与者一样,借着这次机会迎来新的人生轨迹和际遇,精神状态更饱满,认知更加开阔,也认识更多朋友,设计思维也更加开放。

    眼下,夫妻俩正忙着吉祥物设计的相关工作,也对将于今年9月在“家门口”举办的这场盛会充满期待,“届时吉祥物会在火炬传递途中、赛场颁奖台上,尤其是开幕式上出现,让全世界朋友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江南特色和亚运精神,我们期待‘江南忆’组合为大家带来欢乐。”张文说。

    三、设计类专业有哪些?

    1、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设计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12年,该专业正式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之中。

    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懂艺术、懂经济、懂市场、懂管理、能创造、会设计,能在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2、服装与服饰设计主要研究服装的立体构成、造型设计、图案设计、配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服装和配饰的设计、绘图等。常见的服装种类有:罩衫、开襟衫、连衣裙、牛仔裤等,常见的配饰有:帽子、丝巾、披肩、皮带、袜子等。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3、公共艺术主要研究设计学、公共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涵盖公共艺术本体形态、艺术形式、创作形式、创作观念、方法、技巧及审美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例如:城市公园、广场、路灯等公共设施的设计,绿地、雕塑等公共景观的设计等。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4、艺术与科技主要研究设计学、艺术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和技术研发等。例如:VR体感游戏的设计研发,数字影像的合成,软件界面的设计,未来建筑的虚拟呈现等。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5、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设计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取代旧的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游戏设计两个专业。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四、林璎的设计理念

    25年前就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林璎,以一张公墓课程作业的设计稿,击败1,500件参赛作品,雀屏中选为美国华府的地标建筑物。在人们的眼中,这的确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传奇际遇,可是当时只有21岁的林璎,却因她的年纪、性别、缺乏经验、她的亚裔出身,而让她坚持使用黑色花岗岩制作、按年表排列人名、大V字抽象造形的越战纪念碑,成为全美一度最热哄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个性敏感害羞的林璎虽然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困境,虽然事实已证明,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次造访华盛顿D.C.的越战纪念碑,悼际亡者之余并同时赞赏林璎清晰果决的创作理念,可是谨慎的林璎仍有好长一段时间拒接他人求之不得的委任设计案件。直到她30岁时,林璎意会到她的心智已处于平衡混合的稳定状态后,才慢慢地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创作事业。

    多年来林璎持续施展她改变属别分类成见的视觉智能,用精简的资料语汇,来描述她对自然形体和建筑物间不即不离微妙关系的看法。纵然林璎创作不断,但是她已有八年不曾在大型美术馆公开展示她的近期作品了,这回由华盛顿大学的亨利美术馆(Henry Art Gallery)所筹办的「系统化地景」装置展,即是林璎让大家睽违已久的新作发表会。策展人安朱斯(Richard Andrews)表示:「林璎有一种独特的功力,能够用简单的造型与天然的材质,传达复杂和如诗般的意念。自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个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和形体结构的热衷兴趣,及她长期摸索雕塑的可能性,以诉求更深层意涵的创作态度。『系统化地景』提供观者一个深入体察林璎作品的机会,和一个不寻常的、庞巨的视觉经验」。

    解读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

    庞巨的视觉经验指的是林璎三件盈室的大型雕塑作品,第一件是一个由65,000块2x4英寸,如积木般的建材木料,以整齐排比的方式自地面堆砌起来的硕大隆丘,它曾花了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时间装置完成。随着光线和视角的变换,这一个坐落在亨利美术馆挑高的南画廊里,但仍几乎要顶到天花板的浩瀚高峰,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迎面吞噬人的大波浪、或是一块织纹质感丰富的厚重布帛,有时则像是顺沿着山坡搭盖的拥挤建筑物。如果不怕凹凸不平的木块刺脚,林璎倒是很鼓励观者脱下鞋子,攀爬一下她气势雄浑的人造室内山。第二件是用细铅管仿真海底地层景观的《水线》,它是一个长达十公尺多的立体框围,观者可以从作品的下面仰视,或从上俯瞰它的整体架构。第三个是《蓝湖隘口》,它是林璎根据一个实际山脉的岩层肌理,等分为20块后,用多片合成板一一组构起来,与其把它们拼回为一整块的磅礴巨作,林璎机巧地将它们挪移开来,辟出如迷阵般的夹墙信道。林璎一方面让观者聚焦于高度和深度的层次差异,一方面又试图模糊我们对二度、三度空间的界线划分,上述这三件作品,即是她透过伸缩尺寸和移山倒海的错位法,试图破坏我们对地理景观常态认知的明显佳例。另一件以数目字取胜的作品为,用15,000根长脚细针钉出哥伦比亚河流程曲线的《针河》。

    从小就嗜读科幻小说,对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程序特别感到亲切熟悉的林璎,在她七年的建筑系学生生涯中,发现到自己其实更像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她认为纪念碑和屋宇建筑物虽然都是以审美为出发点,但由于它们具有象征性和实际功能上的考量,往往担负着沉重的社会人文主义包袱。相较之下,单纯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能让她专注于个人的立场,自由无阻地发挥想象和创作力。因此在她拿到耶鲁大学的建筑硕士学位后,林璎并没有开设建筑事务所,而是找了一间可以同时从事雕塑和建筑设计的私人工作室。

    这次的展览中,就包括了多组林璎在她工作室里完成的中小型系列作品,譬如依据黑海、。海、红海等不同内海的水位,所制作的夹板雕塑;以快速凝结的石膏,来捕捉凭空想象的《无题》浮雕地景;数张用粉蜡笔涂抹擦揉方式绘制的《断裂的地景》;解剖河床和地形结构的立体册页图书等。从海底的地势、岛屿山石的岩层,到水与地面间的交界轮廓,林璎藉由她的雕塑装置向观者说明她如何: 利用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以科学家的眼光来检视我们生存的世界,不论是声纳自海底收录到的影像,或是飞机、卫星所拍摄到航空地图,我逐步把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解读成雕塑造型,并开始创造能够表现大自然景观中所蕴含的有组织性的、系统化现象的视觉作品。

    反刍自然

    林璎经常自日本的禅寺园林、俄亥俄州侯普维尔(Hopewell)原住民在公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图腾、及美国1960至1970年代的地景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取得户外地景装置的创作灵感,和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海瑟尔(Michael Heizer)一样,她也偏好极简的作品表现方式,并且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的张扬作风。对她而言,地景作品应该是反刍自然的艺术创作,最成功的处理手法是将人为的痕迹隐遁于背景中,置观者于自然与人为的交界上。被认为是林璎下一个巅峰期创作里程碑的《汇流》,便是她反刍自然观点下的力作。

    过去五年来,林璎一声不响地埋首于她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宏大的户外地景作品《汇流》,在「系统化地景」展中,林璎特别出示了提摩斯酋长公园、清鱼场、沙卡加威州立公园等多组用夹板、压克力颜料、玻璃珠、贝壳、石膏、黏土不同媒材制作的模型和蓝图计划,让大家管窥这个预定于2008年完成的野心大巨作。从爱达荷的边境起直至太平洋海岸止,长达450英里的《汇流》将沿着奥瑞岗、华盛顿境内的哥伦比亚河,以七个指定据点,重新连接北美西北太平洋的原住民文化,和路易士与克拉克两人当年的探险经历。(注)创作的动机除了彰显前人披荆斩棘的功业事迹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他们的视野和文字的摘录,一路追踪周边景观的演变趋势,以帮助重整濒临灭绝的生态环境,和开创一个能够让现代人反映过去,思考未来的新契机。

    继越战纪念碑、阿拉巴马州马丁.路德.金民权运动发祥地蒙哥曼里(Montgomery)的民权纪念碑之后,林璎又制作了数件与时间的轨迹有关的委任装置作品,其中含括了康乃狄卡州新天堂的《女性之桌》(1993)、纽约长岛火车站宾州站天花板上的《陨蚀的时间》(1995)、(“逝去的时间”:宾夕法尼亚车站的钟。设计参考了月食原理,当黑夜来临,钟面会被背面的阴影咬去一块。)加州史丹佛大学的时间刻度台面《泉流》(2000)、长480公尺,横跨瑞典克尼斯林(Kniesling)大草原的《11分钟土线》(2004)等。属于园林景观的地景装置则有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纳尔艺术中心的《地井》(1993)、密西根大学一万平方英尺的《波浪草坪》(1995)、纽约联邦法院的《音石》(1996)、俄亥俄州克莱弗兰公共图书馆的文字游戏雕塑《阅读一个花园》(1998)等。不砍掉一棵树:是“什么在消逝·空屋”系列中的一件作品,陈列在美国加州科学博物馆外。是一件巨大的圆锥体雕塑,由青铜铸造,内部用回收来的红杉打造。多产的地景雕塑作品外,林璎的建筑设计履历也颇为惊人,除了为数可观的私人住宅外,较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建筑物有:纽约的非洲美术馆(1993)、纽约大学的亚洲∕太平洋∕美国学习部门(1997)、长岛的雕塑中心(2002)、田纳西州克林顿市的哈吉斯(Langston Hughes)图书馆(1999)等新近完成的地景作品的照片和录像,也在这次的展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它们分别为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个占地3.5英亩的地景列阵《输入》(2004)、拷贝自波涛浪涌激荡成的海底地形纹样,为美国联邦法院所塑制的两万平方英尺的缓坡地景装置(2005)、以及为艾尔凡(Irvine)的加州大学艺术学院所设计的《知觉的园林》(2005)。身为两个稚龄女儿妈咪的林璎,非常希望她以女性主义、和平、民权、时间、记忆、自然环境为表现主题的创作品,能够成为视觉性的教育媒体,帮助下一代更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林璎的作品曾于美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等国展出,并为许多私人和包括MoMA在内的大型机构所收藏。她在1999年被时代杂志列入50位未来关键人物的名单后,又于去年被史密斯索尼恩(Smithsonian)艺术学会评选为35为优异代表人士之一。从小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林璎,长大后依然在建筑艺术界里保持她的A等生头衔,她在陆续获颁总统设计奖、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学院、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项后,又破纪录地成为美国女性群英厅中最年轻的佼佼者。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公共景观设计大纲(公共景观设计大纲模板)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公共艺术设计理念100字)

    公共营养师资格证报考官网(公共营养师报名入口官网)

    平面设计大专院校有哪些

    蒙字体设计图片(蒙字的艺术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