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微博用户群体画像(微博用户群体画像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3-04-22 07:19:2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42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微博用户群体画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微博用户群体画像(微博用户群体画像怎么看)

    一、运营团队最重要的指标是啥?

    昨天朋友让我帮忙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一个运营团队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在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一个初创公司的运营团队,当然是拉新的指标和用户活跃度以及推广效果,在很多公司的运营团队的职责是不一样的每个公司对运营这个理解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又得有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用户活跃度,做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用户运营,一切的基础在于用户,用户对你的产品都不感兴趣,你的运营工作就没有做完善,那么怎样去评判这个指标呢,就得从自己产品每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数据上去寻找,当你的团队把用户活跃度做出来之后下一个就是拉新,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拉新就是你的产品在这次拉新活动中或者在日常拉新中带来了多少新用户,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当这两个指标确定以后还得有一个推广效果的指标,这个指标如何去定呢,就是你在你的推广渠道中去确定,比如发了一篇软文,在那些媒体渠道有发布,每个渠道发布的效果怎么样?把这些统计起来,做推广效果的数据统计,这个数据也就是推广效果的指标了。这是我个人针对运营觉得比较重要的三个指标,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比如用户留存,楼上也说到的营收等等,还有优化反馈,相对而言比较重要的还是用户活跃度,拉新以及推广效果。

    这样的回答有一种很笼统的感觉,那么咱们就细说一下运营团队最重要的指标到底是什么,该怎么样去定这个指标?

    从指标这个上面其实我们要分几种,

    第一业绩指标,这个是你对公司负责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运营团队需要为公司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些事情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公司指标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电商公司的运营团队指标就是销量咯,还有在一些社交APP的指标当然是用户留存,活跃度等等了。

    第二就是运营团队内部对产品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看你的运营工作是否是做到位了,在APP的运营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用户活跃比例,用户主要来源和用户留存率,这三个运营指标,确定这个三点之后你的运营团队才能有效的去做APP的推广运营工作。

    做运营最重要的除了那些指标之外更多的是用户的数据,如何建立你的用户画像,如何去把你的用户精准化,怎么去寻找到用户,这才是最该干的事,而不是去纠结什么指标,指标这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参考,拿来看你的把我上面说到的东西是做到什么程度去了的,所以咱们做运营更需要去接近用户,做一场活动,更需要的是了解用户,但是其实我们也知道了解用户之后,用户也就了解你了。做运营时候将你的用户画像做出来,用户经常出没的地方,找到目标群体的喜欢,为他们做画像,你可以选择一些你觉得ok的准用户约出来聊聊你的产品,因为网络与现实很多用户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得去探寻用户的内心,而不是成天自己去想。

    我是晓云专注运营,喜欢分析,富有正能量,用思维去打开另一个世界,我坚信科技是世界发展的力量。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169564341

    二、怎么让更多的人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

    一、定位公众号性质

    比如你的公众号是关于穿着搭配的,公众号名字、简介上突出你的公众号的定位。

    二、分析你的用户群,构建用户画像

    用户的标签是什么,特征是什么,行为习惯等。比如,穿着搭配一般是中青年女性中自己不太会搭配的人会关注的话题。

    三、社交平台引流

    • 回答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末尾做公众号推广,注意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干货,回答的精彩后自然会吸引粉丝

    • 活动的方式:通过策划活动吸引粉丝,在微博,微信上转发

    • 社群推广:自己的微信群,QQ群等群体推广

    四、内容推广

    软文推广最简单但是也最难,因为你需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软文,投放到一些高关注的门户网站。这对于内容,文笔要求非常高。

    三、如何搭建用户成长体系?

    本文的思维框架如下所示:

    1.用户成长体系是什么

    2.用户成长体系作用何在

    3.如何着手设计用户成长体系

    4.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

    在开始谈用户成长体系之前,先介绍下互联网运营范畴:

    用户运营:

    用户关系的维护、用户行为的规范、 用户成长体系的搭建 、用户投诉困难的处理、用户模型和用户画像。常见如工作人员与用户的互动交流、用户的等级特权等。

    内容运营:

    内容的创造、建设、编辑、审核、推荐、组织、呈现,从而提升内容价值、维护符合产品理念的内容氛围等。常见如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UGC社区文章推荐等。

    活动运营:

    策划、组织用户活动,实现传播产品价值观、活跃社群氛围、加强品牌建设等目的。活动有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多常见H5页面裂变转发传播活动,线下如分享会、粉丝见面会等。

    常用方法有3种:

    1)积分/成长值/经验值

    通过完成某一操作/任务而获得,作为评判等级的量化区间,部分时候也可兑换礼品/享受某一权益。

    常见的形式有游戏/网站中的升级、经验高受推荐、积分享受优惠、积分兑换礼品等。

    2)等级会员

    等级会员将用户依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级,不同的用户等级匹配不同的权力范围。

    常见的会员等级:普通会员、铜牌会员、银牌会员、金牌会员、白金会员等;

    常见等级:V1、V2、V3、V4、V5...

    3)勋章/奖章/成就

    为符合某一要求/某一任务的用户颁发证明,表明用户的参与经历/某一特性。

    常见如新浪微博勋章。

    另外,用户成长体系还有其他的玩法。

    1)关注数/粉丝数:即多少人对你表示关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你在社区/网站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如的粉丝数和知乎的关注人数

    2)认证:实名认证、企业认证等。比如新浪微博的加V

    3)虚拟货币:某社区或特定群体中流通的虚拟币种,可以获取和实现资源交换。如王者荣耀中的金币、钻石,可以用来购买英雄与皮肤。

    4)标签/评价:可以自行添加或他人添加,自我评价是个人推介,他人评价是社交满足

    5)排名:根据不同维度进行用户间的排名并作出相应展示。如抖音的推荐机制

    6)签到/任务/分享:为常见的用户成长体系玩法,用来增加用户粘性和社交推介

    总结:

    以上这些,同一产品中的成长体系往往是 多种方法交叉 ,成长体系不一定是显性的,也可以是 隐性的 。

    用户成长体系的实质就是:

    1)用户成长体系是一种运营手段

    2)实质是将用户分层并进行差异化激励

    用户成长体系的作用分两个角色来看待:对企业和对用户。

    对企业:

    1)确保优质资源或增值服务被核心目标用户所使用

    如:PDF转Word这一功能仅支持付费会员。

    2)对用户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确保用户利益和网站利益的统一,建设健康稳定的网站生态环境。

    3)从用户中筛选出真正的目标用户,对用户进行分层和区分

    4)将不合适的用户进行尽快的排除。产品的调性需要和用户属性保持统一

    5)作为激励方式,提升用户的主动活跃,增加用户情感投入,增强用户粘性。

    对用户:

    1)成长体系能够使优质用户获得优越感

    2)在使用网站达成使用价值时,及时得到正负激励。如玩游戏的一大乐趣在于升级的过程,而不仅仅成功升级

    3)达到等级要求的用户可以享受等级提升带来的特权

    4)让目标用户/持续使用的用户/遵守规则的用户持续性的享受满足

    因此,可以总结,用户成长体系的目标为:

    1)留住有价值的用户(目标用户)

    2)培养高价值的用户(将用户进行区分,有限资源格外培养)

    3)增加产品粘性和活跃度

    在开始着手设计用户成长体系之前,需要搞定“5个明确”。如下:

    用户成长体系需要通过建立可量化的模型,如积分、成长值等指标,来定量的建立模型。这样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积分或成长值的运算,而不是随心所欲不断变化。

    总结就是, 有维度可考量,有标准来计算。

    1.奖惩制度

    根据用户不同的行为和表现,给予用户正向或负向的回应。

    2.等级制度

    将用户进行分级,不同的级别代表不同的权限范围。

    3.晋升制度(升级、降级、保级)

    不同等级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条件和途径

    那么如何设计上述三种制度呢?有2种方法:

    1)RFM模型

    (R 最近一次消费、F消费频次、M消费金额)---三个维度对用户分级

    2)预先设置标尺/标准

    上述制度中的指标设置,可以预先设置其中的一两个数字,从而倒推其他数字。

    举几个例子。

    聚美优品的会员等级晋升要满足两个条件:

    1)累计购物达到一定数额

    2)累计退货款金额不超过累计金额一定比例

    会员等级保留要满足两个条件:

    1)每月最低购物次数/金额

    2)累计退货款金额不超过累计购物一定比例

    前期准备不充分,就已经错了一半,方向错误,事倍功半。常见错误有:

    1)成长体系搭建根本不适合

    2)不断变换玩法,让用户无所适从,甚至让用户产生被戏弄感

    3)不能本末倒置

    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是有情绪的,这些情绪有:高兴、难过、困惑、不解、愤怒、兴奋等。

    无论用户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一定要有回应和反馈。

    在意用户的行为,及时反馈。

    成长体系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行销对路。

    用户成长体系不是万能的,甚至不是一定需要的,它在不同的业务产品的表现方式不一样,展现方式也不一样。

    用户成长体系与战略有关、与平台有关、与产品理念有关、与目标用户有关、与使用场景有关。

    带着上面的梳理,试着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同为社交工具,为什么微信没有等级制度,QQ有?

    2)为什么豆瓣、知乎没有等级制度?

    带着上面的思路,我着手设计了一套用户成长体系后台。后台设计框架如下:

    以上。

    四、产品调研之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通常在产品开始立项前或产品上线后,希望通过针对用户的调研收集用户行为及操作等基础数据,然后从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为自己的产品设计提供基础需求,和通过用户反馈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升级。那么用户调研究竟是如何去做的?

    用户调研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产品经理要确定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调研的对象是谁,调研的内容是什么、要有哪些工作人员如何设置调研内容等。

    通常情况下, 用户调研的目的 有如下几点:

    找准行业产品机会缺口,衡量各种因素,制定产品战略路线;

    确定目标用户,确定产品核心,为产品设计和市场运营提供数据基础;

    了解和分析用户群体的需求和行为,验证目标客户是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了解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建议,以及对其他品牌相比的优缺点;

    提高产品提高产品的销售决策质量、解决存在于产品销售中的问题或寻找机会进而系统、客观地识别、收集、分析和传播营销信息,及时掌握一手资源;

    调查对象 ,不同的产品类型调研对象也不相同:

    如果目标用户为B端用户,那么主要对象为高管、经理和操作人员。调研过程就需要对于高管了解对系统的宏观期望与建设目标,对于经理的访谈了解管理方式上的目标与建议,对操作人员了解具体操作时的指导意见。管理层追求的是系统在人员与业务管理上的高效便捷,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但这往往会为普通操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例如繁杂的审批流程。有时候双方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冲突,所以调研不同类型的用户正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最大化去平衡各方的利益。

    如果目标用户为C端用户,可以通过5w和1H的方法来进行用户调研:

    who: 目标用户

    when: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点+行为习惯

    what:用户会做什么

    where:用户使用场景

    why:用户需求

    How:用户执行任务或达到目标采取措施的细节

    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设备干什么样的事情。

    (以英国智能手机海外浏览器的市场调研为例,来说明C端用户的调研目标设计)

    用户调研方法 常用方法:问卷调查、用户AB测试、焦点访谈、户外调研、用户访谈、用户日志、情景调查、网上有奖调查等。

    用户访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访谈中可以与用户进行更长时间、更深入的交流。较容易获得用户真实的想法以及潜在因素等,通常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调研者提出的问题也需要经过仔细的推敲与打磨,在文章下一部分会重点讲问题的组合方式。

    问卷调查,是大家普遍比较熟悉的调研方法。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调查面广、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反馈以进行数据统计 /分析。缺点是不够深入,并且问卷在设计上很大程度会左右用户的回答。所以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直接决定了这次调研的质量。一份优秀的问卷需要主要两个方面:篇幅与问题类型。通常问卷不适合超过15 分钟,并且设置的题目应尽量具体不空洞。在问题设置上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的问题(提供多个选项,与选择题相似),因为这类问题很容易诱导被调研者,从而产生不准确的结论。另外使用半封闭与开放式问题的好处在于这类问题能让被调研者产生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情景调查,较适合B端产品,看用户在熟悉的环境下如何操作。这种做法能够让产品人员对需求与业务流程建立更直观的认识并且更容易获得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在观摩的过程中需要多思考,努力总结出整个任务的步骤、找到脉络。

    附件: 用户研究工作中的14个经典方法

    从用户属性调研 ,需要建立用户属性表,定位产品面向用户特点,包含:

    用户定位:(什么样的人会使用我们的产品)

    客户定位: (什么样的人会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用户分类:(将拥有共同特征或行为的用户归类,对有价值用户分析)。

    用户特点:(人口统计信息、性格、爱好、需求特征等)。

    用户行为:(行为时间、地点、频率、习惯、消费等)。

    (用户属性表如下)

    针对产品的维度调研 ,不同产品从不同层次进行维度调研,包含: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视觉层。(例:产品立项前,则主要从战略层和范围层进行调研。)

    战略层对应产品目标,用户需求。战略是对目标、需求的商业化方案的归纳。

    范围层对应产品的信息和功能点,涉及到产品的侧重点和取舍。

    结构层对应产品的实际落地,产品在这个层面开始具体化。

    框架层对应产品具体内容的呈现,产品进一步具体化,落实到界面。

    表现层对应产品的视觉传达,是产品的美化。

    针对收集到的调研数据,需要整理出有效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细致的处理、分析。

    调研结果分析

    1、将规范的数据按照维度整理、录入,然后进行建模;不规范的数据的话就必须得自己先通过一些定性的处理,让它变得规范,然后再用工具进行分析;

    2、封闭性的问题,设置选项归类即可。开放性的问题,建议还是先录下来,然后再头脑风暴整理出有用的东西;

    3、定性的,焦点访谈和深访,都可以录音,在事后可以形成访谈记录;焦点访谈的过程中,可以以卡片的形式或者其他的形式让用户做选择题,可以获取少量的有数据性的东西,其他的更多的是观点、方向性的,这个需要在整理访谈记录的时候根据问题来归纳整理;

    4、深度访谈的数据整理,做头脑风暴,建立多个用户模型,强行量化这些数据。此方法做人群研究较为有效。

    数据分析具体方法

    1、数据分析需要掌握数据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分析工具如SPSS等);

    2、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对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中的差异,从而揭示这些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情况。对比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结构分析法:被分析研究总体内各部分与总体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即总体内各部分所占的指标。

    交叉分析法:同时将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值交叉排列在一张表内,使各变量值成为不同变量的交叉点,一般采用二维交叉表进行分析。

    分组分析法:按照数据特征,将数据进行分组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他还有比如漏斗图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矩阵关联分析法等。(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参考:《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一书)

    调研报告撰写

    1、数据分析后进行说明总结,以图表或图形的形式直观呈现;

    2、报告的组成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相关内容;

    3、分析用户当前现状,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点;

    4、分析产品不足和解决方案,通过旁听和证明法了解领导者的想法和目的;

    5、根据调研思路,采用图表、用户画像和故事版等方式,完善报告,数据分析结论,总结趋势和规律。

    1、 用户调研误区

    误区1:通过问答创建用户画像

    Alan Cooper提出了Persona这一概念,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通过调研去了解用户,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来形成用户画像。理论是没错的,但在具体执行中,用户调研太急于为用户分类与贴标签,这样得到的用户特征很容易片面而不准确。因为人有许多面,不同时间场合会表现出不同的自我描述,同时自我认知未必是准确的。

    那么该如何创建用户画像呢?我认为比较恰当的做法是事先调研。以社交阅读产品为例,通过用户账号可得知个人资料、加入时间、活跃程度、兴趣点、图书列表及购买情况、社交网络等。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微博、博客等了解更多用户的信息与兴趣。事先做好用户画像的功课能提高访谈的起点,有所侧重的提问,而不是对用户一无所知

    误区2:调查用户行为而非心理

    在调研中,我被频频提问一些占比分布,频度统计的问题。以前作为提问者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今天一一回答才发现,给出的数字那真是拍脑袋。一是因为使用过程中没有具体统计过时间、频率,只能大概估算;二是因为普通用户只关注使用体验,对统计数字不敏感,就拿阅读产品的使用频率比例来说吧,并不是以产品为维度的,而是以内容为维度的,最近在读什么书决定了最近使用哪款产品。所以呢,最好不问过于量化的问题,如果要量化,用户数据和用户日志更能诚实准确的反应用户行为。

    用户调研比起数据,更能反映的不是用户行为,而是用户心理,是用户在做出行为之前的一系列目的、动机、需求、感受、体验,更需要的不是做统计,而是引导用户讲故事。我认为这样一些问题有助于引导用户讲故事并挖掘其心理:

    用户是如何知晓并到达产品的?

    用户会如何向别人形容产品特点?(自问:用户的形容与产品定位相符么?)

    对于用户哪些功能是must have哪些是nice to have?

    用户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并找到”该产品?

    用户感知到的与竞品的明显差异是什么?

    误区3:混淆个性与共性

    一个用户的特征和想法是个性,不能代表全体用户。但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越是个人的,越是普遍的。用户调研,正是一门挖掘个体之共性的艺术。

    举例来说,我在调研中提到,找一本书时我会先到字节社找,因为字节社的书可以复制文字做笔记很方便。这其实就透露了两个用户心理痛点:做笔记、资源全。对于产品来说,大部分用户的must have是共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用户就会转而使用其他产品了;nice to have是个性,这里面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了,能满足更好,不能的话也能凑合用。

    分辨用户的个性与共性,能让调研结果不仅仅是一家之言,也能发掘用户的共同特征与普遍现象,从而作为产品决策的有力依据。

    最后,如果我设计问题来调研自己,我会这么问:

    1、我注意到你的阅读列表中有19本书,其中8本购买,11本试读。能否介绍一下每本书分别是如何发现的?(搜索、逛书店、社交推荐、微信账号推荐、参加活动等等)

    2、和竞品相比,你使用这款产品的原因是什么?竞品有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该产品和竞品分别有哪些不足?

    3、你会向朋友推荐这款产品么?如果会的话,会如何形容?

    4、你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并使用这款产品?

    5、演示或描述计划中的新功能,观察哪个最让用户感到兴奋。

    2、问卷调查注意事项

    在使用问卷调查或访谈时,各个问题的顺序应该根据业务逻辑顺序组织。想要高效地在访谈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使用"问题组"的方法,循序渐进得切入被访谈者的真实想法。具体来说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漏斗结构和菱形结构来组织问题组。

    金字塔结构 ,采用金字塔结构构成问题组,是一种归纳的过程。使用这种形式时,调研者会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通常是以封闭式的问题 (提供多个选项,与选择题相似)开始,然后使用半开放式的问题,并且鼓励被调研者用更通用的回答来对问题进行拓展。如果你认为被调研者还不在状态需要对这个话题进行预热时,就应该采用金字塔结构。当你想结束问题时,同样也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问题的顺序。

    漏斗结构 ,实际上是一个演绎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把问题逐步聚焦。它通常以通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始,然后用封闭式的问题缩小可能的回答。漏斗结构能够为开场提供一种容易且轻松的途径,当被调研者对这个话题有情绪波动时就要适当控制使用问题的顺序并根据被调研者的回答决定问题的深入程度。

    菱形结构 ,实际上就是上面两种结构的组合,这种方式通常以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开始然后过渡到通用型问题,最后再根据一个结论进行深入。调研者首先会提出一些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为调研做铺垫。随着问题的逐步展开,向被调研者提出明显没有"通用"答案的问题。然后根据回答,调研者再次限制区域深入某一个问题以得到明确的答复,这样就完成了一组完整的问题。

    (注:本文根据网络和个人经验总结整理。)

    以上就是关于微博用户群体画像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微博数据助手(微博数据助手可以看到访客吗)

    如何清除微博僵尸粉(如何清除微博僵尸粉丝)

    微博搞笑排行榜真人(微博搞笑排行榜真人视频)

    产品详情介绍页怎么做(产品详情介绍页怎么做好看)

    中国式荒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