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HTTP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3-04-22 07:13:57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4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HTTP名词解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HTTP名词解释

    一、网络术语解释Ⅰ(高分)

    FTP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文件传输协议。它和HTTP一样都是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协议,用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送文件。相比于HTTP,FTP协议要复杂得多。复杂的原因,是因为FTP协议要用到两个TCP连接,一个是命令链路,用来在FTP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命令;另一个是数据链路,用来上传或下载数据。

    FTP协议有两种工作方式:PORT方式和PASV方式,中文意思为主动式和被动式。

    PORT(主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客户端在命令链上用PORT命令告诉服务器:“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服务器从20端口向客户端的XXXX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PASV(被动)方式的连接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FTP端口(默认是21)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接受连接,建立一条命令链路。当需要传送数据时,服务器在命令链上用PASV命令告诉客户端:“我打开了XXXX端口,你过来连接我”。于是客户端向服务器的XXXX端口发送连接请求,建立一条数据链路来传送数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种方式的命令链路连接方法是一样的,而数据链路的建立方法就完全不同。而FTP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第二个 : HTTP是什么?

    当我们想浏览一个网站的时候,只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网站的地址就可以了,例如www.microsoft.com,但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出现的却是:http://www.microsoft.com ,你知道为什么会多出一个“http”吗?

    一、HTTP协议是什么

    我们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的网站地址叫做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就像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门牌地址一样,每个网页也都有一个Internet地址。当你在浏览器的地址框中输入一个URL或是单击一个超级链接时,URL就确定了要浏览的地址。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将Web服务器上站点的网页代码提取出来,并翻译成漂亮的网页。因此,在我们认识HTTP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URL的组成,例如:http://www.microsoft.com/china/index.htm。它的含义如下:

    1. http://:代表超文本传输协议,通知microsoft.com服务器显示Web页,通常不用输入;

    2. www:代表一个Web(万维网)服务器;

    3. Microsoft.com/:这是装有网页的服务器的域名,或站点服务器的名称;

    4. China/:为该服务器上的子目录,就好像我们的文件夹;

    5. Index.htm:index.htm是文件夹中的一个HTML文件(网页)。

    我们知道,Internet的基本协议是TCP/IP协议,然而在TCP/IP模型最上层的是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它包含所有高层的协议。高层协议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计算机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哪部分内容首先显示(如文本先于图形)等。这就是你为什么在浏览器中看到的网页地址都是以http://开头的原因。

    自WWW诞生以来,一个多姿多彩的资讯和虚拟的世界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可是我们怎么能够更加容易地找到我们需要的资讯呢?当决定使用超文本作为WWW文档的标准格式后,于是在1990年,科学家们立即制定了能够快速查找这些超文本文档的协议,即HTTP协议。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

    二、HTTP是怎样工作的

    既然我们明白了URL的构成,那么HTTP是怎么工作呢?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这个问题。

    由于HTTP协议是基于请求/响应范式的(相当于客户机/服务器)。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方式的格式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协议版本号,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请求修饰符、客户机信息和可能的内容。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信息,其格式为一个状态行,包括信息的协议版本号、一个成功或错误的代码,后边是MIME信息包括服务器信息、实体信息和可能的内容。

    许多HTTP通讯是由一个用户代理初始化的并且包括一个申请在源服务器上资源的请求。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代理和服务器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在Internet上,HTTP通讯通常发生在TCP/IP连接之上。缺省端口是TCP 80,但其它的端口也是可用的。但这并不预示着HTTP协议在Internet或其它网络的其它协议之上才能完成。HTTP只预示着一个可靠的传输。

    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打电话订货一样,我们可以打电话给商家,告诉他我们需要什么规格的商品,然后商家再告诉我们什么商品有货,什么商品缺货。这些,我们是通过电话线用电话联系(HTTP是通过TCP/IP),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传真,只要商家那边也有传真。

    以上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宏观运作方式,下面介绍一下HTTP协议的内部操作过程。

    在WWW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信息交换过程,它分四个过程:建立连接、发送请求信息、发送响应信息、关闭连接。这就好像上面的例子,我们电话订货的全过程。

    其实简单说就是任何服务器除了包括HTML文件以外,还有一个HTTP驻留程序,用于响应用户请求。你的浏览器是HTTP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浏览器中输入了一个开始文件或点击了一个超级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了HTTP请求,此请求被送往由IP地址指定的URL。驻留程序接收到请求,在进行必要的操作后回送所要求的文件。在这一过程中,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已经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包(packet),每个数据包包括:要传送的数据;控制信息,即告诉网络怎样处理数据包。TCP/IP决定了每个数据包的格式。如果事先不告诉你,你可能不会知道信息被分成用于传输和再重新组合起来的许多小块。

    也就是说商家除了拥有商品之外,它也有一个职员在接听你的电话,当你打电话的时候,你的声音转换成各种复杂的数据,通过电话线传输到对方的电话机,对方的电话机又把各种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声音,使得对方商家的职员能够明白你的请求。这个过程你不需要明白声音是怎么转换成复杂的数据的。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象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对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 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什么是DNS?

    这次教你一个对上网蛮重要的东西,它叫DNS(Domain Name System)。呵呵,光看名字就有点莫名其妙是吧?其实,DNS的作用和我们电话的114查号台一样,它的作用就是把域名和IP地址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每一个网站在网络上的识别标志是我们平常听到的IP地址,而不是什么www.sohu.com之类的域名,但因为IP地址为纯数字的,很难记,所以就有专业的服务器将一个个域名和特定的服务器的IP地址联起来,这样,在我们上网查找网页的时候,就可以输入容易记忆的域名了。

    DNS的由来

    你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需要DNS这样一种东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使用文字形式的网络地址。其实这里有个“历史遗留问题”。在早起的网络世界里,每台电脑都只用IP地址来表示,那时的电脑主机很少,所以记忆起来也不难。不久,仅仅用脑子和纸笔记忆这些IP地址就太麻烦了,于是一些UNIX(一种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服务器)的使用者就建立一个hosts对应表(这个我后面再解释),将IP地址和主机名称对应起来。这样,用户只需输入电脑名字就可以代替IP来进行沟通了。

    DNS时如何工组的

    DNS使用的时阶层式工作方式,很像电脑的目录树结构,在最高层是根目录,然后下面分为很多子目录,子目录里面还有子目录(什么,不懂什么是目录树?按住有windows徽标的那个键,然后按R,输入cmd,在打开的那个黑色的屏幕里输入tree,看看吧,这个就是目录树)。例如,yahoo.com.cn这个网站,这个域名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从com.cn分配下来的,com.cn又是从cn分配而来的,猜猜.cn是从哪里来的?告诉你,是从“.”来的,这个就是“根域”(root domain)。根域是域名的最高层,而“.”这层是由I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互联网信息中心)所管理。全世界的域名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解释,我们的电脑就是通过问掌管不同域的DNS服务器,从而最终得到这个网站的IP地址。而平常我们不输“yahoo.com.cn.”是我们可以省略“.”。(世界上有很多主干DNS服务器,其中最重要的是13台路由服务器。如果路由服务器无法正常运行,那么INTENET就会陷入瘫痪。这13台服务器的名字分别为“A”至“M”,其中10台设置在美国,另外各有一台设置在英国、瑞典和日本。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几个名词解释和问答。

    中文名词就不用解释了

    DSS 决策支持系统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9.htm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交换”。

    http://baike.baidu.com/view/57826.htm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般用于描述企业内部电脑系统的术语,这种系统主要提供与企业商业操作相关的信息

    MRP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MRPⅡ MRP 2(制造资源计划)是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目的是合理配置企业的制造资源,包括财、物、产、供、销等因素,以使之充分发挥效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http://baike.baidu.com/view/532770.htm

    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6071.htm

    问题实在太多了!回答不过来!

    三、错了!upnp是什么?

    UPnP协议

    一、 UPnP是用来干什么的?

    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使我们在网上冲浪、收发邮件、听到远方传送来的声音、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下载软件、点播节目、即时聊天等等、等等……实现的功能好像已经不少,但,人的欲望无止境,享福人还想更享福,还有许多目标没有达到:例如,怎样才能使我们在网络上,像平时用遥控器那样,操作空调器、电风扇、厨房电器,或网络远端的电器设备呢?如何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使这种“遥控”更具智能化?甚至,将一系列相关的控制写到一个脚本中,以便用户定制自己所喜爱的控制流程?……等等。实现诸如此类的效果,将是有巨大需求的应用技术。如果实现通过网络用UPnP控制家用设备,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很多新的体验。例如:

    1.你在下班之前,或在回去的路上,就可以先打开家里的空调器和厨房设备,等进入家门,立刻就是一个温度宜人的环境――厨房里的饭也做好了。房间温度的高低和厨房内煮饭的过程,都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脚本”程序进行的,绝对可靠。

    2.你若是一位上档次的音乐发烧者,肯定对聆听音乐的环境要求很严:音箱位置高低、音量大小、灯光明暗、窗帘拉不拉上都有讲究。手动控制随好,毕竟不方便。你要使用上UPnP,一切都会为你代劳。还能将你习惯的音响音量、灯光亮度、音箱的高度等等,以你认为最佳的参数写到执行脚本中,以后可以都以此为准。如果你拥有自己的专门听音室,只要你打开听音室的门,上述的环境就会立刻设置好。曲终人散,只管放心离开好了,UPnP系统会自己关闭音响,熄灭电灯,拉上窗帘。

    3.你人在办公室,心里却放不下家里的孩子。用上UPnP,只要在家里安装摄像头,建立好与网络的连接。在办公室内,启用桌面电脑的WEBTV,连通网络后,可以即时监视孩子在家里的一举一动。

    凡此种种的方便和诱人之处还很多,不胜枚举。

    其实,这已经不是科学幻想、也不是专家预言。目前用UPnP协议就可以实现这些操作!这正是windows xp系统急于加入UPnP的原因。正因为UPnP是一个协议,UPnP的使用可跨越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应用程序也没有开发语言的局限。可工作于各种形式的网络结构。且仅以现在的网络设施为基础,仅仅加上这个UPnP协议,既不用添加新的设施,也不用重新架设网络介质就可以投入使用!

    UPnP协议具有下述特色:

    1. 以网络为应用环境,不考虑“孤岛”中的计算机。

    2. 以TCP/IP和整个Internet为基础。这样是“中立”的,不依附于任何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不使用特定的API函数,不受程序设计语言的局限。可以无缝地接入传统网络。

    3. 设备可以动态地进入网络中,随后获得IP地址,“学习” 或查找自己应当进行的操作和服务的信息;“感知”别的设备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当前的状态 。所有这些,都应当是可自动完成的。

    4. 每个设备都可读取属于自己的、特定的状态和参数;完成控制操作后应当发出“操作完成”的响应信号。如果失败,则应发出控制失败的信号。

    二、UPnP协议的层:

    UPnP协议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可用的设备模型, 因篇幅这里不对整个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但你应当记住下面的主要特征:

    1. UPnP是一个多层协议构成的框架体系,每一层都以相邻的下层为基础,同时又是相邻上层的基础。直至达到应用层为止。该图中的最下面是就是IP和TCP,共两层,负责设备的IP地址。

    2. 三层是HTTP、HTTPU、HTTPMU,这一层,大家应当是熟悉的,属于传送协议层。传送的是内容都经过“封装”后,存放在特定的XML文件中的。对应的SSDP、GENA、SOAP指的是保存在XML文件中的数据格式。到这一层,已经解决了UPnP设备的IP地址和传送信息问题。

    3. 第四层是UPnP设备体系定义,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公用的设备模型。任何UPnP设备都必须使用这一层。

    4. 第五层是UPnP论坛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的设备定义层,在这个论坛中,不同电器设备由不同的专业委员会定义,例如:电视委员会只负责定义网络电视设备部分,空调器委员会只负责定义网络空调设备部分……,依此类推。所有的不同类型的设备都被定义成一个专门的架构或者模板,供建立设备的时候使用。可以推知,进入这一层,设备已经被指定了明确用途。当然,这些都必须遵守标准化的规范。从目前看,UPnP已经可以支持大部分的设备:从电脑、电脑外设,移动设备和家用消费类电子设备等等,无所不包,随着这个体系的普及,将可能有更多的厂家承认这一标准,最终,可能演化为公认的行业标准。

    5. 最上层,也就是应用层,由UPnP设备制造厂商定义的部分。这一层的信息是由设备制造厂商来“填充” 的,这部分一般有设备厂商提供的、对设备控制和操作的底层代码,然后,就是名称序列号呀,厂商信息之类的东西。

    三、协议内部的详细情况

    仅仅有这样五层UPnP协议,也只不过有了一个共同遵守的框架,实际的UPnP系统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呢?

    完整的UPnP服务系统由支持UPnP的网络和符合UPnP规范的设备共同构成的。

    整个系统是由设备、服务、和控制指针三部分所构成。

    设备:

    这里是指符合UPnP规范的设备。一个UPnP设备可以看成一个包含服务并嵌套了常规设备的“容器” 。例如,一个UPnP的VCR(录像机)设备可以包含磁带传送服务、调谐服务和时钟服务。就是说,UPnP之下的设备不能仅仅理解为硬件意义上的设备,而应当包括服务功能。

    不同种类的UPnP设备将关联不同的设置、服务和嵌入设备。如打印机和VCR属于不同用途的设备,服务就不可能定义成一样的。

    服务:

    设备执行用户请求的控制过程,可划分成一个个很小的阶段或单位,每个单位就称为一个服务。每一个服务,对外都表现为具体的行为和模式,而行为和模式又可以用状态和变量值进行描述。只要可以用数值描述,在计算机里面就容易处理了。例如,模仿一个时钟,它只有一个工作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模拟并显示当前的时间。而一个时钟的行为共有两种(也只有两种):

    1. 设置时间(用来“即平时说的对表”).

    2. 得到时间(用于显示时间)。

    其它设备服务,也是用这样思路来描述和定义的,一个设备也可以被定义多个服务。不论是设备的定义信息和服务的描述信息,都保存在一个XML文件中,这个文件也是UPnP协议构成的一部分。当设备建立和使用服务的时候,XML文件可以与它们进行关联。

    XML文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状态表”,状态表可进一步分为“服务状态表”和“事件状态表”。整个UPnP设备运行的全过程内,状态表贯穿始终,当设备状态改变的时候,例如发生参数变化或状态刷新的时候,立即就在“状态表”中反映出来。如控制服务器在接收到设置时间的行为请求时,就立即执行请求(对时操作),并给出响应,同时更新状态表中的有关数据。相应地,事件服务器负责向对此事件感兴趣的设备公布所发生的状态改变。例如,一个火灾事件发生后,事件服务器就向火灾报警器发布这个事件,导致报警器动作产生报警信号。

    控制指针:

    在UPnP网络中,用户请求设备执行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指针实现的,控制指针首先是一个有能力控制别的设备的控制者,还要具有在网络中 “发现”控制目标的能力。在发现(控制目标)之后,控制指针应当:

    ①取得设备的描述信息并得到所关联的服务列表。

    ②取得相关服务的描述。

    ③调用控制服务行为。

    ④确定服务的事件 “源”,不论何时,只要服务状态发生改变,事件服务器会立即向控制指针发送一个事件信息。

    从上面说到的各种信息,都保存在XML文件中,不同用途的信息,格式不同。保证可以各取所需,不会混淆。

    那么,UPnP的完整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UPnP在控制指针和被控制设备之间提供通讯功能。而网络介质、TCP/IP协议、HTTP仅提供基本的连接和IP地址分配。整个工作过程需要处理六个方面的内容,即地址分配、发现设备、对设备的描述、设备控制、设备事件、设备表达。

    地址问题:

    地址是整个UPnP系统工作的基础条件,每个设备都应当是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客户。当设备首次与网络建立连接后,利用DHCP服务,使设备得到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可以是DHCP系统指定的,也可以是由设备选择的,当然,有能力自己选择IP地址的设备,必然是那些“聪明”的设备才行!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动”IP地址。

    如果遇到本地DHCP管理范围之外的IP地址请求,还需要解决“友好设备”

    的地址分配问题,这个问题通常由域名服务器来解决。

    发现设备:

    可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控制请求之后,在当前的网络中查找有无对应的可用设备;另一种情况是某一设备接入网络、取得IP地址之后,就开始向网络“广播”自己已经进入网络,即寻找控制请求。

    设备的描述:

    简单说,这是声明“自己”是什么样的设备,例如名称、制造厂商、序列号码等等。刚开始“发现”设备后,控制指针对这个设备的“了解”还很少,需要依据ULR找到该设备的描述文件,从这些文件中读取更多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的范围很广,一般都是由设备的制造厂商提供的。主要的描述项目有:控制的模式名称和模式号码、设备序列号、制造厂商名称、厂商的WEB的ULR……等等。这些一般都存放在特定的XML文件中;

    设备控制:

    控制指针找到设备描述之后,会从描述中“提炼”出要进行的操作并获悉所有的服务;对每个UPnP设备来说,这些描述必须是很确切、很详细的,描述中可能包含有命令或行为列表、服务响应信息、用到的参数等等。对于服务的每个行为,也伴有描述信息:主要是整个服务进行期间的变量、变量的数据类型、可用的取值范围和事件的特征。

    要控制某个设备,控制指针必须先发送一个控制行为请求,要求设备开始服务,然后再按设备的ULR发送相应的控制消息,控制消息就是放置在XML文件中的那些SOAP格式的信息。最后,服务会返回响应信息,指出服务是成功或是失败。

    设备事件:

    在服务进行的整个时间内,只要变量值发生了变化或者模式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就产生了一个事件,系统将修改上述提到的事件列表的内容。随之,事件服务器把事件向整个网络进行广播。另一方面,控制指针也可以事先向事件服务器预约事件信息,保证将该控制指针感兴趣的事件及时准确地传送过来。

    广播或预约事件,传送的都是事件消息,事件消息也放在XML文件中,使用的格式是GENA。

    设备投入工作之前的准备―――初始化过程,也是一个事件,初始化需要的各种信息也是用事件消息传送的。包括的内容主要是:变量初始值,模式的初始状态等等。

    设备表达:

    只要得到了设备的ULR,就可以取得该设备表达页面的ULR,然后可以将此表达纳入用户的本地浏览器上。这部分还包括与用户对话的界面,以及与用户进行会话的处理。

    整个UPnP系统,是在“中枢神经”的指挥下协同工作的。其大致情形如下:

    凡是具备IP地址的的设备都必须直接使用网络的IP地址,但有些设备可能并不具备直接使用网络IP地址的能力,例如,电灯开关的控制就是这样,这是非IP设备;非IP设备通过网桥(UPnP Bridge)来与控制指针交换信息。

    直接使用IP地址的有:控制指针(可在口袋电脑和远程设备上发出控制)、本地设备,例如VCR和时钟;以及网桥。非IP设备有所谓轻设备(如温度控制器)和非UPnP的设备(如电灯控制开关等)。

    上述介绍属于硬件方面,下面再说作为控制灵魂的软件:

    在上面的叙述中,多次提到用XML文件存放需要的信息,因为无论是控制指针或设备服务,都需要很多信息,有读出的,有传出的,UPnP协议约定这些都存放在特定的文件XML中。用途不同的信息,在XML文件中的格式不同。所以,相关的XML文件是控制服务的灵魂。

    UpnP正在向我们一步步走近,现在已经是足声可闻了。不久的将来,必然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也蕴含着无限商机。尽管现在存在问题,也难保以后就不会再出现新的问题,但这既然体现了人的需求意向,就会有巨大的生命力,暂时的挫折不会使得它停下前进的脚步!

    附:这是本文出现的相关名词解释:

    传送协议:

    主要用HTTP 、HTTPU和HTTPMU:

    HTTP:

    这是大名鼎鼎的东西,不用多说,但就UPnP系统来说,HTTP及其派生协议都属于核心部分。

    HTTPU和HTTPMU:

    这些都是从HTTP协议中派生定义出来的。主要用于传送SSDP格式的设备消息。

    SSDP:

    是一个“简单服务发现协议” ,即英文“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的缩写” , 该协议定义了如何在网络上发现网络服务的方法。SSDP也规定了存放在XML文件中的信息格式。SSDP信息的传送是依靠HTTPU和HTTPMU进行的。不论是控制指针,或是UPnP设备,工作中都必然用到SSDP,设备接入网络之后,要利用它向网络广播自己的存在(广播的信息中还有设备位置的描述),以便尽快与对应的控制指针建立联系;控制指针则利用SSDP来搜索自己将要控制的设备在哪里?并且可以排除已经存在的设备和控制指针――只为新近的或尚未“联络”上的双方服务。

    控制指针利用SSDP的方式是经由HTTPU发出搜索请求,这种请求可以很详细,能具体到需要什么样的设备以及何种服务。例如:请求对特定的VCR机进行设置时钟的服务。

    设备利用SSDP的方式是“收听”来自网络端口的消息,从中发现与自己匹配的信息,一旦找到与自己匹配的信息,经由HTTPMU来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到控制指针。

    GENA:

    这是事件消息采用格式,是所谓“普通时间通知体系Generic Event Notification Architecture”的缩写。关于事件消息,在上面已经有介绍。

    SOAP:

    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实际就是通过该协议传递控制消息并返回设备对消息的响应结果。它利用XML和HTTP进行远程调用。使用防火墙或别的网络安全措施不会影响SOAP的使用。

    每个UPnP控制请求都可作为一个SOAP控制消息,控制消息中还包含有控制行为描述和所用到的参数。

    四、环境心理学里的 名词解释:

    1、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这种人为光饥饿者2、 http://baike.baidu.com/view/76829.html?wtp=tt自己看把3、危机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和注意最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灾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4、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02.html?wtp=tt自己看7、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某种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适应,就像我们适应噪音和气味一样,我们也对威胁和灾难产生适应。你问的问题好难,脑袋快炸掉了。我也就提供这么多吧

    以上就是关于HTTP名词解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html网页排版布局框架(html网页排版布局框架图)

    站长工具综合(站长工具https)

    站长工具一区(站长工具https)

    异界dnf小说排行榜(异界dnf小说排行榜最新)

    两部手机怎么开直播(做直播用哪款手机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