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简介(地理中国简介概况)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地理中国简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用地理语言写一篇关于中国的简介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焊带,通用汉语,是黄种人,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首都是北京。位于东八区。(北纬4度至北纬53度,东经73度-东经135度),有14个邻国,6个隔海相望国家。
二、中国的简介、地形、经济、文化、位置、气侯
1)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造成耕地资源不足。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以中国境内56个民族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南起曾母暗沙,北至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上;西从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同14个国家接壤,与8个国家海上相邻: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5)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还不到200毫米。
三、中国的地理概况
山西地理
一、 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黄河中游,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处太行山之西,故名山西。春秋时代为晋国故地,因而简称"晋"。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经全省19个县(市),流程965公里。目前,山西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0.8亿立方米,引黄入晋工程竣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山西缺水问题,年引水总量12亿立方米,向太原供水6.4亿立方米,向朔州、大同供水5.6亿立方米。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山西自然资源
一、 植物资源
山西高等植物有160多科,3,000多种。南部、东南部以次生落叶灌木丛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夏绿阔叶混交林地区。中部以中旱生的落叶灌木丛和针叶林为主。北部和西部是暖温带及温带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野生经济植物目前已知者有1,000多种。
二、动物资源
省内动物资源相当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400种,占全国总数的19.12%,主要经济动物有毛皮类20种,药用类70种。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31种,占全国保护种数的21.5%。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7种,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珍禽,是山西的省鸟。
三、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中,尚有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262.9万公顷,其中宜农面积30万公顷,宜林面积97.2万公倾,宜牧面积135.7公顷。目前山西正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力争用5-10年左右的时间,将全省3000万亩坡耕地和低产全部退耕还林,将现有的宜林荒山荒坡全部造林,使山西的生态环境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四、矿产资源
山西蕴藏最为丰厚的是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有120多种,探明储量的53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4种,煤、煤层气、铝矾土、耐火粘土、珍珠岩、镓、沸石7种居全国位。煤炭储量已探明的有2600亿吨,占全国煤储总量的1/3,远景储量多,而且煤种齐全,煤质尤佳。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特点,年产原煤3亿多吨,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铝矾土储量约5亿多吨,占全国的1/3以上。铁、铜、钴、镓等不仅储量大,而且开发条件优越。山西的铁矿已探明储量有30亿吨以上,居全国第四位。铜矿在全国居第三位。非金属矿藏中,石灰石、石膏、长石、石棉、云母、云石、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等储量也相当可观。运城盐湖的岩盐、芒硝及白钠镁矾闻名全国。
山西的行政区划:
截止2007年底,山西省省辖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85个县。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3个县(阳曲县、清徐县、娄烦县),代管1个县级市(古交市)。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
大同市辖4个市辖区(城区、矿区、南郊区、 新荣区)、7个县(大同县、天镇县、灵丘县、阳高县、左云县、广灵县、浑源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迎宾西路。
阳泉市辖3个市辖区(城区、矿区、郊区)、2县(平定县、盂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
长治市辖2个市辖区(城区、郊区)、10个县(长治县、长子县、平顺县、襄垣县、沁源县、屯留县、 黎城县、武乡县、沁县、壶关县),代管1个县级市(潞城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八一路。
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城区)、4个县(泽州县、陵川县、阳城县、沁水县,代管1个县级市(高平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
朔州市辖2个市辖区(朔城区、平鲁区)、4个县(山阴县、右玉县、应县、怀仁县)。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
晋中市辖1个市辖区(榆次区)、9个县(昔阳县、灵石县、祁县、左权县、寿阳县、太谷县、和顺县、平遥县、榆社县),代管1个县级市(介休市)。市人民政府驻榆次区。
忻州市辖1个市辖区(忻府区)、12个县(代县、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宁武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定襄县、岢岚县),代管1个县级市(原平市)。市人民政府驻忻府区。
吕梁市辖1个市辖区(离石区)、10个县(文水县、中阳县、兴县、临县、方山县、柳林县、岚县、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代管2个县级市(孝义市、汾阳市)。市人民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临汾市辖1个市辖区(尧都区)、14个县(汾西县、吉县、安泽县、大宁县、浮山县、古县、隰县、襄汾县、翼城县、永和县、乡宁县、曲沃县、洪洞县、蒲县),代管2个县级市(侯马市、霍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尧都区。
运城市辖1个市辖区(盐湖区)、10个县(闻喜县、新绛县、平陆县、垣曲县、绛县、稷山县、芮城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代管2个县级市(河津市、永济市)。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
四、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怎么样的?
中国的地理位置如下:
中国位于北半球,处在世界最大的大洲——亚洲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一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
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幅员辽阔,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简介
中国疆域范围南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南侧,北至漠河地区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北相距5500余千米;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流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
形成了西部深入亚洲腹地,东南面向世界海洋的地理形势。在世界军事地理结构中,我国处于陆地最大、国家最多、战略力量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中。我国的地理位置对我们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制止和反对外敌入侵,保卫世界和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上就是关于地理中国简介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