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交白卷,写8000字反对高考的女孩,现在怎样了?
- 高考“白卷考生”时隔10年重返高考考场,后来怎样了?
- 当年那些说读书没用,交白卷,偷走高考试卷的考生,现在都怎样了?
- 10年前,那个高考交白卷轰动全国的考生,如今怎样了?
- 47年前,那位轰动一时“白卷英雄”张铁生,后来哪去了?
交白卷的考生后悔(交白卷的考生后悔了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交白卷的考生后悔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抖音报白团队,全类目报白,下店付费!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那个交白卷,写8000字反对高考的女孩,现在怎样了?
高考可以说是穷人与富人之间唯一公平的选拔。
而在一次高考中,有一个女孩交了白卷,甚至还写了8000字去反对高考,而当年的她,现在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
一己之力反对高考,不自量力。2006年高考,河南一考生蒋朵选择用高考交白卷的方式来抗议高考,她认为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太过于死板,导致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无法进入应该上到的学校去接受高等教育。
而她则更加欣赏外国的教育与选拔方式。
而就是这样的她,选择在高考上交白卷的方式来抗议我国这种高考的形式。
在上高中之时,她最初的成绩还是十分优异的,但在学习过程中,她接触到了小说,她开始沉迷于小说中无法自拔,她认为自己也可以去试着写小说。
她试着将自己写的几篇小说发到出版社,而有幸的是,其中的一篇成功的被选上了。
被选上的她,更加确定自己具有写小说的天赋,于是沉迷于小说中,无法自拔。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直到临近高考,她依然沉浸在小说中。
她的反对实则是为自己的逃避寻找理由。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她会反对高考呢?
她之所以会反对高考的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就是因为她已经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结果是如何的,但她仍然是不甘心,认为自己是有着很高的能力的,只不过时运不济,碰到了我国这样选拔的方式。
于是她感到很愤怒,她想要试着去改变这种现状。
但是其实你深想,你就会发现她所有的一切就是来源于自己没有能力,但是又想上一个好大学。
这就是她之所以会愤怒的原因所在。
叛逆的后果就是失去自己的前途。每个人在做每件事之后,都要去独自承担相对应的责任。
而她也为自己的无智之举付出代价,而她的代价就是失去自己的前途,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
而在高考之后,她拿着200元便开始自己的打工之旅,但现实是残酷的,她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的200元也即将花完。
她在借钱中勉强生存,当然在高考成绩下来之后,她的成绩也在意料之中,语文为0分。
如果她没有当初的那种冲动,她的前途又是如何的呢?是否还是像现在这样前途渺茫呢?
结语:她或许在后面的生活中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你做过的事情,你就要为之负责。
最后也希望各自还在上学的朋友说一下,珍惜现在的时光,千万不要让以后的自己恨现在的自己。
高考“白卷考生”时隔10年重返高考考场,后来怎样了?
每年的高考,都会有一些别样的话题,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比如,有人年逾六旬参加高考。又比如,有人连续“三战”、“四战”、“五战”高考。但这些话题和事件,往往都没有曾经发生在徐孟南身上的一切显得“传奇”。2008年,徐孟南在高考中的每一张试卷答题卡上,都写下了自己想“考0分”的心愿,被称为“白卷考生”。时隔10年之后的2018年,徐孟南又重返考场,并考上了一所大专。现在,就让我们来聊聊发生在徐孟南身上的一切。
2008年高考,徐孟南特立独行想“交白卷”
出生于1989年的徐孟南,在2008年做了一件非常“特立独行”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场“行为艺术”。在这一年,徐孟南迎来了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可是,对于这场人生大考,徐孟南的态度却显得很“儿戏”:他在每一张卷子上都写上了这样的字——“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除了这行字,他还表达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希望自己得0分。
徐孟南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从他个人的角度,他觉得自己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对于教育的不满。可是,在一部分人看来,徐孟南不过是在炒作。因为,很讽刺的是,那一年的高考,徐孟南的总分是160多分,并没有真的“交白卷”。而且,徐孟南的行为,在当时虽然引起了一些关注,但时过境迁,慢慢也没有人再关注他,直到这件事发生10年之后,他再次走上了高考考场。
2018年高考,徐孟南重新回到考场
在“白卷考生”事件过去10年之后,徐孟南在2018年重新报名参加了高考。这个时刻的他,已经完成了结婚生子又离婚的经历,带着孩子生活。在成为“白卷考生”的10年间,他也曾经做过多种工作,创办过网站,出过长篇小说,当过流水线工人,最终,还是觉得没有上大学是自己的遗憾,对于当年的行为也非常后悔,于是,2018年,他选择重返考场,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最终弥补了这种遗憾。
当年那些说读书没用,交白卷,偷走高考试卷的考生,现在都怎样了?
在大部分人的眼里高考是一道门槛,高考也是鲤鱼跃龙门的农门,高考是通往是自己心仪大学的一道门槛,是通往自己美好人生的一道坎。高考至今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让不少学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寒窗苦读12年,或许更多年,只为了有朝一日成龙成风。然而有那么些例外,他们认为读书是没有用的,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还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当年那些说读书没用,故意交白卷偷走高考试卷的高考生,现在都怎么样了呢?
2008年出现过高考考场出现0分,考0分的考生叫徐孟南,在拿到0分的成绩单时,徐梦兰表面非常的平静,并且表现得非常的淡定。但是何曾想过在2018年的高考考场里,10年前曾经故意考0分的徐孟南再次出现在高考考场上。这个时候的他却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一次的考考试,他不会交白卷了"。
2008年6月6日。高考前一天,徐孟南去了网吧,他并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考场,而是在电脑上记录下自己将要做的事情,并且上传了自己的照片。傍晚呆在宿舍的他并没有睡意,直到3点才睡着。在考场上徐孟南拿着语文试卷毫无迟疑地挥笔写下了自己长期以来思考的三人行教育理念。
高考结束后,当有人询问徐梦楠考的怎么样的时候,徐木兰的父亲用一种骄傲的姿态和语气跟别人说自己的儿子随便考都能上大学。当时就站在她父亲旁边的徐孟南并不敢将自己在考场上的行为说出来,因为家里对他的期望非常的大,他不想父母的期望变成绝望。于是高考出分后徐孟南一个人去往合肥,他希望当他自己成名之后能够影响中国的教育理念,然而现实就是现实,理想就是理想。他并没有出名,而是迫于压力只能边赚钱边写作,赚取来的钱也是入不敷出,为了生存他进入了电子厂成为流水线上的员工。
然而,有人却跟徐孟南的想法不一样。2003年的高考出现一个为了能够让自己上更好的大学而选择冒险去偷高考试卷的高考考生,他的名字叫杨博,他是第一个敢去偷高考试卷的学生。他在班上成绩平平,考上本科的他是没有问题,但是他有野心,他想上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他不惜冒险也要去偷试卷,只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成绩,只为了能够上更好的学校。偷完试卷的他本以为自己能够考的很好,但是直到上场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试卷题目与考试的试卷题目,是不一样的,因为考试采取备用试卷。经过警方调查,最终杨博被警方逮捕,自己也与大学失之交臂,在法庭上他被判7年有期徒刑。杨博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好好的一张牌被打的稀巴烂。
出狱后的他,因为有这样的前科,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人事单位是不敢聘用他,工作对于他来说变成了奢求,生活也变得异常困难。
10年前,那个高考交白卷轰动全国的考生,如今怎样了?
1993年夏天,25岁的白岩松如愿以偿进入北京中央电视台,成为《东方时空》的新闻主持人。此时的他还不知道,4年后的自己将站上又一个世界瞩目的舞台,主持香港回归的大型直播。
当时间倒退10年,生活在内蒙古偏远县城的15岁少年白岩松,还只是当地普普通通的高一学生,这名父亲早逝的孩子,正靠着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拉扯他和哥哥二人长大。
白岩松,1968年生于内蒙古海拉尔。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记者。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回忆起当时的日子,白岩松的记忆里“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而串联起这两段迥然不同的境遇的交集,是一场名叫“高考”的测试。
“人的一生,看起来很漫长,但实际上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那几个关键点”,这样的评价放在高考上一点都不为过。
对于任何一位如白岩松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读书或许仍是我们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获得财富增值的筹码,但在一个“快乐教育”、“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的当下,强调学习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10年前考零分、交白卷的考生如今怎样了?
2008年,19岁的安徽考生徐孟南在题纸上洋洋洒洒地写满了自己所谓的“教育宣言”,以交白卷的方式,轰动全国。
徐孟南2008年的高中毕业证
他渴望以这样的方式获取媒体关注,向社会宣传他自创的教育理念。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徐孟南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人认可他的教育理念。十年如一梦,和白岩松寒门苦读的十年不同,此后的徐孟南辗转在全国各地的工厂:组装广告箱、制造井盖、包装卫浴产品、生产说明书…脏活累活干了个遍。
在工厂工作时的徐孟南,会带上耳机把握时机学习
期间,即便徐孟南想换一个好一点的工作,但自己的高中学历让他只能做一些比较初级的工作。回忆起自己当年的决定,徐孟南坦言懊悔,认为那么做“太不值”。
因为高考的一次任性,自己的人生轨迹一直不太平坦,娶妻、生子、离异…婚姻不顺、工作一事无成,在平庸琐碎的日子里,只留下生活的一地鸡毛。
2017年底,徐孟南决定再回考场,最后被一所中专录取。
曾经义无反顾的交白卷的徐孟南,前往中学劝学
诚然,像徐孟南曾说过的那样,“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不胜枚举,但它们应该通过逐步的尝试来进行改良和调整,而以“放弃考试”这样的方式来消极抵抗,不仅于事无补,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47年前,那位轰动一时“白卷英雄”张铁生,后来哪去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知识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通过考试获得学习的机会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却有些人,他们天生有一身反骨,不仅在考试交了白卷,而且还写了一封信,这在那个年代可是很稀奇的事情。这件事情也让人们给了这位考生一个称号“白卷英雄”,他就是――张铁生。
张铁生出生于东北辽宁兴城,1950年生人,张铁生从小生活比较艰苦,但是父母仍然是供应他上完了中学,在中学毕业后张铁生就下乡插队了。张铁生的脑子灵活,而且勤劳能干,所以很快就当上了生产队的队长。
当时,全国开放高考制度,张铁生被推荐参加高考,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是真正到了这一天,张铁生却在物化考试中只做了三道小题,这让很多人不理解。更离奇的是,张铁生还在试卷的后面写了一封信,抱怨自己应将大部分时间放在集体生产,而没有时间复习的不满情绪。
这个事情出来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张铁生成了名人,人们也把他叫做白卷英雄,本来毫无指望的张铁生却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
本来以为张铁生会跟随着自己的专业走下去,可是,在1976年的时候,张铁生因某种原因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待了15年。当张铁生刑满出狱的时候,他已经41岁了,经人介绍,他与沈阳农业大学的讲师董礼平结了婚。
两人也是一直比较幸福。经过妻子的帮助,张铁生在辽宁一饲料公司做销售工作,由于他头脑灵活,所以决定辞职自己创业。
在1993年,他与几个朋友共同合伙开了一家饲料公司,经过不断的努力,张铁生不仅掌握了饲料的配方,并且能熟练操作相关电脑软件。两年的时间,张铁生的公司已经占据了整大沈阳市场,如今,张铁生的身价已经高达两亿,是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想不到当年的白卷英雄竟然成为了亿万富翁,而且他的经历也是很有传奇性的,一个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自己的梦想,肯踏实能干,就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蓝天。
以上就是关于交白卷的考生后悔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13067763222)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