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发布时间:2023-04-19 12:14:52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36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质量评价体系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护理质量评价是促进医院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本研究采用Delph法初步构建了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 形成一套既适合一级医院护理服务发展现状,又具有一定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为行政部门进行质量考核及今后进一步完善该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采用现状调查、文献查阅法及专家会议法初步构建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lph法进行函询与论证。确立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该指标体系实施后,护理综合满意度由91.86%上升到了95.21%,护理质量综合检查得分由90.03分上升到92.27分,均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升。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护理活动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有效质量控制,使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的行为活动更加符合规范,护理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Delph法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一系列护理质量评价组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方法等构成,行使护理质量管理职能,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准确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保证护理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2],它决定着护理行为前进的方向,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有效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涪陵区在以往的护理质量检查中,均采用二、三级综合医院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修订改良而来,仅适用于一级医院临床护理部分工作,不适合当前基层卫生工作的需求,对相关护理工作内容也未进行客观评价,缺乏可操作性,制约了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为使一级医院护理工作评价有章可循,课题组成员从2014年2月起,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就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确定函询专家组

    遴选了相关专家19人,要求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所选专家涉及医政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为保障专家意见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副主任护师12人,占63.16%,主管护师7人,占36.84%;平均工作年限27年小组成员均有相关领域研究经验。

    1.2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筛选和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求指标具有客观性,能够反映护理服务的实际质量,同时要简单易行,在实际运用中应易于测量和观察,各指标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3-4]。

    1.2.1现状调查

    目前涪陵区一级医院的护理服务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一级医院还停留在完成基本的治疗、护理工作,院长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没有配置专业护理人员。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1.2.2文献查阅

    目前国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针对二、三级医院。而一级医院的护理工作相对薄弱,对护理管理体系、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护士的培训与考核也未形成系统、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行业协会制定的指导规范,没有强执行力,没有可比性。

    1.2.3专家会议

    一定数量的专家群体被按照所规定好的原则选取出来,并被召集参与会议。在会议中让专家的集体智能得以发挥,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做出判断的方法即为专家会议法[5],本研究采取了这样的研究方法。根据初步拟定的指标体系,本课题组设计并制作了专家会议调查表。先由1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护师对前初拟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汇报,并且由她主持专家会议。然后,专家集体对这套拟订的评价体系进行逐条讨论、自由发言。专家以适合性、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对各指标名称及内容提出修改意见[6]。当全部专家意见初步达成一致后会议结束。

    1.2.4专家函询法(Delph法)

    采用的是改良Delph法在2014年5~7月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与涪陵区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形成第一轮问卷。在汇总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的基础上形成第二轮问卷。采取电子邮件与现场发放专家咨询表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邮件或现场指导填写,这样问卷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证。

    1.3护理评价指标的应用

    在涪陵区27家一级医院应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由课题组成员下发此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质量标准,为使护理人员充分理解标准内容,对全区的护士长进行标准解读培训,使其能正确按此标准进行日常护理质量管理工作[7]。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使用前和2015年护理质量指标使用后,分别进行护理质量综合检查及满意度的调查,评价该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

    2结果

    2.1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确定

    经过多轮反复,删除了表达重复的3条项目,新增了指标条目2个,最终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2.2实施护理质控标准前后护理综合满意度比较

    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实施前患者满意率为91.86%(n=860),实施后为95.21%(n=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7,P=0.005)。

    2.3护理质量督查情况的比较

    对实施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护理质量督查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后,护理服务质量检查综合得分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实施前得分为(90.03±4.84)分(n=27),实施后得分为(92.27±3.42)分(n=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57,P=0.005)。

    3讨论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稳步推进和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一级医院的护理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多的挑战也出现在了护理质量管理中。如何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指标用来评价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先建立起一套标准,才能在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同时,实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准确合理的评价指标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关键。本研究结合现状调查、专家会议法及专家函询法等方法制定一级医院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求指标具有客观性,使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的结果分析显示。(1)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建立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综合满意度由91.86%上升至9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综合督查得分由90.03分上升到9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8],以前的质量检查多为管理者的.单向检查,并且为突击性的考核,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9]。由于考核方式采用“事后查”,考核时多采用对照标准或根据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检查内容进行评定,考核时搞突击,应付检查,较多地强调质量控制而较少强调质量持续改进,这就使得护理质量不能再有一个飞跃和进步。如检查时发现病区急救车管理混乱,急救药品物品不全、过期现象,有的医院甚至混放大量的非急救物品等。为此本质量评价体系中特别建立一个二级指标“督查问题整改”,要求对专家督查发现的问题,有整改方案,并有检查及效果评价。又如,相当一部分院长不重视护理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实施过程中由于督导专家要查看整改方案及整改结果,促使一级医院院长进一步重视了护理工作,护理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基本完善,逐步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尤以对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最为明显,达到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形成了“全员参与”与“全面质量控制”并举的良好局面[10]。

    4小结

    护理质量评价是促进医院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护理管理的核心[11]。本研究采用Delph法初步构建了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现状调查、专家会议、两轮专家函询,所构建出的一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涵盖了护理管理组织、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特殊科室管理4个一级指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是对一级医院护理质量体系的初步研究,由于研究者个人因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难免会影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今后的研究中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立足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对评价指标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使评价指标更具可操作性,适应新形势下一级医院发展的需要,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淑英.探讨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J].医药前沿,2011,1(23):372-373.

    [2]刘敏杰,张兰凤,叶赟,等.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71-374.

    [3]汪牡丹,成守珍,李佳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40-43.

    [4]侯小妮,刘华平.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08,8(2):38-40.

    [5]王妍,张涛,徐若鸿,等.控制成本的100种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48-51.

    [6]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1-535.

    [7]于淑坤,刘艳红,胡丽丹.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4,38(10):1216-1218.

    [8]钱小玫,徐雪珍,顾跃英,等.本院门诊护理质量监控分析体系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4(4):315-317.

    [9]徐佳宁,温贤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2):134-136.

    [10]毛春,刘文卫,马军柏,等.全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5):19-21.

    [11]李梦婷,陈语,李国宏.构建优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5):338-340.

    ;

    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和标准,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优劣做出评判和等级划分。评价的目的是为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规划与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企业制定防治与减少矿业开发所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因而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在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分类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依据“无问题无灾害”即“优良”的基本原则,以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重程度等级来反映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等级,用“质量”表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轻重程度,即问题越多越严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愈差;反之,则好。因此,按照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时间段,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及预测评价三种类型。

    根据历史资料进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回顾性评价,是建立在有历史资料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通常只能在历史资料比较齐全的大、中型矿山进行,其评价结果能反映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变化过程。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则通常是在矿山建设前或根据现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依据其地质环境条件、开发方式、开发强度等,预测其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种类、规模及危害程度等,是对未来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为预防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是对目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是根据调查期间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的一种多问题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可阐明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是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可以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依据,是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评价等级的划分

    将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分为较好、中等、差三个等级来评价(图5-1)。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的根本条件和理论基础,是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依据指标体系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其总体效应来反映被评价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图5-1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的划分

    图5-2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示意图

    同一矿山存在多种严重程度不一的问题,不同的矿山存在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动态变化又决定了矿山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环境问题。因此,要通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评价来反映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选择的环境指标,应覆盖适当的时空范围,反映多环境因素,并使指标提供的结果客观准确,反映的矿山环境信息的质、量最大化,所用的时间和成本最小化。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代表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客观反映矿山环境的现状以及变化特征。

    2.适用性原则

    指所选指标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在实际调查和数据统计中容易获取数据,使调查工作经济可行。

    3.独立性原则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应该互不相关,彼此独立,以便保持清晰的指标结构和合理的指标数量。

    4.可比性原则

    所选指标应该具有横向可比性和纵向的连续性,这有利于资料的积累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矿山环境质量的研究与评价,掌握矿山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根据以往工作成果,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所确定的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

    1)要素层:分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三个要素。

    2)指标层:即每一要素包括若干个指标,如资源毁损要素包括土地压占与破坏、水资源破坏等两个指标;地质灾害要素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两个指标;环境污染要素包括固体废弃物、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三个指标(图5-2)。

    3)因子层:每一个指标都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因子来表征,如土地压占与破坏指标包括压占破坏土地面积、压占破坏土地类型两个因子等(表5-1至表5-9)。

    四、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4年10月颁行的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标准《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2004-02)》(以下简称总则)规定,按地质环境质量指标数值,对评价区进行综合性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分区,分区等级统一规定为:地质环境质量好、较好、较差、差四级,以此原则将评定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指标因子及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划分为“好”(I级)、“较好”(Ⅱ级)、“较差”(Ⅲ级)和“差”(Ⅳ级)等4个等级(表5-1)。

    表5-1 各指标因子等级赋值标准及加权评定分值对应等级

    注:表中所列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2004—02)》中分级的参考等级

    但根据《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范(DB43/T304—2006)》有关规定,结合先期试点工作有关成果,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所确定的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相应等级标准如表5-2。

    表5-2 各指标因子等级赋值标准及加权评定分值对应等级

    本表采用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表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并采用就近归属原则:如F0小于0.5归为较好,大于或等于0.5而小于或等于0.7时归为中,大于0.7时归为差。

    评价地质环境质量,首先要确定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指标的等级。通常确定评价指标等级有三种方法:

    1)直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因子等级的依据。这类指标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类地质灾害;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等指标。

    2)采用行业推荐值或地区(矿区)平均值作为划分指标等级的依据。

    3)依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于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优先制定定量化指标,确有困难时可采用定性描述指标等级。制定的指标有绝对数量指标和相对比率指标等。如土地压占与破坏、水资源破坏等。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基础,结合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在听取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指标等级作为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表5-3至表5-10)。

    表5-3 水资源破坏指标等级标准

    表5-4 土地压占与破坏指标等级标准

    表5-5 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等级标准

    注:根据《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附录A,三项条件中有1项条件符合某一较高等级者,即取该等级的标准分值。

    表5-6 地质灾害规模指标等级标准

    注:各项条件中有1项条件符合某一较高等级者,即取该等级的标准分值。

    表5-7 固体废弃物指标等级标准

    表5-8 水污染指标X6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注:地表水质量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质量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表5-9 土壤污染指标X7指标等级标准

    注:土壤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在上述各个指标中,当某一指标只有一个因子时,该因子数值的评定等级就是该指标的评定等级。如果某指标可用若干因子表示时,则应选定这些因子数值评价等级中表征地质环境质量最差者为该指标的评定等级。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如对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进行取样化验的时候,其污染等级的划分,通常采用定性描述指标等级。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由多种因素决定,因此选择评价因子要能整体上反映矿山地质环境,其评价结果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因此,在分析不同类型矿产开发、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开发方式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本次研究按指标类型分别制定量化指标,确定权重,构建一个由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组成的准则层,7项指标构成指标层,采用有关数学评价原理建立多指标、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评价理想模型(目标层)(图5-2,表5-10)。

    表5-10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量化评价要素(权重)、指标(权重)和分类

    三、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包括()。

    A

    答案解析: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式包括: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审核用于确定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也用于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识别改进的机会;②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这种评审可包括考虑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需求,以响应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评审还包括确定采取措施的需求;③自我评定,自我评定可提供一种对组织业绩和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程度的总的看法。

    四、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目的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目的是探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情况。目的是探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执行情况如何以及是否改变会计信息质量。重点是价值相关性可以被用来作为会计质量的基本属性之一考虑。

    以上就是关于质量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

    包装质量心得体会(包装质量心得体会800字)

    电动车充电器排行榜(电动车充电器哪个牌子质量好)

    抖音上的逾期咨询是真的吗(抖音上的逾期咨询是真的吗可信吗)

    投诉12345最狠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