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3-04-19 08:27:30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4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一、会计人才的激励机制

    会计人才的激励机制

    引导语:激励的目的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会计人才的激励机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1.激励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

    激励主体,指世家激励的组织或个人。

    激励客体,指激励的对象。

    激励目标,指激励主体期望激励客体的行为所实现的成果。

    激励因素,又称激励手段,或激励诱导物,指那些能导致激励客体去进行工作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激励因素反映人的各种欲望。

    激励环境,指激励过程所处的环境因素,它会影响激励的效果。

    管理学基本原来表明,人的工作技校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激励水平的高低,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高,如果他的积极性不高,激励水平低,就始终做不出好的工作绩效来。所以能力和激励水平是人取得高工作绩效的两个关键因素。

    2.激励的内容

    激励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

    4.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都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5.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二)激励的作用

    在传统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作用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和系统的认识,管理者们只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激励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工作。但随着“人”的因素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发现作为组织生命力和创造力源泉的“人”的状态往往直接影响着组织的面貌,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

    企业的目标,是靠人的行为实现的,而人的行为是由积极性推动的。实现企业的目标,要有人的积极性、人的士气。当然,实现企业的目标,还需要其他多种因素,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忽视人的因素。不能因其他的因素找哦歌谣,而否定人的积极性这种关键因素。

       2.激励是充分发挥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效用的需要。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是切的生产要素,在这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同同人这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才会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才会发挥各自的效用。因此没有人的积极性,或者人的积极性不高,再好的装备和技术、再好的原料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业绩。

    激发人的积极性,是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管理学家们都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那个与革新精神,提高员工努力程度,取得更好的业绩。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就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1条,为公司带来了900亿日元的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4.激励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提高员工素质,不仅可以通过培训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激励的手段达到。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对坚持学习科技与业务知识的员工给予表扬,对不思进取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批评,并在物质待遇、晋升等方面区别考虑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员工在激励措施的鼓励下,为了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必定会主动熟悉业务,钻研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激励的误区

    1.管理意识落后

    有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

    2.企业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

    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办。前文中,曾论述过,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3.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

    许多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

    另外,企业要注重对核心员工的激励。在企业中,核心技术人员、高级管理者、营销骨干等都属于核心员工,他们有着高于一般员工的能力。加强对他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更要使用长期激励的手段,如股票期权、目标激励。

    4.激励就是奖励

    这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前面我们认识到,需要被剥夺的时候也可以激起员工的紧张状态,使其有较高的积极性。

    企业的一项奖励措施往往会使员工产生各种行为方式,其中的部分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

    但是,使用惩罚措施时要注意,惩罚力度不能过大。多用奖励,辅以惩罚。

    5.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

    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就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会有高积极性的。

    ①对员工所做成绩进行肯定

    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

    管理者注意对员工的正面反馈是很重要的。告诉员工企业感谢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对员工进行肯定,拉进与员工的距离,这才是对员工的极大激励。

    ②透明管理

    让下属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一种透明的环境,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6.重激励轻约束

    在中国的企业界,有这么一个现象,国有企业不重激励重约束,留不住人才;民营企业重激励不重约束,也留不住人才。可见,只强调对激励的重视还是不够的。

    武汉晨鸣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拿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借鉴。激励正确的事、约束错误的行为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

    6.过度激励

    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约好。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过度的激励就会给员工过度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员工承受力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三)企业财会人员的激励

    对财会人员来说,激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很多人都觉得,财会人员有什么可激励的,就那些工作,干完不就完了吗?干好干坏又能怎样,企业效益好没人会说那是财会人员的功劳,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很多管理者的头脑里,甚至大多数的财会人员也是这样认为的,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这种观念已是十分过时了,随着财会部门在企业中所担负的职能越来越重要,他们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这时候,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

    激励并不等同于奖励,奖励只是激励的一方面,当员工由于不努力而没有达到绩效目标的时候,淘汰机制就尤为重要。现在有些企业采用的术位淘汰制,如海尔,通过考核将员工分为优秀、合格、试用三类,并将三类员工的比例保持在4:5:1,试用的员工必须设法提高绩效,否则必将被淘汰。企业若想保持竞争力,有效的管理绩效较差的员工和奖励优秀的员工同样重要。

    1、激励的理论依据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最著名、最经典的激励理论。这一理论是出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后叉子1954年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艺术中加以详细的论述。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人是有需求的动物,人的行为是由需求推动的,一旦需求满足即无动力,只有当需求还未满足时才有激励作用;

    第二,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包括生理需求(Physi0109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and Security Needs)、社会需求(Social Needs)、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和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等若干层次,只有在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第三,低级与高级需求获得满足的途径是不同的,前三个层次的低级需求主要借助外在条件的改善来获得满足,后两层高级需求主要靠内在驱动才能得到有限满足。

    (2)ERG理论

    1972年,耶鲁大学的阿德弗(ALDERFER.P.CLAYTON)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组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把人的需求归结为三种核心需求:生存需求

    (ExistenceNeeds)、关联需求(Relatedness Needs)和成长需求(Growth Needs),所以简称ERG理论。阿德弗在这里所说的生存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莱联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而成长需求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但是,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所区别的是:阿弗德认为,多种需求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甚至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并未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人们仍可能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如果较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们希望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3)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称保健——激励双因素论(Motivat ion—Hygiene Factor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与莫斯纳和斯奈德曼合作,于1959年通过对不同企业的20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工作满意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赫茨伯格研究分析发现,人们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不满意的因素是有明显分别的。当被调查者对工作满意时.他们倾向与认可与工作内在有关的因素,诸如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充满晋升机会、成长发展前景等:而当感到不满意时,他们则倾向于抱怨那些属于外在条件方面的因素,如公司政策不合理、监督管理不当、与主管关系不协调和工作条件有问题等。不满意的对立面不一定是满意,因而,消除工作中得不满意不一定可以带来满意的激励效果。

    掘此,赫茨伯格把导致“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而把成就感、认可和晋升机会等这些“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只有强化这些因素才会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以上三种理论,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第一,当人们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他需求,由于每个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管理者应当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差异,适度合理的差异不会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反而会促使那些乐于为公司贡献力量的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第二,多种需求可以同时作为激励因素,因此管理者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员工工作成果的影响。当然,不同的员工由于其偏好不同,具体的需求层次结构也会是多样的,并且会随着环境和人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员工需求种类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

    第三,满足各种需求所引起的激励强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工作之外的生活条件的满足是必要的。但其激励作用是有限的。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不是消除那些

    令员工不满意的因素,而是要使员工感到满意,要改善工作内在因素.如使工作富有挑战性,使员工有成长的机会等。

    可以知道,在激励的过程中,有这样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首先,激励必须体现差别,也就是说,激励必须是和个人绩效相关的:其次,激励必须体现员工自身的价值,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激励,都要让员工获得被尊重和被重视的感觉;再次,激励方式的选择要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内心的积极性和内在的潜能。

       2、对财会人员激励的前提

    激励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要想使激励真正的发挥作用,需要制度设计、实施过程的控制和企业文化的共同保证,也就是蜕,企业要建立一套与绩效考核结果紧密相关的激励机制,并在具体实施中保证制度的切实可行,还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促使企业良性发展的激励文化。除此之外,对财会人员来说,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前提需要满足:

    (1)给财会人员安排与其性格相匹配的职务

    显然,由于会计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所承担职能的不同,这三个部门对各自所需员工特点的要求也不同,除了财会人员所应具备的一些诸如诚实、公正等共性的品质之外,每个部门的员工还应该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会计部门的员工会更偏向于那些谨慎、踏实、细心和责任感强的人,财务部门的员工则是头脑灵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决策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的人,而审计部门则倾向于选择那些正直、有耐心、细致和职业敏感度较强的员工。因此.在岗位安排上,企业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性格特点,为其安排最适合的职务,做到人尽其用。

    (2)为每个员工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

    目标会使员工产生压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员工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管理者还应当把成果反馈给员工,反馈可以使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是否足够,是否需要更加努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首先是要做到目标明确,量化的指标要设定合理的标准,非量化指标也必须让员工清楚的知道他们努力的方向;再有,目标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并且又必须使员工认为是可以达到的。太容易达成的目标会使员工失去前进的动力,目标的实现太过困难又极易是其过早的放弃努力,因此,对这一程度的把握绝非易事。

    ;

    二、《管理学原理》中,“激励”这章节中“激励的方式”有哪些?

    管理学原理中激励的主要方法有:

    一、形象激励

    这里所说的形象包括组织中领导者、模范人物的个人形象与优秀团队的集体形象等。无论哪一种形象,都能激发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达到激励人的作用。为此,企业的领导者应把自己的学识水平、品德修养、工作能力、个性风格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以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对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激励。同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新人、优秀员工、劳动模范以及工作团队等,采用照片、资料张榜公布,开会表彰发放荣誉证书,在电视、互联网上宣传等精神奖励方式,深入宣传和展现其良好的形象,号召和引导员工模仿学习。

    二、感情激励

    感情是人们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和情感两种类型。感情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可以超越物质利益、精神理想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励力量。因此,现代领导者不仅要注意以理服人,更要强调以情感人。感情激励就是加强与员工的感情沟通,从员工思想、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给予诚挚的关怀,想人所想,急人所难,与员工建立平等、亲切的感情,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企业的温暖,以此来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信心激励

    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工作中受到的激励程度与个人对完成工作的主观评价以及工作报酬对自己的吸引力等有很大关系。当个人认为自己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完成工作时,其工作的积极性肯定很低。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时候是因为工作确实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但更多的时候是由于个人对自己缺乏信心所至。他们往往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怀疑自己的能力,因而错误判断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这时就需要管理者在相信自己的员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给予充分的鼓励,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机会和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做好”的信心。员工有了良好的心态、必胜的信念和动力,就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正像一句广告词说的那样:“只要有激情,一切皆有可能”。

    四、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指设置适当的目标来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激励要求以明确的组织目标为依据,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层层分解,形成各层次、各部门乃至每一位员工的具体目标,各层次、各部门及每一位员工都以目标为标准,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实行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在目标激励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员工个人目标的设置,应结合其工作岗位的特点,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特长、爱好和发展,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使组织目标包含较多的个人目标,使个人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努力。第二,目标必须具有明确性、可达性、挑战性和连续性,借以培养员工创造价值的成就感。第三,无论是组织目标还是个人目标一经确定,就应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让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前途,激发员工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达到自我激励、相互激励。最后,在目标考核和评价上,要在员工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及时进行奖惩,并做到赏罚分明。

    五、绩效薪金制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方法,其要点就是将绩效与报酬相结合,完全根据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组织绩效来决定各种工资、奖金、利润分成和利润分红等的发放。实行绩效薪金制能够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使员工自发地努力工作,不需要管理者的监督。现在许多企业对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的薪金报酬,都采用了底薪(月薪或年薪)加提成的方式,其结果既增加了营业额,也增加了个人收入,充分体现了绩效薪金制的优越性。在实施绩效薪金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明确组织、部门和个人在一定期限内应达到的绩效水平;第二,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监督、评价系统,以正确评价实际绩效;第三,严格按绩效来兑现报酬,所给报酬必须尽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

    六、肯定与赞美

    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哈佛大学康特教授进一步指出:“薪资报酬只是一种权利,只有肯定才是一个礼物”。松下幸之助相信,许多员工都非常注意如何在工作中进步,并希望得到老板的承认,于是,他在带来访客人参观工厂时,会随便指着一位员工说:“这是我最好的主管之一”,从而使被指者倍感自豪。因此,员工最想从工作中得到的是,希望和尊重自己的人一起工作,当工作表现好时能受到表扬,以及对所发生的情况感受到一种了解的满足。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破除对金钱的迷信,随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时给予承认和肯定,送上一声谢谢,给予一句赞美,充分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同时肯定和赞美员工必须怀有真诚之心,情真意切,发之内心地赞赏,充分发挥员工身上蕴藏着的神秘潜能,激励员工进步;不能怀有笼络人心的目的,花言巧语,虚情假意,这样做不但不能激励人,反而会使人感到讨厌。

    七、工作丰富化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深刻地指出了内在激励的无比重要性。与之相关的激励方式包括工作扩大化、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工作扩大化是指在横向水平上增加工作内容,但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并不增加,以减少工作的枯燥单调感;工作轮换是在同一层次和能力要求的工作之间进行调换,以培养员工多方面的能力;工作丰富化是在纵向层次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让员工参与工作规则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使员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满足其成就需要。三种方式中工作丰富化的激励作用最大。

    工作丰富化的具体方式包括:让员工完成一件完整的、更有意义的工作;让员工在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和工作进度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赋予员工一些原本属于上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控制权,促进其成就感和责任感;及时评价与反馈,让员工对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组建自主性工作团队,独立自主地完成重大的、复杂的工作任务。

    今天,企业在解决了员工的温饱问题后,员工更为关注的是工作本身是否具有乐趣、意义、挑战性、创新性和成就感,是否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等等。要满足员工的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就必须实行工作扩大化、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实现内在激励。

    八、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就是让下级员工在一定的层次和程度上分享上级的决策权,以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参与管理的具体方式如:作出一项牵涉面广的重大决策时,必须听取来自下级、基层和第一线的意见和建议;组建各层次代表参加的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和讨论质量方面的难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监督实施修正计划;授予下级、基层和第一线员工更大的现场决策权,让其有权迅速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九、教育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企业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和员工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更能使员工以最大的热情奉献企业,实现员工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既要抓员工的思想教育,以树立员工崇高的理想和职业道德;又要抓专业教育,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常见的教育培训方式是:在工作实践中“随时随地”地学习,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组织内部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脱产学习、参观考察、进高等院校深造等,让员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倡导和实施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构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个人价值和组织绩效。通过以上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活动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使其成为“T”型或“A”型人才,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三、激 励(管理学)

    1、c

    2、b

    3、a

    4、c

    5、c

    6、d

    7、d

    8、c

    9、d

    10、b

    11、b

    12、d

    13、a

    四、现代企业怎样进行激励管理?举一个实例说明某企业的激励措施或方法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企业传统管理多年积累和隐含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企业改革后出现的员工群体上访、集聚事件的影响,员工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和苗头。面对改革后带来的企业内部个体和群体观念的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给队伍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思想观念更趋多元化,趋利意识更加显性化,队伍布局更趋分散化,工作运行要求制度化,热点难点问题更趋多样化。不少老职工体现了明显的岗位疲劳,学技积极性和敬业度不高,敬业精神缺失比较严重。

    一、影响职工敬业度的因素分析

    1、目前职工敬业度现状调查

    过去,我们常常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事不归我管”、“我很忙,实在没时间想那么多”、“领导,我试过了,没办法,实在做不了”。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职工相遇,脱口一句话就是:“今天真郁闷。”还有的职工说:“今天我心情不好,别理我,烦着呢”。实际这些都是敬业度不高的体现。

    2007年初,我们就职工对工作、工作环境、人员沟通和其它五个方面拟出85道调研题目,随机抽取250名职工进行职工敬业度调查,其中敬业度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54.4%;职工敬业度较高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6%;敬业度一般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4%;职工敬业度较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5.6%。敬业度高和较高的职工占调查人数80.4%,而敬业度一般及较低的职工占19.6%,说明还有近20%的职工敬业度有待提高。

    调查统计发现,影响职工敬业度的所有因素中,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对职工来说是首要因素。可见职业发展机会对职工敬业度影响占比例较高,占35.2%,其后依次是,薪资待遇占23.6%,取得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再学习机会占18.4%,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11.2%,个人兴趣占5.6%,领导重视占4.0%,其它占2.0%。

    从以上影响职工敬业度的调查表明,认为职业发展机会是最主要因素的人占所有调查人员中的35.2%,高于其他因素的得票率。其次是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工作环境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个人兴趣、领导重视和其它。

    2、目前职工敬业度低的原因分析

    经过职工问卷调查和全面、细致的分析,目前职工敬业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1)职工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意度低

    对于目前全中心职工职业发展的满意度调查中,表示满意的所占比重仅为58%;表示不满意的却占到17%,而持一般态度即说不上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25%,两项共占42%,这表明了不少职工对于职业的平淡和中庸态度,对职业发展不满意程度还比较高。

    (2)职工对薪酬满意度低

    从对职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看,大部分被调查职工都在抱怨薪酬低。认为采油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而薪酬、福利待遇等比较低,与付出的努力不相称。另外,在职工绩效过程中,由于职工间的岗位关联度低,而岗位分工比较细,考核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与职工之间的融洽关系的好坏,致使考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多的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造成职工的薪酬公平感比较低。

    (3)职工对企业培训方式及效果满意度低

    从对职工培训措施及效果满意度调查看,很多职工认为:第一,我们的培训存在赶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明显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导致学员厌恶培训。第二,培训不规范。培训计划实施不能一以贯之,培训的时间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教材,一旦遇到其它活动时,首先让路的就是培训。培训项目和内容时不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职工的需要,而是凭感觉、照搬其它企业的培训;对培训的授课内容也缺乏必要的检查。第三,培训方法单一。企业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

    二、提升职工敬业度的激励管理理论依据

    1、以提升职工敬业度为导向的激励管理的涵义:

    我们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激励原理为指导,实施提升企业职工敬业度的为导向的激励管理,就是从制定良好的规划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制定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计划、营造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等方面,提高职工敬业度的保障制度,使职工变得更加敬业,把“爱岗、敬业、服务、奉献”从口号转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谋利益。

    2、理论依据

    (1)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其中,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这是由于别人认识到他们的才能而得到的。当他们得到这些时,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就其内心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如果别人给予的荣誉不是根据其真才实学,而是徒有虚名,也会对他们的心理构成威胁。在激励职工时应特别注意有尊重需求的管理人员,应采取公开奖励和表扬的方式。布置工作要特别强调工作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等。颁发荣誉奖章、在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职工光荣榜等用段都可以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要满足这种尽量发挥自己才能的需求,他应该已在某个时刻部分地满足了其它的需求。当然自我实现的人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以致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点支配地位的人,会受到激励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重视这种需求的管理者会认识到,无论那种工作都可以进行创新,创造性 并非管理人员独有,而是每个人都期望拥有的。为了使工作有意义,强调自我实现的管理者,会在设计工作时考虑运用适应复杂情况的策略,会给身怀绝技的人委派特别任务以施展才华,或者在设计工作程序和制定执行计划时为职工群体留有余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假定,人们被激励起来去满足一项或多项在他们一生中很重要的需求。更进一步的说,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一套不断变化的“重要”的需求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这种等级关系并非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样的中层需求尤其如此,其排列顺序因人而异。不过马斯洛也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最后,在特定时间内,人可能受到各种需求的激励。任何人的需求层次都会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并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2)激励原理

    激励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就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不好,就会伤害职工的自尊心,直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激励有正、负激励之分。物质奖励就是典型的正激励,而赏识是精神激励,也是“正激励”,而批评、惩罚常常是一种“负激励”。企业管理亦是如此,“赏识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要认为每一名职工都可能成为优秀的职工,对职工要多用表扬、鼓励这样的正激励,少用批评、惩罚这样的负激励,让职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工作,这样工作效率就更高。

    经济学家库克经过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任职初期,创造力增长很快,这一时期大约持续2年左右,接着进入创造力增长的稳定期,时间持续大约2年左右,随后创造力的增长开始下降,也就是一个人任职后创造力发挥较好的时间总共4年左右。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发展态势就是将人性化融入管理,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按照赫兹伯格的理论,影响人行为状态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保健因素,一类是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满足低层次需要的因素,也就是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激励因素是指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因素,也就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低层次需求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高层次的需求即激励因素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管理者激励和赏识职工,就是为了满足职工的高层次需求,使职工处在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而职工一旦处于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则会“春风得意马蹄疾”,其工作的积极性将成倍高涨。

    三、提升职工敬业度的激励管理主要对策

    1、制定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和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计划

    就是要为每一个职工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个职工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职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虽然油田企业职工的待遇在资源采掘型企业中算是比较好的,企业职工都认为他们的工作满足是来自生涯发展。就是要使企业里的每一位职工,根据自己的才干来主动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序列。有的人适合在技术职位的序列中发展,有的人适合在管理职位的序列中发展,使得职工不仅可以通过管理职位的晋升获得职业的发展,也可以选择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专业通道发展,同时建立公平的职工升迁制度,为每名职工的发展提供机遇,从而提高职工职业发展的满意度。

    在进行职工职业规划设计前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外部环境分析侧重于对**环境的分析,重点研究信息时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和对人才成长的挑战;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发展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在进行自我评估和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发展通道。为每一个职工规划职业生涯,让每一个职工都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的空间,从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提高职工敬业度的最佳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人才发展,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制度建设上进行积极的尝试。一是基层轮岗锻炼制度。有计划地安排职工不同岗位进行锻练,采取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的生产过程,积累经验,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积极促进人才流动,适才适用。主要采用直接聘任、公开竞聘、招聘、选任和委任等多种方式给大家创造选择岗位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对优秀职工进行轮岗培训。通过轮岗,提高工作技能,丰富工作经历。三是对职工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工作将贯穿职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使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训以本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外语培训为主,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为辅。培训采取脱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争形成培训——提高——再培训——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四是完善奖励制度,增强职工不断进步的动力。当职工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时,对其成绩进行评估、鉴定,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评审有关奖项,享受相应荣誉与物质奖励,使优秀职工沿着职业生涯通道优先晋升。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办法,定期对职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业生涯阶梯晋升的依据,让优秀职工优先晋升。

    长期以来,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企业培训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标。由于职工素质参差不齐,培训需求有很大差异,“齐步走”、“一人得病,众人吃药”式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培训工作的组织者。要在进行职工培训模式深入调研分析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培训就是根据职工培训需求,由职工出题,再请培训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编写教材,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不再搞“一刀切”式培训,而是开“小灶”,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菜单式教学就是职工想学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职工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训方案,把培训对象划分为领导层、技术员层、班长层和操作层等四个层级,在同一层级上也要根据素质差异和不同的培训需求进行分类培训。

    2、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

    影响职工敬业度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是很现实的薪酬待遇。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采油企业职工的薪酬是基本确定的,在同行业中的其它企业相比较并不是很有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职工薪酬的公平感是现实的选择。即从提高内部公平度入手,提高职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公平度是职工的主观感受,不可能试图通过修订薪酬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上,而不是薪酬管理的结果上。

    在目前阶段,许多企业的薪酬分配方案业已确定,且加薪的期望值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注重精神激励,使职工感觉到:有创造才有回报、有贡献才有收益,从而激励职工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是精神激励要体现个人尊重和价值。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出对职工保持不变的尊重,赢得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倾情奉献。对于业绩好的职工和工作目标完成好的职工,不但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给予公开表彰,上光荣榜、授予荣誉称号等,对于业绩好又有能力的职工要给予其晋升的机会,以奖励他们的成就。就是要肯定职工的首创精神,鼓励更多的职工爱岗敬业,学知识,搞革新,引导、激励更多的职工投身到创新创效实践中去,给他们搭台子,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并让他们名利双收,让所有职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快速成长。

    在绩效考核的设置上,要做好以下几项改进:

    一是突出职工主要绩效考核,塑造“激情集团”。一些基层队绩效考核的实行,使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职工业绩,首先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有些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在考核项目设置上要突出职工主要业绩考核,考核项目设置要突出重点和企业的核心利益,而不是面面俱到,防止职工陷入绩效主义的泥淖。

    二是重置激励项目,培养职工的挑战精神。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确定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产生急“分”近“利”的现象,容易使“挑战精神”消失殆尽。过分强调绩效,容易使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绩效分的工作就会无人问津。因此,在绩效激励分值的设置上,将解决现场问题的创造性工作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奖得“让人眼红”,由此吸引职工的注意力,不断培植职工的创新力,培养职工的创造智慧,给职工的创新创造注入澎湃动力。

    三是突出职工协作精神考核,铸造和谐团队。绩效考核的实行使职工远离了利益分配的大锅饭,随之而来的是职工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导师带徒留一手,出现问题时袖手旁观,出现“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同事间的协作配合就会出现问题,造成团队精神缺失。为此,在考核项目设置上增加协作精神的考核,培养职工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整体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众人拾柴”的可喜局面。

    3、完善职工精神激励机制,让职工在激励中成长

    (1)让职工在赏识中成长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识本身就是一种心态,赏识需要管理者善于发现职工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光亮,也要用放大镜来“看”;赏识是一种关爱,它需要管理者找到施爱的方法和艺术,把对职工的赏识具体化,让职工从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管理者真切的关怀和爱护;赏识是一种激励,管理者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通过赏识引导职工扬长避短,释放潜能,勇敢积极地去努力进取;赏识更是一份亲近,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互相欣赏之中,形成良性互动……在赏识的作用下,职工的自信心与责任心被有效激发出来,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职工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最终成为高效能职工,使企业成为高效率企业。

    赏识职工,就是要善于发现职工的优点,充分利用职工的优点。当发现职工的“闪光点”后,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职工的自我价值得到满足,工作激情就会被点燃,使周身有使不完的劲。如果职工工作总得不到认可,就会失去信心,处于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工作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有的还会因此选择“跳槽”。在企业,一些多多少少有些缺点的后进职工得不到领导的信任,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自己受到肯定和公正的评价。在这个时候他是多么需要鼓励,多么需要肯定和信任。

    现在,企业里大多是业绩平平的普通职工,不优秀并不代表他们不努力,也不证明他们不想成功,不代表他们甘愿沉沦、甘于落后。他们长年累月生存在企业最底层,甚至是阳光难以照到的角落,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理解和鼓励,他们是那种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激励就会拼命想证实自己的那种职工。如果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结果是他们对企业彻底灰心失望,冷了心,成为对企业发展的阻碍和不利因素。因此,管理者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一份真诚的谢意,一句关切的询问,都体现了对职工的信任与肯定,它可以激发职工的上进心和责任心,甚至可能会改变职工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人生也许会因此出现拐点。此时,赏识就成为了职工成长的助推器,成为职工成长的不绝动力。

    实际上,在管理者的赏识下,职工总是千方百计将优点发挥到极致。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将最好的一面体现在人们面前;另一方面,从维护“内心尊重”需求出发,会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做得更好,使自己对得住管理者的赏识。这样,就在管理者的赏识中,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对于我们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创造一种组织气氛,使职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贡献自己的才能,挖掘职工的潜能,管理者不再控制职工、批评职工、惩罚职工,而是帮助职工在赏识的气氛中成长。职工因为赏识的氛围而相互信任,合作因为相互信任而充满效率与活力。企业因为职工的成长而发展,职工因为企业的发展而分享成果。

    实践以为,赏识职工是激励职工的一种源泉,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现代管理艺术。赏识是一缕春风,它滋润着职工的心田,让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能够身心愉悦,同时,它又是一架桥梁,拉近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降低由于人际关系紧张而带来的各种不必要的成本,促进企业和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使用最最好的培养,让“金子”早发光

    现在,人才的淘汰率、折旧率越来越高。人才如同物品一样也存在贬值现象。人才贬值是指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人才如果不使用就会象物品一样失效、生锈,导致人才知识老化、技能、观念滞后,今天的人才就可能变成明天的“废才”、庸才。一个人在正当时如果不能及时得用任用,过了时,人才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过时,明珠投暗终究会黯然失色,是金子,但如果不挖掘出来,终究与一块土渣无异,永远不能发出其耀眼的光芒。如果得不到及时使用,就会事过境迁,成为“昨日黄花”。针对人才贬值现象,未雨绸缪,及早将建立人才的保鲜机制提上议事日程。树立“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的观念,使人才在使用中实现人才保鲜,并不断增值:

    一是人尽其才,用当其时。在选才、用才方面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评机制,建立人才技术培训、绩效考核、岗位调整等技术档案,只要认准了他是人才,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少,尽快让他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担大任,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对年龄大,而技术和精力完全胜任的,也要及时任用,发挥作用,不让年龄稍大的职工失去用武之地。二是企业要在职工成长内心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为职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岗位设计、职务说明,不断激发创新思维,不断充实新内涵,积累才干,使他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为人才进修提供机会,让他们不断充电。三是为人才晋升提供机会,真正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着想,提供展示才华和潜能的机会,让其与企业共同成长,让他们在为企业发展壮大作出贡献的同时,自己的素养和才能也得到同步的增长。就是要在人才很有朝气、锐气时使用他们,而不要等到有暮气、怨气时才想起他们。

    (3)有效缓解职工岗位疲劳

    现在,企业一线职工工龄在十多年以上的老职工多,部分老职工自从参加工作以后长期从事同一项工作,数十年一贯制,产生了明显的岗位疲劳。突出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敷衍、进取心不强,工作懒散无精打采,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和创新意识,整天昏昏然。有的职工时常表现为情绪低迷,工作积极性不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有的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干熬”工龄;不学习,不上进等现象。不少企业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企业对他们的合理诉求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企业对其漠然处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要积极探索解决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在职工管理工作实践中探索实施“四疗法”,有效地治愈职工岗位疲劳症。这四种“疗法”分别是岗位互换法、环境疗法、文体疗法和休息疗法。就是对从事一项工作三年以上的职工,进行内部岗位更换,使这部分职工对新的工作岗位有新鲜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每隔半年或一年时间,对同岗位人员进行更换流动,让职工变换工作小环境,增强对新的小环境的新鲜感。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职工有所乐,放松的场所,不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鼓励职工进行假日外出旅游和休假,组织职工疗养等,让职工通过一段时间的放松休整,增强干好工作的兴趣。实际上,一线职工出现的岗位疲劳,实际上是一种“心病”,必须得到及时治疗。我们通过上述“四疗法”把企业对职工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职工的岗位疲劳症治愈,使职工以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同时重新焕发他们的热情和激情,设身处地为职工着想,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满足职工的合理诉求,切实关注职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以上就是关于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激励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对销售人员的激励的话(对销售人员的激励的话语)

    激励团队完成任务的口号(激励团队完成任务的口号有哪些)

    宁海抖音代运营排名公司(宁海抖音代运营排名公司有哪些)

    杭州纪录片央视(杭州纪录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