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高中难不难)

    发布时间:2023-04-19 03:11:15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2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高中地理高一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高中难不难)

    一、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或欢欣或鼓舞,一个脚印一步成长,深深浅浅,感谢时光,教会了我如何成长,如何去演绎自己的人生,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 高一地理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 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 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

    高中地理必修一最新知识点 总结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汇总

    ★ 人教版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归纳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二、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在平日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高一(地理高中难不难)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1

    1.陆地水: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与海洋水、大气水共同组成水圈

    2.水资源: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技巧1:陆地水分类

    按空间分布分: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沼泽水、生物水

    地下水:深层、浅层地下水或潜水、 承压水

    按循环周期分:静态水:冰川、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按含盐量分:陆地咸水:地下咸水、湖泊咸水

    陆地淡水:冰川、地下淡水、江河水

    技巧3:静态水和动态水对比

    技巧4:地下水分类

    技巧5: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

    (1)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渍化

    (2)适量开采,防止水位过度下降

    (3)雨季回灌,及时补漏

    (1)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陆地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大气降水

    技巧6:河流的补给形式

    4.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即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技巧7: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大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广阔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陆地(内陆)水循环:大陆与大陆上空之间的水循环。供给陆地上的水量为数很少。(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

    海洋水循环: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海洋水蒸发成水汽,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技巧8: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技巧9:水循环意义:

    (1)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2)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3)通过水循环运动,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4)影响全球的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5.水平衡原理

    从长期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水量收和支出差额,等于某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技巧10:不同地区水平衡状况

    2015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之陆地水与水循环

    技巧1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水平衡的影响

    有利影响: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

    不利影响:大面积滥伐森林;排干湖、沼;过度抽取地下水

    技巧12:我国水资源分布

    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冬春少

    技巧13:合理利用水资源

    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工程;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2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3、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

    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2、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4、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

    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3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新加坡的首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首都雅加达,旅游城市万隆、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尼日利亚的首都都拉各斯,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古巴首都哈瓦那,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秘鲁城市伊基托斯。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4

    1、森林资源现状

    ⑴属性: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⑵作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⑶森林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2、热带雨林

    ⑴分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⑶雨林生态

    ①优越性: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⑷热带雨林破坏

    ①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类开发。

    ⑸热带雨林的开发(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⑹雨林的保护: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

    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③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5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6

    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积扇平原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

    (2)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7

    1、岩石圈的结构: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

    2、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构造、化石(仅沉积岩中有);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突破口————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2)环节名称: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

    4、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5、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板块相撞,大陆——大陆:山脉

    大陆——大洋:大陆上形成山脉或岛屿,大洋处形成海沟。

    板块张裂,裂谷、大洋中脊(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

    重要例子: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地中海逐渐缩小)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东亚岛弧链、马里亚纳海沟: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落基山: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6、概念辨析:地质构造:背斜、向斜、断层

    地貌、地表形态:山岭、谷地

    7、流水作用:

    流水侵蚀:峡谷、瀑布、河流上游V形河道。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沟谷发育

    流水沉积:冲积扇(山前);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入海口)

    8、风力作用:

    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新疆魔鬼城

    风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成因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8

    知识摘要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9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判断南北半球(或最低)气温月份6、7、8三个月气温北半球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10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地理高一知识点总结 11

    一、东亚:

    1、朝鲜境内有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

    2、日本国内森林资源、水利资源、渔业资源丰富;

    二、东南亚:

    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

    (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4)泰国:水稻;

    三、南亚:

    1、印度矿产主要以煤、铁、锰矿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茶叶、小麦等出口;

    四、中亚:

    1、小麦,棉花,畜产品;

    2、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分布在里海沿岸);

    五、西亚和北非:

    1、石油资源丰富: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内,储量占世界的一半,开采量为1/4,出口量第一:

    2、特产: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榄油、阿富汗紫盖皮羊毛、伊拉克椰枣;

    3、北非的铁矿分布在利比亚、埃及与苏丹境内,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矿产:金刚石、锡、钢铁、铝,铜(赞比亚),黄金(南非)、铁(利比亚),石油(尼日利亚)钿矿(南非);

    2、水利资源丰富:世界第二;

    3、动物资源丰富:狮子,大象,猩猩;

    4、生物资源丰富:可可,丁香,剑麻;

    七、西欧:

    1、矿产:煤(大不列颠岛)、铁(大不列颠岛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森林资源(第一);

    2、水力资源;

    3、矿产:石油(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天然气,煤(中西伯利亚高原、东海岸),铁矿(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有色金属(锰铜铝锌);

    九、北美:

    1、矿产:煤(美国东北部),铁,石油,天然气,钢金铝锌-有色金属(美国西部);

    2、森林(寒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林),草场,水力——美国;

    3、加拿大——森林(为原料,新闻纸加工),石油,铁,煤,镍(占世界80%),渔业资源丰富;

    十、拉丁美洲:

    1、矿产:石油(墨西哥东南沿海,委内瑞拉沿海),铁,锰(巴西高原东部),铜(智利世界最多),银(墨西哥安第斯山脉);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红木,乌木);

    4、经济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矿产-铁(塔斯马尼亚岛),煤(澳大利亚东部沿海);

    2、稀有动物-鸭嘴兽;

    十二、南极:

    1、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生物,淡水;

    2、生物-企鹅(鸟类),海豹,鲸,磷虾;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丰富生物资源:北极熊,海豹;

    2、矿产:煤(30亿吨),石油(100-200亿桶),天然气;

    ;

    三、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和风带

    有的人喜欢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有的人喜欢学习现实中的东西。有的人喜欢学习提高头脑智慧能力方面,有的人喜欢学习增强用手技巧运用方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和风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 秋分 。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 夏至 。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 冬至 。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

    考点: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提醒: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1.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2.影响降水的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压和风带相关 文章 :

    ★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大气)

    ★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 地理高中必修一知识点

    四、怎样学好高中地理我上高一,地理很难,上册

    很多高中学生进入高一后,会觉得地理很难学,原因是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区域地理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上册的自然地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解难度大;卓越教育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

    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册、选修教材一和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

    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

    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地理高一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开封高中排行榜揭晓(开封高中排名前50名)

    杭州华丰板块规划(杭州华丰板块规划高中)

    杭州高中国际部排名(杭州高中国际部排名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浙江排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浙江排名第几)

    商品对接供应链(商品对接供应链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