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疗养院的历史简介
医院疗养景观设计背景(医院疗养景观设计背景墙)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医院疗养景观设计背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行业最低价)
文章目录列表:
一、浅谈中医院(三甲)建筑设计
2.1 定义
2.2 服务对象
2.3 医院分类
2.4 主要部门
3.1 项目概况分析
3.2 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3.3 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3.4 基本功能设计
3.5 科室设计
3.6 建筑面积指标
3.7 功能分区及流线关系
----- 3.7.1 总平面设计要点
----- 3.7.2 流线组织
----- 3.7.3 建筑设计
----- 3.7.4 装饰设计
----- 3.7.5 门诊部
----- 3.7.6 急诊部
----- 3.7.7 住院部
----- 3.7.8 传染病用房
----- 3.7.9 手术部
医疗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工作,是设计者和医院管理者共同的作品。它对各设计专业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也是一类对人的行为研究最深入、最广泛的工程项目。它和其他种类的建筑项目有所不同。随着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医疗建筑要求设计者知识面宽广,具有展望未来发展的能力。一旦建成使用,便不能停业,也不会给设计师任何改正错误的机会。
医疗建筑设计师提供给一群需要身心关怀和治疗人群使用的场所,因此它的建设对地形、位置、周边环境及市政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完成实现一项比较理想的作品,需要多方面的契机,所以对设计者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遗憾几乎是终身伴随设计者。但是作为医疗建筑专项研究和设计者来讲,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努力寻求创造理想的机会。
理想,是创作的永恒动力。
医院是指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3)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4)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06-2008)
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
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0-1987)
8)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1989)
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0)《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
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50098-2009)
1) 功能分区明确,洁污流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
2) 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3) 应保证住院部、手术部、功能监察室、内窥镜室、献血室、教学科研用房等处的环境安静,病房应获得最佳朝向;
4) 交通流线便捷、安全,出入口不少于二处,废弃物出入口单设,门诊部、急诊部入口附近应设停车场;
5) 职工住宅不得建在医院基地内;
6) 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充分利用环境布置庭院绿化和康复活动场地等设施;
7) 应留有发展或改、扩建余地;
8) 注意传染病区、太平间、病理解剖室、焚毁炉的设置位置。
门诊病人、急诊病人、住院病人辅助治疗和供应服务等流线要求简洁方便,避免交叉。
根据研究,超过1000床规模的医院,住院病房集中设置在一栋大楼内,住院楼必然会很高,超过20层。这样设计有以下几项 缺点:
① 从垂直运输分析,住院楼过高,电梯上下周转慢,垂直运输压力过大;
② 从病人救治分析,住院楼过高,延误病人抢救时间,影响医院高效救治患者;
③ 从就医环境分析,大规模各类病种患者同住一栋楼,交叉感染可能性大大增加,医院救治环境差;
④ 消防安全自救难度大;
⑤ 建筑造价高,维持费用高,建造周期长。
综上所述,住院部与门诊部宜分设,且住院楼宜分设两栋,住院与康复分开设置,尽可能降低住院楼层数,控制在15层以下;门诊、医技楼优先考虑水平交通动态,控制在3层。
1) 集中或半集中式,具有未来可发展的总平面布局;
2) 内外、动静、洁污、医患、人、车、物的功能分区及流线设计清晰,使用合理便利;
3) 全空气空调,采光均好性较高,花园式的就医环境;
4) 以患者为本,让患者在具有稳定性和隐私性的环境中就医,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5) 在优先考虑水平交通动态的前提下,根据建筑规模及建设条件,应设计出更适合患者使用的水平和垂直动态相结合的最佳交通方式;
6) 设计中,应用新技术和材料,选择最佳的能源运行方式,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
A 电梯
① 四层及四层以上的门诊楼或病房楼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当病房楼高度超过24m时,应设污物梯;
② 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 “病床梯” ;
③ 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B 楼梯
主楼梯宽度不得小于1.65m,踏步宽度不得小于0.28m,高度不应大于0.16m。主楼梯和疏散楼梯的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
C 走道
同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m,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其坡度不宜大于1/10。
D 房间净高
诊查室2.60m,病房2.80m,医技科室根据需要而定(根据厂家和设备专业提资确定)。
1) 洁净手术部的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易积尘、耐腐蚀、耐碰撞、不开裂、防潮防霉、容易清洁、环保节能和符合防火要求总则。
2) 洁净手术部内地面可选用实用经济的材料,以浅色为宜。
3) 洁净手术部内I、II级手术室墙面、顶棚可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一体化装配方式;III、IV级手术室墙面也可用瓷砖或涂料等;应根据用房需要设置射线防护。
4) 洁净手术室围护结构间的缝隙和在围护结构上固定、穿越形成的缝隙,均应密封。
5) 洁净手术部墙面下部的踢脚不得突出墙面;踢脚与地面交界处的阴角应做成R≥30mm的圆角。其他墙体交界处的阴角宜做成小圆角。(结构和建筑相互配合)
6) 洁净手术部内墙体转角和门的竖向侧边的阳角宜为圆角。通道两侧及转角处应设防撞板。
7) 洁净手术部内与室内空气接触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用木材和石膏。(强条)
8) 当洁净手术部有设备层时,层内设备、管道的安装与维修操作空间不应影响人员活动、操作通行。设备层梁下净高不宜低于2.2m,并应进行简易装修;其地面、墙面应平整耐磨,地面应做防水和排水处理;穿过楼板的预留洞口四周应有挡水防水措施。顶、墙应作涂刷处理。直接位于手术室上一层的、用水的房间地面也应做防水处理。
9) 洁净手术部室内使用的装饰材料应无毒无味,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相关规定。
10) 洁净手术部的净高不宜低于2.7m。当手术室的送风装置被轨道分隔开时,该净高应按气流搭接原则确定。
11) 洁净手术室供手术车进出的门,净宽不宜小于1.4m,当采用电动悬挂式自动门时,应具有自动延时关闭和防撞击功能,并应有手动功能。除洁净区通向非洁净区的平开门和安全门应为向外开之外,其他洁净区内的门均应向静压高的方向开。
12) III、IV级洁净辅助用房可设外窗,但应是不能开启的双层玻璃密闭窗或两道窗。
13) 洁净手术室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洁净手术室内所有饰面材料的表面电阻值应在106Ω~1010Ω之间。
14)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内应设置的插座、开关、各种柜体、观片灯等均应嵌入墙内,不得突出墙面。
15) 洁净手术室和洁净辅助用房内不应有名露管线。
16) 洁净手术室的吊顶及吊顶挂件,应采取牢固的固定措施。洁净手术室吊顶上不应开设人孔。检修孔可开在洁净区走廊上,并应采取密封措施。
—————————————— 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是从门诊经历中得出来的。
独立设置的门诊科室
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儿科、肠道科、传染科。
急诊部应设在门诊部之近旁,并应有直通医院内部的联系通路。
住院部由入院处、住院药房及各科病房组成。
1) 病床的排列应平行于采光窗墙面。单排一般不超过3床,特殊情况不得超过4床;双排一般不超过6床,特殊情况不得超过8床。
2) 平行二床净距不应小于0.80m,靠墙病床床沿同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0m。
3) 单排病床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10m双排病床(床端)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40m。
4) 病房门应直接开向走道,不应通过其他用房进入病房。
5) 重点护理病房宜靠近护士室,不宜超过4床;重病房宜近护士室,不得超过2床。
6) 病房门净宽不得小于1.1 m,门扇应设观察窗。
图例:
7) 护士站宜以开敞空间与护理单元走道连通,到最远病房门口距离不应超过30m,并宜与治疗室连通。
8) 监护病房可分别设在护理单元内,亦可若干护理单元集中建立监护中心。监护控制室的位置应便于观察病人,监护病床的床间距不应小于1m。
20床以下的一般传染病房,宜设在病房楼的首层,并设专用出入口,但其上一层不得设置产科和儿科护理单元;
20床以上,或兼收烈性传染病者,必须单独建造病房,并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1) 宜设在单独建造传染病房的首层,设于门诊部者应自成一区,并设单独出入口;
2) 几个不同病种不得同时使用一间诊室;
3) 平面应严格按照使用流程和洁污分区布置,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同行路线及诊查室的门宜分别设置;
4) 应设隔离观察室、专用化验室和发药处。
<h4 id="operation department">3.7.9 手术部</h4>
手术室时为评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最重要的医技部门之一。
用房组成
手术室应与各手术科室相连,还要与血库、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涉及手术室的相关资料如下:
1) 手术间的规模
综合医院手术部的手术间数一般以医院总床位数的2%为宜;也可按照每50张病床设置一个手术间;或者按外科病床数的4%,即每25张外科病床设置一个手术间。
2) 手术室分类
按手术有菌和无菌的程度,手术间可划分成以下5个类型或等级。
按不同专科,手术间又可分为普外、骨科、妇产科、脑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五官科等手术间。但由于各专科的手术往往需要配置专门的设备及器械,因此,专科手术的手术间应相对固定。
3) 手术室的区域划分及用房
手术室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无菌手术间)、半限制区(污染手术间)和非限制区。三区分割设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将限制区分设在不同楼层的两部分,这种设计可彻底进行卫生学隔离,但需两套设施,增加工作人员,管理不便;二是在同一楼层的不同区域设限制区和非限制区,中间由半限制区过度,设备共用,这种设计管理较方便。
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室、储药室等。
半限制区包括急诊手术间或污染手术间、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
非限制区设更衣室、石膏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护士办公室、医护人员休息室和餐厅、手术病人的家属休息室等。
值班室和护士办公室,应设在入口近处。
4) 手术室的位置和布置要求
手术室应尽可能把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
5) 手术间平面尺寸与高度
手术间的数量和平面尺寸,应根据医院及手术室的性质和需要选用。无体外循环装备的手术室,不应设特大手术间。手术间平面尺寸不应小于下表中规定,而手术间的净高一般以3.0m为宜。
6) 手术室的门窗和室内设施设备
二、疗养院的历史简介
中国最早的疗养院应该是青岛的崂山柳树台疗养院(1904)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掠夺山东丰富的农业、工业资源先后修筑修建了胶济铁路、大港一号码头。与此同时,德国侵略者也逐步开始建设服务于他们自身的设施,疗养院就是其中之一。据《胶澳志》记载,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竣工通车的同时,德人在崂山柳树台兴建的默克伦堡疗养院(Mecklenburgkurhof)也落成启用。
柳书台位于崂山南九水东北端,环境幽雅,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据史料记载,疗养院房屋建筑为砖木结构,以木为主。默克伦堡疗养院1914年毁于战火中,其遗址已不复存在。
要说世界上最早的疗养院,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文献,在古罗马时代,就有疗养院的雏形出现,遗憾的是,我实在不记得是哪些文献记录了。
古罗马的浴室也可被看做是疗养院的雏形,现存的罗马浴室在巴斯城中心,它是巴斯最著名的景点,也是为众人所熟知的博物馆。是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地下有温泉,罗马时代在此建浴场。浴场由一系列建筑组成,有更衣间、休息间和浴场。不过门票太贵了.罗马浴场环绕温泉而建。这个温泉从30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18世纪,人们偶然发现米涅尔瓦女神的镀金头像,早已湮没不闻的古罗马浴场得以重新现身。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掘表明,罗马浴场设有好几个浴池,还有游泳池和暖气加温的房间。浴池周围布有雕塑、栏杆,浴池上方原来覆盖着巨大的弧形拱,现仅存一些柱子,但浴池周围还能找到拱的残片。
三、景观理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1、园林景观设计中艺术性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和艺术性。2、园林景观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3、园林景观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性理念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文化元素。我们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学科的迅速形成。4、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5、园林景观生态性设计理念当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狂热发展,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将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始终穿于设计中。考虑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四、小汤山医院的医院特色
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占地600余亩,环境优雅,整个院区三分之一为苏州园林式设计,小桥流水,微波荡漾,绿树成林,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堪称人间佳境,故而成为明清两代温泉行宫,解放后,疗养院即被列为国家级温泉疗养区,现又被列为中央保健局及北京市干部保健基地,深受海内外宾客的钟爱,享有盛誉。该院优美的环境、宾馆式的管理与医疗保健服务完美融为一体,可为广大宾客的健康生活提供了舒适方便的生活服务和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院康复中心分为四部分:水疗部、传统医学部、理疗部及体疗部。以小汤山温泉水疗为龙头,配合物理治疗、中医针炙、拔罐及按摩等传统的无创、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因子,进行筛选组合形成多种系列处方,达到对患者及亚健康人群的治疗、康复、保健养生作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绿色医疗的理念。温泉水可起到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适合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关节运动系统疾病及皮肤疾病,其微妙之处在于有病治病,无病也有养颜健身之效。水疗部采用多种温泉疗法,设有壁挂式水中漫步器、壁挂式水中划浆机、壁挂式水中提推器、壁挂式水中登山器、水中自行车等健身器械可用于水中运动,设有背部悬浮浴池、针刺疗生浴(水轮浴)、足步养生池、动力旋转浴池、冲浪单人浴、室外温泉浴等多种动力温泉浴池,使您感受到古老的温泉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达到更好的康复保健效果。理疗部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该院现更新引进许多大型先进设备,温热疗法一项就包括高频、温热磁化和合治疗、红外线治疗、温泉水疗、热湿敷等七八种方法。中频电疗法主要有镇痛及兴奋作用,由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具有在神经、肌内组织细胞水平上的深层按摩电疗法作用。中频干扰电治疗、拔罐治疗及音乐治疗三位一体同步治疗,使其治疗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体疗部设有牵引、按摩治疗、四械训练、作业手法治疗及功能训练等项目,汇集国内外各种先进体疗设备和康复器械,如:美国HILL多功能牵扯引治疗床、英国电脑颈牵扯引治疗机以及十余种进口设备,包括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装置、下肢关节被动活动装置、电动站立床、多体位床等。并有三名高身资按摩师及四名高身资康复技师、护师提供一对一的按摩治疗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神经损伤及多种骨头节运动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皮肤科充分发挥小汤山温泉的医疗保健作用,结合温泉浴、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中西药物并用,擅长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副银屑病、硬皮病、皮肤淀粉样变、丘疹型酒糟鼻、手足癣、带状疱疹、座疮、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
骨关节病与骨坏死诊疗中心,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办法,配合温泉相关理疗,如中药温泉浴、温泉水中运动、温泉中药熏蒸等,加以各类针灸、关节功能锻炼、短波、红外线照射、中频等理疗,治疗效果明显,得到广大患者赞誉。外科主任王大立主任医师长年致力于颈肩痛、腰腿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研究,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遵循能门诊治疗不住院、能保守治疗不手术的行医原则,积极应用美式脊柱校正方法治疗急慢性颈肩痛、腰腿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立竿见影,患者络绎不绝,对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充分掌握病情治疗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循序渐进,手法高明。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院疗养景观设计背景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