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文局成员名单(杭州园文局主要领导)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市园文局成员名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项永丹的个人履历
1979年12月,杭州市拱墅区劳动服务公司工作(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杭州分校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学习);
1986年8月,杭州市拱墅区政府办公室秘书;
1988年4月,杭州市拱墅区计经委副主任;
1989年3月,杭州市拱墅区计经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1992年11月,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1995年4月,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党工委书记(1996年5月—1998年6月在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97年11月,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1997年9月—2000年7月再浙江省委党校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2001年2月—2001年6月在浙江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2002年3月—2002年9月挂职任浙江省建设厅城乡规划处副处长);
2002年9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党委副书记;
2004年2月,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党工委、党委副书记(2005年9月—2005年10月在杭州市委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年4月,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2006年2月—2006年6月在浙江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7年2月,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副书记、区长(2010年7月—2010年10月在浙江大学浙江省领导干部管理研究班学习);
2011年11月,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书记;
2013年12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2014.01杭州市副市长、党组成员。
中共十届、十一届杭州市委委员。
二、我想问下:现在杭州市交通局的副局长是谁? 人怎么样??? 谢谢。。。。。。
人民网北京10月26日电 据中国杭州网站消息,杭州市政府日前任免一批领导干部,涉及王一川任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免去沈张俊的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粮食局)副局长职务等系列任免事项。具体任命名单如下: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王一川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杭政干〔2009〕14号
市政府决定:
王一川任杭州市交通局副局长;
张新兼任杭州市经济租赁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
免去:
王玉明的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管理委员会主任职务;
刘南的杭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杭州市老龄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老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职务。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钟玮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杭政干〔2009〕15号
市政府决定:
钟玮任杭州市人事局巡视员;
吴德宝任杭州市交通局巡视员;
沈张俊任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粮食局)巡视员;
林路任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巡视员;
沈鑫珍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
邵志洪任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巡视员;
孟铁原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
王侃任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巡视员;
孙浙江任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巡视员;
蔡建中任杭州市经济委员会副巡视员;
赵可新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巡视员;
免去:
沈张俊的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粮食局)副局长职务。
三、
四、都锦生故居的简介
都锦生故居的前世今生
6月3日,71岁的都恒云女士再次来到杭州下茅家埠31号,这里是她的父亲、一代织锦之王、爱国实业家都锦生的故居。在西湖西进工程中,这里与盖叫天故居一起,被视为湖西山区最具纪念意义的历史遗存;不久之后,都锦生故居的修缮与重建工作将正式开始,并将于国庆节前后正式开放。
整整六十年前的1943年5月26日,因脑溢血卧床不起达两个月之久的都锦生为庸医所误,病逝于上海,年仅45岁。
时光荏苒,当年的幼女都恒云已是古稀之年,她的孙女正在长春准备高考。她的脸上始终笑容绽放,父亲逝世六十年后,他的故居终将以文物的形式出现在西湖以西,与那些凝聚了他心血的灿烂织锦一起,在淡荡的水云之间彰显于世人面前。
记忆残片:战火中的都家人
远在秦皇岛的都锦生长子都祖荫先生,此时正在竭力回忆当年老屋的每一个角落。受杭州市园文局委托,他将要绘制一张当年室内陈设的复原图,为这次修缮提供超越时空的依据。
而都恒云女士对老屋则很难有清晰的记忆。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年仅5岁的都恒云与母亲、兄姊一起逃离位于艮山门的门市部,躲藏至山中老屋。她对彼时老屋的记忆,不过是“四面环水,稻田成片,叔叔曾经掉进过水里”的童稚往事。
老屋倘若有知,它记忆最深的当是这一刻:杭州沦陷后,日本人将大量乡贤的名字加入日伪政府官员名单,公布于报章,都锦生赫然在列。都锦生盛怒之下焚报明志,离家避祸。日军四下搜捕无获,一路找到茅家埠老宅,洗劫一空后愤愤而去。两个掉队的日本兵企图对都锦生的夫人与长女施暴,两位女子借日军转身之机,从老屋之上一跃而下,成功逃难。这无疑是老屋百年沧桑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6月3日,在老屋二楼破败的木制上走廊,都恒云看着院中的水泥地面说:“母亲对我说过,当时院子里都是泥地,而且刚刚翻过,准备种菊花,否则肯定摔死了。”母亲当时有孕在身,经此一劫依然母子平安,几乎可以说出自天佑。
都锦生素来以爱国著称,九·一八事变后带领工人走上街头粉刷标语、凇沪抗战后为战死上海的谢晋元将军敬上具名花圈等往事为人口述笔传。他“实业救国”的理想伟大而脆弱,转瞬便湮灭于无情的战火。
2003年6月3日的老屋
6月3日,多云。今天的光线使都恒云对照片有些担忧———我们目的相同,都想在老屋修缮前留下最后的纪念照。
故居的门牌已经斑驳不堪,难以辨认。大门紧锁,“繁昌制罐业有限公司”表明着老屋现在的功用。一只德国黑背冲进院子,疯狂吠叫。制罐公司的人将狗一把拎开,开门放我们进去。
老屋的一楼是制罐公司的办公室,他们即将搬出。屋子左侧,楼梯蜿蜒而上,摇摇欲坠。这里曾经住过十几户居民,墙上随处可见孩子的涂鸦之作。
二楼废弃已久,灰尘与破烂的什物蛰伏在各自的角落,我们走过,灰尘泛起,什物无言。几个月后,这里将很难看到灰尘,而每一件出现在这里的什物都将有着各自不凡的出身。
角落的一个房间,只挂着一把象征性的小锁头———事实上,它是依靠缠绕其上的铁丝来维持锁的功能的。屋内,墙上贴了一张笔迹工整但童稚毕现的“忍”字座右铭,几幅球星图片,一旁的年历上写着1998年。五年前居住在这里的那个孩子最迷恋的球队是法国还是巴西?他知道都锦生吗?
推开后窗,一汪池塘正碧绿着,蚊虫上下飞舞。四个月后,西湖西进工程茅家埠部分完成时,这里将重现水云淡荡,远山葱茏的景象。每一位经水路去灵隐的香客,都将看到老屋,以及附近准备改行贩卖织锦的人们。
都恒云说她很庆幸,能看到父亲故居重现原貌。而散布在各地的兄弟姐妹大多身体不佳,2001年他们曾在南京陆军疗养院聚首,她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经得起车马劳顿,在故居前再次团圆。
织锦灿烂 锦生不死
徐翀先生在都锦生丝织厂已经工作三十多年了;现在丝织厂已经改制为实业公司,他主管的部门也有了个时髦的名字:人力资源部———这名字似乎在暗示我们身边转换的时空。他将四个厚厚的档案袋摊开在我面前,里面都是关于都锦生的资料。
在他脚下,一座以都锦生命名的小型博物馆正免费向路人开放。博物馆中的许多陈设带着浓烈的时代印记:毛主席像、斯大林像最为引人注目———前者在文革期间是游行队伍必备,后者则曾作为国礼馈赠给苏联人。
都锦生与其他民族资本家有太多不同。他的特点,徐翀概括为四:一是敢于创新,包括洋为中用;二是爱国;三是市场观念强烈;四是笃信“教育救国”,他的子女几乎都从事教育工作。
杭州的自然历史大抵就是西湖的历史,杭州的人文历史或许就是丝绸的历史。她的丝绸历史中不会缺少这个名词:都锦生。西周时期织锦已处于萌芽状态,至唐,盛产桑蚕的杭州已被称为丝绸之府;及宋,杭州街头已形成了“都市民女,罗绮如云”的景象。
而到了20世纪,都锦生对织锦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将西湖山水与织锦艺术融为一体,余荫直至今日。
老屋即将重新修缮,灿烂的织锦艺术也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而都锦生与这座城市,几乎是种丝丝入扣的关系;他的名字似乎是种宿命,这是个为织锦而生的人。“都锦生”三字也将永远与织锦相伴,绵延不死。
名词解释之一:都锦生
都锦生,1898年2月12日生于杭州西湖茅家埠。自幼喜画风景,喜摄影,1919年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留校任图案课教师。都大胆创新,将西湖风景转变为织锦;1921年,亲手织出《九溪十八涧》,次年创办都锦生丝织厂。1926年,《宫妃夜游图》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到1931年,其门市部已遍布全国十三个大城市。
杭州沦陷后,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产,将机器转移到上海法租界。1938年举家迁往上海。1943年,都锦生患脑溢血逝世,年仅45岁。
名词解释之二:西湖西进工程
西湖西进工程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将大大拓展西湖水域面积,将西湖恢复到300年前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充满野趣的历史风貌,西湖全景将再现“人间天堂”,形成以杨公堤为“纲”,“金沙醇浓”、“茅乡水情”、“三台泽韵”、“法相探春”、“花山霞鹃”、“双峰插云”六大景区为“目”的景观结构。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市园文局成员名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