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产业创新指数(中国城市产业创新指数下载)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城市产业创新指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排名多少?
由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编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15日发布。中国在去年排名第25位,今年排名上升了三位,位居全球第22位。
这一排名显示,瑞士继续占据“全球创新指数榜”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瑞典、荷兰、美国、英国。
据了解,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总排名上继续前移,在商业成熟度和知识与技术产出方面获得高分。今年,中国在以下几个指标上表现优异:研发公司的全球分布、商业企业的研究人才、专利申请量和其他知识产权相关变量。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导的,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一次。这一指数使用从专利申请量到教育支出等数十种指标,对全球大约130个经济体进行排名。如今,这一排名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广州和深圳哪个发达?
深圳发达。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榜第三名。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2020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2021年,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深圳排名第三。2021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深圳被定位为超大城市。
经济实力雄厚:
2018年8月,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位列第三位。从增速来看,深圳上半年的实际增速都超过了7%。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495.8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6.06亿元,增长8.1%。
2020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9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10454.01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7190.44亿元,增长3.9%。
三、南京和成都比起来,哪个城市发展的更好?
成都发展的比较好,截止2019年末,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65亿元,而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30.15亿元,下面是南京和成都的各方面对比介绍:
一、经济:
1、南京:2019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14030.15亿元,列全国第11位,比上年增长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2886元,在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市及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深圳,省会城市排名第一。
2、成都:经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审定,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2.1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244.62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1155.86亿元,增长8.6%。
二、科技事业:
1、南京: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研中心,南京高校和研究所主持的项目在国家科技三大奖中均获得过一等奖。2019年中国科研产出前十名城市南京排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2019年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50强,南京位列全球第12、中国第3。2018年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显示,南京创新总指数排名中国第四,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属第一梯队城市。
2、成都:2019年成功举办2019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发布4批次《城市机会清单》。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
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31家,面积615万平方米。获得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02项、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完成科技攻关831项、成果推广990项,完成火炬计划638项。
扩展资料:
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
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
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四、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分列前三
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研究员 杨清清 白杨 陶力 倪雨晴 骆轶琪
10月12日,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南方 财经 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智造业年会暨半导体产业峰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出品的《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报告》正式发布。
作为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系列策划“通往伟大之路:大国创新100强”的收官之作,《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报告》从已上市带 科技 创新属性的公司,及未上市但经过“大国创新100强”栏目深度访谈的共计751家公司中,经过规模指标筛选入围,形成近200个企业在内的入围名单。此后围绕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成效、创新生态、创新责任等角度出发,经过多项指标严格测算,得出创新能力排名前100名的企业。
经过2021大国创新百强指数综合分析,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华为集团、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兴通讯、京东、中国移动、百度、京东方、联想集团和小米集团。
在此基础上,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亦针对制造业,单独编制了《2021硬核 科技 细分指数》。在这份报告中,课题组选取了最能体现硬核 科技 企业 科技 创新能力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指标,最终得出了“2021硬核 科技 20强”。
从硬核 科技 20强榜单来看,作为大国创新百强榜单榜首的华为,其在硬核 科技 领域的地位依然无人可撼。紧随华为之后,其他Top5的企业分别是京东方、联想集团、比亚迪电子、TCL 科技 。
从综合指标来看,华为集团一骑绝尘,以70.42的得分居首,远远超出第二名阿里巴巴52.96的得分。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成效等方面,华为的得分均排名前列。
从前100名的得分分布来看,依然是头部集中,大量企业则处于长尾的位置。据统计,得分在40分以上的企业共计3家,分别为华为、阿里巴巴和腾讯;20-40分的企业为15家。换言之,20分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这也意味着,大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头部企业作为“灯塔”也值得后进企业们看齐。
其中,二级指标“创新能力”包括营收、研发费用、研发增长、研发费用投入强度、研发技术人员数及占比等细分指标。其中,营收是企业进行可持续性研发投入的基础,而研发费用及人员的投入,则是企业是否重视创新的最直接表现。
从2020年各项数据综合评分来看,华为集团的创新能力力压群雄,其创新能力得分高达47.14。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和京东,得分分别为35.39、22.18、16.60和16.08。
此外,由于研发强度较高,在总得分中仅分别排第18、第20的芯原股份、携程网,其创新能力得分却冲到了前十位。总得分位于第24位的中国软件国际,则是由于技术人员占比居首,排名也进入了前十。不过,尽管该项指标上述公司杀出重围,但从综合数据来看,这些公司仍有自己的创新短板。
具体而言,从2020年营收来看,华为以8913.68亿元营收居首,其次为中国移动、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和工业富联,营收分别为7680.7亿元、7458.02亿元、7172.89亿元、4820.64亿元及4317.86亿元。这与创新能力排名前列的企业不谋而合,作为企业研发等各项投入的基础,营收能力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从研发费用的绝对值而言,华为集团呈现绝对领先优势。2020年,华为研发费用高达1418.93亿元,超过2-5名的研发费用总和。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研发费用分别为572.36亿元、389.72亿元,同样在创新企业中遥遥领先。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百度公司的营收绝对值并不在前10位,但其研发费用却在所有公司中跃居第四位,由此可见百度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是头部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
二级指标“创新成效”下设包括专利数及人效等多个指标。从创新成效的得分结果来看,华为、腾讯、格力电器位居前列。其中,华为综合得分达到16.59分,腾讯及格力电器得分分别为13.8及13.13。紧随其后的是京东方、美的集团、中兴通讯、小米集团、联想集团。
对于企业的研发投入而言,直接的产出无疑是专利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专利情况包括专利申请总量、有效专利数及最具含金量的授权发明专利数。创新成效最重要的指标考虑维度,正是从这些指标出发。从专利数的综合得分来看,华为、格力和腾讯是前三甲。
无论是累计的申请总量、有效专利量还是授权发明专利量,华为均处于首位,超过单项二三名的得分总和。此外,在专利得分排名前列的企业中,格力电器及京东方在申请总量和有效专利量得分上均表现突出,中兴通讯在申请总量、授权发明专利量的两项得分表现更加亮眼。
专利综合得分排名前列的企业中,2020年的专利申请情况表现不一。华为、格力电器在申请总量上依然表现突出,腾讯控股则在授权发明专利量方面更具优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专利公开具备迟滞性,通常需要4-18个月公开时间,因此2020年公司申请的部分专利可能还未公开,因此综合与累计专利数各项指标对照来看更具参考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已经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于是开放式创新成了最近几年很受欢迎的新模式。所谓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在创新的时候,并非仅仅依靠内部资源,同时还会去外部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创新。
目前,在开放式创新方面,包括IP合约、开放式创新合作、开放式创新平台及开放式创新社区等模式。总体而言,位于大国创新头部的企业,均有实力也有意愿开放自我,拥抱合作伙伴,并收到良好的成效。
例如,华为坚持开放式合作与创新,从维护全球标准统一、建设产业生态联盟、拥抱全球化开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据华为官方数据,2020年华为全球新增5000多个注册合作伙伴,累计已与1600多个伙伴联合发布超过2000个解决方案,并不断加大对可复制性联合方案的激励。
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同样推出了完善的生态伙伴计划,包括百度大脑生态合作伙伴计划、飞桨技术伙伴计划以及AI加速器等。其中,飞桨是百度自主研发、国内最早开源开放、功能丰富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近日透露,飞桨已有来自于各行各业的360多万开发者,开发了40万个AI模型,累计服务13万企事业单位。
然而遗憾的是,在本次大国创新指数覆盖的企业中,有不少企业仍在ESG报告上有所欠缺,也尚未纳入机构的评价体系中。统计显示,纳入富时罗素ESG得分的企业数仅53家,拥有MSCI明晟ESG评级的企业数仅54家。
从评级及评分的结果来看,排名靠前的企业数量也较少。在MSCI明晟ESG评级中,共计拥有7个等级,由上至下分别为AAA、AA、A、BBB、BB、B以及CCC。目前,本报告中仅有5家创新企业的排名在A等级以上,且没有企业达到AAA级。从富时罗素ESG得分来看,2.5分以上的企业同样只有5家。
综合来看,创新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大部分都相对看重自身的ESG能力。大国创新排名前10的企业中,除华为未纳入前述两个ESG评价标准外,其余企业均有相关的指标披露。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对环境负责、对 社会 负责、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有望成为未来企业创新的一个发展趋势。
以具体的ESG评级/评分来看,联想集团和中兴通讯的表现较为亮眼。从富时罗素ESG评分来看,在创新头部企业中,中兴通讯的评分达到了3.8分,相较之下第二名腾讯的评分为2.6分,京东、小米集团的评分则垫底分别为1.1分。
联想集团则在MSCI明晟ESG评级中表现亮眼,成为创新头部企业中唯一一个达到A等级以上的企业,小米则在这项评级中垫底,评级仅为B级。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被单列为一个篇章,这也开启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接下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也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而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因此,在2021年大国创新百强指数基础上,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经济课题组亦针对制造业,单独编制了《2021硬核 科技 指数报告》。报告的一级指数为2021硬核 科技 指数,编制过程中,选择了包括研发能力、专利储备、责任能力、硬核能力等在内的二级指标,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三级和四级指标。
根据最终结果来看,作为大国创新百强榜单榜首的华为,其在硬核 科技 领域的地位依然无人可撼,硬核指数达到69.09,在众多企业中遥遥领先。紧随华为之后,其他Top5的企业分别是京东方、联想集团、比亚迪电子、TCL 科技 。位居二三的京东方和联想集团,得分几乎不相上下。
而在各项二级指标中,华为也是全面领先。其中,在营收指数中,排名前三的是华为、工业富联和联想集团。对照总指数名单来看,华为、联想同样营收能力居前,营收是发展硬核 科技 的基础。
此外,作为发展硬核 科技 的核心指标之一,研发费用是重中之重。从指数得分结果来看,研发费用投入指数Top10分别是华为、百度、中兴通讯、美的集团、工业富联、联想集团、小米集团、京东方、TCL 科技 、格力电器。
不过,具体来看,华为的研发费用投入远超其他企业,这也是其位居硬核 科技 指数得分首位的重要原因。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在研发费用上的持续投入,仍是一个长久的命题。
从研发技术人员数来看,华为、比亚迪电子、中兴通讯、工业富联和百度位居前位。其中,百度的研发技术人员占比相对较高,华为、中兴通讯分列其后。
专利数据是硬核 科技 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申请总量上,Top10的企业分别为华为、中兴通讯、格力电器、京东方、美的集团、比亚迪电子、联想集团、TCL 科技 、小米集团、百度。
其中,累计有效专利方面,Top10企业分别华为、格力电器、京东方、美的集团、中兴通讯、联想集团、比亚迪电子、TCL 科技 、小米集团、中芯国际。
累计授权发明方面,Top10的企业分别是华为、中兴通讯、京东方、联想集团、格力电器、TCL 科技 、中芯国际、美的集团、比亚迪电子、小米集团。
报告最后指出,“十四五”期间是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期。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攀升,中国有望从过去以集成创新、跟随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主创新,甚至在部分科学技术及先进制造领域引领全球,成为创新策源地。
在创新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走向全球性的大国、强国已成为当下 社会 尤其是经济领域产业界的共识。头部样本企业的创新,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既是灯塔也是借鉴,这些企业的创新基因、创新路径也值得进一步剖解。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城市产业创新指数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