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于南方)

    发布时间:2023-04-14 09:29:13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8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于南方)

    一、从人类发展指数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一、人类发展的内容和含义

    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几乎把所有的智力努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上面,相关的政策建议也都在寻找那些能够提高资本积累的因素。即使经济学家越来越强调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也是把诸如教育、培训和健康这些提高人力资本的因素,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作为手段和工具研究和观察,而忽视了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因而,即使经济学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却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因找不到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途径,而在实践中显得苍白。另一方面,单纯的GDP增长并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以及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经济增长最终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直接关注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至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特殊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道路,成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最初党中央每年召开的人口工作座谈会,被提高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层次,在科学发展观形成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由此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开创了政府以人为本,以人口发展的可持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特有实践。

    从观察人口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角度,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可供借鉴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90年出版首卷《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出该组织看到了以人为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该报告把收入水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以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的健康水平和成人识字率和毛入学率构成的教育水平结合起来,构造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与传统上单纯使用GDP相比,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要更为全面(图1)。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在全国城乡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了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较早实现了人口转变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这个成就不仅是控制了人口数量,更主要的是在上述诸种要素方面的改善,帮助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即无论是从预期寿命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几个角度,都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成就。图2显示了中国在过去30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此外,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位始终优于人均GDP的排位,标志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就。下面,我们分别从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教育水平提高和健康水平提高等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要素的贡献角度进行考察。

    二、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较早的人口学和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着眼于人口总量或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而关于人口转变的讨论,也仅仅停留在生育率、出生率、亡率和人口总量的层面上。在这些讨论中,人们把人口发展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视野,是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实践的一项重要贡献,丰富了人类对于发展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还不是全部。在某种程度上,它忽略了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口转变最重要的一个结果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特征的变化。

    随着大多数发达国家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继完成了人口转变,人口学家开始观察到这个转变所导致的人口老龄化后果,从而人口结构变化首先被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而经济学家又观察到伴随着人口转变而发生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

    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作为二元经济结构主要特点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通常与人口转变有关。在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高亡率、低增长率”阶段,经由“高出生率、低亡率、高增长率”阶段向“低出生率、低亡率、低增长率”阶段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出生率和亡率下降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和时间差,相应形成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和老年抚养比高的特征(Williamson,

    1997)。具体来说,在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的时滞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期,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例相应提高。随着生育率下降,经过一个时间差即大约20年的时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开始上升。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由此分别形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两条继起的变化曲线。

    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人口政策共同推动和加快了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由于改革开放期间与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相重合,劳动年龄人口(16~64岁人口)规模大且不断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高,一方面保证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充足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意味着人口负担轻、经济剩余多,从而有利于达到和维持较高的储蓄率(图3)。因此,更加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即所谓的人口红利。由此形成的这种人口红利,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得以释放,并且通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而作为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从而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的过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

    根据我们的计量模型结果,如果用人口抚养比,即16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来表示这种人口结构因素的话,在改革开放期间,人口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115个百分点。

    1982~2000年,总抚养比下降了20.1%,推动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同期人均GDP增长速度在8.6%左右,其中抚养比下降的贡献为

    26.8%,即由于人口抚养比的下降,人口因素对改革开放期间人均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4(Cai Wang,

    2005)。由此可以看到人口发展对人均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贡献。

    三、人口素质:数量与质量的替代

    人力资本是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获得性的技能。人力资本之所以被言之为“资本”,是因为要获得这种资本同样需要通过投资的形式进行积累,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共性;而人力资本之所以被冠之以“人力”是因为它和所投资的每一个人都不可分离,这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差异所在。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先由舒尔茨(T.W.Shultz)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后,一大批经济学家对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的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经济学家刚提出人力资本的时候,这一概念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受到很大程度的抵触。但随着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阐述越来越清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人力资本投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图4中看出其影响机制。人力资本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性,既体现于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于它所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多样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有经济增长尚不足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的体现,而人力资本所包含的诸多内容恰恰体现了人的发展。近年来,人文发展更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与重视。在发展中国家以人力资本积累为目标和途径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基本手段。在联合国提出的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当中,涉及人文发展的指标占有5项。这充分说明,人力资本积累作为发展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为世界所瞩目,这其中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功不可没。1982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33年,比73个发展中国家的3.57年(1980年数字)高出1.76年;到2000年时,中国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7.85年,增长了约47.28%,与这73个发展中国家增加到5.13

    年相比,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比这些发展中国家高出2.72年。

    对改革开放后20年经济增长源泉进行的分析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如图5所示,通过人口教育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份额为24%,与劳动数量投入的贡献份额相当。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断增加,劳动力的素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预期,未来人力资本的积累将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动力。

    四、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

    “健康老龄化的人口红利”这个概念有两个含义。第一,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来自于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比例和增长率,从而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和储蓄率变化,人口经济学家所谓的第二种人口红利,是伴随着老龄化以及一个良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而来的,是与人口老龄化以后的储蓄动机和储蓄水平相关的人口红利。第二,由于出生时预期寿命和老年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老龄然而身体健康,不啻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因此,这里所能看到的是从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观察的人口红利。

    我们观察到的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即老龄化而式微的增长源泉,实际上只是“第一次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丰富、人口负担轻从而储蓄率高,对经济增长做出额外的贡献。但是,在这个优势逐渐消失的同时,我们还有机会获得“第二次人口红利”(Lee

    Mason,

    2006),即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形成一个新的储蓄来源,其在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还可以获得收益。并且,健康老年人口的经验、技能等人力资本,也可以扩大人力资源的供给,延长人口红利。

    首先,取得这个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种好的制度,使得人们不再依靠家庭养老,也不再依靠现收现付制度,而是实现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障体制。按照这种思路形成养老保障体制,就等于启动了积累第二次人口红利并逐渐替代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机制。就第一次人口红利来说,当人口结构不再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再增高的时候就会消失,但是第二次人口红利在接续了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可以永远持续,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其次,取得这个人口红利要求有一个更加灵活、有效和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在就业压力还较大的年份,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1岁左右实际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是不一样的。如果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利于就业,一些尚未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就可能自愿或被迫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导致实际退休年龄小于法定退休年龄的结果。,而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60岁以上。在中国,50~64岁年龄段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20%。也就是说,如果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1

    岁的话,劳动力资源便被大大浪费了。过去我们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多地是从指标分母的角度观察,而忽略了分子的特征,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因为相对年轻人口的减少和比例下降,还由于预期寿命的提高,即老年人活得更长寿。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和人口转变达到新阶段的情况下,出生人口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图

    6),不仅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考虑到预期寿命的提高,增加对人的投入,可以使老年人口变得更加具有生产性,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

    中国经过30年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大人口观的形成和人口政策更加关注对人的投资,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健康老年人口完全可以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从而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南方从东北拿走多少资源

    建国前几十年是东北支援南方,肢解自己的工业分散到南方。最后几十年东北承担南方发展的成本。

    瓷器这种发展是极其浪费,效率极低的模式。南方这种低水平的发展是代价极高,之所以南方可以无忧无虑的凭借巨额投资拉动gdp,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被东北承担了。光平粮食这一项,南方要是想独立自主的发展,就能被拖垮。

    南方发展是低效率的,比如合肥一个市花费的固投比辽宁省还多,成都市花费的几乎是辽宁省的两倍。如此巨额投入,产出效果却很可怜。收入水平生活水平还是提不起来。这是南方落后内陆地区。而“发达”地区比如上海深圳,都是靠无数中心总部国家意志布局吸引全国人和资金来维持。和美国贸易战风口浪尖民族骄傲的“华为”也是国家意志才勉强推起来的。比如很多事业单位人员配备的手机采购全部是华为,这是一个国家用行政来靠全国力量撑起一个企业,才有了华为。这就是全国的窗口城市的No.1的代价。南方的发展就是这样。即使这样举国鼎力,人类发展指数依然显著落后,居民消费存款没有任何优势,只有人均收入高一点点。

    三、分析人类发展指数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关系

    经济程度高说明文化程度高

    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就一个国而言如此,就一个企业来说亦如此。

    人可以创造物质,也可以将其毁掉,“9·11”就是一例。只有文化,特别是底层文化所涉及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等关系,是任何武器都摧不毁的。只要有人在,那些物质的东西完全可以复兴以色列就是典型的例子。犹太人于公元前10年建立以色列国,到公元159年以色列被灭,犹太人在1800年间没有祖国,在历史上遭到了德国、法国、波兰多次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只不过是最后一次。1947年联合国决定同意以色列复国,两三年之内回去了两三百万人,以色列现在的人口是800万,占全世界犹太人的三分之一。犹太人的人数虽少,却掌握了世界财富总量的相当比重,仅华尔街就有四分之三的财富掌握在犹太人手里。有希伯来文在,在犹太都的教义在,有犹太的社区文化在,犹太人就能在世界上顽强生存。反面的例子文化也有,匈奴、鲜卑族也曾经很强大,但由于没有强大的文化都消亡了。埃及法老文化也没了,现在的埃及是另一人种。古希腊、罗马都是如此。

    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对经济活动的处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产品的交换以及使用,无不渗透着文化,因为经济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极大的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人们从过去的吃饱穿暖转变到营养 健康 美丽,注重生活品位;现在中国融入国际化大家庭,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对外商贸 文化交流频繁,礼仪和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直接标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文明,以求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的程度与社会文明的程度,必定是与其国民的文化素质的高低成正比例递进关系的。例如,我国在2000年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是5.8年,而日本早在1975年全国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就已达到了11.7年。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文化的依赖性势必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的高低与经济程度的高低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经济发展了,社会就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到教育中,从而促进文化程度的提高。文化程度提高了,反过来又能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当我们看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化程度的高低时,我想很多人的第一理解的意思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表面的。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还可以这样去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人必定会追求文化程度的提高,文化程度本来就很高的人也会追求进一步的提高。正常人绝对不会认为自己上午文化程度已经很高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去提高了,即便是那些愚蠢的、无知的人在当今经济发展水平如此高的环境下也会自觉地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这是必然的。总而言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会越来越重视文化水平的提高。从此我们就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能代表文化程度的高低的,这点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作出肯定的回答。

    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就是所有的精神文明都是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经济水平太低的话,文化程度(可以说是教育水平)很难得到保障。

    经济的发展绝对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没有一定的文化是不可能有发展的。但是经济一旦发展到现有文化已经不能再维持其持续发展时,说明文化已经落后了。所以经济与文化的高低是相互的,只要一国经济持续发展或拥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就说明文化也是不错的,反之异国没有巨大的文化就说明这一国家没有发展的条件。

    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联系,综观中国历史,哪个朝代经济发展得好,人民生活的好,哪个朝代的文化也就越发达,对外界的影响也就越大。通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下面让历史来见证我们的观点吧: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朝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宋朝闻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嵩阳书院)成为儒家弟子吸取文化乳汁的圣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宋仁宗赵祯爱好学习崇拜儒家经典。赵祯首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拿出来合在一起。

    四、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

    1、挪威

    人类发展指数:0.953

    挪威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不仅人均收入很高,经济也非常发达,同时这里还出产石油,从另一个方面加速了发展。

    2、瑞士

    人类发展指数:0.944

    瑞士不仅风景十分美丽,而且在开发智力。专利等等各个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国科技研究十分发达。

    3、澳大利亚

    人类发展指数:0.939

    澳大利亚算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内也是比较平稳的,战争比较少,居民生活比较幸福。

    4、爱尔兰

    人类发展指数:0.938

    爱尔兰是一个发达国家,不仅风景十分优美,人均收入高,而且国内物价水平并不太高,居民可以轻易的过的比较好,国内福利种类也十分繁多,总之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国度。

    5、德国

    人类发展指数:0.936

    德国是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不仅在科技方面,在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也是非常发达的,同时还有着非常完备的社会保障体制。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高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山东北欧庭院景观设计(山东北欧庭院景观设计图)

    日本从东北哪里进入中国(日本从东北哪里进入中国领土)

    日本从哪里登陆东北的(日本从哪里登陆东北的网站)

    浙江商业装饰公司推荐(浙江商业装饰公司推荐电话)

    浙江杭州哪个区最繁华(杭州哪个区最繁华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