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类发展指数(韩国人类发展指数为什么这么高)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韩国人类发展指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韩国是发达国家。
当地时间2021年7月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并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韩国是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
其实,韩国并非如今才被认证为发达国家,其早已是各个世界权威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公认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排名前列的经济水平。
目前,真正世界上比较公认的发达国家定义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高收入经济体、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国、先进经济体等。如果按照各国际组织的标准,韩国早已经是发达国家。
升级“发达国家” 意味着将承担更多国际义务:
《首尔新闻》称,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和民主化,韩国是二战以后为数不多的经济体之一。现在韩国不仅是智能手机、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国家,在音乐、电影等文化方面也是世界强国。
但因为房价高涨、青年就业难、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等问题,现在韩国人还体验不到发达国家的快感。韩国国民的幸福指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7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35位,韩国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继续努力。
二、人类发展指数的基本信息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创立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综合指标,并在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发布。 1990年以来,人文发展指标已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并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它来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
经过若干年的研究和设计,美国海外开发署的D·莫里斯(Morris)博士提出了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即用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三项指标。HDI与PQLI成为世界通用的指标体系。
重要纪年1990年
5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次公布了人文发展指数(HDI),将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相结合,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指出人文发展状况,即 人的健康长寿、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和自由程度等指标的综合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年度之间评估指数与排名差距过大,如:1990年中国被评为64位,而1994年以同样方法计算,中国的位次却降到94位,反映了某些国际评价不太符合实际。
1991年
在1991 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又增加了环境破坏和居民自由程度两个因素。
1992年
199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23.52人民币, 人文发展指数为0.604,这在发展中国家并不算低,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1993年
1993 年,中国国际金融研究所对人民币币值研究结果为:1 元人民币合0.83 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推算结果:1 元人民币合1.6 美元;广东省政府研究中心根据世界银行ICP 指数套入省内数据研究结果:1 元人民币合0.93 美元。 联合国的《1993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0年,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裕人的收入为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穷人收入的30倍。到1990年,这个差距增加到90倍。《1993年联合国的人文发展报告》说:男女平等问题上已经辩论了许多年,女性进行了无数次的斗争,国家的法律作了不少修改,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对女性同对男性一样”。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 ,提出“ 发展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 人’ 转;而不是人以发展为中心,人围绕‘ 发展’ 而转。” 该系列的阈值选取谨慎地参考了1993年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的统计结果和中国“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量化标准。
1994年
联合国在《1994 年人文发展 报告》中指出:地区差距扩大及行政分割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1994年人文发展报告》列出了全球四个地区差距较大的国家,我国即是其中的一个国家。
1995年1995 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在其《发展纲领》中宣称:人民的幸福是发展的定义,人民的特征决定持续的人文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从1995 年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排序中选取高发展水平, 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各五个, 作为两组样本, 另选四个国家作为待判样本作距离判别分析。 我国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发展比较落后,《人文发展报告》显示,1995年世界人文教育和发展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加拿大、美国、日本,我国处于111位。 同时指出:在许多情况下,有利的政治措施可以在资源缺乏的国家中改善妇女的人文发展 。
1996年
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增长了4倍。 1996 年《 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1980 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 亿,而1980—1993 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 亿。
1997年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贫困问题。
根据1997年6月公布的《人文发展报告》,在全世界近60亿人口中,约有13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即使在那些最富裕的国家,也生活着1 亿穷人,3700万失业者。
设在伊斯兰堡的人文发展中心1997年发表了前世界银行行长、巴基斯坦财政部长马赫布卜· 哈克的《关于南亚社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 人文发展 ”的角度提出“ 人文贫困” 的概念。
1998年
富人和穷人的开销:《人文发展 报告》显示,1998年全球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销接近24万亿美元,消费者从未像今天这样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须是富有的少数人中的一员; 1998年9月9日《人文发展报告》宣布:一名1998年在美国、法国或英国出生的婴儿,在一生中消费、浪费和造成的污染将超过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的50名婴儿:” 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美国每年为21吨,而在中国每年只有3吨”。
1999年
1999 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世界化或全球化为人类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只有伴随着更好的管理,这些机会才会变成现实;占世界总人口最富裕的20 %和最贫穷的20 %之间收入差距1960 年为30∶1 ,1990 年为60∶1 ,1999 年为74∶1 ;英国是人口增长相对缓慢的61 个国家之一,为了使人口增长保持稳定,每位英国妇女必须生育2 个孩子;市场竞争可能是效率的最大保证,但不一定是平等的最大保证。
2000年
联合国2000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了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技术发展的关系,首次列入了技术领先的指数。并认为中国只要有效地去解决和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指标,就有可能提高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进而能在2000年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含义下的较高的人文发展指标。
2001年2001 年《人文发展报告》资料显示,2001 年世界人文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 .939 ;将世界各国国民的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等与国民素质关系密切的指标,合成为人文发展指数;我国人文发展指数0.718,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中等人文发展水平。
2004年
2004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是挪威,其人文发展指数为0.956,瑞典和澳大利亚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2006年
报告根据各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各级学校入学率等数据,制定出“人类发展指数”,对各国的人类发展水平做了排名。在有数据统计的175个联合国会员国及香港、巴勒斯坦两个地区中,属于人类发展高水平的有63个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的有83个国家和地区,低水平的有31个国家。挪威、冰岛、澳大利亚分列前三名,中国名列第81位,属于中等发展水平,而中国香港地区名列第22位,已跻身于高水平国家和地区之列。
2009年通常人们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都是用人均GDP来界定,但单独用人均GDP 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GDP很不稳定,受汇率、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人类发展指数”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包括“健康长寿”、“教育获得”和“生活水平”,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教育获得,;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通过公式将这三方面的指标组合起来,计算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比较全面客观了。按照“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9为发达国家,超过0.85为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预备队),可以看出,到2009年,世界已经有37个发达国家(比2008年增加4个)和16个准发达国家。新增的4个国家是卡塔尔、捷克、巴巴多斯和马耳他,新增的3个准发达国家是:安提瓜和巴布达、墨西哥、哥斯达黎加。
2009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72,位列182个国家中的第92位。
2010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1月4日隆重推出了纪念首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二十周年特刊——《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对1970年至2010年间的人类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评价。报告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健康、教育以及基本生活标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亚,其中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为首。
2011年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分列第1至第3位。而非洲国家刚果(金)、尼日尔和布隆迪排在有统计数字的178个国家中的倒数后三位。中国在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位于第101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2012年
中国位于101位,与2011年持平。
排名位列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挪威、澳大利亚、美国、荷兰、德国、新西兰、爱尔兰、瑞典、瑞士、日本。这些国家的HDI排名均比其人均国民收入排名要高。列末后的则是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莫桑比克等国家,它们的HDI排名一般低于其人均国民收入排名。其他三个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排名分别为55位、85位和136位,南非(暂未统计)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HDI为0.699,比2011年提升了0.004,在1980年的0.407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年平均增长率为1.7%。持续高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家平均值0.683以及金砖四国平均值0.655。
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各指标中,中国人口的出生时预期寿命比1980年增加6.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3.8年,预期受教育年限增加3.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自1980年来大幅增加,增幅为1416%。
2013年
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于2014年7月24日,实际上是在2013年数据的估计基础上编制的。与2013年报告(2012年数据)相比,中国的HDI值提升了0.020为0.719,排名从101提升至91名。
不可不提的是,这是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从有统计以来,首次从中人类发展指数,跨入高人类发展指数。
2014年
联合国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中俄美英法)、7大工业国(G7、美日德法英意加)、金砖5国(中俄印巴非)及20国集团(G20,以上国家及澳、印尼、墨西哥、沙特、土耳其)的排名依次为:
澳大利亚第2;美国第5;德国第6;加拿大第8;英国第14;韩国第15;日本第17;法国第20;意大利第26;沙特第34;阿根廷第49;俄罗斯第57;土耳其第69;墨西哥第71;巴西第79;中国第91;印尼第108;南非第118;印度第135位。
编制原则①能测量人类发展的基本内涵。
②只包括有限的变量以便于计算并易于管理。
③是一个综合指数而不是过多的独立指标。
④既包括经济又包括社会选择。
⑤保持指数范围和理论的灵活性。
⑥有充分可信的数据来源保证。
构成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
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对其进行了修改,利用平均受教育年限取代了识字率,利用预期受教育年限(即预期中儿童现有入学率下得到的受教育时间)取代了毛入学率;
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采用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DP来评估。 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
出生时预期寿命:25岁和85岁;
成人识字率:0%和100%;为15岁以上识字者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
综合入学率:0%和100%;指学生人数占6至21岁人口比率(依各国教育系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实际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100美元和40000美元; 2009年之前的计算公式:
指数值=(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预期寿命指数 = (LE-25)/(85-25)
教育指数= (2/3)XALI+(1/3)XGEI
成人识字率指数(ALI) = (ALR-0)/(100-0)
综合粗入学率指数(GEI) = (CGER-0)/(100-0)
GDP指数 = [log(GDPpc)-log(100)]/[log(40000)-log(100)
其中,以上出现的字母缩写含义如下:
LE: 预期寿命
ALR: 成人识字率
CGER: 综合粗入学率
GDPpc: 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
2010年新的计算方式:
1. 预期寿命指数(LEI)=(LE-20)/(83.2-20)
2.教育指数(EI) =(√(MYSI×EYSI)-0)/(0.951-0)
2.1 平均学校教育年数指数(MYSI)=(MYS-0)/(13.2-0)2.2 预期学校教育年数指数(EYSI)=(EYS-0)/(20.6-0)
3. 收入指数(II)=(ln(GNIpc)-ln(163))/(ln(108211)-ln(163))
而HDI值为三个基本指数的几何平均数
LE: 预期寿命
MYS: 平均学校教育年数(一个大于或等于25岁的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
EYS: 预期学校教育年数(一个5岁的儿童一生将要接受教育的年数)
GNIpc: 人均国民收入
三、亚洲的发达国家有哪些?
目前亚洲公认的发达国家有四个,分别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以色列。
但许多人都认为中国是发达国家,但就从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就不算是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
发达国家大多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以服务业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
四、韩国是发达国家吗?
韩国是发达国家。
韩国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
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扩展资料:
新增的发达国家:
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从新增的8个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是原有发达国家的近邻,如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匈牙利、捷克、塞浦路斯是欧盟成员国的近邻,韩国是日本的近邻,巴哈马是美国的近邻。只有以色列是例外。
在发达国家之中,卢森堡仍位居榜首,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继续拉大;爱尔兰的人均GDP在20年前只是发达国家中的中下水平,2005年已跃居世界第5名,是过去20年中经济最成功的发达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东欧国家在经历了90年代初转型期的阵痛之后,在过去10年间纷纷走出低谷,成为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
东欧国家中转型最顺利且最靠近欧盟的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也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预备梯队中。
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也称已发展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另外,也称作工业化国家、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 。
借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也就是商业)为主要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工业化(制造业,也就是工业)时期,未开发国家则还在农业时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的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的GDP占世界60.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占42.9% ,人口占世界比率约16%。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韩国
以上就是关于韩国人类发展指数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