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籍排行榜(潮阳籍名人)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潮阳籍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粤东大族 潮阳郭氏
唐咸通(860-873),汾阳王郭子仪长子郭曜之裔孙郭嵩携长子贽随王想(闽王审知从弟)自河南光州迁徒入闽福州。卜居新宁(今长乐县)芝山郭坑,后迁仙游碧溪,继迁莆田,成为在闽郭姓先祖,也是潮阳郭姓祖源地。入潮主要开基祖有郭正公,郭浩公。
郭浩(1166-1227), 字元洪,号宣省。生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 。世居莆田魏塘,郭嵩的第18代裔孙。宋绍熙元年(1190)丙戌科登进士,先授户部郎中,后升广西提刑按察使,正议大夫。
父郭正(1141-?) 号端斋,为当地一饱学秀才,随子赴任于桂,诰封广西按察使正议大夫。子三浩、渊、海。正公浩公父子为潮阳一、二世祖。郭浩生于书香门第,少年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性聪慧,五岁能背书史,七岁善吟诗作赋"。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中进士,授户部郎中,因政绩显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升任广西 提刑按察使。其时广西为西南边陲,被称谓"蛮野之地",朝内官吏望而生畏,郭浩毅然赴任,在其任内"除弊政,倡清廉,锄奸恶,扶弱小",百姓有口皆碑,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相传绍熙五年,恶少张宏仗其父为当朝尚书(按察使原是其父亲的下属) ,因此有恃无恐,横行乡里,为非作歹,民众敢怒不敢言。郭浩微服暗访,掌握充分证据后,顶住层层阻力,坚决将张宏缉拿归案,并将其"斩首于市曹"。按察使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为民除害在当地民众中广为流传一时恶徒收敛, 乡里治安好转。 "蛮野之地,处处笙歌"。百姓乐业经济发展。
郭浩秉公执法、勤政爱民的事迹,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其中广西桂剧《郭令公义斩尚书子》 ,就是根据按察使郭浩的事迹编演的。
嘉定十四年(公元1121年)按察使郭浩以老致仕,时值闽地沿海海盗猖獗,居民移居台湾、潮州、海南者甚众,按察使郭浩不归莆田,举家移居潮阳。离开广西时,百姓沿街挥泪送别,万人空巷。郭浩秩满不归,遂立籍潮阳,建竹村。竹桥村因村境四周溪流环绕,昔时搭竹为桥渡,故名。宝庆三年(公元 1227 年)按察使郭浩病逝,享年 62 岁,葬于潮阳市金玉镇竹桥村蛇山,至今仍有按察祖郭浩公墓。现为文物保护单位。 郭浩生四子,长子郭琳,字帅元,分创奉恩乡之玉浦(今属金玉镇)、溪内(今属金玉镇)、泉塘(今属西胪镇)郭族。次子郭球,字帅正,分创新兴乡之铜钵盂村(今属铜盂镇),铜钵盂因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而得名,裔孙分创峡山的大宅、洋内、练南、两英的古溪,谷饶的茂广等处郭族。三子郭琅,字帅属居竹桥。四子郭(1224-?),字提岭,分创贵屿南阳一族。 古南阳素有”南阳十八乡“之称,解放后分为联堤村、东洋村、山力村、山前村、山联村、坑仔村、新乡村、西美村、浮山村、下陇村、石峡村共11个行政村落。 南阳乡现存祠堂14座,100年以上古树100多棵。成片古民居有八处,如吉祥里,位于山前村;华光里,位于联堤村;源兴里,位于联堤村;瑞庆里,位于南阳新乡,有祠堂一座,四点金8座,下山虎6座,配有后库、炮楼等,门坊上有孙中山、杨森、于右任等历史名人的书法石刻;春和里,位于坑仔村,建于民国六年,中间祠堂毁于1970年,现尚存孙中山撰文之石刻,还有当时书法家高邕、郑耀祖、天台山农等人的墨迹石雕;坑仔寨,位于坑仔村,始建于清末,依山坡建成9巷(南北向)13排(东西横巷)共99座四点金,正中前方为祠堂加后库。每排高低差0.5米,四周围墙,寨前大埕,埕外大池,寨门边炮楼。远望寨容严整划一,气势非凡;山前里,位于山前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属组合式“驷马拖车”,共有34座“四点金”及“下山虎”。里巷后有花园,有一些名人书法手迹。南阳郭氏经700年繁衍生息,人丁兴旺,成为潮汕郭氏最大一族。桃园郭氏昌利祖即是南阳支系,于乾隆年间创县城桃园郭氏。
二、广东潮阳郑氏主要源起何处?
潮阳郑氏来是从河南荥阳到浙江再到福建蒲田至到广东潮阳。到今天在潮阳已生活了三十余代人。潮阳的郑氏大概有四大分岐:一、沙陇神山郑;二金浦郑;三、平湖郑;四、内輋郑。潮阳郑姓有二十四万余人。其中金浦郑的辈序为:朝国真云 道伯子仲 正思肃立 宏文邦世 启奕茂上昌 端修学可则 建相名宜兴 承继迎新命 敦仁树高基。
潮阳郑氏由中原直接南下、或经莆田西来创籍,至今发展成潮阳第2大姓。民间以“一斗油麻”诙谐而形象地比喻郑族子孙如油麻种籽撒到哪里就迅速繁衍。现今潮阳郑姓已达22万多人,分布于24个镇(街道)124个村(居);而繁衍于国内各地另有47万多,海外约16万多,成为泱泱大族(以上据1998年调查)。自宋初、宋末与元初,分由山东、莆田、扬州等处迁徙入潮创籍的主要开基人有:
郑南升,字文振,东汉著名学者郑玄裔孙郑×于宋初入潮,卜居县城,传至南升已100多年了。惟当时“潮阳郑姓最多,其子孙末详孰是”。不过南升毕竟是个突出人物,其墓葬大南山蔗子潭;今大湖神庙(韩愈祭海神处)前仍保存他于绍兴元年(1131)所立的《韩文公祭大湖神文》的碑刻。他与揭阳的郭淑云是朱熹的高足,当年被誉为“朱门高第”、“一郡儒宗”。
郑徽(1086~1151)。世居福建莆田,宋解元,任广南都运使。因金兵逼境,宋室南渡,于宋绍兴元年(1131)前率妻及子朝奉郎郑诚、孙郑宥宦游入潮,祖孙三代落籍潮阳。开始居住县城西门外,后带领全家和侄孙移居深浦(今金浦街道)。他见对岸神山地旷人稀,适宜发展,把已有基础的深浦留给侄孙郑升,举家到隆井都神山(今井都镇)另辟基业。隆井地处海滨,水咸不可食用,他勘探地脉,凿井24眼,使乡民食用水和农田灌溉均得改善,乡民对他非常感激和尊重。
郑升,莆田涵头人,宋进士,任秘书省修书郎,入潮拜见祖伯郑徽,要求让地创业。其祖伯外迁,他在潮阳深浦落籍创基,裔孙再向梅花平原发展。长孙郑良臣,宋进士,任潮州军州事。曾孙郑佐龙,任江西袁州路务使;少时聪敏有奇才,被潮阳陈知县招为孙女婿,就是潮剧《陈太爷选婿》中的主角原型。
郑义,字伯集,世居维扬(今江苏扬州),元朝初年其先祖任岭南宣慰使时来潮阳,后卜居于县城,传至郑义已经5代。因其子女多与皇族联婚,故子孙除分衍本县与邻县外,多徙创河南镇平及江苏南京等地。
纵观入潮郑氏千年族史,确是“一斗油麻”种子,迅速繁衍于潮阳大地;在立地生根之后,又循海岸西进,远涉惠、广、雷、琼等州府,或者浮海南下至南洋诸国、或北上创业于苏淞各埠。
郑族是潮阳向海外拓展的主要一族,这可以从分布海外各地的人口以及部分风云人物得到印证。他们在向外开拓致富后,均在故里建设祠堂与住宅。潮阳祠堂以千计;而作为殷富标帜的私家园林与豪宅如驷马拖车近百套,其中郑族有10套,以及150座祠堂,从这里可以看到郑族向外拓展阵容之鼎盛。现在仅泰国一处的潮阳郑氏裔孙便达8万多人;潮阳境内环龟头海南、北、西三面的郑姓共13万多人,的确令人惊叹这斗油麻的繁殖速度!
http://post.baidu.com/f?kz=120189958
http://bbs.zhengshi.org/viewthread.php?tid=13615
三、汕头市区有多少祖籍潮南潮阳的?
要论祖籍的话大概有40~50%是潮阳的吧,潮南以前不也是潮阳吗
四、
以上就是关于潮阳籍排行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