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餐饮品牌设计风格特点(宁波餐饮品牌设计风格特点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宁波餐饮品牌设计风格特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专注餐饮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餐饮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关于美食的主题班会
从东三环国贸向北,一直延伸到三元西桥附近,是北京美食的中心,在这一区域中有各种档次的各种风味的美食,不少美食潮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国贸地区,皇城老妈是四川火锅的代表之一,与一般四川火锅的平民化相比,皇城老妈走的是高档火锅路线,对环境、对菜品档次都非常注意。在中服大厦二楼,金山城重庆菜是这一地方最有名的餐厅,无论是泡椒系列、糊辣系列、各种烧菜,还是毛血旺以及各种四川小吃都让人垂涎。
国贸本身就有不少餐厅,金湖茶餐厅是一家大型的港式茶餐厅。就如同典型的茶餐厅一样,在这里吃饭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比一般快餐丰富可口,又没有正餐那么不随意,茶餐厅让人有一种轻松休闲的感觉。
在国贸东边的三环路上有一家隋记鸭下巴。这里有一些奇特的菜品,这里的菜主体是川菜但并不是绝辣的那种。招牌菜是鸭下巴,小的一锅也有12只,去这吃饭一定要多约一些朋友。这里另一道特色菜是番茄鱼,与水煮鱼的麻辣不同,它加入了大量的番茄,非常开胃而且少油。此外,还有一道用牛蛙、各种菌类和脆麻花煮的汤,口感滑嫩鲜香,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到。
在三环外的光华路里也有不少美食,滇峰楼是一家云南菜,除了沾水鱼非常鲜美外,还有阿诗玛牛肉,玫瑰大头菜炒饭一类的特殊吃法。在和乔大厦有一家隐泉日餐厅,它是北京惟一一家美式日餐,一些手卷的名称都很随意,如摩托罗拉卷、119火警卷等,一些吃法也与传统的日餐不同。
在东三环有不少外国菜餐厅,比如新马印风味的亚洲之星、美国式的星期五和硬石餐厅、印度菜馆坦道、法国菜馆福楼、韩国的萨拉伯尔以及出云、松子等众多日本菜。
在长虹一带的餐馆很多,一些高档的粤菜或鲍鱼鱼翅饭庄如顺峰、万家灯火等都在这里。而一些平常的餐厅如辣婆婆水煮鱼也吸引了众多食客。在长城饭店边的麦子店里还有一家叫菊的日本菜,这里由于有最便宜的日式自助而成为喜爱狂吃生鱼片食客的最爱。
在三元桥及霄云路一带有一个比较密集的美食区。在霄云路上有一家金珠火锅店,经营的是很有四川特色的猪手火锅,贪吃又爱美的女性食客很多。鹿巷小镇是一家台湾风味的时尚食店。这里最有特色是花样繁多的饮品,特别是一些如芒果冰沙等水果冰品很受时尚年轻人的口味,而鲁肉饭、蛋包饭,菠萝油条虾等也很诱人。此外这里还有一家叫禅酷的主题餐厅,餐厅设计得很像是一座监狱,一些菜名也与之有关,比如馅饼叫做“残酷烙刑”,这是一家新派东北菜馆。这一带还有紫天椒泰国菜、亚德里亚意大利菜、渝乡人家和不少韩国菜馆。
在三元西桥往西,重庆饭店一带也是一条很有特色的食街。乡老坎是一家新派川菜,如泼辣鱼、全家福、腊排骨等都很有独特的口味。这里也是北京水煮鱼兴起的地方。
■在人们印象中,三里屯只是一个酒吧区,其实这里的美食要比酒吧更有水准。
在三里屯北街,JAZZYA是这里最老的一家酒吧。同时,这里的吃也很出色,其中日本饭有不少日本菜和一些意大利菜,而牛屋的烤肉也绝对比街上的韩国烧烤要强很多。中8楼是一家新派云南菜,一些滇锄牛柳、雕梅扣肉、家常焖羊、大理喜州鱼、什锦凉拌米线都很有特色。盛林府是一家台湾菜,一般人只是吃过一些台湾小吃,而在这里有不少可口的台湾家常小炒,值得一尝。川里屯将四川的水煮鱼、地道的老北京春饼盒子菜和各种港式火锅结合在一起。这里火锅的锅底既有泰式的冬阴功、韩式的辣白菜,也有黄咖喱这样很少见的锅底,这里有一道凉菜酱猪尾非常好吃。
在北街对面,金谷仓是一家古典风格的茶馆,但它的四川菜做得很有特点,做什么你就吃什么,你不用点菜。粉酷是一家时髦的泰国菜,那里的环境极尽艳丽靡废之气,在使用色彩上没有一家店比粉酷更刺激,在这种环境下吃着黑社会泰式蔬菜包,感觉非常特殊。
在三里屯酒吧街的南街,有一家叫醉三江的餐厅,这里经营的是贵州菜,老板原来是圆明园的诗人。一般人总以为贵州菜就是酸汤鱼,而在醉三江除了酸汤鱼之外,还有黄豆焖鸡火锅、魔芋烧鸭火锅,而且除火锅之外,醉三江的菜也是独树一帜,比如炝拌卤豆腐丝、芹菜鸡杂、康师傅腰片、酸萝卜炒牛肉甚至还有酸菜炒元宵这样的吃法。
在酒吧往北,为人民服务的泰餐,那么那么的越南菜都能吸引不少娱乐圈、白领和外国食客。这两家店都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北京泰餐和越南菜的流行。在太平洋百货一带,凯悦酒楼是一家高档广东菜,他们的形象代言人是香港美食家蔡澜。藏酷边上是一家上海菜“夜上海”,这也是北京上海菜中的一家名店,在太平洋百货二楼有一家时尚快餐店,这里面有全球各式美食和饮品。
三里屯往西也有不少好吃的地方,老陕面馆的腊牛肉、肉夹馍等陕西面食很吸引人。在春秀路上,沸腾鱼乡总店每天都是生意兴隆,一般很难订位。在东环广场有一家鼎鼎香的涮肉馆,它比起其他涮羊肉的餐厅,材料更讲究、环境更好,味道也绝对是传统的味道。
■在东三环以外还有两个新兴的美食地区:朝阳公园西门和莱太花卉附近的女人街。
朝阳公园西门一带原本是要建成一条新的酒吧街,但人算不如天算,规划还是让位于现实,这里成了一条食街。
在这条街上,有意大利菜、日本菜,但最热闹的还是中国菜。贵州的箩箩酸汤鱼是北京规模很大的贵州酸汤鱼店。日昌餐厅是这一地区生意最好的一家。日昌原本在东单大华电影院附近,日昌有一种强烈的广州特色,四壁贴满了手写的菜单,到处人声鼎沸,有一种让人食欲大开的热闹劲儿。日昌大都是广东的排档菜,从奶茶到莱远牛肉饭、从避风塘炒鲜尤,到各种煲仔饭都大受欢迎。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家小店“俺爹俺娘肉丁大包店”。这里的环境很有老北京味道,而提供的菜肴更是北京地道的平常小吃。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热菜。北京的许多凉菜,如凉吃黄瓜鸡蛋、凉吃带鱼、拌萝卜皮、京糕梨丝、北京的泡菜、糖蒜等等都很可口。此外,这里的粥也都很北京,比如,北京烫饭就是过去北京很多家庭的那种吃法。既然是大包店,那么最拿手的还是面食。这里的大包有四两很吓人。大的必须切成四瓣才能上桌。所以,原来包子中的肉未在大包里就必须是肉丁了。在这家店里,扁豆肉丁大包、素馅大包都值得一尝。
在莱太花卉市场、女人街一带出现了一条新的美食街,这里的餐厅规模都不小,从新疆饭、日餐、韩国菜、台湾菜,到日本真锅咖啡店。红京鱼是北京最早的水煮鱼店之一,在重庆饭店附近的红京鱼每日都是爆满,一般是很难订上位子,而在这里的分店不但店面更大,环境也更好。
在这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当属由影视明星任泉开的“蜀地传说•辣子鱼”。这家店在上海开有多家分店生意非常好,这在不太吃辣的上海是很难想像的。这里的招牌菜是辣子鱼,最重要的不是鱼而是鱼汤。它的汤用鸡、骨头等熬上一整天再加上鱼的鲜味,上桌后又加辣椒再煮上一段时间,绝对鲜美的鱼汤再加上一些辣味的刺激,不少人都用鱼汤泡饭,这绝对是聪明的吃法。从名称上看,这家店应该是一家川菜,但实际上它既有一些川菜,又有一些东北菜,这种组合在大餐厅中并不多见。除了辣子鱼外,蜀地素拌、新疆牛肉、地三鲜都很有特点,而食客绝对不会错过的还有一道招牌菜———麻辣鸭头。
■长安街作为最重要的贯穿城市交通的要道,其两侧的美食名店也自然不少,不过由于市政建设和道路拓展,一些传统老店大都迁离。现在,长安街上的主要餐厅都集中于高档写字楼、大饭店和高尚小区之中。
从东往西,现代城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饮食业比较密集和成规模的地区。有人预测几年之后,从此往东的餐饮需求非常大,现代城无疑在美食向东拓展拥有地利之便。在现代城地区最值得推荐的餐厅是茶马古道。从名子上就知道这是一家云南菜,由于是画家方力钧与人合伙开的餐厅,店堂设计很具现代感,这也非常符合时尚客人们的审美。在菜品上茶马古道选择了云南各地的菜肴和特色美食。除了各种菌类之外,还有蒙自年糕、乳扇、徐家渡香肠、小锅米线、汽锅鸡、红三剁、青蛙皮等云南风味。
从国贸再往西,在贵友附近有家小王府,这是一家菜色很杂,很受白领喜欢的家常菜。在贵友大厦后面有一家阿文汤包店,那里有用一些鲜肉、虾肉、蟹粉制成的汤包,这种精致可口的江南风味小店在北京并不多。再往北的一条小巷内有一家不大的小店“三个贵州人”,贵州并不只有酸汤鱼,这里各种可口的非常特殊的土菜会让你对贵州的美食印象大为改观。
西部过去一向是被美食遗忘的角落,过去你很难在西边想起什么好吃的地方,在海淀那就更难了。但是,现在西部却是餐饮业者的聚宝盆,是北京餐饮业新的增长点。
北京一向有东富西贵之称,西部有众多的国家大机关、大媒体,还有许多军队机构,他们的消费力都不比东边差,再加上中关村新兴经济的快速增长,北京餐饮业再也不能忽视西边了。
过去,在西边也有一些美食集中的地方,比如甘家口、魏公村的两个新疆村,北京人就是从那里开始接触并喜欢上新疆饭的。即便现在已经有了西域食府这样的大型连锁店,但一些新疆人还是认为好吃的新疆饭在西边,特别是新疆驻京办事处院内。
过去,西直门外一直到白石桥也是一个餐厅聚集的地区,而在三里河也有不少好餐厅,但现在西边的美食中心是在航天桥。
在航天桥一带拥有众多规模很大的餐厅,比如潮好味、九头鸟、黎昌海鲜、湘鄂情、金悦等等。
在海淀中关村地区,餐厅大多是连锁店的海淀分店。在西边,真正从西边崛起最后发展为全市规模的很少,金山城是为数不多的一家。
■京城北部的美食集中于亚运村一线,而望京地区也由于快速的人口增长而成为新的美食地区。
亚运村的美食是北部最发达的,那里的餐厅众多,选择性也很强。比如,八先生涮肉、御香苑肥牛、大食客、大自然、朱记靓汤、唐宫海鲜舫、万龙州海鲜、俏江南、星期五餐厅等等。亚运村湖南驻京办事处餐厅很正宗,其中的干锅渔籽很是绝妙。
在亚运村向西还有一条小规模的食街,在牡丹园往北的花园路东街也有不少餐厅,像西域食府、东北农家院等等。
在望京地区,菜根香是一家非常红火的食府,而老院子的江西菜也很不错,其中汤很有特色。去年,望京还有一家“1969”贵州菜,菜品非常独特,比如肾肠火锅、酸汤脑花、蒸南瓜等,只是由于位置不理想而关门。■在北京的美食版图中南城似乎要弱一些,这与南城的变迁不太剧烈有关。其实,旧北平时,前门到天桥一带是北京最大的商业、娱乐和美食地区,只是现在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步伐,随着南城开发的加速,南城美食的前景不容小视。
南城的一条主要美食线路就是从崇文门一直到天宁寺桥。
崇文区在过去曾经繁华一时,现有的有名气的餐厅有便宜坊烤鸭店,这是一种更有历史传统的烤鸭店。马克西姆西餐厅曾是北京最正宗的法餐,也是最昂贵的西餐厅,但现在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新侨饭店过去在美食家心目中很有地位,现在最出名的当属唐宫海鲜舫。这家广东海鲜酒楼不但鲍翅之类的高档菜非常有口碑,像乳鸽、广东点心也深受食客欢迎。
前门一带原是一个美食繁荣地区,一些八大楼中的老字号、月盛斋这样的老品牌,老舍茶馆这样的京味茶楼以及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都在这里,但现在这些店都没有当初那么大的号召力了。
南城美食中的特色亮点在和平门,这里不仅有和平门烤鸭店,更有一条极具气势与规模的朝鲜烤肉街。北京最早吃炭火朝鲜烤肉就在这里。现在,和平门三千里烤肉的影响力已发散到全城,到处都会看到三千里烤肉,甚至还引起一场很有影响的风波。在北京朝鲜烤肉的流行上,和平门是最早的源头。
人们一向认为南城的消费能力不强,但如果你到天宁寺桥地区就会改变这种看法。比如,那里有顺峰店、第一家长江俱乐部,还有北京最贵的潮州菜“潮皇食府”。那里面的装饰极尽金碧辉煌,几个人花掉一万块钱是很平常的事。
南城的另一美食地区是方庄食街。这是一条标准的全新的食街,马路宽阔,店面规模也不小,在方庄小区建成之后,这条食街应运而生。在这里有不少连锁经营的品牌餐厅,比如,金山城、刚记海鲜、小土豆、顺峰、金鼎轩。此外,洞庭水鱼美食城也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甲鱼流行的历史。
此外,在天桥———前门饭店———琉璃厂沿线也有不少食肆,有些还是老字号名店,但它们的密集度都不大。两广路从虎坊桥路口到广内大街出现了南城最火爆的食街,这里有谭鱼头火锅、李老爹香辣蟹火锅店、麻辣诱惑、小肥羊火锅、渔公渔婆海鲜城、湘君府等不少餐厅。吃是最随意的也是最复杂,众口难调,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些都表现出饮食的重要性和高难技能。
人们对吃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要求,人们对吃的喜新厌旧的速度也快的惊人。你很难说你就是美食行家,你的饮食水准就比别人高到哪去。
北京的美食也很难用这么小的篇幅就能说清楚,北京如此之大,变化如此之快,餐饮的竞争如此的激烈,这一切都使试图绘制一幅美食地图成为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这次的北京美食地图只是一次抛砖引玉,这之后的续篇才是最全面,最权威和最精彩的,我们也期待大家踊跃参与,共同绘描北京的美食地图。
在赛特附近有一家鸭王,这是北京新崛起的一家烤鸭店,老宁波是一家清淡素雅、菜品精致的浙江食肆。
在长安大厦有潮州菜的连锁店潮好味,而渝信川菜也进驻了这座写字楼。长安大厦往北的小巷内还有一家四川菜非常火爆,因为它是四川驻京办事处的餐厅。
在新恒基大厦除了有俏江南外,还有一家对北京年轻一族非常有吸引力的不见不散茶餐厅。这家港式茶餐厅提供从鸳鸯奶茶、西多士、菠萝包,到叉烧饭、招牌炒饭,各种汤面、西式改良快餐等众多选择,是一家很能迎合年轻人心态的时尚餐厅。在东方广场有北京最大的饭店食街,其中,大食代是最大的。
在北京饭店,谭家菜就如同北京饭店的镇店之宝,澳拜客牛排馆是北京最好的牛排馆,它也是一家国际著名的西餐厅。在贵宾楼边的华龙街是北京最早的食街之一。红荷轩的涮肉不但口味好,而且四壁黄永玉的画作也增加了一种儒雅的氛围。刘家锅是在大规模的湘菜热之后开办的,它吸收了更多新的菜品,成为湘菜爱好者心中的理想食府。
原本在西单附近有一些老字号、名小吃,但城市拆迁使得这里的美食影响力不复存在。西单至复兴门路南又在拆迁,原先在这一带的食府就剩下巴西烤肉一家。
从复兴门至公主坟,长安街两侧大机关、军队大院很多,近年来这里的餐饮价值越来越高,在公主坟城乡大厦一带,不少大型的连锁店都在这一带开设分店,西部的集团消费需求非常旺盛。
簋街是北京最知名、规模最大的一条食街,尽管一些人对这里的环境和菜品不感兴趣,但它绝对是最大众化和最有市俗情调的食街。
簋街从北新桥路口一直到二环东直门路口,这里的餐厅风格众多,在北新桥附近是一些重庆火锅店,小洞天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家。此外还有一些烧鸡公、乌江鱼、苗岭酸汤鱼、青岛小海鲜、野生菌火锅等餐厅。在小街路口往南有一家同福居涮肉馆,虽然门面不大但品质绝对上佳。这里涮的是鲜肉条,配料非常讲究,附送的夹肉小烧饼在别处很难吃到。
不过说到簋街,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麻辣小龙虾,去年,在簋街还办过麻辣小龙虾节。在簋街大部分餐厅中麻辣小龙虾都是招牌菜。非典刚过,簋街上的食客们又开始大嚼“麻小”,仅花家怡园的一家分店,一晚上就要卖出一千多斤小龙虾,在簋街,每天消耗的小龙虾是以吨计算的。
后海地区原本是一处老旧甚至有些衰败的地区,但随着后海酒吧休闲区的兴起,这一地区也重新整合成为一个美食的新中心。
■原先在地安门、鼓楼一带也有一些老字号,比如天津狗不理、老湖南菜馆马凯餐厅、清真名店烤肉季。满福楼和庆宾都是从这一地区起家并成为北京涮羊肉名店的。
现在的后海美食都有某种人文色彩。最早的荷风轩就是一家门面很小但装饰古朴的小店,但这家店在不少文人墨客眼里却有不小的影响。
在荷风轩对面,什刹海东岸边有一座两层楼的简朴食肆,老板是圆明园画家。这里的名字起得也很文气———汉仓。汉仓的风味是客家菜,在此之前北京人很少能吃到很特殊的客家菜,汉仓的盐火局虾、纸包鲈鱼等都很有特点。
在后海南岸,孔乙己酒家也颇有文气,绍兴的黄酒以及精美小巧的绍兴小菜,江南蓝布和水乡环境都很能吸引有品质的食客。
在银锭桥一带,由于酒吧区的出现,这里成为后海的中心。但就在一片喧闹之中,有一家清真小店爆肚张却仿佛置身事外。这家小店很是狭小简陋,只有七张半桌子,但它却有一块中华老字号的铜匾,现在的老板沿袭了父亲的工作,带有几个伙计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打理着生意,每天100斤爆肚、500个烧饼。这里的爆肚、杂碎汤,平常但美味。每到傍晚周围的居民都会到它这买他们家烙的烧饼。这家小店的老板维持着一种真正老北京的平和与平静的心态。43岁的老板张子安说,他就是在这里遵从父亲的要求守家待业。
除了什刹海、后海之外,还有一个更僻静的西海。在不为人所知的西海有一座很有人气的食府———西海鱼生。西海鱼生吸引人的地方是环境和菜品,这也是食客最看重的。西海鱼生沿海而建,既可以临湖,又可以在船上设席,在包房是日式的榻榻米。在日式房间吃中国菜,这种感觉挺新鲜的。西海鱼生吃的是广式生鱼和杭州家常菜。广式生鱼的吃法很有趣,把黑鱼或虹鳟的生鱼片混合花生碎、芝麻、姜丝、葱丝、青椒丝、芋头丝、朝天椒、柠檬丝、头丝,再用生抽、花生油拌一拌,虽然麻烦但新奇好味。而西海鱼生的杭州菜也能做到南方菜的那种新鲜可口、精致家常,西海鱼生的确是一家环境与菜品都很有特点的食府。
在什刹海西岸,一片仿古建筑群现在正向外招租。这里将出现一批新的餐厅、酒吧。负责包装推广的是北京的一家独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他们要把这一区域变成北京的兰桂坊和新天地,所以,他们给这里取名叫“天荷坊”。今后的后海地区不仅是一个酒吧区,更是一个环境最好、最有创意的时尚美食区。
■现在一些新兴的食街与城市的变迁关系很大,新的小区建立,新的主干道路出现后都会有一些集中的餐饮区出现。而在内城,特别是二环以内,这种新兴的食街很难出现,而原有的食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华门夜市和白塔寺涮羊肉一条街。
小吃一向是最市民化、最能体现地方风味的,东华门夜市是北京最知名、规模最大的小吃夜市。这里的小吃也跟北京的餐饮一样,它不再是单一的北京小吃,而是全国小吃的集合。除了小吃摊之外,这里还有一些顺峰、香港美食城这样的高档食府。而在新东安市场,这里原本就有多家老字号名店,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北京涮羊肉的金字招牌店——东来顺。
不少人都认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涮羊肉,这是北京人最能引以为豪的,任何地方都无法超越的标志性美食。过去的北京涮羊肉馆都是简陋的小饭馆,从白塔寺涮羊肉一条街开始,北京的涮羊肉开始了品牌化、规模化的经营,其中以能仁居最为出名。北京涮羊肉品质的提高、经营意识的加强,其起点就始于这条食街。
摘自 http://www.ztbhw.com/
主题班会网
二、宁波市的2星级旅馆有哪些
浙江宁波市酒店预订/预定: 5星(5家) 4星(12家) 3星(23家) 2星(29家) 其它(26家) 宾馆酒店搜索:
宁波市二星级酒店
序 宾馆/酒店的名称
点击名称可查看价格和资料 酒店/宾馆简介 参考
折扣价 星级 开业
时间 重新
装修
1. 南苑E家商务旅店(宁波开明店)
海曙区 开明街181号 酒店是位于开明街181号,毗邻宁波天一广场和城隍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雅。 ¥218
2星 2007
2. 莱莱商务酒店
鄞州区 联丰中路377号 宁波莱莱商务酒店是一家商务型酒店,客房全新设计,温馨舒适,交通便捷,环境幽雅,适合旅游和商务客人入住。 ¥150
2星 2007 2007
3. 城市印象酒店
江北区 中马路366号 宁波城市印象酒店靠近天一广场,处于三江口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68
2星 2007
4. 汉庭快捷酒店(宁波彩虹北路店)(原美家城市酒店)
江东区 彩虹北路雷公巷51号 汉庭快捷酒店(宁波彩虹北路店)是一家位于江东商业区的经济型酒店,装修风格简约时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161
2星 2006
5. 港隆速8酒店
海曙区 柳汀街657号 港隆速8酒店(宁波月湖店)位于海曙区柳汀街,毗邻月湖、天一阁等著名景点,交通便利,四面通达。 ¥188
2星 2007
6. 如家快捷酒店(月湖店)
海曙区 镇明路章耆巷21号 如家快捷酒店(宁波月湖店)位于海曙区月湖景区,靠近市中心天一广场、城隍庙,毗邻鼓楼步行街、天一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189
2星 2007
7. 奔野大酒店
江北区 大庆南路93号 奔野大酒店是一家2星级酒店,位于繁华的三江口附近的解放桥北堍,紧邻江北公园和江北汽车客运中心,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158
2星 1994 2004
8. 海悦大酒店
江东区 兴宁路218号 海悦大酒店位于兴宁路218号,处于江东繁华地段,距杭甬高速公路大朱家出口处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178
2星 2006
9. 南苑E家商务旅店(宁波天一店)
海曙区 长春路90号 南苑E家商务旅店(宁波天一店)位于中兴南路99号,毗邻宁波天一广场,交通便捷,环境幽雅。 ¥238
2星 2007
10. 南苑E家商务旅店(城南店)
海曙区 环城西路南段756号 宁波南苑E家商务旅店(城南店)是一家时尚主题经济型酒店,位于杭甬高速出口处,环城西路南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218
2星 2006
11. 城中星商务酒店
海曙区 东渡路46号 宁波城中星商务酒店位于东渡路46号,毗邻天一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60
2星 2007
12. 北仑学苑宾馆
北仑区 新大路1368号 宁波北仑学苑宾馆位于新大路1368号,毗邻曼哈顿商业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48
2星 2004
13. 南苑E家商务旅店(北仑店)
北仑区 新碶新大路221号 宁波南苑E家商务旅店(北仑店)是南苑商务连锁经济型品牌旗下的又一家分店,临近北仑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208
2星 2006
14. 亨通商务酒店
江东区 中兴北路168号 亨通商务酒店是宁波江东区一家经济型酒店,位于中兴北路,毗邻国际会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68
2星 2006
15. 江花宾馆
江北区 人民路85号 宁波江花宾馆地处商贸中心,轮船码头、老外滩对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商贸洽谈、会议和旅游下榻之处。 ¥308
2星 1997 2003
16. 四季假日酒店
江东区 箕漕街98号 宁波四季假日酒店是江东区一家经济型酒店,毗邻七塔寺,周边商贾云集,地理位置优越。 ¥148
2星 2006
17. 北仑中晖商务宾馆
北仑区 四明山路240号 宁波北仑中晖商务宾馆位于四明山路,毗邻北仑体育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58
2星 2007
18. 联丰宾馆
海曙区 联丰路141号 宁波联丰宾馆临近宁波市中心、火车站和杭甬高速公路,出行方便,交通便利。 ¥138
2星 2003
19. 南苑E家商务旅店(宁波天源巷店)
鄞州区 天源巷127号 酒店位于天源巷127号,毗邻宁波万达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幽雅。 ¥248
2星 2007
20. 莫泰连锁旅馆(宁波联丰店)
海曙区 联丰路316号 莫泰连锁旅馆(宁波联丰店)位于宁波海曙区联丰路,交通十分便利。 ¥168
2星 2006 2006
21. 南苑E家商务旅店(宁波兴宁店)
海曙区 灵桥路183号 酒店位于灵桥路183号,毗邻兴宁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238
2星 2007
22. 北仑名仁假日酒店
北仑区 小港街道兴浦街7号 宁波北仑名仁假日酒店位于小港街道兴浦街7号,毗邻北仑体育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88
2星 2005
23. 宁波中保大厦
海曙区 大来街50号 宁波中保大厦位于宁波金融、商业、文化和休闲的中心位置,毗邻时尚设计的天一广场,地处CBD中心区域,城隍庙、天一阁、月湖公园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优越。 ¥228
2星 2000 2006
24. 浪琴假日酒店
海曙区 偃月街111号 宁波浪琴假日酒店座落于宁波商业繁华地段,毗邻月湖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房间设施新颖、时尚,是商务休憩和旅游观光的理想下塌之处。 ¥173
2星 2006
25. 如家快捷酒店(宁波孝闻街店)
海曙区 孝闻街175号 酒店位于海曙区孝闻街上,靠近包玉刚图书馆,毗邻中山广场、鼓楼步行街、天一阁、月湖风景区,交通便利。 ¥180
2星 2007
26. 江东速8酒店
江东区 朝晖路136号 宁波江东速8酒店位于朝晖路136号,毗邻宁波会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188
2星 2007
27. 欧宝大酒店
江东区 江南路568号 宁波欧宝大酒店毗邻江东家乐福商业圈和国际会展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18
2星 2007
28. 皇冠假日酒店
江东区 中山东路上茅巷7号 皇冠假日酒店位于江东区商业中心,设计风格简约时尚,环境闹中取静,交通便捷。 ¥258
2星 2006
29. 北仑御苑商务酒店
北仑区 北仑新大路305号 北仑御苑商务酒店是一间经济型商务公寓,座落在商贾云集,环境宜人的北仑商业区,毗邻北仑港,客运中心和著名景区,交通非常便利。 ¥158
2星 2006
宁波市四星级酒店
序 宾馆/酒店的名称
点击名称可查看价格和资料 酒店/宾馆简介 参考
折扣价 星级 开业
时间 重新
装修
1. 海俱大酒店
海曙区 马园路218号 宁波海俱大酒店,座落于宁波市中心繁华地段,毗邻月湖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商务人士的理想住所。 ¥348
4星 2006
2. 文昌大酒店
海曙区 中山西路文昌街2号 宁波文昌大酒店地处繁华的商业中心,交通十分便利。 ¥318
4星 1999 2003
3. 招宝山饭店
镇海区 鼓楼东路21号 宁波招宝山饭店位于宁波市东18公里甬江入海口,座落在宁波招宝山脚下,按照江南庭院式风格建造,错落有致,酒店环境幽雅,树木葱郁,景色宜人。 ¥350
4星 1993 2005
4. 金港大酒店
江北区 扬善路51号 宁波金港大酒店地处三江口商业中心,交通方便。 ¥398
4星 1998 2004
更多的 4星酒店 (12家)
宁波市三星级酒店
序 宾馆/酒店的名称
点击名称可查看价格和资料 酒店/宾馆简介 参考
折扣价 星级 开业
时间 重新
装修
1. 镇海九龙山庄
镇海区 九龙湖风景区 宁波镇海九龙山庄位于九龙湖风景区内。山庄内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您商务、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200
3星 1992 2003
2. 宁波饭店
海曙区 马园路251号 宁波饭店邻近宁波火车站,交通方便。 ¥298
3星 1983 2003
3. 亚洲华园宾馆
海曙区 马园路71号 宁波亚洲华园宾馆位于外贸旅游中心地区,东临北斗河,毗邻火车站,交通便利。 ¥296
3星 1987 2002
4. 宁波北电宾馆
北仑区 北仑进港西路68号 宾馆位于进港西路68号,毗邻北仑体育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48
3星 2002 2006
更多的 3星酒店 (23家)
宁波市五星级酒店
序 宾馆/酒店的名称
点击名称可查看价格和资料 酒店/宾馆简介 参考
折扣价 星级 开业
时间 重新
装修
1. 远洲大酒店
江北区 江北大道99号 宁波远洲大酒店位于江北商业区,交通便捷,距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出口约3公里,是宁波距离杭州湾跨海大桥较近的酒店之一,会议设施齐全,为贵宾提供多元化的饮食和休闲选择,无论商务公干或观光旅游,同样是理想之选。 ¥498
5星 2006
2. 南苑饭店
海曙区 灵桥路2号 宁波南苑饭店地处繁华的商贸中心,是设施齐全、装饰典雅的国际性商务酒店。 ¥598
5星 1999
3. 华侨豪生大酒店
海曙区 柳汀街230号 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位于繁华的市中心,毗邻月湖和天一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酒店装饰典雅,各项配备设施完善。 ¥738
5星 2006
4. 大榭国际大酒店
大榭开发区 大榭国际大酒店是一家会议、观光型酒店,五分钟的车程,一小时的快艇即可到达海天佛国---普陀山。 ¥450
5星 2005
更多的 5星酒店 (5家)
宁波市未评级酒店和特价酒店
序 宾馆/酒店的名称
点击名称可查看价格和资料 酒店/宾馆简介 参考
折扣价 星级 开业
时间 重新
装修
1. 富博酒店(都市汇银公寓)
海曙区 县学街121号 FOB(富博)宁波酒店位于宁波市中心,天一广场旁,交通便利。 ¥188
- 2005
2. 曼哈顿·天港大酒店
北仑区 曼哈顿广场B区128号 宁波曼哈顿·天港大酒店座落于宁波市北仑开发区,交通便利。 ¥248
- 2005
3. 福来顿商务酒店
鄞州区 鄞县大道西段517号 宁波福来顿商务酒店座落于宁波市鄞州县大道西段517号,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198
- 2005
4. 宁波海怡商务酒店
海曙区 吴家塘路115号(柳汀立交桥旁) 宁波海怡商务酒店位于吴家塘路,邻近铁路南站,交通便利。 ¥278
- 2005
三、绿茶用的什么牌子预制菜
2008年,开青年旅舍的王勤松在杭州开了第一家店,融合全国各地菜系、高性价比让绿茶餐厅大获成功,次年被大众点评网评为“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50”,2010、2011年北京、上海、苏州、宁波等地分店开业,2015年进入西南市场……
入场14年,这位“初代网红”混得怎么样?4月11日,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聆讯,花旗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或将于4月末或5月初正式挂牌上市——这已是它的第三次递表。
面对绿茶集团的不懈努力,有人说它是“带病上市”,有人认为它被低估。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众或被资本加持,或正网红的餐厅品牌相比,绿茶已“过气”,不复昔日荣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绿茶曾经的助力,如今成了痛点。
01 失效的“低价魔法”
绿茶餐厅,源于一场“半路出家”的买卖。
起初,王勤松夫妇在西湖边做旅舍生意,面对南来北往客人的不同饮食习惯,夫妇二人嗅到了融合菜的商机。或许因为面向的都是“穷游”年轻人,绿茶一开始就将高性价比作为标签。据浙商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Q1,绿茶的人均消费为60.5元,在头部中式餐厅里偏低。

凡事都有两面性,低价让绿茶“网红”,也让它盈利难。王勤松也曾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换取客流,所以必须重视翻台率。”在他看来,高性价比意味着绿茶和其他餐厅不同,必须有高翻台率才能赚钱,“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
所谓翻台率,指的是餐桌重复使用率,是衡量餐厅盈利能力的一大重要指标。据悉,绿茶2013年的平均翻台率在6-8次。
事实上,王勤松为绿茶规划的“低价魔法”是低价翻台率门店数量,但疫情的到来让这个魔法不再奏效。昔日的翻台下限,如今却成了绿茶难以触及的天花板,招股书显示,绿茶2019年至2021年的翻台率分别为3.34次、2.62次、3.23次,一直在保本的4次之下。
低客单价、低翻台率带来的是营收和门店业绩的下滑。数据显示,2019-2021年间,绿茶每间餐厅的平均同店销售额从1481.1万下降为1168.6万。

餐饮业被疫情重创,大到海底捞,小到街边夫妻店,都受到影响,绿茶当然也不例外。与海底捞、呷哺呷哺相比,绿茶的翻台率受疫情影响较小,2021年恢复也很快,但与众不同的模式需要绿茶更快恢复。

九毛九集团(太二所属)、海底捞、呷哺呷哺这些餐饮品牌,或中高端定价,或直营、加盟混合运营。与之不同的是,绿茶的模式一低价,二重运营,让它的抗风险能力更低。
自一开始,或许是运营青旅的经验让王勤松就对门店非常重视。第一,是在门店装修上非常有想法,中式风格、江南风韵这几乎是绿茶每一家店的精髓,但每一家店又各有不同,王勤松曾说,绿茶是50元的人均消费,500万元的装修费用。
第二,绿茶餐厅至今仍未开放加盟,全部直营,走重资产模式。这让它的开店成本颇高,320万-370万的单店投资成本高于同业(捞王300万-350万),单店投资回报期(17.5个月)也高于同业(外婆家7.4个月,太二7个月)。
2019-2021年,在受疫情影响门店销售、翻台率下滑的同时,绿茶仍然在快速扩张,本已不富裕的“家底”更是雪上加霜。截至2021年年末,绿茶餐厅的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163家增长为236家,其中44家(18%)经营亏损。

2019年上半年,有企业信心百倍地喊出“门店扩张”,疫情影响下优胜劣汰加速,有的品牌门店收缩和地租涨幅放缓,让他们以为自己能够趁这个时机占领更多的线下入口。但第一波之后的零星爆发,让很多人想趁此扩张的愿望落了空。
2019年加速扩张的海底捞,2021年悬崖勒马进行收缩。而绿茶却仍打算一条道走到底,招股书显示,继两年开了73家门店后,绿茶2022年至2024年计划每年开设75-100家新店。
低价、翻台率降低,导向的是低收入;门店扩张,导向的是高成本:对绿茶来说,必然的是盈利难。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绿茶营收分别为17.36亿元、15.69亿元和22.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亏损5526.2万元和1.14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6.11%、-3.52%和4.97%,调整后的净利润率分别为6.1%、-0.7%和6.0%,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10%)。

在失效的“低价魔法”面前,绿茶还能做什么?
02 受阻的自救
继西餐品牌“Playing”与炖菜品牌“关东造”相继“扑街”后,绿茶餐厅成为了绿茶集团唯一的指望。通过新品开发、市场下沉、上市,绿茶餐厅和绿茶集团在试图自救,但阻力重重。
一、“爆款”变“老款”,新品不是“爆款”。
除了低价之外,王勤松做绿茶自傲的还有一点,好吃。曾经夫妇俩开的青旅,因为烤鸡、火焰虾等菜品好吃,吸引了一些慕名而来、不住宿只为了吃饭的人,这也是他开始做绿茶的主要契机。
绿茶的兴起,源于乘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它的快速扩张开始于2010、2011年,于2015、2016年爆红,与互联网的高速扩张同步。
或许是这种经历,让王勤松很看重网络和口碑传播:“我觉得互联网时代,好的产品、好的模式、好的体验本身就会自传播,做餐饮尤其是这样,好的口味、好的体验,顾客就会主动帮你做口碑传播,这比任何外部的营销都管用。”
曾经的绿茶菜品是新颖的,也是好吃的,由它带火的面包诱惑,已入选很多餐厅的菜单。但人们想尝试的永远是更新、更好吃的东西,而不是曾经新颖、好吃的。
从俄式厨房、半秋山等西餐厅,再到外婆家、绿茶等中餐厅,在大众点评内,“面包诱惑”
已成为数十家餐厅都在售卖的“老面孔”,同时在网络上搜索“面包诱惑”,也可查到详细的居家做法,可以说,绿茶昔日独领风骚的招牌已然泯然众人。
随着文和友、喜茶、鲍师傅等新一批的网红餐饮品牌上场,市场的风向在变,产品创意的吸睛度成了能否破壁的关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目前餐饮消费者中“Z世代”占比提升至39.3%,他们更愿为兴趣买单,这部分消费者将为餐饮需求端带来新的变化。
在“图新鲜”愈发普遍的今天,一个网红品牌的生命周期在3-5年,而今年14岁的绿茶,正在与“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等招牌菜一同进入第四个周期,在热销了十余年后,这些爆款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王勤松和绿茶餐厅不是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他们从没有放弃新品开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绿茶餐厅推出新菜品的数量分别为120个、147个和178个,约合每年更新20%左右,平均2-3天推出一款新品。
可惜的是,消费者的脉并不好摸,摸准一次的可能有很多,摸准两次、三次的很少很少,尽管更新频繁、品类庞杂,但绿茶并没有新的爆款出现。在旧爆款吸引力减弱,新爆款没有出现的情况下,王勤松想用好产品自然吸引消费者的路走不通了。
二、下沉市场开新店,但一线的低价不是三四线的低价。
门店是绿茶餐厅的一大利器,截至2021年,它覆盖了所有一线城市、12个新一线城市、26个二线城市和26个三线及以下城市。
根据绿茶餐厅的规划,此次计划募资1.5亿美元用于门店扩张,2022年-2024年计划每年新开75-100家门店。这些新门店近八成将开设在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与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以小型餐厅门店为主不同,绿茶餐厅在低线城市的布局以大型餐厅为主。

过去十几年,绿茶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的商业模型“低价+高翻台率+精装修门店+预制产品+部分特色/高频更新菜品”,建立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基础之上。对于一线/新一线来说,绿茶的“低价”十分具有吸引力,对于下沉市场来说,这个“低价”还有魅力吗?
而且下沉市场虽然是一片蓝海,但竞争也相当激烈;下沉市场消费需求零散,与一线、新一线的偏好也不尽相同,绿茶能否把准脉也是问题。
三、提升标准化,但预制的魅力在减弱。
在王勤松的观念里,占领市场离不开“标准化”。这是一条王勤松摸索多年后总结的商业理论:通过中央厨房实现标准化经营,在压缩成本的同时快速抢占市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为了提高经营效率,越来越多的中餐连锁品牌举起了标准化的大旗。《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在门店数超10家的连锁餐饮品牌中,采用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的占比约7成。
凭借着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的半成品,门店仅需简单的加工即可出餐速度快,大大降低了对厨师人员的依赖,绿茶的规模也因中央厨房的存在得以快速壮大。
环视同业,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中餐品牌自建食材供应体系的做法更易控制成本,其抗风险能力也会更强。2020年,绿茶建立了供应链管理公司浙江绿勤,并在招股书中透露了自营中央食品工厂的计划。
不可置否的是,中央厨房的高效率为绿茶的发展提速,但越来越多料理包、预制菜的出现,让消费者越来越怀念中餐的锅气。
03 结语
也曾网红的绿茶餐厅,缺乏新爆品、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相继暴露,上市找钱是它翻盘的机会。而对资本市场来说,低价与快速扩张的老套路听的多了,绿茶玩转这一套不是没有可能,但疫情叠加中低线消费降级,现在的
四、铁板西餐烤肉跟烧烤有什么区别吗?必高林品牌风评如何?
2021年,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对于烤肉品类的追捧,但回望2020年,烤肉品类的市场容量才仅500多亿,明明有比肩火锅、烧烤的消费潜力,但它的发展为什么这么慢?烤肉品类该如何展望未来?
本文转自餐饮品牌观察(ID:cyppgc88),作者:红餐品牌研究院。
如果追溯人类餐饮文明的起源,烤肉绝对是一个必然被提及的话题。很多武侠剧往往都会有这么一个场景:大侠们受困在野外,到了夜晚就围着篝火烤熟打来的猎物充饥。这种把肉类食材放到火上烤的烹饪方式,我们就称之为烤肉。再之后,人类学会精细化用火,才发展出了串烤等其他多种方式的烧烤。
人类的起源或许过于遥远,但我们也可以从当下市场的实际反应来看烤肉品类的实时热度。5月29日,张翰在宁波的烧本烧烤肉店首日开张,由于太过于火爆,门店多次终止了排号,有顾客从中午取号,最终到晚上才吃得上这顿烤肉。
张翰的烧本烧是继黄晓明烧江南之后的第二家明星烤肉品牌,从明星对烤肉品类的关注以及消费者对于烤肉消费的追捧,都可见烤肉品类的热度有多火爆。
回到烤肉品类自身,我们也看到,烤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类,确实也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而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我们且从整个烤肉品类的发展历程说起。
把食物放到火上面或者火源附近,用火的热度将食物做熟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烤。
△图片来源:摄图网
1. 要懂烤肉,首先得区分烤肉和烧烤
在没有进入农耕文明的氏族部落早期,那时的食物多以肉食为主,原始人早期不懂烤肉的技巧,更没有锋利的刀和精致的刀工,最早的烤肉形式基本是将狩猎来的小兽直接丢到火上面烧熟的。
后来,随着烤肉技巧和工具的精进,烤肉发展出了两派,一派是改良烤肉,就是用树枝架着整只狩猎来的动物烤着吃,属于整烤形式;第二派是精细化烤肉,人们学会了分割生肉再将之串起来烤,成了如今串烤的雏形。
直到今天,这两种方式都还存在,比如在美洲等地方,他们就把原始的烤肉、整烤方式称为古法烧烤,并将之与精细化烧烤区分开来。在这里,烧烤是指烹制食物的技巧,而烤肉则指烧烤出来的肉类食物。
△烤肉,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我国,对于烧烤和烤肉的划分也存在着多种说法。主流的认知是烧烤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餐饮品类的代名词,囊括了烤肉、烤串等多种细分品类。
具体来说,烤肉是将食材切片处理、大多由顾客自己烤的形式,而狭义的烧烤则是指烤串这一方式,一般由厨师串好烹制好端上来。
△烤串,图片来源:摄图网
观察君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区分烤肉和狭义的烧烤,中日韩烤肉是桌烤,让消费者自行烤肉,服务员偶尔过来指点;狭义的烧烤一般为串烤,基本是厨师烤完给顾客送到桌(有例外,如丰茂烤串等)。
我们还要注意一些例外,如巴西烤肉、中东烤肉等也是厨师烤完送到桌,这些烤肉就被做成了一道菜。其余的中日韩烤肉则为顾客自己烤,这种消费更注重体验,以吃肉和吃菜为主;而串烤则注重社交,让顾客边吃边聊,以吃串喝酒为主。
△图片来源:摄图网
2.从原始烤肉到近代烤肉
原始烤肉是人类学会用火之后所取得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也是人类现代餐饮的一个开端。发展到现在,烤肉和人类最早的烤肉实则没有太大关系了,如今的烤肉无论是食材还是烤的方式等,都极具现代文明气息。
通过梳理烤肉的发展历程,观察君发现,烤肉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最原始的烤肉形式,即古代烤肉,随后便是近代烤肉和现代烤肉。
原始烤肉是烤肉的雏形,即将打猎来的动物直接放在火上烤熟。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烤肉的形态也变得更为精细化了,逐渐告别简单粗暴的烤制形式,对于酱料和烹饪方式有了更多追求,这时候便进入了近代烤肉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尤以巴西烤肉和日韩烤肉最具代表性。
今天说的巴西烤肉主要是18世纪左右牛仔群体创造的烤肉,牛仔们用长剑穿着大块的肉烤着吃,调味料精简到只放盐,这种烤肉形式成了近代巴西烤肉的一个雏形,如今有些巴西烤肉餐厅的菜单上还保留了长剑烤肉这道菜品。并且,由于巴西烤肉多是群体消费和分享消费,这也促成了巴西烤肉的自助形式,消费方式是厨师烤好,顾客自助选品。
而韩国烤肉则受到蒙古烤肉的影响。19世纪左右,韩国人到日本去开烤肉店,就将韩国烤肉带到了日本。中日韩烤肉互相影响的证据很明显,在韩国的烤肉店、日本的烤肉店里面,基本都有成吉思汗烤肉锅以及成吉思汗烤肉酱,而日本的烤肉店也会上一些韩国泡菜,可见这三脉确实是互相影响的。
△烤肉总离不开泡菜。图片来源:摄图网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如今的古法烤肉,如通过碳火蒸烤的形式在美洲、亚洲等地还备受欢迎。但严格来说,今天的古法烤肉其实应该归到近代烤肉的范畴,第一,今天的古法烤肉属于慢烤,一只古法烤猪通常需要烤12-16小时左右,古人吃个烤肉不会这么悠闲;第二,今天的古法烤肉比以往更加科学,有些古法烤肉专家甚至还用上了温度计以及现代炭火(工业炭,比一般的炭更省心)。
3.从近代烤肉再到现代烤肉
在学术意义上,19世纪之后就被定义为现代,但对于餐饮业来说,这个现代指的是改革开放至今的餐饮历程。
过去的烤肉我们只能从文献中查明,而现代烤肉我们是亲身经历的。
(1)萌芽:90年代,韩式烤肉一枝独秀
烤肉品类之所以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跟韩国烤肉的早期市场教育是脱不开关系的。
早在90年代,韩式烤肉就在我国餐饮市场一枝独秀,伴随着韩流的广泛传播,加上90年代恰好也是国内消费者开始步入爱吃肉、吃得起肉的阶段,韩式烤肉凭借五花肉、牛肉进行炙烤的用餐形式一举俘获了大批的肉食爱好者。
并且由于韩式烤肉与中餐在体验方面差异明显,韩式烤肉成了当时消费者竞相追逐的新餐饮消费形式。
金釜山自助烤肉和新石器烤肉都是这个时期崛起的品牌,它们以韩餐+韩式烤肉的形式打开了中国餐饮业新烤肉消费的局面。
△图片来源:摄图网
(2)发展:20世纪初,融合烤肉与异域烤肉崛起,但韩式烤肉地位犹在
到了20世纪初,各式烤肉开始在我国涌现。
土耳其烤肉多出现在商业街,基本以旋转烤肉为主,产品也比较单一,清一色都是肉夹馍,方式就是店员从烤肉架切一些烤肉剁碎装进肉夹馍里出售;巴西烤肉则基本是自助餐厅,混搭一些巴西菜品;而日韩烤肉在此时则成了主流,时至今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还是韩式烤肉和日式烤肉。
从下表可见,即使到了20世纪初,韩式烤肉依然是我国烤肉界的主流。
(3)成型:2016年前后,韩式烤肉衰落、日式烤肉崛起,融合烤肉成主流
到了2016年前后,烤肉品类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限娱令”的出台,韩流退潮,韩式烤肉的繁荣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与此同时,市场开始冒出一定数量的高端烤肉品牌,日式烤肉开始风靡,填补了烤肉品类的高端需求,人们也开始接受人均100元以上的烤肉消费。
在此前,消费者可以去自助餐消费烤肉,也可以到专门的烤肉店,其人均基本在100元以内。直到日式烤肉大规模崛起,背靠高端日料的体验,日式烤肉消费的人均终于到了150元左右。
这期间涌现的品牌以九田家(偏日式烤肉的日韩融合烤肉)等为代表。
△图片来源:九田家官网
(4)中兴:近期,中式烤肉强势崛起
随着消费者对日韩烤肉的喜爱不再如刚开始时那么热烈,烤肉品类又在呼唤新的物种,此时接过棒的,就是崛起的中式烤肉。
中式烤肉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内蒙烤肉、北京烤肉,以及近期崛起的国潮烤肉。这些中式烤肉店将国人喜欢的中国元素融入到餐厅设计、摆盘等多个环节,同时在食材端又懂得因地制宜及大胆创新,用了很多日韩烤肉店极少用的食材,如虾滑、肉馅香菇、小酥肉、鱿鱼须、口蘑、鸭血、玉笋等,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
中式烤肉的崛起打破了日韩烤肉垄断烤肉认知的局面,同时又给烤肉品类的创新与新玩法提供了优质案例,典型品牌如柒酒烤肉。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外出就餐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促使人们对于“烤肉”的消费欲望空前高涨,烤肉也迎来了一波发展高潮。
△新崛起的国潮烤肉,柒酒烤肉供图
到了当下,人们出去吃个烤肉已经和吃火锅一样自然。烤肉品类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1. 烤肉品类产品百花齐放
烤肉门店一般有四种形式,其一是纸上烤,如新石器烤肉,大多见于韩式烤肉或者中式自助烤肉;其二是炭火烤,如九田家,大多见于日式烤肉和中高端烤肉;其三是电烤,此举最为普遍,如蚝英雄、权金城等,多见于中式烤肉、韩式烤肉、小海鲜烧烤等;其四是铁板烤,也多见于中式烤肉,如八旗烤肉、刘记炙子烤肉等。
在当下的餐饮业,炭烤成了小潮流,炭火产生的植物烟与食材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造就更多的风味,这也是炭烤区别于其它方式的根本,也是它能受到消费者追捧的主要原因。
△产生独特风味的炭火。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产品端,当下烤肉的明星产品是牛羊肉,常规产品是猪肉、鸡肉、蔬菜等,以牛羊肉为例,牛舌、雪花牛肉、黑牛肋条、和牛小排、锡盟羊排等优质肉类多见于日式烤肉和高端烤肉;猪肉、鸡肉、蔬菜则是常规食材,一些新兴的细分烤肉品类甚至将海鲜、河鲜也纳入了门店,甚至还涌现出了小海鲜烤肉这一细分门店。
在产品的方式上,日式烤肉、高端烤肉如果用的是高端食材,则多以原切为主;大众烤肉、中式烤肉等食材基本是先腌制或预处理后再烤。烤肉的调味分为前调味(腌制)、后调味(蘸料),以及前后调味兼行的消费体验。
蘸料在烤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蘸料有辣椒粉、花生粉、梅子酱、黄油、孜然、生抽、耗油、炼乳、柠檬、青柠、麻酱等,在一些异域烤肉品牌的门店中,我们还能见到泰式酱、香茅酱。
△图片来源:摄图网
2.烤肉市场规模想象空间巨大
烤肉是一种强社交场景、强餐饮场景的体验,在所有餐饮品类中,能在社交、餐饮属性中与烤肉持平的,非火锅莫属了。
再者,火锅和烤肉同样都是强供应链的品类,一定程度上,火锅和烤肉的供应链都是通用的,这也是为什么自助餐大多会选择火锅和烤肉这两个品类来开店的原因之一。
但火锅和烤肉毕竟有差异,一个是涮、一个是烤,火锅的形式较为单一,基本都是水煮加热的消费,主要靠不同的锅底来区分体验,烤肉则分为电烤、炭烤、纸上烤,不同的烤肉方式风情各异。
再者,烤肉更能还原并增加食物的风味与口感,更有意思的是,只要是能下到火锅的食材,也基本能上烤盘,今天火锅品类所有食材方面的产品创新几乎都可以作为烤肉品类产品创新的来源之一。这或许意味着,火锅的体量有多大,烤肉的想象空间就会有多大。
今天的火锅和烤肉有极大的体量差距,《中国餐饮品类与品牌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火锅市场规模仍达到了近6000 亿元。但到了2020年,烤肉的市场规模也不过才500亿而已,即使按火锅容量的一半来算,烤肉品类至少都还有千亿多的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
3. 后浪品牌强势崛起,高端烤肉尚处萌芽期
红餐品牌研究院调研了整体的烤肉数据后发现,西南是更爱吃烤肉的地区,在全国烤肉门店数top20的烤肉城市中,成都和重庆均在前五席之列。
烤肉是一种休闲形式的餐饮消费,相比北上广的快节奏,西南显然更爱社交,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居然排在第七位,可见烤肉在粤菜强势的广州并不受宠。
同时,从各区域烤肉门店数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区域一枝独秀,占比达到了33.46%,西南区域仅仅占据了13.03%,结合成都、重庆的实情来看,西南烤肉依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而从各线级城市烤肉门店数占比分布来看,烤肉在新一线和二线发展得最为火热,门店数占比总和达到了48.8%,而一线城市的烤肉门店数占比为12%,当然这也跟城市体量有关,一线城市不到5座,占比12%已经算很高了,可见烤肉品类有下沉的潜力,新一线和二线生活节奏微缓,确实比较适合烤肉品类的生存。
三线城市的占比为19.68%,而四线占比才仅12.23%,由此看,烤肉的下沉市场最好别越过三线。
在品牌门店数方面,成立于2016年的九田家凭着980+家门店夺下了烤肉品类门店数的冠军宝座,排在之后的是成立于2015年的酒拾烤肉,而烤肉界的前辈,如新石器、汉拿山的门店数还在300多家徘徊,这或许算是烤肉品类后浪的强势崛起。
我们最后来看,人均50元以下及50-100元的占比总和达到了93.6%,150元以上的占比仅1%,这可以看出烤肉品类的主流依然是中低端,高端烤肉虽然兴起了十多年但还是没成大气候。
4.日韩烤肉也受日韩文化影响
如果以价格来区分烤肉的流派,观察君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韩式烤肉持续走大众路线,但日式烤肉则坚持高端路线。
韩式烤肉之所以更便宜,日式烤肉之所以更贵,它们其实是被顶层设计所影响的。
韩式烤肉一般会和韩餐联营,偏偏韩式餐饮的食材多取于国人常见的五花肉、泡菜、年糕等,而韩餐的部队锅、炸鸡、汤饭也都属于大众消费,这也必然导致韩式烤肉只能走大众路线了。
△韩式烤肉。红餐网摄。
日料向来讲究食材,在中国,日料餐厅也常年占据高端餐饮市场,日式烤肉在食材端也舍得下血本,满足了顾客对于新食材、优质食材的高端体验,外加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等的精神赋能,日式烤肉卖得更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走高端路线的日式烤肉。图源:摄图网
5. 烤肉只有流派之分,没有传统与新的界限
关于烤肉品类的传统餐饮特性与新餐饮特性的混淆,我们来看一个典型品牌。
有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韩式烤肉品牌叫“西塔老太太泥炉烤肉”,与传统韩式烤肉的电烤不同,这个品牌用的是更受欢迎的炭烤,人均达到了150元,属于狭义层面的“高端烤肉”。在产品体验方面,西塔还为每个产品安排了特定的蘸料,以确保优质的餐饮体验。
西塔对烤肉的认知很明确,它甚至在菜单标明“我们不烤肉,我们只卖肉,我们是肉的搬运工”。不烤肉、只是肉的搬运工,也道出了整个烤肉品类的核心(仅指中日韩三个流派)。
但如果我们将西塔、权金城、酒拾烤肉、九田家等不同时间线落地的品牌放一起对比,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消费体验、产品选择、品牌呈现等,它们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什么我们的中餐、火锅、烧烤、西餐等基本都有传统与新派之分,而烤肉却没有呢?
具体原因西塔已经指明了,主流的中日韩烤肉基本属于食材的搬运工,它不涉及到烹饪技术,再基于烤肉供应链的集成标准化,这意味着整个烤肉品类从90年代刚兴起之时就被大体定性且定型了。一个过早标准化且缺乏烹饪工艺赋能的品类,其未来进行创新的难度比较大。
烤肉品类的传统还体现在经营方式上,无论是90年代至今的烤肉品牌,又或者是2020年才新开的烤肉门店,这些老店与新开烤肉品牌基本只有堂食的形式,几乎90%以上的烤肉门店并不经营外卖,也没有新零售落地到烤肉的先例。
极少部分的烤肉品牌开通了外卖,但严格来说它们做的并不是烤肉外卖,如赤坂亭、权金城在外卖推出的仅仅是牛肉盖饭、寿喜锅等,这些和烤肉实则并无关系。而更多烤肉门店甚至都不着手外卖,要吃到烤肉,基本只能到店了。
再从门店数来看,烤肉品类在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至今却还没有一个品牌突破百城千店。传统确实是因为烤肉品类自身特性产生的禁锢,但也并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个品类的未来,市场实情可见,成立于近期的九田家、酒拾烤肉等新品牌已经有了大步迈进之势,这可以看出,烤肉品类表面极为传统,但内心却能量爆棚。
在说明烤肉品类如何大有可为之前,先来审视一下该品类的痛点。
1. 品类优势背后的发展难题
烤肉品类有极大的增长空间,这从低端为王的人均占比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了,中高端烤肉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但烤肉品类却发展滞缓,到底是什么原因困住了烤肉品类的潜能发展。经由梳理,观察君总结出了以下四点:
(1)相近品类的围角
火锅、烧烤(烤串)、自助餐的食材与烤肉相近,体验方面的差异也不大,这也导致一些本应消费烤肉的群体被分流到了火锅、烧烤(烤串)、自助餐门店。究其根本是烤肉品类自身不够强势导致。
(2)快餐式消费阻碍了烤肉的中高端发展
烤肉是不需要高端厨师的,大多烤肉门店也仅仅充当肉的搬运工这一角色,烤肉好不好吃除了受食材品质、烤肉方式、酱料的限制,它更受限于顾客烤肉技术的影响。
烤肉餐厅有90%以上属于性价比消费,这决定了门店要在食材品质、装修环境、人员配备上控制好成本,从而导致很多烤肉门店的服务员和烤肉师少之又少,这也必然影响到顾客的实际体验。缺失了品类的专业度与消费价值,烤肉品类也基本沦为快餐式消费。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3)大众烤肉有快餐的价格,却没有快餐的效率
红餐品牌研究院调研得知,50元以下的人均烤肉占比达到了45.38%,这些门店一般是自助式消费,如39.9元/位的自助烤肉等,大多门店的限制时间是90分钟。
以麦当劳、肯德基,或者路边的快餐店为例,翻台通常控制在30分钟以内是多数快餐店的实情,但烤肉的快餐式消费时长通常不会低于40-60分钟/位,顾客自己烤肉的形式确实限制了烤肉品类的翻台,从而影响到了烤肉餐厅的利润率。这也是为什么大多低端烤肉餐厅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4)仅经营堂食,限制了品类的拓展空间
烤肉仅有500亿的规模,这几乎等于火锅品类在十年前的境地。今天的大多火锅品牌不仅开通了外卖,还在堂食火锅以外的市场玩得风生水起,如火锅结合奶茶,火锅门店卖底料、卖食材、卖自热火锅等,这些都给火锅门店增加了收入。
烤肉品类的外卖率极低,比如在上海成立于2020年的网红“Hi烤肉”、成立于2016年的九田家等均只有堂食。一些开通了外卖的烤肉店也仅仅是在卖盖饭而已。
烤肉品类的从业者无心经营外卖,不考虑外卖,这也导致品类发展滞缓与容量不高的局面。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也是一大阻碍因素。相比火锅,烤肉多少有些“舶来品”的意味。国内的消费者可以顿顿吃火锅,但是却未必需要顿顿吃烤肉。
2.优劣势都很明显,烤肉品类的机会点在哪里?
烤肉的优势劣势均很明显,同样的,烤肉品类的机会点也很明显。
(1)标准化前端和中端,去除限制,让品类快跑起来
对于100元以下的大众烤肉来说,效率是根本。
在产品方面可考虑推出优质套餐,让顾客在一分钟之内点好餐;大众烤肉不宜过多的产品,最好控制在30-60个以内,精简产品线的同时,还得标准化后厨出品,让顾客下单后能快速上齐餐品;点餐的时候也应该把烤炉开好,以免上菜了还在等炉子加热;在顾客自行烤肉的过程中,也应该安排巡视烤肉师及时指导,这可以提高消费者烤肉的效率与体验。
△图片来源:摄图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助形式的大众烤肉,最好不设置用餐时间,避免顾客已经用完餐也呆够时间才离开。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商家设计了消费时间,顾客一般会遵守时间,也就是会待够时间才离开。去除了时间设置,再提高效率,烤肉餐厅的高翻台才有可能。
(2)中高端是机会,烤肉师是提升效率与体验的重点
大众烤肉赚的是辛苦钱,中高端烤肉除了赚食材的钱,更应该赚体验的钱。
对于翻台需求不那么紧要的中高端烤肉来说,提高烤肉师的服务频率就很有必要了。
烤肉师一是可以提高门店的专业度,为门店构建消费护城河;二是可以提升顾客烤肉的效率,提升顾客体验的好感度;三是确保顾客能被关注到,也可以避免顾客吃完了还在门店停留等情况的出现。对于中高端烤肉店,烤肉师还能给顾客普及产品的价值感,让顾客知道这份菜到底贵在哪里。顾客体验高了,复购自然不成问题。
(3)吸纳火锅烧烤的优质产品,丰富品类内涵
火锅烧烤近些年有了不少优质产品和创新产品,我们从火凤祥火锅、凑凑火锅、贤合庄火锅的一些创新产品,比如四喜牛肉、双椒牛肉、鱼仔虾滑、卤味、企鹅虾滑等,这些火锅类产品或许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微创新进入烤肉门店,甚至连烤脑花、包浆豆腐等特色菜品都可以作为烤肉门店新产品的创新参考方向。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产品的玩法都是被验证过的,只要门店有产品优化能力,烤肉品类在产品玩法上,一定是可以欣欣向荣的。
△火锅菜品能否与烤肉擦出火花?图源:摄图网
(4)营销、外卖、新零售必不可少
从传统火锅到新火锅,营销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烤肉品类向来传统,如果要实现从传统到新烤肉的进阶,对营销能力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
火锅、烧烤早前在外卖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这也值得烤肉品类学习,结合营销、结合外卖、零售,实现多维度触达顾客,门店还愁没客源么?
比如多数烤肉门店都有自己的秘制酱料,这些都是门店入局新零售的一大方向。
△图片来源:摄图网
(5)击穿传统,构建烤肉潮流
餐饮业已经到了非传统的阶段,烤肉品类的从业者务必突破传统才能真正跟上当下的新餐饮时代。毕竟这个钱不赚,那就只能被其他品类抢占了市场。
而我们从市场实情可见,烤肉品类确实有了一些新锐品牌,它们都在努力往新餐饮的路上靠拢。比如将门店变绿的“Hi 烤肉”、将品牌国潮化的“金有财”、“柒酒烤肉”等,从新锐烤肉品牌们的消费实情得知,年轻人也开始追捧烤肉品类了。
虽然烤肉品类确实还存有一定的品类问题,但问题的背后也代表了机会,结合新锐烤肉品牌们的得宠,烤肉品类的市场规模未来突破千亿也是有可能的。
△柒酒烤肉供图
结 语
在15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用火,在这个人类文明的早期,烤肉作为餐饮的第一个品类就此诞生,在之后的几十万年里,人类一直靠烤肉作为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到了今天,烤肉的市场容量终于到了百亿的量级,这个数据足够大么?
在4万亿体量的餐饮业下,烤肉五百亿的体量才仅占整个餐饮的1.25%,这个比例实在是太低了,但从这个数据差,我们也能看出烤肉品类的未来将有巨量的增长空间。
而要达到这一步,需要整个烤肉品类的从业者共同优化品类自身的痛点,改良品类留存下来的难题,再完全发扬烤肉品类的实际优势,到了那一步,烤肉品类的经济容量或许能达到千亿。
千亿量级的烤肉品类能孵化出几个海底捞?这个未来是可以展望的!
对于报告有疑问的,请咨询工作人员。
内容交流/采访/转载 | 微信:hongcango
以上就是关于宁波餐饮品牌设计风格特点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