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西湖的设计特色(杭州西湖设计说明)

    发布时间:2023-04-11 06:05:4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72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西湖的设计特色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西湖的设计特色(杭州西湖设计说明)

    一、杭州西湖的特点有哪些?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 就连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 北里湖 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 钱塘十景 西湖十八景 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 西湖十景 ,妈:苏堤春晓 曲院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 南屏晚钟 双峰插云 雷峰夕照 三潭印月 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 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 二峰 三泉 四寺 五山 六园 七洞 八墓 九溪 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 即玉皇山 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 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 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 581-618年 ,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 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 苏东坡 杨孟瑛 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 汉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时称为武林水 金牛湖 明圣湖 唐朝 618年-907年 时称石函湖 钱塘湖 此外还有高士湖 贤者湖 上湖 龙川 钱源等称呼 到了北宋 960-1127年 ,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 西子湖 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 第二个家 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 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 秋瑾墓 西泠印社 楼外楼 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 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 净慈寺 照庆寺并称 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 孤山 呢 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 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 它和断桥 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 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 鉴湖女侠 秋瑾 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 巾帼英雄 4个大字 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 湖上三杰 的岳飞 于谦 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 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 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名句 楼外楼得天时 地利 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 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 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 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 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 西湖天下景, 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 浙江省博物馆 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 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 四库全书 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 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 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 间株杨柳间株桃 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 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 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 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 白堤原名 白沙堤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 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 老市长 ,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 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 涵碧桥 ,如今更名为石拱桥 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 断 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 白蛇传 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 断桥 呢 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 断桥残雪 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 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 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 宝石 ,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 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 m塔 保 m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 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 m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 历史上与保 m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 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 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 的对景,所以民间有 雷峰如老衲,保 m如美人 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 m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 三潭印月 ,也叫小瀛州 这是一个 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的湖上花园 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 全岛呈 田 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 白各色的睡莲 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 1607年 ,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 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 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 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 塔影 云影 月影 溶成一片, 烛光 月光 湖光 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 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 的绮丽景色,真是 一湖金水欲溶秋 ,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 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 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1552年 ,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 湖心平眺 是钱塘十景之一 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 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 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 1800年 ,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 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 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 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 锁澜 望山 压堤 东浦 跨虹 堤岸种植桃柳 芙蓉,形成 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的景色 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 苏堤 现在 堤的南端修建了 苏东坡纪念馆 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 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 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 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二、颐和园与杭州西湖两者造园手法的异同点,及布局特色和作用?

    这两个景点的描述采用的手法基本上是相同的,观察的角度也是从整体到部分。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转衰,清漪园陈设有所裁撤,至咸丰五年(1855年)时实有陈设三万七千五百八十三件。

    咸丰十年(1860年),包括清漪园在内的北京西北郊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皆遭英法联军野蛮焚掠。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册载,清漪园各处陈设物品只剩有五百三十件,而且多残破不整。

    扩展资料:

    建筑格局: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颐和园

    三、西湖十景以及其主要的景观特色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1、苏堤春晓

    (Spring Dawn at Su Causeway)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钱十景,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长堤延伸,六桥起伏,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走在堤、桥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垂杨带跨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丁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2、曲苑风荷

    (Lotus in the Breeze at Crooked Courtyard)

    曲苑风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后曲苑逐渐衰芜,湮废。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曲苑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3、平湖秋月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4、断桥残雪

    (Melting Snow at Broken Bridge)

    断桥,今位于白堤东端。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她的名气最大。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今日断桥,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八点八米,宽八点六米,单孔净跨六点一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 --断桥春望》称 :“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观之,断桥观瞻,可得湖山之神髓,岂独残雪!

    5、柳浪闻莺

    (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今日柳浪闻莺,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的氛围。闻莺馆东面,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北侧铺石砌台,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闻莺馆西侧,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侧,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与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布局的庭院景区,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泉池,小桥流水,矮墙漏窗,奇花异草,各据其位,合为胜景,全园曲径通幽,别有天地。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歌舞,戏曲,电影和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灯会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6、花港观鱼

    (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7、雷峰夕照

    (Sunset glow at Leifeng pagoda)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其册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8、双峰插云

    (Twin peaks piercing Clouds)

    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插云’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南高峰临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显露,绝壁峥嵘。登上山巅向东俯瞰,西湖全景历历在目不是画图,胜似画图。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灵隐寺的坐山,从寺西侧上山,石磴多至数千级,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沿途山溪清流回转,林木重叠,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半空岚气总成云’。山东侧,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全长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9、南屏晚钟

    (Evening bell at Nanping hill)

    南屏晚钟,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晴好日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雾天,云烟遮遮掩掩,山峦好像翩然起舞,飘渺空灵,若即若离。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钟暮鼓,焚贝佛号,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南屏晚钟的情韵,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1985年版新西湖十景

    新西湖十景,为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园林与名胜》杂志5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得到杭州炼油厂、啤酒厂、中药二厂、橡胶厂、电视机厂、牙膏厂、电风扇总厂、洗衣机总厂、利民制药厂等9家企业赞助,并邀请夏衍、吴冷西、王朝闻、刘开渠、常书鸿为景名评选委员会顾问。全国各地有10万余人参加,共提供7400余条西湖景点,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并由陈云题书“云栖竹径”,陈叔亮题书“九溪烟树”,赵朴初题书“虎跑梦泉”,李长路题书“黄龙吐翠”,刘海粟题书“满陇桂雨”,王蘧常题书“玉皇飞云”,王个簃题书“龙井问茶”,萧娴题书“宝石流霞”,费新我题书“吴山天风”,沙孟海题书“阮墩环碧”。1985年9月起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先后在10处景点竖立景碑或镌刻景名。

    2007年版西湖十景

    10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27日晚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历时8个月之久的三评“西湖十景”活动结果业已揭晓,榜上有名的最新西湖十大景点分别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

    四、杭州西湖风景的特点

    1.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诗如画的湖 光山色:

    2.西湖之美,美在湖山与人文的自然相融

    3.西湖之美,更美在人们对她的呵护及对其历史文脉的传承: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西湖的设计特色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为什么发展这么好(杭州为什么发展那么好)

    杭州最好的几个区(杭州最好的几个区是哪个区)

    29届杭州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26届杭州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

    新手开茶叶店进货渠道(新手开茶叶店进货渠道有哪些)

    环保手工制作垃圾桶(创意矿泉水瓶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