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2021 自然指数)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华东理工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华东理工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是211工程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坐落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学科设置涵盖11个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
学校历史
1952年7月,根据全国高等工业学校院系调整方案,中央教育部决定创建华东化工学院;同年8月11日,在华东军政委员会高教部会议室召开关于学校创建工作的座谈会,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华东化工学院”,由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江南大学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并而成,校址设在上海市江湾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院址。
1953年1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高等学校党工作委员会批转同意成立华东化工学院党委会;同年3月,学校开始新建梅陇校区。
1954年8月,学校梅陇新校址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月28日,学校将邯郸路以北校舍全部移交给复旦大学,政法路、国权路各处地块及房产全部移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局。
1956年7月,学校创办夜大学。
1960年10月,学校被中共中央列入64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隶属教育部直接领导。
1969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同意,学校划归上海市领导;同日,学校举办石油化工专业教育革命学习班。
1972年4月,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工农兵学员。8月,经上海市委决定,学校改名为上海化工学院。12月4日,学校恢复党委建制。同年,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更名为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
1976年10月,学校恢复招生和教学,各项工作重新走上正轨。
197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停办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办四川化工学院
1980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华东化工学院原名。
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学校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071人,其中正高级484人,副高级759人,中级747人,中级及以下82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截至2022年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309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120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专业学院17个,开办本科招生专业74个;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入选专业4个、通过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9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社会工作、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信息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入选专业(4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通过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9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制药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复合材料与工程
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
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轻化工程、化学、生物技术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8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二级学科)、化学过程机械(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材料学(二级学科,培育)
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酵工程、环境工程、农药学、社会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应用化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高峰学科(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设计学、环境与生态、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截至2022年1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部级创新团队5个,此外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
截至2020年1月,学校历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70项,省部委科学技术奖700多项,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2000多项。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史上首个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
截至2016年6月,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技成果奖励136项,其中国家级13项。截至2015年,学校获在自然科学基金总数达144项,较2009年增长1.8倍。2015年,学校专利申请数量403项,授权专利349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与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英、美、德、法、日等国的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建有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在英国建立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成立首家中罗共建的“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
2019学年,学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暑期项目等各类项目派出本科学生622人。在公派留学项目方面,多位学生被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京都大学等高校录取。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二、芝加哥大学全美排名
芝加哥大学世界排名:2021-22年度,芝加哥大学位列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第6、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0、QS世界大学排名第1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15。
此外,2019-20年,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芝加哥大学位列世界第10。而根据《自然》杂志发布的2016年度自然指数显示,芝加哥大学2016年全年自然指数位居美国高校第24位。
2017年8月,《福布斯》公布2017年美国大学排行榜,芝加哥大学排名第16位;2019-20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行榜,芝加哥大学位列第16名。2019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排名第9,2020排名第10。
学科设置
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Undergraduate College)提供50个主修专业和28个辅修专业的理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制四年,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五个方向。
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物理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在美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其中经济学、社会学、数学、和物理学是芝大的特色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芝加哥大学
一站式出国留学攻略 http://www.offercoming.com三、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究竟哪个比较厉害?
作为华东五校中的两所著名大学,浙江大学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南京大学,而且发展势头要比南京大学更好。
第一,原同宗同源的4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后,浙江大学的学科实力和综合水平更加强大。形成了理工、农、医等多学科齐头并进发展态势。浙江大学原有的工科就特别强大,再加上原浙江农业大学的农学类专业,以及浙江医科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强强联手,让现在的浙江大学成为了华东地区的巨无霸。其中,工科、农学、医科都是本领域内的国内前十水平。
第二,南京大学整体上来说,是一所以理学、人文社科类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理学和人文社科在国内赫赫有名,可是遗憾的是,在工科、医学方面,南京大学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这学校综合排名时,没有优势。特别是缺少强大的工科,对南京大学来说是比较遗憾的,因为在高校圈内,素来有“得工科者得天下”的说法。
因此,我们从最近几年各大高校排行榜的情况可以看出,浙江大学在多个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三,排清华北大之后,也就是华东五校之首。而南京大学很多时候已经排在了华东五校的最五位,全国的第七、第八左右。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中科大和国科大哪家强?
客观地说,对于绝多数学子而言,能考进这两所大学中的任何一所,那都是光耀门楣,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是,看了网友的回答, 大多都认为“中科大”比“国科大”更强,对于这一点,笔者倒是不太认同。
其实,有很多人都和题主一样,觉得“中科大”是双一流、985、211高校,而“国科大”纯粹光标司令一个,什么头衔都没有,以至于产生了下面两个不合理的认知:
一是, 大家只知“中科大”之威,而鲜有听闻“国科大”之名,因此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中科大”比“国科大”强。甚至还有一些人干脆把“中科大”和“国科大”混为一谈,认为两者是同一所大学;
二是, 由于“国科大”的名头没有“中科大”响亮,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要在两所大学中选报一所的话,一定要选“中科大”,若报考“国科大”似乎就吃亏了。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中科大”固然很强,而“国科大”也固然没有双一流、985、211的光环, 但这些都并不影响“国科大”在中国高校队伍中特殊而显赫的地位。 如果仅凭大学头衔来决定报考哪一所大学的话,这是对考生未来不负责任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所大学的具体情况。
一说到大学,大家都习惯用各种排名来衡量大学的实力,这本没有错,但这种方法却不能用在“国科大”身上。因为在诸如泰晤士、QS、U.S. News、自然指数 、中国软科等著名的大学排名中,均无“国科大”的身影。这并非是说“国科大”不好,而是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性质而决定的。因此,要比较两所大学,就不能单纯地从这些大学排行榜来衡量。
1.两所大学虽然都是共和国年轻的大学,但均地位超然。中科大:
全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坐标合肥。始建于1958年,首任校长由 郭沫若 兼任,第二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当时的中科大汇集了一大批巨牛的师资: 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赵九章、郭永怀等 大科学家亲自上课。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国科大:
全称中国科学院大学,坐标北京。其办学 历史 ,始于1950 年中国科学院启动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国科大”办学之初,招收对象没有本科生,全是研究生,是一种源于中国科学院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其1955年8月制定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还是由 周恩来总理 亲自签发后才颁布实施的。直到1982年,该校都还使用两个名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2000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 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至此,该校才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由于国科大2014年才招收本科生,这也是她在普通民众中名声不显的原因所在,但她在业内却一直是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巨头。
两所大学都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培养高端建设人才而设。跟其他百年名校比较起来,她们的办学 历史 都比较年轻,但两校都是现代 科技 发展和 社会 生产需求下的产物,都是国家高度重视、业内各领风骚的高等教育名校。
2.两所大学均属于“小而精”的名门新贵,招收分数不相上下。
(以下数据均2019年12月)
中科大每年只招生2000人左右的理工学生,常年在校学生只有1.5万左右。如果说“中科大”的招生属于“千里挑一”,那“国科大”的招生就是“万里挑一”了。
据“国科大”官网信息,该校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时,仅招收了332名。从此以后,每年都只招收300名左右的高中毕业生,在每个省市的招生计划可谓是真正的“一票难求”。 截止目前,全校累计招收本科生也才1620名。
两所学校每年的招收对象均为优质生源,目前的招收分数分数不相上下。以2017——2019年两校在四川招生为例,其最低分和位次都相差不大:
中科大录取情况
国科大录取情况
从上面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国科大录取分数仅在2019年略低于中科大,但在其它两年均高于中科大,算得上是在伯仲之间。不过,在笔者看来,随着“国科大”的崛起,将越来越被 社会 熟知和认同, 再加上其地理位置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将来的录取分数高于中科大,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
3.两校均拥有优质、顶尖的师资队伍,但“国科大”更强。中科大:
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244人,其中教授74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教学名师5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46人。
国科大:
共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16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1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
从师资队伍来看,两校的教师在国内各领域都属于佼佼者,但由于“国科大”背靠中科院, 两院院士任教的数量更多,整体师资力量更优于中科大。
4.两校的办学实力均位列全国前端,但“国科大”的硕士培养得天独厚。
中科大:
现有23个学院, 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有1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国科大:
共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58个,另有附属医院19所, 4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全国分布有23个培养研究生的国家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一个国家实验室、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9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37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在研究生、博士生的保送和报考方面,“国科大”显然要优于“中科大”。
5.两校的学科建设和培养方向侧重不同。
中科大:
只招收理工类学生, 在学科和培养方向上,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等,还涉及有同步辐射、微尺度物质科学、火灾科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 等学科。
国科大:
在保持自然科学领域学科优势的同时 ,不断加强应用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人文、 社会 科学学科的建设,属于文理兼招。除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等自然学科外,其开设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应用统计、应用心理等学科的实力也开始崭露头脚。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 其中A+学科18个; 中科大15个专业被评为A类, 其中A+学科7个。
在2020年1月公布的ESI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国际排名76位,超过清华、北大,位列内地高校第1;中科大国际排名188位,位列内地第9。 从学科建设这个角度来看,“国科大”的实力要高于“中科大”。
结束语:
“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科大 ”,这是60、70年代广为流行一句话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中科大”当时地位之高,除了清北以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它高校都无法撼动“中科大”的地位。但随着“国科大”2014年面向本科招生后,“国科大”开始逐渐被 社会 熟知,其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目前,“国科大”已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科学艺术与人文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与合作交流关系。 庞大的国际教育资源,这对本科生将来攻读硕士、到世界名校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吸引力
虽然目前两所院校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当,在人才培养上也都属于高大上的存在。不过,随着“国科大”的不断崛起,再叠加其主打研究生培养和地处北京的优势,将来在各方面超过“中科大”应是趋势所在。
综上所述,题主担心:“国科大目前啥头衔也没有!在看双一流,985,211的今天,选择国科大,是不是有点不甘?”我觉得这是不正确的看法。 毕竟与双一流、985、211的头衔与光环相比,实力才是真正的王道。
如果选学校的话,肯定是中科大。
我有位朋友是国科大的老师,她自己就说,如果以后她的孩子能考上国科大,她也不想让她上。
她不建议国科大的原因有几个。第一,国科大的校园太小,每年招收的学生很少,没有大学的氛围。正常的大学应该有各种社团、活动,而国科大这些很匮乏。而且国科大都是理工专业,缺少人文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缺少一大块。
第二,国科大本科生办学时间不长,课程设置是院士们设计的,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梯度,难度很大,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不是很好。学生念得很苦。
她没说第三点。我认为第三点是,国科大的研究生院跟大学不一样,到读研的时候,学生是分散到各个研究所。中科院有100多个研究所,好的研究所有限,所以国科大的研究生含金量参差不齐。
而中科大已经是一所成熟的大学,加工能力一流。中科大出的院士和著名科学家在所有的大学里面都排前列。我认识的一位清华老师的孩子,他没有考上清华,就去中科大读书。业内人士都知道中科大的教学质量非常好。
所以,我认为中科大更适合一般学生。对天才学生来说,国科大也许还可以,因为有院士直接指导,很早进入科研。
中科大
中科大远比国科大强。主要是学科、人文精神、大师和教师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都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尽管两所大学成立的时间不一样,但是综合实力都非常强劲,都位居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高校之列。至于说究竟中科大和国科大哪家更强?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扼要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 2012年6月,经教育部、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 探索 ,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覆盖了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39个博士一级学科、54个硕士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覆盖了工程、工商、心理等10大类别;2017年国科大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同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国科大18个一级学科获评A+,30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A+学科数量仅次于清华北大,位居全国第三。根据ESI最新排名,国科大位居国内高校第一!
其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科大于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迁校至安徽省合肥市,是曾经的985/211工程建设大学,也是目前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华东五校之一,C9重要成员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顶尖高校之一。学校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中科大有7个一级学科获评A+,有15个一级学科达到A类;根据ESI最新排名,国科大位居国内高校第八!
再者、国科大和中科大依据国际四大权威“大学世界排名”机构最新排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孰强孰弱的端倪。 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高校排行四大机构。在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科大因为缺席,所以没法横向比较其与中科大的上下高低,不过中科大的排名都不低,都是位列国内高校的第4名。然而在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最新排名和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两所大学见了高下: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国科大位列国内第3,中科大位列国内第4;U.S. 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科大位居国内第4,国科大位居国内第9。由此可见,还是老牌劲旅高校中科大更胜一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中科大和国科大哪家强”的问题,实际上很难说得清楚明白,毕竟两所大学都是国内的顶尖高校,即便存在差距也是微乎其微;通过国际视野,借用“旁观者清”的方式,也许可以看得更准确一些,国内老牌劲旅高校中科大,可能在综合实力上,要比新晋顶尖高校略胜一筹吧!
当然是中科大,大学还是要有一定底蕴,虽说两家的资源是一样的,都是中科院旗下,但是中科大有完整的本科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是一所完整的大学,而国科大刚刚组建本科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本科教学管理经验,都是比较浅的(本科教育从2014年才开始),学校建设这不是一日之功。要说背靠中科院,名师无数,那中科大同样拥有此资源,并非独占,而这部分资源在日常教学中对本科教育的作用并不是非常大(日常教学还是要以本校老师为主)。至于北京的地域优势应该是现在国科大分数窜升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个层次的大学中,地域是真的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本科后基本都要深造的,并不是要在学校所在地生活工作。所以,个人建议还是首选科大。
由于国科大的本科招生时间不长,所以很多人对这所学校并不是很了解。虽然觉得它可能很强,但却没有什么重要的头衔作为参考。因此,这几年每年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选择国科大的同学总是会犹豫。今天,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国科大,也帮助大家更好地弄清楚中科大和国科大之间的关系。
中科大和国科大其实算是同宗同源的两所大学 ,都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科学院,即 中科院 下属的大学,并有什么强弱之分。这点,我们在中国科学院的官网上就可以查阅到相关资料。在学校及公共支撑单位一栏中,就可以看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客观上, 中科大的招生专业要比国科大更多,而国科大的招生专业虽然少但培养方式独树一帜。
为了更好地介绍国科大,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中科大的 历史 背景:
中科大, 全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成立于1958年,始创地在北京,1970年迁至合肥 ;它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
作为华东五校之一,中科大是原985工程大学,现在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院校,位列著名的C9联盟,是中国综合实力排名TOP8的学校 。中科大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11个,分别是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
国科大 ,全称中国科学院大学,是由1978年成立的中科大研究生院发展而来1977年,中国科学院筹建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即中国 科技 大学研究生院,所以 国科大的前身其实就是中科大在北京的研究生院 。时任院长是严济慈院士,研究生院开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和无线电技术、计算机工程、空间技术环境科学以及科学组织管理等专业。2000年,中国 科技 大学研究生院更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 。 2014年,国科大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 ,目的在于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首届本科生332名,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专业。由于国科大成立之初并不是一所开设本科教育的大学,自然也没有参与之前的评级,但在 2017年的双一流评定中,国科大还是成功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围学科是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科大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品牌都是顶尖的,非常值得报考从本科教育上看,国科大的教学质量在国内都是最顶尖的。 学校的招生和培养的目的非常纯粹和直接 ,即致力于为国家尤其是为中国科学院100余个研究所培养 科技 创新后备人才和未来 科技 领军人才,以此作为中科院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说, 就是为中国科学院提供优质的大学生人才 。从招生上看,国科大每年都会招收300人左右进入本科或本-硕-博连续一体化培养阶段学习,对于这些优秀的高中生来说,能进入国科大读大学,是非常幸运的。学校秉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理念,专门为学生制定精品化的培育方案, 学业导师制、小班制和三段式都是非常先进的培养方式,国际交流培训、名师讲座和高额的奖学金都是必备品 。因此,没有必要用过去的985、211的标准来看待国科大。当然,最重要的是国科大提供的专业,是不是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理想符合,另外就是进入这样优秀的大学,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和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意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国科大是中科大的儿子,前身是中科大在北京的研究生院,科大在合肥扎根了,不能回北京,就独立成为新学校,但主要还是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还怕是第一届吧!科大肯定高于国科大,有校风有经验。国科大的许多教师是临时的,科大相对是固定的。两个学校师资力量都很强,都是科学院直属的,教授中院士当然很多。
首先说两所大学都非常厉害。中科大和国科大两所大学主管部门不一样,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直属,国防 科技 大学有中央军委直属,教学方向不一样,因此不好进行比较。但都是985/211双一流大学,都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大学,也国家培养了很多的 科技 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认为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实力强于合肥的中科大;
2017高考,我们义无反顾选择了:国科大为第一志愿,南京大学为第二志愿;
最后,如愿以偿被国科大录取! 孩子很高兴。
2017年12月底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
北大、清华:各 21个A+ 学科,
名列第一、第二;
国科大:18个A+ 学科,名列第三;
浙江大学:11个A+ 学科,名列第四。
前三名,差别不大:21:21:18;
第三名与第四名,差别就大了:18:11;
中科大排名还要在往后面数,所以,我认为 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好!
当然,最好的还是北大和清华;
只是相比较而言,当然“中科大”也是很好的大学;但是,我认为“国科大”实力还是强于“中科大”的。
总而言之,两校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高校,而目前网上对比两校实力得出的各种结论,都只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侧重点不同而得出的,我个人认为目前这两所学校难分高下,且没有必要非得分出个高低,作为中科院旗下的双子星,无论哪所都是超一流的存在。
以上就是关于2019自然指数年度榜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