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获客率怎么计算
网贷获客成本普遍高企
多重因素导致获客成本高
未来成本将继续攀升
平均获客成本(平均获客成本怎么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平均获客成本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App页面上的数据如何追踪和统计的?现成的工具有哪些?
1. Android 渠道追踪方法
众所周知 Google Play 无法在中国使用,所以国内 Android 市场被数十家应用商店( 豌豆荚、百度助手、酷市场、360手机助手等等 )占领,Android 渠道追踪主要围绕上述渠道展开。
方法 1:每个渠道打渠道包
具体来说就是开发者为每一个渠道生成一个渠道安装包,不同渠道包用不同的 Channel ID (渠道标识)来标识;当用户下载了 App 之后,运营人员就可以通过渠道标识查看各个渠道的数据。
Android 渠道打包机制:
虽然这样可以统计到不同渠道的来源数据,但是当渠道数量变多、抑或同一渠道在多个平台上做推广的话,打渠道包的做法就捉襟见肘了。
方法 2:使用平台方提供的数据
部分第三方推广平台提供渠道数据,然而只依赖平台方的「一面之词」是很难找到真正的优质渠道。
2. iOS 渠道追踪方法
和 Android 的开放生态不一样,iOS 则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除了少部分越狱机器,绝大部分 App 都是从 App Store 中下载。在苹果一家独大以及严格的审核制度下,Android 打包的做法在这里就完全行不通。
为了追踪 iOS 渠道数据,开发者们想出了很多黑科技,下面我介绍一下常见的三种做法。
方法 1:通过 IDFA 追踪渠道
IDFA 的全称是 Identifier for Advertisers ,即广告标识符的含义,这是苹果专门给各广告提供商用来追踪用户而设的标识。
通过 IDFA 追踪渠道:
今日头条作为广告提供商可以获取用户的 IDFA,当你在上面投放的 App 被用户下载激活,你的 App 也可以获取用户的 IDFA。将广告提供商提供的 IDFA 和自己获取的 IDFA 匹配,即可追踪渠道来源。
缺点是 IDFA 只能用于 App 类型的渠道,如果你在网页上投放广告是不支持的;同时,用户可以在iPhone 设置中选择关掉 IDFA 获取权限。
方法 2:通过 Cookie 追踪渠道
iOS 9 里面引入了 SFSafariViewController 类,一方面是用户体验更好了,同时可跨 App 与 Safari 共享 Cookie。
通过 Cookie 追踪渠道:
当用户点击广告链接时,监控服务器可以接收到 Cookie 中含有的渠道信息;用户在 App Store 中下载激活 App,这个时候监控服务器再次收到 Cookie 信息。系统匹配前后两次 Cookie ,即可追踪渠道。
缺点是基于SFSafariViewController 的追踪必须在 iOS 9 及以上版本才有效,而且微信公众号广告、朋友圈广告仍然无法实现追踪。
上述方法可以实现部分平台、部分渠道的追踪监测,然而三大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1)割裂了 Android 和 iOS 两个平台的渠道数据,难以整合分析;
(2)Android 投放需要重复打包,效率低下;
(3)iOS 渠道范围限制多,无法大规模推广。
Part 2 | 基于用户设备标记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 ––– 基于用户设备标识的追踪方法,它可以同时兼容 Android 和 iOS 两个平台、适用于大部分投放渠道。
1. 基于用户设备标记的追踪原理
上面介绍的基于 IDFA 和 SFSafariViewController 的两种方法均受到 iOS 的限制,而用户的设备标记则不受系统的影响。在 GrowingIO【渠道来源】解决方案中,我们将「IP + UserAgent + 设备 ID」组合设置为用户的设备标记。
通过用户设备标记追踪渠道:
用户点击含有 UTM 追踪参数的广告链接后,GrowingIO 服务器检测到用户的设备标记以及 UTM 渠道参数。链接跳转到应用商店( Android 和 iOS 均可以)后,用户下载安装并激活 App,此时 GrowingIO 服务器第二次收到用户的设备标记。
系统匹配前后两次的标记,可以确定用户的渠道来源,同时 UTM 参数含有的详细渠道信息一并呈现。
2. 用户设备标记方法的特点
当然,基于用户设备标记的方法也有一定不足。当小部分用户所处的网络环境前后变化时(如从 WiFi 切换到 4G),此时 IP 前后不一致就会导致匹配失败。
但是相比于前面的 4 种方法,基于用户设备标记的渠道追踪方法显然更有优势:
第一点,打通了 iOS 和 Android 的渠道来源,可以将【操作系统】加入用户属性整合分析;
第二点:避免了 Android 平台重复打渠道包的工作;
第三点:规避了 iOS 原有诸多限制,适用于更加广泛的推广渠道;
第四点:只需修改推广链接中的参数、无需改动安装包,适合大规模、多渠道、敏捷的推广需求。
同时,广告链接中含有的渠道参数( 广告来源、广告媒介、广告名称、广告内容、广告关键字 )可以一同加入用户属性数据中,方便后期对用户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对比、交叉分析。
Part 3 | App 渠道数据分析两大思路
有了 App 渠道追踪数据后,我们可以将 UTM 的五个参数作为维度,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思路出发,进行 App 渠道数据分析。
1. 数量:找到获客成本最低的渠道
根据业务需要,我们选取广告来源( utm_source )和广告关键词 ( utm_term ) 两个维度,计算出不同渠道的获客数量并评估获客成本。
某 O2O 类 App 先后在 3 个渠道上进行了 2 次投放,投放内容先后是「美食」和「外卖」。通过 UTM,我们监测到每个渠道、每次投放的 「App 新增用户量」,然后计算出平均获客成本。
从广告来源上看,渠道 1 的平均获客成本最低;从广告关键词上看,「外卖」主题的广告平均获客成本最低。从客单价的角度出发,接下来可以针对性优化投放渠道和投放内容,大幅度降低投放成本、提高拉新效率。
2. 质量:找到获客价值最高的渠道
「App 新增激活用户量」和「获客成本」这两个指标是从数量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数量大、价格低并不一定代表渠道用户质量高。我们还需综合考虑用新用户在接下来的表现,以及新用户所能带来的价值。
方法 1: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重点参考用户留存指标,包括次日留存率、三日留存率、七日留存率、三十日留存率等等。
我们按访问来源(utm_source)分析新用户的留存度,发现渠道 2 的三十日留存率高达 14%,而渠道 1 为 8%、渠道 3 为 6%。从留存度上来看,渠道 2 获取的新用户价值显著更高。
方法2:用户价值分析
除了用户行为指标,财务指标也非常具有参考性。按照广告来源(utm_source)我们统计出不同渠道获取到的新用户的财务价值,如新用户在第一个月的月付费率(MPR)和用户平均收益(ARPU)。
通过分析发现,渠道 2 获取的新用户首月付费率(42%)最高,用户平均收益(30 元)也是最高的。虽然渠道 2 的获客成本略高于渠道 1,但是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投资渠道 2 显然是一种更加明智的选择。
综合上述指标,该 O2O 类 App 在下个月的市场投放中将资源集中到了渠道 2,同时主打「外卖」主题内容。还是和上个月同样的市场预算,但是新增用户却提高了 150%、新用户留存率提升了 240%,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
二、获客率怎么计算
获客成本=获客花销 / 获客数量 获客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大致分为自然获客和采买获客两大类,自然获客是用户主动安装激活应用,而采买获客则需要花费成本,引导用户激活应用。
三、有谁知道现在微信小程序的获客成本是多少?取得一个注册用户平均要花掉多少的费用?
获客成本没法准确,每个商家情况不一样。要想降低小程序获客成本,小程序系统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完整的在线交易系统
顾客进入小程序,可以按照分类精确的搜索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加入购物车,并一起结算付款;也可收藏商品,记录浏览足迹,查看订单详情。
2、 丰富的营销工具
商家可后台操作发布优惠券、秒杀、限时抢购等多种营销活动工具,吸引顾客消费;拼团、一键转发生成商品截图等功能引导顾客自发传播,扩大推广面;二级分销模式,快速增加曝光量。
3、 便捷的会员积分管理
会员可签到获得积分,在消费时积分抵扣一定数量金额。
4、 智慧的后台数据反馈
商家通过小程序后台轻松获得顾客基础资料,管理积分等;可将客户进行分组,使用活动分组推送功能,精准营销。
四、网贷获客成本高昂成行业黑洞未来的趋势如何?
各网贷平台获客成本差别巨大,少则上百元,多则高达千元。且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监管趋严等原因,行业获客成本将继续攀升。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客户是业务增长的基础,但高企的获客成本很容易变成一个成本黑洞,成为平台可持续经营的最大障碍。
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和监管洗礼,P2P网贷行业也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但行业高昂的获客成本,一直是大难题。
在行业发展初期,通过疯狂的烧钱做广告来实现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似乎成为主流,多数网贷平台每年光是在广告投放上就需要投入数千万。15年有平台爆出极端案例,其获取单个投资用户竟需要支付3000元的成本,业内顿时哗然。
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表示,很多平台现在延续了互联网思维的规模效应,注重短期数据增长,采用疯狂烧钱模式掠夺用户。这种粗暴营销方式的直接结果是不仅导致行业不良竞争局面,且培养了用户投机思维与行为习惯,例如为数众多的“羊毛党”就是这种营销方式的产物。这些用户忠诚度很低,容易流失,增加了平台转化的成本与压力。
据新联在线COO陈智诚透露,目前行业比较公允的注册成本是16年初100一个,17年初是300 一个。注册到转化成本比为5或6比1,即获取投资人的成本为16年初300到600一个,17年1000到2000一个。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和融360首席分析师徐瑾还认为,对于网贷行业而言,获客成本偏高是普遍性的。
而这个普遍性的大难题,还直接导致P2P网贷平台的盈利状况堪忧。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曾公开表示,2015年陆金所亏损金额中的80%是获客成本及系统投入。
融360数据就显示,在可以获取数据的14家平台中,收入超过亿元的平台预计有8家,亏损的平台有5家,而获客成本高成为盈利性差的主因。
薛洪言分析认为,客户是业务增长的基础,但高企的获客成本很容易变成一个成本黑洞,成为平台可持续经营的最大障碍。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高速增长期结束、人口红利消失,所有依靠线上推广的行业均出现获客成本高昂的趋势。但陈智诚分析指出,P2P行业获客成本高,除了互联网整体获客成本在上涨以外,还有三个行业独有的原因:
首先,P2P 投资是小众行业,实际上投资 P2P 的用户基数不大,据第三方统计大概600万左右。要在中国8亿网民中找到这600万人,本身的筛选和过滤成本就很高。
其次,P2P 行业的负面印象。在过去几年,一方面 P2P 带着“刚兑”的尚方宝剑所向披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但同时也带着“刚兑”的原罪,造就了行业无数的负面问题,加上媒体、政府的偏负面传播,公众对于 P2P 的印象差。
最后,P2P 行业的获客渠道受限。相对于电商、游戏等其他互联网行业,P2P 的推广渠道实际上是严重受政策限制,在线下无可作为。渠道受限也进一步让 P2P 平台必须在有限的线上渠道争夺有限的投资人,获客成本才会高。
虽然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整体趋严的情况下逐步回归理性,在客观上限制了“烧钱”营销,平台获客成本有所降低。但多为平台高管和行业专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行业平均的获客成本仍会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郑世立认为,主要是监管落地实施之前投资人会持续有观望情绪,洗牌期也会阻碍一部分新进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投资人群体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大家争夺新投资人的边际成本会大幅提升。
监管的收紧也引加剧了渠道和广告的竞争。钱牛牛CEO倪抒音判断,未来获客成本还会继续上涨,主要由于监管政策的严格,很多媒体、渠道都不太接P2P的推广,导致可投放的媒体、渠道竞争加剧。其次,用户越来越不相信广告,更多的是用户之间的口碑邀请。
而面对行业居高不下的获客成本,大部分网贷平台已经采取行动,降低获客成本,争取平台持续发展。
正如薛洪言所言,行业进入成熟期,产品渗透率已较高,获客整体从增量进入到存量阶段,这个时候就是比拼综合实力了。最有效的仍然是提高理财收益率、降低贷款利率,即价格战。价格战之外,就是产品差异化能力的打造。
金信网总经理徐磊锋从平台自身出发,表示降低平台获客成本的关键是提升自身产品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扩大平台品牌影响力强化口碑建设。
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也指出,网贷平台降低获客成本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新客户的挖掘,一是老客户的维护。在新客户挖掘方面,网贷平台要不断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建立消费场景,在目前行业覆盖面较少的领域排兵布阵。对老客户的维护方面,需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保持稳定的客户存量,网贷平台可以在服务的定制化、精细化方面着手提升。
以上就是关于平均获客成本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