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厂(中国互联网大厂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大厂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互联网大厂是什么意思?
互联网大厂是指规模很大,知名度很高的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以上这些公司大多都是诞生在PC互联网时代,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梯队的互联网公司。
1、百度: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网站,国内诸多互联网公司的人才也大多出自百度系,百度也有互联网行业里的黄埔军校之称,最后说一下,百度被称为“狼厂”。
2、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旗下的天猫是国内B2C巨头之一,由于天猫的吉祥物是猫,所以阿里巴巴也有着“猫厂”之称。
3、腾讯:腾讯公司手握游戏于社交两张王牌,由于腾讯公司早年QQ企鹅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腾讯公司有“鹅厂”之称。
4、京东:京东公司的吉祥物是狗,所以京东公司有着“狗厂”之称。
第一档——一线互联网大厂
以1000亿美金来进行分层应该是个比较合理的方法,虽然现在百度和滴滴市值(估值)并没有到1000亿,但百度几个月前曾经到过,滴滴现在的估值也在700亿美金这个level,再加上现在分拆了多个业务独立融资,打包起来超过1000亿问题不大。
这个档次的公司是互联网的顶流,从业务体量、公司规模、员工薪资等等各个角度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和求职者的最佳选择和奋斗目标,包含八家公司,按市值(估值)大概排名,他们分别是:腾讯(包含阅文和腾讯音乐)、阿里(包含蚂蚁菜鸟等)、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滴滴。
这些大厂的产品占据了我们手机屏幕90%的时间,瓜分了社交、电商、搜索、信息流、短视频、生活服务、地图,支付等最重要的使用场景。
二、京东、有赞大裁员,互联网大厂开启裁员之路!
在当下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环境中,没想到最先倒下的竟然是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企业在2022年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从腾讯阿里到百度爱奇艺,从抖音快手到滴滴京东,这些互联网大厂在2022年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大规模的裁员。
连一贯宣称不开除的一个兄弟的东哥都开始了裁员,不过确实没有开除员工,因为京东给离职人员的是一份毕业须知。东哥说:“让一万个兄弟离开,我自己心里这道坎很难过去!”在面对巨额亏损的财务数字时,东哥还是挥泪开除了1万多名员工。
更早一点,港股上市的互联网电商中国有赞,已经裁掉了20%的员工。作为微信生态第一股的有赞,在上市之后连续亏损,市值跌去了700多亿。在2022年裁员超过1500名,有的部门整体被裁掉,有的部门超过70%的人员被裁掉。
这也是目前互联网大厂裁员的风格,很多时候整个部门都被裁掉了。不仅员工被裁掉,主管经理甚至总监都会被拿掉。
其实就像东哥所说的,京东是一个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企业进行裁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很大的关注是因为以往互联网企业都是疯狂的扩张招聘,没想到连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了裁员。
中国互联网企业从2000年以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20多年里,互联网企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着。从早期的BAT,到现在的抖音、快手、京东,一个个千亿级别的企业在这20年里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成为了全球唯一可以与美国的互联网企业相媲美的存在,不论在社交领域还是电商领域,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市场。甚至还出现了TIKTOK这样全球的社交软件。
在高速的发展之中,互联网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于是互联网企业的人员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在早期高增长的环境下,人员的急速扩张带来业务的迅速增长。虽然会出现亏损,但是在高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忽略了盈利的能力,一个个千亿级的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
但是到了如今,经过20年高速增长之后,互联网行业已经没有了高速增长的环境。从互联网大厂的营收数据来看,2021年增速显著放缓,甚至出现了滑坡。在失去了高增长的光环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前提。
互联网企业从成长性行业走向了成熟性行业,这个拐点在2021年不知不觉的出现了,于是在2022年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裁员。
比如京东,在2021出现了28亿元亏损之后,开始了万人大裁员。在以往京东一直都是亏损的,亏损的金额超过百亿元,不仅没有裁员还在招人。但是今年亏损了28亿元却开始了裁员。
比如中国有赞2019年员工2900名,到了2021年底达到了6000多人,2年的时间人员增加了1倍。但是与此同时,公司的业务并没有显著的增长,连年的亏损在股市上表现为股价暴跌,在现实中则是投资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救,只能够裁员缩小支出。
互联网企业是这20年的风口,如今风口消失了,原先飞在天上的,现在时候落地了!
三、互联网大厂一般指哪些公司?
通常指的是以下公司:
互联网大厂一般指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滴滴等知名的互联网厂商。
简介:
互联网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互联网企业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收入的企业。广义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分为:基础层互联网企业、服务层互联网企业、终端层互联网企业。
狭义的互联网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也即为广义互联网企业中的终端层互联网企业。
然而根据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数据中心、应用基础设施提供商。
四、百度华为小米纷纷抢占风口!互联网大厂造车究竟图个啥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王佳妮4月20日报道:上海车展第一天,资本市场就沸腾了,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涨, 汽车 板块近30只个股涨停,无人驾驶、 汽车 电子、锂电池、智能交通等产业链相关个股普涨,让春节后郁闷至今的广大股民们扬眉吐气。
有人把这功劳扣在华为的头上:在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北汽联合发布首款纯电轿车,标志着曾经誓言永不造车的华为,开始帮助车企造车了。车展开幕首日还有消息传出:华为旗舰店要卖车了。有网友不禁凡尔赛了起来:“本来只想买部手机,结果一冲动订了台车回家。”
造车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互联网大厂纷纷入局新赛道,今天就让我们扒一扒各家大厂的家底,猜猜他们究竟图个啥?
本届上海车展,车载智能系统成为除了车辆“颜值”之外的另一大看点
百度调整公司定位,欲重回第一梯队
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中首当其冲的百度逐渐失去优势,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后浪碾压。但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百度却是最早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的公司之一。
基于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百度一直在小度智能助手以及自动驾驶上延伸扩张。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约130亿元,成为拉动整体业绩的动力。不过,真正值得品味的还属百度在财报中发布的公司新定位“AI生态型公司”,取代之前“以搜索引擎、知识、信息为中心的互联网平台”定位。仔细品品,新定位意味着AI将成为百度的核心业务。
随后,李彦宏在2020年财报信中表态,新的一年里,百度作为AI生态型公司,将抓住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在过去几年里,百度已经先后研发出了大量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因此百度希望可以帮助 汽车 制造客户加速在智能软件上的整合以及升级。”
不过,百度似乎对 汽车 智能软件供应商这一身份并不满足,它还要进军整车制造业。20201年1月11日,实锤落地,百度与吉利组件智能电动 汽车 公司,新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利好立竿见影,当天收盘,百度(BIDU.NASDAQ)报价301.93美元(约合人民币1951.4元),涨幅2.15%;3月3日港股收盘,吉利 汽车 (00175.HK)报价26.15港元(约合人民币21.79元),涨幅0.77%。
如果百度的造车公司运行顺利,预计在三年后,消费者就可以开上“百度 汽车 ”了。
百度的Apollo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
华为自己不造车,要帮车企造好车
其他大厂都造车了,华为呢?每当传言满天飞,华为总是笑而不语,终于,4月17日晚,华为一鸣惊人,与北汽新能源一起官宣了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
华为进行和车相关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成立的车联网实验室。去年10月,华为又发布了hi商业模式,代表Huawei Inside。华为将为合作车企提供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华为有着有深厚的ICT技术积累,2020全年,华为营收达到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2%。营收净利双双增长,但业绩增速放缓。整体增长之下,各业务条线、各大区域情况冷热不均。过去一年,华为中国区业务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和美洲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剥离荣耀后,华为元气大伤,国内出货量被小米、OV赶超,仅仅位列第四。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说,华为的布局在智能 汽车 的关键领域,比如车联网、车云、智能座舱、电源管理等。“华为做智能 汽车 部件供应商的定位没有改变。”他一再强调。
极狐αS通过华为技术可以在城市道路无人驾驶
小米再创业,雷军自称“亏得起”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的经典语录。3月30日,雷军宣布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小米要造车了。
众所周知,小米的主营业务是手机。2020年全年,小米集团营收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12.8%。虽然营收利润实现双增,但毛利却不高,小米智能手机的毛利润低于10%。与此同时,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两大业务的营收增速也有所放缓。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智能手机已进入存量市场。据中国通信院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高点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全年出货量为3.08亿,比4年前减少近一半。对小米而言,寻求新的业务增量已迫在眉睫。
其实,小米入局 汽车 业并不是一时兴起。早在2013年,雷军就两次拜访特斯拉CEO马斯克,下单了两台特斯拉Model S,开一台,拆一台。2014年,小米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近十家电动 汽车 企业,包括蔚来和小鹏。
智能电动 汽车 作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大移动终端,符合小米延展AIoT生态链的战略。雷军在4月6日的米粉“Open Day”上表示,智能生态是个整体,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和智能 汽车 在内是一个闭环。
但终究,造车是重资产,小米计划全资在智能电动 汽车 领域首期投资100亿,未来10年将总共投资100亿美元,定价在10万到30万之间,估计三年后上市。而在小米的账面上,截至2020年底,现金储备有1080亿。雷军说:“小米亏得起。”
“在过去75天里团队,我们进行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才终于迎来了小米史上最重大的造车决定。”雷军这么说,是坚定投资者信心,也是为自己壮胆。
智己L7是阿里巴巴与上汽合作的成果
阿里牵手上汽,用户也能分股权
本届上海车展,智己 汽车 首度登场,发布了售价40.88万元的豪华纯电智能轿车。智己 汽车 来头不小,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集团在2020年12月联合成立的,创始轮融资达到了100亿元。新公司中上汽股权占比54%,浦东投资占18%,阿里占18%。
有人要问,还有10%的股权归谁呢?答案是“用户”。智己 汽车 的股权架构十分特殊,即“ESOP(核心员工持股平台)+CSOP(用户权益平台)”。车主作为用户使用服务并输出数据,由智己 汽车 获得大数据并以此不断改善智能化服务体验,最终以数字权益的形式确认用户贡献的数据价值。有网友说,这一套规则像极了比特币“挖矿”,四舍五入,买智己 汽车 等于买了辆矿车呗。
在智己 汽车 中,上汽集团提供技术、供应量帮助,阿里巴巴提供大数据、智能生态、资金方面支持,张江高 科技 则负责提供AI智能领域资源。事实上,在智能网联领域,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早在2014年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智联网 汽车 ”项目合作。2015年,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投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2016年,荣威RX5上市,这是首款搭载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系统的智联网 汽车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商以及背后的金融仍然是阿里巴巴最主要的商业模式,进入 汽车 行业只是辅助角色。从 汽车 智能操作系统入手,一是因为阿里有较强的服务整合能力,二是阿里具有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反之,前途无量的智联网 汽车 市场,也将反哺给阿里更有黏性的用户和更丰富的消费场景。
参观者在上海车展体验智能 汽车 的操作功能和智能架构
行业风向:软件成为现代车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车企和互联网、通信巨头联手合作已成 汽车 行业新常态, 汽车 正逐渐“电子商品”化。从上海车展参观归来,范先生有所感慨:“大大的屏幕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些功能要一屏一屏地去翻找。眼睛离开前方道路也不安全。如果操作出错的话,纠错的步骤也不如机械按键来得方便。满眼都是屏幕,还能不能好好开车了?”
有“吃瓜群众”表示,对于互联网造车其实就是看个热闹,“可能是在为将来的无人驾驶开发铺路吧,但落地太难了,法律通过可以上路再说吧。”也有 科技 粉丝对智慧出行充满期待,”如果有心仪的车款落地,我很愿意买单。”
观众正在通过VR系统感受大疆车载系统
一份普华永道发布的《2020年数字化 汽车 报告》显示,软件已成为现代车辆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到2030年,软件在消费者感知价值中的占比将达60%。另一方面,受到互联 汽车 、无人驾驶、智能出行和电气化趋势的影响, 汽车 软件数量增长将超过300%。未来10年,随着用户期望提升和新功能涌现,软件开发成本将增长83%。”
普华永道中国 汽车 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只有打造软件驱动的车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持续捕获价值,“短时间内,智能网联 汽车 由于成本的因素,价格有一定压力,但开发成本随着产销量的提高,能够进一步摊销。”
(图片摄影:刘晓晶、柏可林)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大厂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