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画的)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画的)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西方各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和典型代表各是什么?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园林。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许多别墅园林。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逐层配置灌木,并把它修剪成图案形的植坛,顺山势运用各种水法,如流泉、瀑布、喷泉等,外围是树木茂密的林园。这种园林通称为意大利台地园。西方园林法国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的造园艺术。1638年,法国布阿依索写成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他认为“如果不加以条理化和安排整齐,那么人们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东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纪下半叶,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他主持设计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尔风格,各国竞相仿效。二、私家园林兴盛于哪个朝代呢?
私家园林是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的,园主大都是民间的退休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中国古代的礼法制度为了区分尊卑贵贱,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做出种种限定,违背者要受到严厉制裁,因此,私家园林无论在内容或形式方面都表现出许多不同于皇家园林之处。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兴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寄情山水,以风雅自居,开启了后世文人经营园林的先河。魏晋风度的旷逸,六朝流韵的潇洒,老庄哲理的玄妙,佛道教义的精微,再加诗文绘画清新的趣味,以及造园艺术实践的经验积累,使得中国园林从这里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类型特征,“诗情画意”成为中国园林追求的境界。黑格尔(Wilhelm FriedrichHegel,1770—1831)曾说中国的园林是一种绘画,但那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与世界上的另一大园林艺术体系,以追慕古罗马严格的几何构图和宏阔的气派为原则的法国园林艺术,截然不同。从明中叶以后直至清末,江南一带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造园之风盛行达300余年之久。究其原因,江南既有水源充足、气候温和、花木繁多又盛产石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富庶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参与江南园林的设计与实践,使得造园高手辈出。当时中国最大的造园理论家计成(1582—?)和最大的造园实践家张涟(1587—1671),都是欧洲古典园林的代表人物勒·诺特(Andre Le Notre,1613—1700,法国两大名园——巴黎郊外的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和欧洲园林的最高典范凡尔赛宫的设计者)的同时代人;而计成的造园理论著作《园冶》(刊于1631年)与西方最早的园林专著《论造园艺术》(刊于1638年)也在同时代问世。私家园林大多是按照主人的理想和趣味来兴建的,计成的《园冶》中概括了“三分匠,七分主人”的说法;对于具体施工,他更进一步说“第筑园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强调了园林设计者的作用。园主的志趣不同,每个园林的风格也就各具特色。由于私家园林占地不广,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就须如《履园丛话》所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丰富的变化,巧妙地组成有虚有实、步移景异的园景,增加游人观赏的时间与内容。较为突出的例子要算苏州留园。进入留园,狭长的进口时暗时明,迂回曲折,来到“古木交柯”处,始见一带粉墙,透过墙上漏窗可以隐约窥见苏州拙政园院内的山池楼阁,再转至明瑟楼,不知不觉间已身在园中了。古人的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对留园独特空间构造的最佳写照。借景也是私家园林造园时的重要手段,将远近景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园内空间向深远推展,如苏州拙政园里就可以远远借到城中北寺塔影;而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的借景手法更是别具一格:园外有一湾溪水,因而在入口设一座小桥横架溪水之上,沿溪不设围墙而是代之以开有各式漏窗的复廊,将溪水纳入园中,使得园内的空间顿觉开朗,也使得沧浪亭与其它封闭的私家园林迥然不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中国园林特别倚重两种技术手段——叠山和理水。一则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再加上花草树木的配置与协调,常能形成绘画效果;二则正如孔子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堆山开池不仅出于对自然之美的再现,也代表了对美德和智慧的向往。究其秘诀,总脱不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八个字。叠山并不追求规模,而是对自然山林的形态加以概括、提炼,以小见大,得自然之神韵,使人工手法堆砌的假山也能做到峰峦回抱,洞壑幽深,宛如真实的山林。园林用石中以湖石最佳。所谓湖石,即从江湖中捞取的石头,因经水流常年冲刷形成各种玲珑剔透的形状,其中以太湖出产的最为有名,被称为“太湖石”。宋代大画家米芾(1050—1107)对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作了“瘦、皱、漏、透”四字概括,作为品评石头优劣的标准,四者兼备则可称为上品。苏州留园中列十二峰,其中“冠云峰”高三丈,为江南园林中最大的一块湖石,形状奇特挺拔,兼具“瘦、皱、漏、透”之妙,驰誉至今。园林中的水面以合乎自然为美,采用不规则的平面,其上以曲折的小桥或涉水点缀步石来分隔水面,使人望去不觉一览无遗。池边则模仿自然山岸或以自然形态的散置块石,并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虽只是一泓池水,却常能有幽深之感。以苏州狮子林为例,虽然园子不大,但结构精密,叠山理水的艺术处理尤佳。整个布局以东西横向的水池为全园中心,池的东、西、南三面都叠石掇山,山上峰峦起伏,山下洞壑婉转,飞瀑跌落,间以溪谷,古木交柯,且有长廊四面贯通,高下曲折,若隐若现。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也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还可以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划分空间,使园林内层次分明,观之不尽。它们常常既是园景构图的主题,又是风景的观赏点。如扬州何园,其主楼蝴蝶厅旁连接两层的复道廊可绕全园,高低曲折,随势凌空。中部与东部也以此复廊分隔,透过两层壁上的漏窗,可以互见两边景色,封而不绝,隔而不断,显得空透深远。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尤其是诗词书画对造园艺术的影响尤为突出。诗人画家固然曾通过优美的园林景色获得创作的源泉,反过来园林胜景又借诗词歌赋水墨丹青的意境和意象来营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争辉。拙政园是苏州的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该园为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御史王献臣所建,取西晋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的意思,表示园主不得意于朝政,筑园聊以自慰的心情。明代画家文征明(1470—1559)曾多次为这所园林作画,最著名的就是《拙政园卅一景图》。苏州退思园的园主亦是落职回乡,这一园名则取自《左传》中“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而扬州寄啸山庄则是撷取晋人陶渊明(365—427)《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句意为名。除了园名的煞费苦心外,营造园林的文人雅士还通常将楹联、诗词、题咏与园林相结合,深化人们对景色的理解,使园林更富有诗情画意。拙政园主厅是四面敞开的荷花厅,取周敦颐(1017—1073)《爱莲说》荷花“香远益清”,称远香堂,表示园主自谓如荷花般高洁之意;临池建有留听阁,景色也是以荷花为主,却有如李商隐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沧浪亭石柱上所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文辞秀美,意味深长,是不可多得的佳句。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扬州个园桂花厅南的进口处,修竹临门清新悦目,其间配置参差的石笋,一真一假构成了春景;园的西北为湖石夏山,涧谷深邃,清幽凉爽;秋山是一座黄石山,拔地而起,峻峭雄伟,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山上,色彩斑斓,犹如一幅秋山图;在东南小庭院中,沿墙堆叠白色宣石,象征雪意,又在墙面开窗引风造成寒风呼啸的效果,是为冬景。个园从不同的欣赏角度,构建了不同季节的假山,正如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1020—1109)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所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扬州的另一名园——何园,造园者根据植物的季节性,在园中精心栽培了碧梧、丹桂、牡丹、芍药、芭蕉等植物,创造出了春时绚烂、夏日浓荫、秋季葱郁、冬季苍青的四季不同风貌。许多文人墨客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已离不开园林,园林中也处处能够感受和触摸到文人情感、意趣与气息。园林不仅仅由山水泉石、亭台楼阁组成,所有与园居相联系并能烘托园林气氛的一切,都是园林的组成部分,从文房四宝到风花雪月,正是它们的总和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别具一格的文化,也是园林风格形成的背景。三、欧洲古典园林的出现时间是什么时候?
古代园林 (公元4世纪之前)
埃及园林、巴比伦园林、希腊园林、罗马园林中世纪欧洲园林 (5-15世纪)中世纪西欧园林伊斯兰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 (15-16世纪)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17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18世纪)近代城市公园 (19世纪) 现代风景园林 (20世纪)1.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2.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3.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1、园林的生成期2、园林的转折期3、园林的全盛期4、园林的成熟前期5、园林的成熟后期4.周:周文王的灵台、灵沼和灵囿5.秦汉:上林苑,魏晋南北朝: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隋唐:隋西苑、华清宫,宋:沧浪亭,网师园6.狩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8.秦始皇: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求仙活动之先河。9.建章宫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10.太液池,其中有瀛洲、蓬莱、方丈象海中仙山。”——一池三山11.山水画已经摆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的状态,开始出现独立的山水画。宗炳《画山水序》“畅神”王微《叙画》“作画之情”12.隋西苑西苑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到来。其规划设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山水宫苑的转折点。13.唐华清宫白居易洛阳履道坊宅园、庐山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14.北宋“四大禁苑”——金明池、琼林苑、玉津园、宜春苑。大内御苑——后苑、寿山艮岳、延福宫15.北宋的私家园林主要有三种类型:宅园、游憩园、花园。16.网师即渔翁,仍含渔隐的本意,都是标榜清高的。17.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18.“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19循墙廊到达园中各处,这是狮子林在布局上的特色20.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圃、囿、台21.北海东岸景区:濠濮间—画舫斋景区,北海北岸景区静心斋一座典型的园中之园22.观音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方亭,静明园的玉峰塔是静明园的制高点23.圆明、长春、万春总称为圆明园24.颐和园的佛香阁25.世界遗产:离宫御苑——避暑山庄、留园、拙政园、网师园及环秀山庄26.外八庙、木兰围场27.苏州著名私家园林:沧浪亭、网师园、耦园、拙政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留园、艺圃28.留园中区的总体布局,采用“前厅后山,隔池相望”的布置29. 日本园林主要形式:林泉式、筑山式、平庭、茶庭、枯山水30. 日本园林代表作:大德寺大仙院、龙安寺石庭 代表着已发展成熟的枯山水艺术。31. 江户时代代表作:桂离宫32. 日本庭园风格特征:“任何时代赞扬自然的美,并可看到适应自然姿态的遗迹”。 日本园林设计的传统思想:人与自然的高度结合。33..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实例——阿尔罕布拉宫苑(桃金娘宫庭院、狮子宫庭院)34.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代表者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园林过渡的典型代表人物。威廉?肯特——完全摆脱了规则式园林的第一位造园家,成为真正的自然风景园林的创始人。朗斯洛特?布朗——继肯特之后成为英国园林界泰斗,被誉为“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勒普顿——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大师,主张风景园林要由画家和造员家共同完成。威廉?钱伯斯——极力传播中国园林艺术风格。35.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宫苑花园——邱园;别墅庄园——查兹沃斯风景园、斯陀园;府邸花园——霍华德庄园36.. 勒诺特尔式园林代表作——凡尔赛宫苑、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37. 凡尔赛宫苑的主要内容(主轴线序列)宫殿区——拉托娜泉池——国王林荫道 (绿地毯)——阿波罗泉池——十字型大运河38. 凡尔赛宫苑的园中园——特里阿农宫苑39. 巴洛克式水剧场(位于伊索拉.贝拉庄园)40.. 意大利台地园代表作:兰特庄园、鲍蒂别墅41. 兰台庄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 以不同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园的中轴线。42..西方园林经历的时期:古代时期、中古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勒诺特尔时期、自然风景式时期、现代公园时期43. 传统的西方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为代表,同时也代表着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这两大造园样式。44. 古埃及园林类型:宅园、圣苑、墓园4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话的情趣、意境的蕴涵四、名词解释,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定义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的园林艺术在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生了成熟的作品,对欧洲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它的代表作是孚-勒-维贡府邸花园(建于1656~1671)和凡尔赛宫园林,创作者是A.勒诺特尔。这时期的园林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以法国的宫廷花园为代表的园林则被称为勒诺特尔式园林。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画的)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法国古典园林代表人物是谁画的)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