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林徽因纪念碑(杭州林徽因纪念碑的碑文)

    发布时间:2023-04-08 11:45:1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7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林徽因纪念碑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林徽因纪念碑(杭州林徽因纪念碑的碑文)

    一、国徽设计者具体是哪三位?他们分别都是什么样的人?

    林徽因,1904年出生于杭州,著名的建筑师、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都是由林徽因主导设计的。林徽因是“民国四大美女” 之一,也是美女中的才女,这样一位“美才女”,自然不会缺乏追求者,婚前婚后都一样。

    国徽设计者的三个“铁粉”:一个再婚、一个离婚、一个不结婚

    青年林徽因

    众多追求者中,有三个青年才俊,他们分别是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视林徽因为掌上明珠,一生的目光,都围绕着林徽因的身影转动着,但却也因追求林徽因走上了不同人生道路。

    国徽设计者的三个“铁粉”:一个再婚、一个离婚、一个不结婚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林徽因

    先说徐志摩,长林徽因8岁,通过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往来,认识并深深的喜欢上了林徽因,当然也得到了林徽因的爱慕,那是在1920年,林徽因16岁,徐志摩24岁,林徽因情窦初开,而徐志摩已经结婚5年了。

    国徽设计者的三个“铁粉”:一个再婚、一个离婚、一个不结婚

    青年徐志摩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炽烈的追求着,并于1922年与妻子张幼仪离婚,成为“民国第一离婚案”的主角。

    国徽设计者的三个“铁粉”:一个再婚、一个离婚、一个不结婚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徐志摩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由南京乘飞机去北京参加林徽因演讲会,途中机坠身亡,终年35岁。林徽因对徐志摩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看来,林徽因着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或者可以夸张一点地说,没有林徽因,徐志摩是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来。

    国徽设计者的三个“铁粉”:一个再婚、一个离婚、一个不结婚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林徽因和徐志摩

    再说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长林徽因3岁。1917年,梁启超任北洋政府财务总长时,林长民任司法总长,两人成为了好友,在1919年,两位父亲的撮合下,林徽因遇到了梁思成,那年,林徽因16岁,娇艳如花,亭亭玉立。梁思成经常选择周日,到无人的松坡图书馆约会,感情愈来愈浓。林徽因与梁思成相识到后来结婚,两个人的家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开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1924年6月,梁启超送梁思成和林徽因去美国留学,二人学建筑学专业的主意还是林徽因提出的。1928年林梁二人在美国结婚。新婚之夜,梁思成拥着娇艳的妻子,问:“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机智且幽默地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此番对话,被后人奉为爱情“圣经”。

    二、林徽因的简介 林微因早年经历

    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清华大学教授,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杰出女性”。

    民国九年(1920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民国十二年(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民国十三年(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获美术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与梁思成圈阅批注中国营造学社藏本《大唐西域记》(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发现唐代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解放后,林徽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2、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族叔林觉民是民主的先驱。父亲林长民是在政治上较为活跃的人物。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林徽因是林长民的大女儿。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民国三年(1914年),林徽因与祖父来京,与父亲同住在前王公厂。

    三、林徽英的生日

    6月10日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降生在杭州陆官巷一座青砖大宅中。其父林长民曾任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为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

    http://www.mjhy.cn/bbs/sutra192468.html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降生在杭州陆官巷一座青砖大宅中。其父林长民曾任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为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14岁的时候,林徽因与当时的社会名流、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识。16岁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卜居伦敦一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一定要学建筑。在英伦期间,他跟随父亲进入了一个当时包括H.G威尔士、E.M.福斯特、A.韦利、T.哈代、B.罗西尔、K.曼斯非尔德的社交圈子,并在这儿认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一年后回国,与梁思成交往渐渐密切。1923年,徐志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与梁思成均成为该社团的参与者。1924年,可以说是林徽因在上流文化社交圈开始崭露头角的一年。那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与林长民之邀来华访问,文学界在天坛草坪上举行欢迎会,林徽因任泰戈尔的翻译。当时媒体报道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更让林徽因与徐志摩成为公众视点的是,当年5月8日,新月社为了庆贺泰戈尔64岁生日,在北京协和大礼堂举行晚会,由林徽因主演泰戈尔的抒情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林长民饰春神法森塔,梁思成担任布景设计。第二天《晨报》报道演出盛况空前,“林女士态度音吐,并极佳妙。”

    这样的经历,使得浪漫气质的徐志摩将原先在英伦时就保有的对林徽因的美好印象,发酵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恋情。林徽因选择哪一个,在当时大概是一些人茶余饭后的绝佳谈资,也是小报花边所热衷侦探的结果。

    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赴美留学。林梁都选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还是建筑。

    1927年,林徽因以学士学位毕业于宾州大学美术系,梁思成以硕士学位毕业于宾州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林徽因入耶鲁大学一个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室学舞美设计,而梁思成则在当时美国的一个著名建筑事务所实习。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现代大家闺秀与普罗新女性之间的差别,光看表面都是相似的,但在选择婚姻的时候,尤其是在平凡而漫长婚姻生活的过程中,才会显示出一些不同。她们或许都不缺乏激情,但前者隐忍,后者张扬;她们都渴望浪漫,但前者将浪漫蕴含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后者的浪漫往往伴随更冲突强烈的戏剧性。如果林徽因是后者,难以想象她会不会在泰戈尔离开之后卷入一场三角恋情,会不会演绎一场琼瑶式狂风暴雨般的情爱悲喜剧。

    然而她是林徽因,家庭的背景以及教养使她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云游的诗人与未来脚踏实地的建筑学家之间,她选择脚踏实地的那个;在享受即时的虚荣与追求学问理想之间,她选择学业和理想。她很清楚,“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这样的选择,让她没有成为同时代的丁玲、石评梅或庐隐那样以写作为生又为写作痛苦,从追求自由的爱开始然后又为爱困厄的新女性。她步入了一个家庭主妇的平凡生活,却成为京派文化圈中最不平凡的一个女性。

    太太的客厅:京派知识群的情景剧

    几天后,我接到沈先生(沈从文)的信,大意是说:一位绝顶聪明的小姐看上了你那篇《蚕》,要请你去她家吃茶。

    星期六……我羞怯怯随着沈先生从达子营跨进了总布胡同那间有名的“太太的客厅”。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林徽因。

    在去之前,原听说这位小姐的肺病已经相当严重了,而那时的肺病就像今天的癌症那么可怕。我以为她一定是穿了睡衣,半躺在床上接见我们呢,可那天她穿的却是一件骑马装,话讲得又多又快又兴奋。不但沈先生和我不大插嘴,连在座的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位也只是坐在沙发上面边叭哒着烟斗,边点头赞赏。她完全没提到一个“病”字。

    那以后,我经常在朱光潜先生家的“读诗会”上见到她,我也跟着大家叫她“小姐”了,但她可不是那种只会抿嘴嫣然一笑的娇小姐,而是位学识渊博、思想敏捷,并且语言锋利的批评家。

    以上选自萧乾为《林徽因》所作的序中提到他与林徽因初次见面时的情景,由于这种闲适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中太过个人化、小众化,难免感觉像一出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某类知识分子的情景喜剧。

    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是建筑学家,她的丈夫梁思成曾经对学生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林徽因给画上去的。但她又不完全是诗人,不完全是建筑学家。这样多侧面多方位的文化林徽因,可以融入当时以男性为主的京派知识分子群体,她与他们的交往,构成了一幅很独特的风景。

    太太的客厅中当时经常聚会的人员有新月社的诗人们,也有《晨报》副刊的编辑和作者,当然更少不了林徽因、梁思成在学界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大都少年时期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青年时期又接触到了五四的民主、科学知识,出国留学,又得到了西方文化的滋润。这个古今知识分子中很特殊的群体,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很深的理解和造诣,对西方文化又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他们所谈的无非是学问和艺术,跟参与到社会变革大潮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相比,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闲适。但抗战爆发,这个群体的成员或流落云南西南联大、或流落到山城重庆、或流落到四川宜宾,他们不为物欲所动,不随波逐流,在困境中坚守心灵的纯净。那种宠辱不惊的淡泊,让人看到了一种有别于凌厉浮躁、金刚怒目的精、气、神,无论穿长袍马褂还是西装,同样有黄钟大吕、中流砥柱的感觉,有金石气质。

    梁从诫曾经回忆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为躲避日本人的轰炸,跟着营造学社在李庄的情景。梁从诫和母亲聊天,问: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你们怎么办?林徽因特别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实际上她是表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梁从诫后来说:我当时看着妈妈,我就觉得她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妈妈了,她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面对死亡,那样超脱。而费慰梅在《回忆林徽因》中的描述更体现这一类知识分子的坚忍:

    昆明遭到敌机轰炸,林徽因一家与中国营造学社人员迁到四川南溪县李庄。此时已是抗战的中后期,物价昂贵,物资匮乏。林徽因肺病复发,不但连药品都买不到,甚至还要靠朋友们的资助才能维持日常的家庭开支。她的健康严重地被损坏了,经常发烧卧床不起,但林徽因并没有怠惰,她躺在病床上通读二十四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帮助梁思成写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写成的自己国家的建筑史。

    事业梦想与夫妻情感同路前行

    车站广场上聚集着许多驼帮,这是林徽因第一次看到大群大群的骆驼,成百上千的骆驼,双峰的和单峰的,赭色的和白色的,一队队涌进来,一队队开过去。天很低,骆驼高大傲岸,颈下硕大的铁铃,苍凉、悲壮地响在九月的斜阳里。仿佛是从遥远年代飘来的古歌……(选自《林徽因传》)

    这是1933年,一心想建立中国建筑史学体系的梁思成与他志同道合的妻子林徽因第一次踏上山西的土地、刚出大同火车站时的情景。场面的动感被描写得像好莱坞经典西部大片。想来,画面的色彩应该是金黄色的。而这恰恰是林徽因人生中最精彩也是最有质感的部分。

    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

    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绿色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林徽因、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同仁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林徽因对古建筑的雕刻、纹饰、线条、图案观察细致,心有灵犀。她对古建筑上的纹饰、线条、图案的研究,在她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发挥了作用。

    结语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妇女的解放,比起母权制的丧失——女性世界性的失败来,要漫长得多。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中国比西方又晚起步了200多年。但这丝毫不影响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的自醒深度以及自我实现的质量。他们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有别于传统“象牙美人”、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面对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倘若还要记起她的优雅以及知识女性不忍抛却的小小自我,那么留在萧乾记忆中也留在冰心小说里的那间太太的客厅永远是一个充满适度联想的舞台。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为那些亲朋好友的离世而歌哭的眼泪也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

    四、这两天抖音很火的林徽因是谁,她有什么故事?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中国近代著名的才女,是一位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因与同时期的男作家林徽音同名,而改名林徽因。林徽因不仅才貌出众,更是拥有不一般的家世渊源,与民国时期的许多名流大家都有过交集,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林徽因成为近代著名的传奇人物。

    林徽因生于杭州,但她其实是福州人,祖父和父亲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官员,林徽因的丈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的长子。林徽因拥有出众的外貌和独特的才情气质,曾受到民国时期多位才子的青睐,至于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等人的感情经历大家肯定也有所耳闻,在此不作赘述。

    林徽因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学和文学领域。早年曾与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攻读美术和建筑学,四年后回国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这些经历为她后期成为建筑学家奠定了基础。

    作为近代杰出的建筑学家,林徽因与其丈夫梁思成共同开创了“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学术领域,并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遍察国内多个省份的古建筑物,诸如赵州桥、延福寺等一批古代建筑工程正是在林、梁二人的努力下才得以走向世人的目光,并得到相关保护。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贡献还包括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以及八宝山革命公墓等建筑物的设计者之一。

    林徽因在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诗歌、小说和剧本方面,又因精通英文,所以译文也是她的文学成就之一。林徽因一生文学著作颇多,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等,其中又以《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人所熟知。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还那么努力”这句话用在林徽因身上很合适,在中国近代史上像林徽因这般文理兼通才貌兼具的女性毕竟是凤毛菱角,用风华绝代来形容林徽因似乎都不为过,又为国家的事业作出过贡献,所以林徽因无疑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能认同请点赞关注转发,如有错漏请指正。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林徽因纪念碑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西湖区少年宫官网(杭州西湖区少年宫官网首页)

    杭州临平区是主城区吗(杭州临平区是主城区吗现在)

    浙江杭州老余杭在哪(杭州老余杭包括哪些地方)

    纪梵希口红经典广告词(纪梵希口红经典广告词大全)

    新手主播留人话术(新手主播留人话术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