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科技大学 自然科学基金)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江苏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戴跃伟的人物介绍
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4月参加工作。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多媒体信息安全;2、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
3、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
具体包括自动测控系统、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安全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项目在内的30余项教学和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省级教学研究奖励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的有30余篇。编写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两部。目前担任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军事系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等社会兼职。 1.学术专著一部,《信息隐藏技术-方法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2.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收录。
3.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四项,其中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
4.获得省级教学研究奖励两项。 1.对XXX的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部级,120万元;
2.XXX系统生存能力研究,部级,50万元;
3.无人化XXX平台技术研究,部级,150万元;
4.随动系统加载模拟系统研究,80万元。
二、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真的要搬到张家港吗?
学校领导总体意思就是把南徐学院搬到张家港来更名为张家港学院,自此江苏科技大学在张家港拥有两个校区---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和张家港学院,总体规划是从2012年开始,沙工在新校区招生新生,南徐学院也就是更名后张家港学院招生2012届本三学生,于此同时2012年开始张家港校区开始招生研究生,材料与冶金学院的四个研究生点,然后就是船海不在张家港校区招了,中澳也不在招生了,(换成工商管理)估计会在张家港学院里招生,实在说不清楚我们的身份是升了还是降了,反正和张家港地区联系更加紧密了,学校之所以花费这么多力气支持,估计张家港政府也使了不少银子吧,下面从从张家港校区和南徐学院开学之初党政工作会议解读张家港校区和张家港学院相关事宜。( 注意颜色字)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2012年党政工作要点
(讨论稿)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实现校区发展新跨越极为关键的一年。今年校区党政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以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调整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并规范各项管理工作,着力提升校区整体办学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学校事业及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围绕校区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并通过加强党建、宣传和党风廉政教育,推动并保障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1. 以党委中心组学习起良好带头作用,通过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和实践考察等主要形式,重点抓好干部队伍和党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与培训。
2.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和校区的各项中心工作,加大对内对外的宣传力度,积极报道校区的发展成就、改革举措和先进典型,扩大校区的社会知名度。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支部建在班级的实践与探索。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教工党员的“再教育工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形成良好的教风和机关工作作风起到引领作用。
4.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大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发展力度,使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在去年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与张家港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加快落实双方达成的新的大学城规划发展方案
6.张家港学院的成立与招生,是学校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点之一。年内积极争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学院建设的支持,抓紧落实张家港学院的报批工作。并在已确定新学院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进行校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的调整与创新探索。力争以全新的模式推动张家港学院与校区的建设与发展。
7.依托张家港学院及校区,成立张家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研究院的有效运作模式,为支撑张家港校区的研究生培养及服务地方的科技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的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8.以完成2012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及实施为目标着手推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设计。
9. 依托校区教师发展分中心,编制张家港校区专任教师手册,规范教师的基本教学行为。围绕专业与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开办系列讲座,提高教师教学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10.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以扩大学生受益面、推动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形成基地清晰成熟的运行管理模式(重点体现在团队滚动发展、项目化运作等)、学生获奖率与获奖水平以及学生创新成果展示水平与社会评价等为目标,着力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质量与水平。
11.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围绕专业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力推进实验、实训基地的规范化运行、管理、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
四、积极做好张家港学院及校区教师队伍规划建设与具体落实工作,着力强化师资与管理两支队伍的建设
12.根据张家港校区及今后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与具体落实工作。通过争取张家港市人才引进与奖励优惠政策,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结合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在校内外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努力创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的良好环境。
13.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认真抓好师资与管理两支队伍建设。(1)在管理队伍建设上,结合校区管理中心下移,实施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以编制机关部门“管理手册”,明确岗位职责、明晰岗位流程,以及与服务对象相关的主要工作全部上墙等措施,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配合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着力规范各项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水平。(2)在依托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加大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同时,依托产学研合作企业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具体落实骨干教师下企业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骨干教师赴地方企业科技、技术岗位挂职锻炼。
并在进一步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机关与院部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开展部门“对标管理”活动,抓重点亮点,提高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能与执行力,形成一支“讲奉献、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崇尚实干的高效管理团队与师资团队,为校区下一步的发展与目标愿景的实现奠定基础。
14.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积极探索校区教师与张家港市高水平人才的团队共建共享机制,并力争在运行管理模式上取得突破。
五、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努力提升科研规模、质量和水平
15.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取一批具有明确研究方向、能体现学校服务地方的科技特色、与区域和行业科技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科研方向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16. 进一步加快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的步伐,及早谋划参加“张家港市科技节”和“张家港市长江艺术节”的活动内容,通过服务地方积极争取张家港市政府对校区各方面资源的投入。
17. 做好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第一届招生工作,推进工程硕士、MBA等培养项目招生工作,并实现MBA项目“零的突破”。
18. 加快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步伐。力争在与张家港特大型骨干企业共建基地与平台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19. 以专项基金引导,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地方企业技术项目与产品的研发,强化校企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项目与产品的研发凝练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领军人物,培育科技成果,并以此逐步形成校区科技发展特色和在地方的影响力。年初重点做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级政府科技项目申报工作。
六、加强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在积极取得上级部门及地方的支持下,争取举办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
20.要充分利用好现有国际合作办学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韩国浦项工业大学等海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国际合作办学的新优势,着力推进与国外知名大学在教学、科研、教师进修、学生交流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办学。
七、在加大就业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通过重点抓“精品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升服务学生水平与质量的同时,扩大在地方的影响力
21.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就业基地建设的力度。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不断扩大校区毕业生的就业面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举办“中学校长论坛”等活动,推动中、高等教育的衔接与合作,加大校区特别是即将进入首次招生办学的张家港学院的招生宣传力度。
22.在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同时,围绕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文化艺术、科技竞赛活动,并形成有品牌效应的精品活动,力争通过数年努力,在地方形成品牌影响力,为提升地方社会发展的质量与人文环境氛围做出贡献。
23.举办“人才培养论坛”,加大对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和三好生)等的培养力度。着手对校区毕业生的跟踪和服务,建立反馈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工作,为校区未来的发展创“品牌”。
九、深化校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区健康和谐发展
24.进一步加强两级财务预算管理与相关制度建设。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科学编制预算,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保证校区重点工作的资金投入。实行“收支两条线”,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堵塞管理漏洞,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25. 进一步开展增收节支工作,加强校区节水、节电,严格控制消耗性支出。
26. 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和校园安全的管理制度,加强校区车辆使用及安全管理,确保校区的安全和谐环境。进一步推进后勤保障及管理的规范化。
27.进一步加强并规范校区校务公开工作。通过网络、橱窗等途径使所有涉及校区发展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政策及工作事务程序等公开透明,并接受教代会的监督。
下面是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南徐学院院长景旭文在南徐的工作会议
南徐学院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
2月16日,南徐学院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会议由南徐学院常务副院长生佳根主持,学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副校长、南徐学院院长景旭文首先介绍了学校2012年的12项重点工作,要求学院各级干部胸怀学校建设大局,加强作风建设。景副校长还通报了更名迁址的缘由和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要求继续保质保量服务和管理好学院在校学生;学工部门的同志要注意学生中的思想状态调查,处理好各类情况;学院干部自身要保持稳定,通过现有工作渠道加强交流,实事求是反映教师、学生中间的合理诉求。
党委书记李炳义布置了2012年学院党政工作。他强调党务工作要稳中求进、突出重点,确保和谐稳定;行政工作要注重制度建设,加强教学与专业建设,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监督与评估。李书记通报了2011年度学院科级干部考核情况,要求学院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群众满意率。结合2011年度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群众评议结果,李书记要求学院各级党组织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和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
会议还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专业评建等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常务副院长生佳根希望各部门在新学期继续主动工作、积极工作,做好学院在质量、特色、文化方面的“三大工程”建设,在工作中注重凝练,做好做实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培养水平。他提出,学院要落实专业自查自评,完善专业培养机制;各级干部要在总结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守土有责的原则,加强工作创新,做好本职工作,注意工作中合作共赢,形成和谐有效的工作作风。
与会人员结合学校、学院发展情况和工作实际进行了充分交流。
下面是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党政会议王自力校长语
校长王自力语:第二是张家港校区、南徐学院办学改革。张家港校区、南徐学院办学改革,不仅对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深远影响,更对我校校区功能的规划和定位,办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上各种迹象表明在南徐学院搬至张家港更名为:张家港学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能学校各方面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不好方便公告大家吧,其实南徐那边的同学都知道,就我们张家港校区人蒙在鼓里罢了。至于在建立张家港学院的师资配置上估计是南徐那边一些老师和沙工的一些优秀老师,至于有同学有疑问沙工没搬走怎么有地方招人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存在一个过渡阶段,沙工在自己的新校区招新生,空出了的地方给张家港学院招生新生,这样过渡三年沙工就全部搬走了,张家港学院就都过来了,至于原来的南徐学院11,10,09级估计还是在原址上继续上到毕业,据说南徐从大三开始都搬到东区的,这样实际上两年就过渡完了,从学校的文件上的意思来看已经和张家港市政府达成共识,而南徐方面:其实上学期南徐院长都到张家港校区考察多次了,现在唯一阻碍就是要教育部审批,这要一段时间,估计学校方面一定会先斩后奏,先把学生招了再说,不批咱也不怕,咱仗着张家港政府的富裕,有钱就好使。
三、江苏科技大学在什么地方?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江苏船舶与海洋类高校协同发展联盟牵头单位。
船院时期: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正式成为一所国防工业性质的工科本科大学。
1979年1月25日,六机部下发《关于镇江船舶工业学校改为镇江船舶学院的通知》,首批设置船舶工程、船舶电气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技术、船舶焊接、机械制造、船舶内燃动力装置、工业管理等7个四年制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苏科技大学
四、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的领导介绍
1942年1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籍贯:江苏省常州市。 196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65-1978年在武昌造船厂任技术员、工程师;1981年起在江苏科技大学(原名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任教,先后任自动化系系主任、院教务长、副院长等职,1994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1997年先后在意大利帕维亚(PAVIA)大学凯特(MARQUETTE)大学进修。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镇江市计算机学会、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优秀教师,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起与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州马凯特(MARQUETTE)大学进修。现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镇江市计算机学会、镇江市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94年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优秀教师,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起与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自动化领域中的计算机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九.五”国防预研重点项目、船舶工业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多项,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主编船舶类规划教材、论著多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以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
1963年生,硕士生导师、教授。1980年7月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计算机与自动化专业,1993年在江苏大学内燃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博士研究生.先后主持并参加八五国防重点科研项目,江苏科技厅科技项目,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镇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多篇,获华东船院管理骨干,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葛世伦,男,1963年10月生,浙江天台人,汉族,管理学博士,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省“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镇江市劳动模范。曾任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院长。现任盐城工学院党委书记。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华东工程学院自动化本科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4月在华东工学院军事系统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2月至2003年3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6月至2002年2月任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主任,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任管理工程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任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助理。2007年3月至2015年1月任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管委会主任兼苏州理工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模型,制造业信息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舟”CAPP/PDM/ERP管理软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了以“影子工厂”为核心特色的相对完备经管实验教学体系;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4部,先后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一类优秀课程1项,省二类精品课程1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及企业委托项目多项。现为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敏捷造船集成管理研究团队带头人,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省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 俞孟蕻,男,1962年7月生,江苏张家港人,汉族,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家港校区管委会主任,苏州理工学院院长。中国造船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海洋学会军事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船舶电工专委会理事、《中外船舶科技》编委等学术和社会职务。
主要学习经历: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镇江船舶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在哈尔滨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7年7月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任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任江苏科技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任江苏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任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家港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苏州理工学院常务副院长;2015年7月任现职。
主要科研方向:一、船舶综合控制技术;二、海洋工程电力系统;三、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
主要研究成果:在船舶综合控制领域,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发改委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高技术研究 项目、省科技支撑项目、省重大产学研项目和交通部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主持或参与完成二十多项企业合作项目以及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共有18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和市厅级鉴定,获省部级和社会力量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5项,参与编制疏浚自动化国家标准3部。主持研发的工程船监控系统关键装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外大型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软件里缓存的视频如何提取出来(软件里缓存的视频如何提取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