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学排名(nature大学排名中国)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nature大学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SEO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香港都会大学排名如何?
2022年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香港都会大学位列全球第462位 ;其中,能源科学、工业与制造工程位列香港第6位、数学位列香港第7位 。2021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中位列香港第8位。 2017年都大被评为香港最佳大学第8名。
香港都会大学,简称“都大”,1989年由香港政府创办,是香港第三所获批颁授学位的高等学院 ;1997年5月,成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学 ,2021年9月1日正为现名 。
都大是一所国际化教学研究型大学,校址于香港九龙城区何文田,是中国香港九所公立大学之一,享有香港政府授予的全面学术自我评审资格 ,从2007年起参加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下辖的大学联合招生办法(JUPAS) ,同时也是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 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成员等。
二、大学软科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校友获奖”)、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教师获奖”)、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简称“高被引科学家”)、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国际论文”)、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师均表现”)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
在进行排名时,校友获奖、教师获奖、高被引科学家、N&S论文、国际论文、师均表现等每项指标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据分布呈现明显的异常,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大学在六项指标上的得分进行加权,令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它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三、全球排名大学
世界大学排名是指评选机构根据各方面数据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大学所进行的排名,如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通过论文引用频率、每名教师所对应的学生人数等13项指标进行评估得出排名。
世界上较为主流的学术机构排名有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学术类排名如英国自然指数排名[1]、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影响力较大的还有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2]、沙特CWUR世界大学排名、美国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西班牙CSIC世界大学排名、荷兰CWTS世界大学排名等。此外,武汉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网版世界大学及研究机构排行榜和中国台湾大学(NTU)版世界大学排名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术机构排名
世界机构自然指数排名[7] ,由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编制,通过追踪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所发表的科研论文的作者信息,为科研共同体提供有关全球科研状况和出版趋势的信息。自2018年6月起,纳入自然指数的期刊数量已由原先的68本增至82本。自然指数目前采用两种计算论文产出的方法,其中论文计数 (AC) 指不论一篇文章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分数式计量(FC)则考虑了每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8]
高等院校排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自2003年首次发布以来,确立了大学评价的中国话语体系。不过,因其对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情有独钟,以及对《自然》和《科学》两大自然科学期刊的重视,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一直被指过度偏重理工领域。此外,因其所采纳的知名期刊与论文发表平台均来自美国,也导致此排行榜中美国的大学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国家。[4]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以教学、研究、知识转化、国际视野等多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被视为最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该排名通过论文引用频率、每名教师所对应的学生人数、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比例等13项指标进行评估。[9] [10]
Q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体系中学术声誉调查占40%权重、雇主声誉调查占10%、师生比占20%、师均引用次数占20%、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教师比例各占5%。其中学术声誉调查是根据全球8万多名知名学者的反馈,雇主声誉调查由4万多所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反馈结果所得出。但QS排名也因具有过多主观指标和商业化指标而受到批评,很多高校的分项数据缺失,总分出现大幅偏差。[4] [11] [12]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指标如下:全球研究声誉12.5%,地区性研究声誉12.5%,发表论文10%,出版书籍2.5%,学术会议2.5%,标准化引用影响10%,总被引用次数7.5%,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 12.5%,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引用最多文献的前10%)10%,国际合作10%,高频被引文献数量(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和高频被引文献百分比(在各自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5%。[13]
过往排名
自然指数排名
2020年
2020年4月30日,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公布了2020年世界机构/大学学术排名年度榜单[14]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牛津大学、北京大学进入世界十强,中国内地在该榜单中排名前十的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15]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0年
2020年8月15日,“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排名展示了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实力,中国内地共有144所大学上榜。[16]
2019年
2019年8月15日,2019软科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中国内地共有58所高校入围[17] 。
2018年
2018年8月,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哈佛大学连续第16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剑桥大学保持全球第三。在全球前20名中,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占据19个席位。欧洲大陆的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全球第19名,以及慕尼黑大学位于32位。亚太地区的大学中,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表现最佳,分别位列22名和35名。[18]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19年
2019年9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了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此次排名涵盖来自92个国家/地区的1396所大学,较2018年增加138所院校[19] 。本次排名中,美国高校在前十名占据7席,而冠军宝座仍由来自英国的牛津大学占领,去年的榜眼剑桥大学成为探花,加州理工大学前进三名,成为今年的第二。纵观排名,英美高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50强中占据30个席位,特别是美国高校,有23所大学排在TOP50。前200所院校中,更是有60所上榜,而英国则有28所院校进入前200。2019年的排名中,亚洲高校表现亮眼,中国内地两所高校领跑亚洲,清华大学较去年下降一位,但仍是亚洲第一,排在第23名,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在24位,新加坡大学排第25名。此外,中国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排在第35名,而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却无缘榜单top100,排名最靠前的台湾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并列120名[19] 。
四、深大、南科大、浙工大、南工大、上科大,谁有望入围新一轮“双一流”?
《Nature》,全球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即便是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内地顶尖大学,在《Nature》上发表科研成果也并非易事,普通高校更是难上加难。以下是2021年2月出炉的最新内地大学“Nature指数”50强,一起来看看吧!
中科院直属大学优势明显
透过上述排行榜不难看出,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两所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Nature指数”优势明显,高居第1和第3位。综合实力TOP 2高校则分列第2和第4位。
排名第5至8位的高校分别是“华东五校”中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其中,南大的综合实力在“华东五校”基本处于垫底位置,此番在“Nature指数”榜排名领先,体现了该校过去一个周期在学术科研方面的表现突出。
前10高校中的最后两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九校联盟”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均无缘前十。
五所非“双一流”大学抢眼
虽说“Nature指数”榜前50强几乎都是“双一流”大学,但也出现了五所非“双一流”大学的身影,它们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其中,南科大排名高居第13位,领先半数以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黑马成色最足。
新一轮“双一流”谁有望突围?
在2021年的新一轮“双一流”遴选中,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五所高校,谁有望突围进入名校方阵呢?
首先来看深圳本土“双子星”
深圳市依托地域和区域经济优势,吸引了不少“双一流”名校分校区、研究院入驻,高等教育实力大增。但本土高校方面,深圳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要想跻身国内顶尖高校方阵,还需要时间来沉淀。在刚发布的2021年深圳市教育工作要点中,就明确提到深大、南科大要力争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综合各方预测来看,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至少会有一所入围新一轮“双一流”,其中,以深大希望更大。
再来看两所“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虽然没有名校光环,但综合实力不俗,高考录取分数在中西部不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上,尤其是浙工大。
有意思的是,两所工业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均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中,南工大略胜一筹,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级为A,浙工大为A-。当然,如果说从“照顾”的角度看,浙江省更缺名校,浙工大就机会更大。
最后看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与南方科技大学较为相似,是一所年轻的创新型高校,在资金、人才、科研方面有优势。至于新一轮“双一流”前景,其实并不太乐观。
对于“Nature指数”最新内地大学50强排名,你怎么看呢?
南京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谁又更有希望入围新一轮“双一流”?
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以上就是关于nature大学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snapchat手机号无法验证(snapchat无法验证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