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模拟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06 16:45:2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3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模拟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模拟景观设计

    一、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有哪些?专业介绍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是很多学生关注的话题,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就业前景。但是,如果想要就业前景好的话,就必须要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因此,想要就业前景好,就要好好选择专业。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电子信息工程工学2人工智能工学3自动化工学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5软件工程工学6智能科学与技术工学7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学8虚拟现实技术工学9物流管理管理学10电子商务管理学11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学12环境设计艺术学13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14软件技术电子与信息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介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应用电子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建有电子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应用实验室,建有系统的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环境,可以完成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的全过程。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能在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产品设计、系统搭建和技术管理的卓越工程师。

    专业特色

    与中兴、华为合作

    本专业与华为、中兴合作培养芯片设计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由企业提供软硬件设备建立联合实验室,并派导师为学生制定工程师成长规划和技术培训指导。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导师联合设计毕业题目,指导完成毕业设计,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优先被企业的海外拓展部门录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Learninginwork在真实的工作项目中学习

    本专业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开设了电子产品制作、单片机综合实践、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物联网项目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一时就能够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制作,在大二时能够完成产品设计和系统搭建,在大三时能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大四时学生可独立承担嵌入式和物联网综合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学生毕业时已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能够独立主持项目的开发工作。

    探索、研究、总结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探索认知、研究发现、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设计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同时,教师实时对学生进行质量检查评价,最后进行总结与展示,引导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探索式的主动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科研项目

    专业强调“应用性科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行”,建有单片机应用与开发研究所,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本专业给学生配备科研导师,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的科技活动,包括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参加行业举办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专长,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ndroid系统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机械设计基础、EDA技术与应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DSP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文献检索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嵌入式方向)、电子工艺(嵌入式方向)、物联网WEB系统开发与集成(物联网方向)、云计算综合设计(物联网方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认识实践、电子制作实践、电子设计项目实践、单片机实践、电子项目综合设计、物联网项目综合设计。

    就业岗位

    嵌入式方向

    可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从事电子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驱动开发、应用开发、测试、系统维护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方向

    在交通、医疗、电网、质量追溯等物联网应用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行业咨询,以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介绍二十年软件人才培养历史打造明日IT之星

    软件工程专业,是在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专业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年招生人数占黑龙江省同类专业招生一半以上。本专业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以致用,能在就业岗位上用其所学,尽其所用。本专业教师近三年主持或参与省市级、院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2016年主编或副主编高校规划教材7本。本专业多年与苹果、微软、Oracle、谷歌和IBM等国际知名企业沟通合作,企业不仅为专业配备了价值近千万元的数据库、测试软件、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设备和正版软件,还让学生融入企业真实的开发环境中进行培训,以确保学到的技术领先和独到,保证就业。

    软件产业规模逐年增长,IT人才缺口巨大

    近几年,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快速增长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1.1%,增幅始终高于电子信息产业平均水平,远大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随着软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超过50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巨大的人才需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薪职业。根据中国人才网的调查数据显示,软件开发行业高居榜首。目前,具有3~5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平均年薪已经达到20万元以上,并且薪金每年都呈现20%~30%的增幅态势,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多方面保障软件学习其实并不难

    专业导师携手名企,对学生尽心负责

    学生入学开始,就以班级为单位配备班导师,负责学生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为学生聘请用友、联通、雷石、哈尔滨海康软件等企业资深软件工程师授课;引进微软、联想等企业研发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入Oracle、IBM等企业规范;与苹果合作培养iOS开发工程师,与谷歌合作培养Android开发工程师,学生上课如同在企业工作一样,学习、练习的就是企业真实软件项目。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更达到了软件工程师的从业标准,深受企业欢迎。

    专业课前置夯实学科基础

    大一开始学程序开发,达到编程入门水平,半年就能编写应用软件;大二阶段,老师会带着学生做真实项目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直到毕业不间断,保证了学生知识面的开阔性。

    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三循环”教学

    大三、大四开设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程,采用“基础知识学习、功能模块开发和项目实战”三个学期三重循环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都能学会软件开发。课程设置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教学内容服务于工作案例,授课过程中将案例知识点拆分,边讲边练。教师担任项目经理,以世界名企为模板,搭建仿真企业环境,按项目组完成项目调研、分析、讨论、开发、测试、总结、答辩全过程。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多个企业项目,代码编写经验可达到10万行以上,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批量培养软件工程师的摇篮

    在校期间即可参加商业化软件开发

    为了提高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软件工程专业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教学与应用性科研相结合,科研不断促进教学的发展道路。在软件学院科研中心下设的大学生创业园,近两年来,师生共同开发了“黑龙江省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开发应用平台”、“浦发银行业绩考核查询统计系统”、“哈尔滨呼兰消防队宣传触摸屏系统”等32项项目,受到企业一致好评,业务量逐年递增。

    学生大赛

    2016年,第七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

    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三等奖。

    2017年,第八届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3名。

    主要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设计模式、JAVAEE技术应用与开发、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iOS应用开发技术、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开发等。

    职业前景

    本专业分为软件开发、游戏软件、移动互联应用与开发三个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技术介绍选择“软件",选择希望

    软件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紧缺培养基地,每年招生人数位于黑龙江省院校同类专业首位,是学院的品牌专业。专业与苹果、谷歌、甲骨文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订单率90%以上。

    在软件技术专业,您将享有Microsoft(微软)、Oracle(甲骨文)、Google(谷歌)、Apple(苹果)、UFIDA(用友)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教育资源,学习到iOS、Android、Oracle数据库等当前最前沿、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并在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等行业精英的带领下,体验真实项目开发,感受真实企业文化,积攒10个以上的项目开发经验及60000行以上的编码经验,使您毕业就成为企业需求的实战型人才,月薪可达万元以上。

    软件技术专业下设4个方向分支

    1.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基本方法及工具,能够熟练运用软件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测试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IT应用型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JAVAEE框架开发、C#程序设计、ASP.NET程序设计、ASP.NET项目开发训练、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

    就业方向

    (1)在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及信息服务等工作。

    (2)在电信、移动、银行、邮政、学校、政府、电视台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运营、系统维护及系统管理等工作。

    (3)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站开发、维护测试、编辑策划等工作。

    2.软件技术(甲骨文联合培养大数据应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J2EE开发技术,具备程序设计和编码能力,掌握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和规范,能够熟练运用Oracle数据库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软件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Java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B/S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truts商用企业应用程序开发、SSH架构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

    就业方向

    OralceDBA(数据库管理员)、大数据研发工程师、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3.软件技术(微软应用软件开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的网络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掌握C#、ASP.NET、WinForm、ADO.NET等Web及Windows应用开发技术,适应网络软件开发技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C#.NET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项目案例训练、ASP.NET程序设计、Asp.net开发项目综合训练、数据库技术、实用软件工程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学生可从事ASP.NET网络软件开发、ASP.NET网站建设、ASP.NET程序员、网站美工等与网络软件开发、应用相关的工作。

    4.软件技术(游戏软件)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跨平台游戏开发技术,具备设计并研发跨平台2D及3D游戏能力,掌握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和行业编码规范,能够熟练运用游戏引擎进行游戏软件项目开发;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满足游戏相关企业用人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游戏引擎原理基础、程序设计逻辑与技术、游戏架构与设计、跨平台游戏程序设计、游戏开发设计模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软件测试技术、游戏运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

    (1)在游戏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出版、影视特效以及软件开发等公司从事2D/3D游戏设计与开发、Android或iPad/iPhone应用开发、影视特效设计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业项目,帮助学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彻底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多个实训项目,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战型人才。

    职业认证,增加就业砝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考取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认证、OracleOCJP、Java工程师等信息化人才认证,与国际接轨。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介绍专业是在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基础上建设的,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工程造价实验室、集群渲染中心、客户接待中心、模型制作室等实验室,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省级名师2人,省级精品课3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7项,专利10项,出版教材20余部。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大赛奖项40余项,累计获得奖项200余人次。

    培养工作规范、学会沟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环境设计专业是艺术、计算机、建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我们培养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面,具备艺术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设计、懂工程、会沟通的卓越设计师。注重训练学生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注重培育学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吸收国内外环境设计前沿信息,来拓展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与优秀企业合作引入实际工程项目训练设计思维增强工程意识

    专业与北京元洲装饰、北京业之峰装饰、北京东易日盛装饰等国内十大品牌装饰公司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训练基地,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大一时完成室内设计项目,在大二时完成建筑外立面设计项目、家居设计项目,在大三时完成别墅设计项目、办公空间设计项目、景观小品设计项目、景观植物配置设计项目,在大四时完成商业空间设计项目、景观设计项目等。在校企合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项目资料、国内外经典设计书籍,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

    我们的应用性科学研究

    专业建有环境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科研室。近两年,先后完成企业委托的“哈尔滨北大荒辉煌居住小区规划”、“中俄旅游服务中心规划”、“学院实验室、工作室、科研室空间设计”等23个横向课程。

    环境设计研究室,教学研究、科研项目场所,完成“卓越室内设计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7项省级教研课题;居家养老、智能家居相关的应用型研究项目。

    学生未来的发展领域

    室内设计领域:在环境设计与装饰工程施工行业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和策划、施工和管理工作;

    景观设计领域: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文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介绍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学院传统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载体,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图像、信号处理方向与自动化专业的智能控制方向加以升级延伸。以AI+X为核心主线,内含时下就业市场最热门的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引入智能算法,但不拘泥于算法,重在培养卓越人工智能应用型技术工程师。

    我院人工智能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人;博士4人;聘请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程2人;哈理工1人。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获各级科研奖励10余项。该专业坚持“夯实算法基础”、“扩展项目实践”的教学理念,在保证学生掌握实用够量算法的同时,突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针对人工智能专业,院内建有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机器人创客工作室、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实验室等10余间专业实验室,出版实践类教材10部;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入学后,会由专业指导教师培训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为就业提供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素质,掌握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行业的进展,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开发应用。毕业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跨行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领导能力,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成为具备行业前沿视角和肩负社会责任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应用型人才。

    优势与特色

    专业教师不仅重视课上教学,还注重课后作业、习题、竞赛的辅导,保证学生踏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AI+X”的教学方式,大一入学开设专业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高级语言程序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践完成20余个案例的制作,锻炼学生设计制作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专业动手实践的兴趣;大二开设专业提高类课程,通过人工智能基础、嵌入式原理与应用实践完成30余个制作案例,使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系统的搭建,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造;大三以后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综合类“AI+X”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X”,通过10余个大型案例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大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驻校内科研室和老师及企业工程师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发,同时学院与华清远见、博创尚和、幻尔智科等10余家公司展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毕业前保证学生至少经历过二轮以上项目开发实战。

    就业前景

    (1)融合复杂性思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口径宽广。不仅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物联、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

    (2)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及相关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介绍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拥有1100平方米的艺术教育基地。专业建有陶艺、雕塑、摄影等实验室和300平方米的艺术展厅,建有广告设计工作室、造型设计工作室、原画设计工作室、动画设计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此外,专业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验室(配有30台苹果图形工作站),工作室内配有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书籍、企业提供的项目资料等,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设计和相关资讯。

    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

    专业构建了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第一阶段是字体与版式课程设计,第二阶段是招贴与书籍装帧课程设计,第三阶段是网页与动画课程设计,第四阶段是包装设计、动画设计实战等。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聘请哈尔滨出版社、哈尔滨晓升广告传播集团等具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资深总监、设计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培养学生具备产品“构思-设计-实现-交付”等工作能力。由学生完成的“牡丹江小蜜蜂集团VI设计及产品包装设计”、“智慧教育标志设计”等多部作品,均被企业采用。

    与中影动画合作培养动画设计师

    专业与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中影动画先后选派多位导演、制片人来校主讲《动画创作》、《运动规律》等核心课程,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的项目。目前,有3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制作多部动画项目,其中三维动画《马小乐之玩具也疯狂》,已于2015年在全国影院上映。

    专业培养成绩显著

    学生多次在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近三年,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20余项,累计获得各级奖项70多人次。其中丁晓彤同学的作品《绽放》在“中国数字艺术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谷玉磊、牟野等学生的作品在“第七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分获一等奖、二等奖。闫思成、王祎彤等同学参加黑龙江创意设计系列大赛获得一银、两铜的佳绩。

    就业岗位

    广告设计、策划、管理、美术编辑、媒体策划;动漫设计、原画设计、造型设计。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二、园艺设计的论文怎么写呢?

    当代城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原则

    摘 要: 通过大量的水景设计案例,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水景设计形态和理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总结出当代城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的4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水景设计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水景,设计,原则

    人们常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山水以形媚道”更说明了山水之间的关系。“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景观中,水景是最有魅力的,当代城市设计做好水的文章尤其重要[1]。

    1 宜“活”不宜“死”的原则

    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生机,而可以流动的活水可以带给城市灵气与活力。如果将城市水系比喻为城市的血脉,那么流动的城市水系就是保证城市血液流动的基本条件,城市血脉流动和更新又是保证城市肌体健康的前提。

    成都市“活水公园”就是通过取自府南河的水依次流经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池、曝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净化系统,无形的水经过有形的池,或涓涓细流,或激情跌宕,变换出多姿多彩,并发生了质的变化。向人们演示了水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故取名为“活水”。

    广东省英德市月桂湖片区以山体、水体、街道作为城市建筑绿色通道和景观走廊,塑造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相映增辉的城市人居环境。应融城市于山水田园之间,田路交错、依江带湖、城景交融的多样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格局。21世纪人居环境的特点是:绿色环保,低耗节能,物种多样,天人合一。建设月桂湖,规划理念就是实现“园中城”的全新蓝图。本区自然地貌上有多处山头,分别是金子山、莲花山、鸡心墩和位于中湖与下湖间的兔形山等,这些山头与月桂湖形成山环水饶之势。

    月桂湖位于英洲大道北端,金子山脚下,是全市最大的一座人工湖,总面积35公顷(525亩),水面绕兔形山形成一个整体圆形,即象一轮满月,又与东西水系共同构成“二龙戏珠”的巨大图形。按照地形,月桂湖分上、中、下湖,其中上湖在莲花山北,水面标高42m,中湖和下湖则在莲花山西侧,是圆形湖面的主体。月桂湖蓄积的湖水达52万t,对本区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满足植物生长,维系环湖水系的运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沿月桂湖周边再配置有15公顷的绿地,共同组成一座水景公园。

    所谓三叠泉系指引水调控枢纽工程,从水库引来的水在这里形成3个不同高度的叠水注入月桂湖中,故名三叠泉。三叠泉作为英德市的引水枢纽工程,由中泉、东泉和西泉组成,是全城水系水位最高的人造湖和高位供水源。蓝月亮是三叠泉的拱顶部分,位于月桂湖的下湖与上湖之间。自长湖水库引水入市,储于三叠泉的顶部水池中,再由此分别注入上、中、下湖,成为全市环城水系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供环城水系的损耗和流动。因此,三叠泉是环城水系工程的枢纽和标志。环城水系源自长湖水库,经人工干渠引至三叠泉后,通过设备调控分别注入不同高程的上、中、下湖中,推动环城水系东、西、中3条水系的流动和更新。如果说,环城水系是英德肌体的血管,那么,三叠泉就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心脏。

    2 宜“弯”不宜“直”的原则

    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风水理论认为,水有八美:一眷,去而回顾;二恋,深聚留恋;三回,回环区引;四环,绕抱有情;五交,两水交汇;六锁,湾区紧密;七织,之玄如织;八结,众水会潴。水有八丑:一穿,穿胸破膛;二割,割脉割脚;三牵,天心直出,牵动土牛;四射,小水直来,开如箭射;五反,形如反弓;六直,来去无情;七斜,斜飞而去;八冲,大水冲来。水的八美和八丑主要水形的角度论证了水曲之美[2]。其追求曲折,主要是为了避免煞气,因为风水认为吉气沿着曲折蜿蜒的路径行进与蓄积,而煞气则沿着直线穿流。河道蜿蜒性的保护和修复对于水曲之美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灵气。

    河流的自然性、多样性弯曲是河流的本性,所以设计水体时,要随弯就弯,不要裁弯取直。河流纵向的蜿蜒性,形成了急流与缓流相间;深潭与浅滩交错;天然河道没有一条是笔直的,如果修建一条笔直、而且等宽的河道,它势必等速,等速的河道里水生动植物难以生长。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切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改变深潭、浅滩交错的形势,急流、缓流相间的格局消失,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使河流生态资源、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功能的丧失。

    尽量避免直线段太长,能弯则弯,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在河道转弯时,也不要用一个半径去完成转弯,尽量多一些变化,甚至弧线、折线共用,这样做不但有其美学价值,而且在水文学和生态学方面有其独特的功能。依据研究分析,河流大幅度的弯曲为500m间隔,小幅度摆动不超过100m。

    由于河流形态异质性形成了在流速、流量、水深、水温、水质、水文变化,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群落,促进生物多样性。河流蜿蜒、地形起伏,降低河岸,人们可以聆听水声和接触水体,增加亲水性。

    3 水体多样性的原则

    苏轼说:“万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

    现代城市设计中水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水的随物赋性形的特性,做好水的文章。创造出如溪流、喷泉、泻流、涌泉、叠水、水梯、水涛、水墙等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江汉大学2008年校园绿化方案将校园东侧三角湖的湖水引入校区当中,构建湖、河、潭、瀑、溪、等多种水体景观,联通水系变死水为活水。

    首先在校园西侧未名山踏步东侧修建一地下集水井,通过管道与校河联通。将山上的问天池岸扩宽,使之近岸一至两米以内水深不超过0.5m。同时通过修整湖岸线,湖边增设亲水平台,让师生共享山间亲水之乐。问天池东侧原上山踏步处中间建设一平台,台下为抽水泵房,抽取问天池水,自平台泄下东侧开挖的一个小水潭,形成瀑布,潭边设溢水口连接集水井,使校河水与问天迟形成完整的循环水系统。

    现代城市设计中,公共空间内水的设计则偏重布局和气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现代化的造园手法,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豪华壮观,给人一种心旷神怡,心潮澎湃的感觉,如成都天府广场的水体设计。作为城市中心的天府广场,在景观设计上,“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这也是一套以“水”为主的广场一个太极云图(八卦图)中部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东广场依然是一个下沉式广场,西广场则是一个喷泉景观,中间则是太阳神鸟图案。东、西广场都将以太极鱼眼的雕塑作为核心,西广场的水景中,其太极鱼眼还将承担喷泉功能,在碧波荡漾的水池中央,蓝色的鱼眼分为三层,层层喷射出白色水柱。在地上挖出来的一道水渠,一头靠近护城河,另一头连着树墙,是一道独立的水域,蜿蜒曲回,婀娜多姿。“好的广场要留得住人。”乡字水景,正是为了留人的设计。水深不超过50cm,不但为了安全,同时也能满足市民亲水的渴望。在设计时更多考虑自然景观与硬质广场周边建筑的衔接。没有栏杆,两侧怪石嶙峋,运用碎拼石块衔接草坪再到卵石驳岸的过渡处理,小缓坡上种着仿自然生态的罗汉松、海棠、红叶石楠、金叶过路黄等,河流景观更为宜人自然。千姿百态的水在天府广场组成极具灵性的世界,有水池、有瀑布、有河渠、还有喷泉、喷雾;广场北侧,由2个喷泉水池共同构成,喷泉将根据音乐的节奏,形成大鹏展翅、孔雀开屏、彩虹等多种水景,水池中的染色灯将给水景涂上七彩颜色。东鱼眼雕塑位于下沉广场之中,全高17.5m,有2层直径12m的圆盘,上面的巨龙近40m长,代表黄河文化龙。雕塑之上同样有喷泉景观,形成水帘效果。云形水瀑位于下沉广场北面与南面,依照九寨、黄龙的水景设计,流水将沿着梯田般的层层水池流向下沉广场。

    广场声光雾设施多种多样,四周分布着2000余盏太阳地纹灯、各式音响、32盏直射100m高空的摇头灯、4组空中玫瑰灯以及18组可在30s内笼罩整个广场的喷雾器。

    4 虚实结合的原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利用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它甘心处在人不愿呆的低洼之地,很相似于道。“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浑水静下来慢慢就会变清,安静的东西积累深厚会动起来而产生变化。水中有哲理,水中有道意,水中有禅味[3]。

    日本园林中,神僧们运用非常单纯的材料、极为简练的手法,营建禅寺园林:一种观照式的庭园,表现广大无垠的自然世界和内心幽幻的宗教世界。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把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推向纯净、抽象的极致。枯山水,顾名思义,庭园内不用水,表现的山水是干枯的。它以各种形态的天然块石代表山岩、岛屿,地上铺设白砂(一种从河滩中采来的石英砂),砂面上耙出水波纹的图形,以象征江河湖海。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衬,形成山峰、岛屿、涧谷、溪流、湖海、瀑布等多种山水景观。园中有时也点缀一些常绿的树木和灌木花卉,或苔藓、薇蕨(微小的蕨类),或者根本没有花木。象征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线,犹如万重波澜,石块根部的砂石耙成环形,似惊涛拍岸它以具象的手法,表现无水的山水、溪流和小桥,很直观地反映大自然的动感和情趣。而另一类纯净达到极致的枯山水庭园,仅采用块石和石英砂,既无动态的水面,也不种植树木、花卉。它摒弃了水的盈竭、树木的枯荣和花卉四时色相的变化,几乎排除了一切生命和运动,表现出对自然美执著的追求。日本枯山水庭园能够在极小的范围内,运用极少的造园要素,幻化为高山大壑,万顷海洋的壮阔景观,把中国园林对大自然写意化的缩移、模拟的创作方法,发展到了极致,也抽象到了极致。它貌似简单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能于无形之虚处,得山水之真趣。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4]。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可用借鉴日本园林中枯山水庭园的做法,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自然水体的形状进行造景。虚的水景类似与中国画中的留白,在景观效果上形成“无画处皆有妙境”的意境;充分利用水蕴涵的丰富深刻的哲学意味和禅意,使虚的水景与实的水景相结合,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激起人们无限的想像和遐思。同时又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维护成本的目的[5]。

    5 结 语

    水景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和处理好水景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本着科学、严谨、务实的精神,因地制宜,注重水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4]。只有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形,建造出一个自身功能完善的水系工程,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先军.浅析现代水景设计[J].建筑时报,2005,(12).

    [2] 俞孔坚.再论风水景观及其含义[J].景观中国,2004,(4).

    [3] 唐 剑.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J].中国园林,2002,(4):33-38.

    [4] 藏 泓.中小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6).

    [5] 严 涛.住宅景观设计:水景的四大价值构成[J].景观中国,2008,(3).

    三、景观生态学有关的书籍都有哪些?代表人物有哪些?不同年代的书

    据肖笃宁的统计,从1990年到1996年的短短7年内,景观生态学外文专著即达12本之多(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通讯,1996,1)。其中影响较大的有M. G. Turner和R.H.Gardner 主编的《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一书(1990)和R.T.T.forman的《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1995)以及I.S.Zonneveld的《土地生态学》。

    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学术刊物上才正式出现了景观生态学方面的文章。1981年,黄锡畴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德意志联帮共和国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一文,同期还发表了刘安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研究》,这是国内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的第1期、第3期上发表了两篇景观生态学的译文,一篇是Troll的《景观生态学》,一篇是E.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1985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第3期发表了陈昌笃《评介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一文,这是国内首次对景观生态学理论问题的探讨;1986年《地理学报》第1期发表了景贵和《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这是国内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第一篇文献;1988年《生态学进展》第1期发表了李哈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一文,该文扼要地介绍了北美学派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及其在北美的研究状况,对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普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年的《生态学杂志》第4、6期分别发表了金维根的《土地资源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肖笃宁等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应用》;1990年肖笃宁主持翻译了R.T.T.forman和M.Godron的《景观生态学》一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起步阶段,侧重于国外文献的介绍。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工作的真正起步开始于1990年以后。1990年,肖笃宁等在《应用生态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一文,该文是中国学者参照北美学派的研究方法而开展的景观格局研究的典范著作。同年景贵和出版了《吉林省中西部沙化土地景观生态建设》论文集。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中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所有研究单位都相继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绝大部分的科研工作也从国家统一下拨经费、自主设题研究,转为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审议通过之后批准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新的体制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该委员会批准的研究项目,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特点。据统计,从1992-1995年的4年间,通过该会的地理学科部与生态学科部共设立了14个有关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项目。正是通过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使得中国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走向了更深入的程度,也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有:伍业钢和李哈滨的《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1992)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研究方法》(1992)、傅伯杰的《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1995)、《景观多样性分析及其制图研究》(1995)、《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1996)、王仰麟《渭南地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1995)、《景观生态分类的理论方法》(1996)、陈利顶《景观连接度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应用》(1996)、《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1996)、王宪礼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1997)、马克明等《景观多样性测度:格局多样性的亲和度分析》(1998)、邵国凡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森林景观动态的研究》(1991)。在大批论文涌现的同时,也出版了几本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专著,先是在1989年10月举行的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之后,1991年出版了这次讨论会的论文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之后1993年又相继出版了三本景观生态学的专著,它们分别是许慧、王家骥编著的《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董雅文编著的《城市景观生态》、以及宗跃光编著的《城市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森林景观的研究其内容包括森林景观结构、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及群落生态效应、森林边际效应及动态、森林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是中国开展景观生态学研究较早的领域之一,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彭小麟于1991年就提出森林景观中的边缘效应影响问题;而徐化成(1994)、刘先银等(1994)则是林业工作者中较早将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到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学者。之后,以郭晋平等人为代表的课题组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森林景观动态及其群落生态效应的研究》首次对森林景观生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也是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臧润国等(1999)则主要探讨了森林斑块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及森林生物多样性问题。此外,马克明等(1999~2000)对北京东灵山地区的森林景观格局、森林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刘灿然等(1999~2000)对北京地区的植被景观斑块特征等也都作了一些颇有意义的探索。1995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了徐化成主编的《景观生态学》教材。1996年5月又于北京举行了“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在会议召开的同时,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1998年又在沈阳成功举行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景观生态学国际会议”。可以预见,景观生态学在中国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四、VR专业属于什么专业?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虚拟实境或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利用并综合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显示技术、伺服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产生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从而使处于虚拟世界中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VR技术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

    所谓虚拟现实,顾名思义,就是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从理论上来讲,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电子信号,将其与各种输出设备结合使其转化为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现实中真真切切的物体,也可以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物质,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因为这些现象不是我们直接所能看到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来的现实中的世界,故称为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用户可以在虚拟现实世界体验到最真实的感受,其模拟环境的真实性与现实世界难辨真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虚拟现实具有一切人类所拥有的感知功能,比如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系统;最后,它具有超强的仿真系统,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使人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意操作并且得到环境最真实的反馈。正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等特征使它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5G时代的到来,注定将成就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生活趋势将会更多的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切换。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模拟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

    人物建模模拟器(人物建模模拟器下载)

    模拟景观设计

    雷电模拟器怎么解决同ip(雷电模拟器怎么解决同步截图混乱)

    揭阳酒店外部景观设计(揭阳酒店外部景观设计招聘)

    手机改图标软件(手机改图标软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