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生存现状(中国企业生存现状调查)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企业生存现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怎样?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就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虽然国有企业界对企业文化关注较多,但很多企业领导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许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的封闭型企业文化阶段,其“企业文化”常被单纯地认为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或者将企业职工的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也有的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仅仅表现在一些大同小异的口号和标语上面,或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志上面,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没有真正发掘出企业员工中蕴藏的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x0d\x0a\x0d\x0a国有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x0d\x0a\x0d\x0a国有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它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它反映了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存在,它不是宣传企业的价值理念,而是要解决企业问题的价值理念。国有企业文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形态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内容,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文化。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多于实证分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根据。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影响和决定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而且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x0d\x0a\x0d\x0a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强竞争力\x0d\x0a\x0d\x0a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x0d\x0a\x0d\x0a首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既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复杂到“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如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绝不会完全相同。同一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可见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简单的“复制”与“克隆”,所以,国有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科学的确定企业文化内容。\x0d\x0a\x0d\x0a其次,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国有企业文化的模式。世界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文化,尤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是潜移默化,长久不断充实发展和在认同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建设。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文化。\x0d\x0a\x0d\x0a建设企业文化首先就要冲出陈旧观念,习惯及制度的束缚。企业文化要保持先进性,只有把握其本质,与时俱进。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这就是说国有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企业文化的模式。\x0d\x0a\x0d\x0a第三,根据国有企业的内部现实条件和外部客观环境,形成国有企业的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共性,即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同时,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而宜,其中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风格。\x0d\x0a\x0d\x0a国有企业要有战略观念,持之以恒建设国有企业文化\x0d\x0a\x0d\x0a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以下发展战略观念:\x0d\x0a\x0d\x0a①市场观念。市场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现代市场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客户的思想,敏锐地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生产经营占领市场。\x0d\x0a\x0d\x0a②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要求企业自负盈亏的经济形态,国有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都必须经过经济核算,这要求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并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创造最佳效益。同时,不仅单纯追求最低的创造成本,更要力求使产品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之和达到最优化。\x0d\x0a\x0d\x0a③竞争观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普遍的自然法则,也是市场的竞争规律。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必须树立起公平竞争,合法竞争的竞争观念。在21世纪,传统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被崭新的人才竞争、速度竞争、时间竞争等竞争形式所取代。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竞争观念的指导下,率领全体员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x0d\x0a\x0d\x0a④信息观念。信息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传播性、反馈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信息业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只有那些对信息具有敏锐洞察力,迅速应变力的国有企业才能担负起在现代竞争和未来竞争中获胜的历史使命。\x0d\x0a\x0d\x0a⑤人才观念。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获取、保留优秀人才,做到以人为本是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中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x0d\x0a\x0d\x0a⑥信誉观念。信誉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上所享有的声望,具体包括产品信誉和社会信誉。信誉至上,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观念体系中的重要内容。\x0d\x0a\x0d\x0a⑦服务观念。国有企业必须树立“大经济”的全面服务观念,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在内的完整的、全面的超值服务观念。\x0d\x0a\x0d\x0a国有企业不仅要积极强化以上发展战略观念,还要从以下方面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地不断建设和创新国有企业文化:\x0d\x0a\x0d\x0a第一,突出重点,塑造灵魂。企业文化其理论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确立和塑造。\x0d\x0a\x0d\x0a第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国有企业要着眼企业发展战略,让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被企业全体员工所共享,就必须在本企业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形成共识,贯彻落实。\x0d\x0a\x0d\x0a第三,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国有企业领导者是国有企业文化的龙头,要塑造和维护国有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本身就得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这种价值观。领导者要充分发挥倡导作用、典范作用、推动作用、创新作用,既要注重对国有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也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并不断创新。\x0d\x0a\x0d\x0a第四,完善制度,体制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时,要调整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并去实践不断变革、完善。\x0d\x0a\x0d\x0a第五,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把那些最能体现价值观念的个人和集体树为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将有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x0d\x0a\x0d\x0a第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探讨研究,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思想熏陶,始终把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弘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基本素质,是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x0d\x0a\x0d\x0a第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人类已跨入一个全球整合的时代,即全球一体,全球沟通和全球竞争的时代。这给新时期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要求:\x0d\x0a\x0d\x0a一是精心设计国有企业文化内容,充分认识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不断实现企业文化提升。这要求国有企业对每个发展时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精心提炼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战略等价值理念,并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去,大力抓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最终推动国有企业价值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共同实现。\x0d\x0a\x0d\x0a二是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文化发展后劲。在知识经济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式的、符合人情的、能持续创新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x0d\x0a\x0d\x0a三是国有企业要重视中外企业文化冲突,建设“合金”企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外企业文化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成就一种“合金”企业文化已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国有企业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自觉地借鉴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因企制宜,为我所用,不断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有企业个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文化。
二、我国当前制造业的特点,困难,及相应措施?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景的基本趋势应是高加工度化和制造业与其它部门以及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重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中国制造”落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务必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
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水之源、木之本,是现代化的原动力,是国家实力的支柱。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目前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中间阶段,要完全实现工业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需要十几年的努力。制造业分为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宏观上看,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有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这种说法似乎有两个依据:一是制造业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二是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已完成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此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飞速发展为特点,产业结构轻型化,我国已将加工制造业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极致, “世界制造工厂”这顶帽子并非浪得虚名,但仅仅局限于消费品领域。随着产业升级,我们已不可避免发展到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后工业化时代”。装备制造,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根据我国的一般经验,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安置300 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降为70 万人。重化工业阶段,必然要遇到各种棘手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以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状况出发,试图解决制造业中的一些问题,并为今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中国制造业现状
1.1 真实的生产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与德国相当,可以说是个制造大国。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但两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是看生产效率的,即单位产品(或相同产品、产值) 所消耗的人工成本。美国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47. 8 倍,但是创造同样多的制造业增加值,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是中国的1. 3 倍,日本和中国比,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9. 9 和1. 2 ,这已是十年前的数据,现在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升了很多,换句话讲,我们的生产率在不断降低,大量的低素质劳动者供应市场掩盖了这一趋势。同时,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 %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或严重不足,大量的生产能力放空;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又严重缺乏,重要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也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
1.2 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 % ,60 %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 % ,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 8 % ,中国经济发展主要靠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支撑。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1.3 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最为显着的产业,但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业集中度合理的生产体制,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的状况十分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
1.4 低端产品生产扩张过度,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
企业长期盲目扩大产量,导致我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2 种主要工业品中87 %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品仍严重依赖进口。
1.5 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较低。
尽管近些年国家强调技术革新,但技术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 % ,而美国制造业在2000 年人均产值为86559 美元,是我国的1817 倍。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 % ,而发达国家是42 % ,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 倍。还有,我国产品的增值率为30 % ,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 % ,47 %和41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人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
1.6 缺乏管理技能和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我国许多公司仍然没有按照国际惯例改变其管理,导致企业竞争力大打折扣,而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导致制造业出现无序的价格竞争。同时,我国的企业非常缺乏全球营销经验,主要依靠国外分销商或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推销中国商品。
1.7 缺少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 年中国500 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 名中有57 家制造企业,33 家属于后50 位,24 家打进前50 名,仅3 家挤进了前10 名的行列,其中2 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从前10 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发展较快,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相差甚远,即使是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全球500 强的榜单上也仅在第81 位,营业收入换算后仅相当于同行埃克森美孚公司营业收入的2.1%;而中国一汽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仅为通用汽车的7.147 %。
1.8 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如果说科技创新能力弱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那么,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教育“两张皮”和教育、经济“两张皮”的体制弊端则是制约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
我国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以及教育与经济长期处在剥离状态,科技、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功能不强,科技、教育和经济运作各行其是,产、学、研难以互动,缺乏国家宏观协调机制,全社会有限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利用和科技力量的协调有序运作不到位。我国科技系统有自己独特的任务、目标、体制、组织机制和评价体系,因此与教育系统、产业界的联系不密切,与人才培养、知识转移、成果转化和整个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这个价值链是脱节的。一些科研单位封闭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导致其游离在制造企业之外,不能紧紧围绕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和需求开展科研,其成果也不容易进入市场。而与科技界、企业界缺乏亲和力的教育系统,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工程、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更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国家战略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出现较大偏差。科技创新不仅未对中国制造业起推动作用,反而起着阻碍作用,违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原理。
2.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实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2.1 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东西部并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制造业转移出现新的战略动向。
研发环节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当然,核心研发仍然留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其地区总部或分部从事的主要是本地化的研发。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环节的转移加快了其技术的转移,同时也加强了对其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相应地,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更多地采取了独资的形式,并购投资的增长也明显加快。尽管这一阶段外资对技术壁垒设限甚高,但溢出效应仍不可避免。内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东部地区在今后的外资引进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外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中国。此外,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外资企业在研发方面与国内企业、高校以及各种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西部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还无法承接外资的溢出效应。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的引进,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较高的技术水平。西部地区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同时,西部应发扬自身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营造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降低物流、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如果不这样做,东西部的差距还有不断加大的可能。
2.2 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制造业的重要地位首先,全社会要形成一种共识:尽管我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但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制造业在工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基础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国情,不能以知识经济发展代替工业经济发展,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而只能把发展工业经济与发展知识经济协调起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要从历史与现实、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全新视角,充分认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以及制造业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深度关联。还要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化阶段不可绕过,即使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载体仍是制造业,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也还是制造业。第三,要站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制造业存亡兴衰决定国家存亡兴衰”的观点。要不间断地对国内外制造技术实力进行比较研究,以知己知彼。要汲取英、美等国历史上曾轻视制造业导致经济大滑坡的惨痛教训,借鉴美、日、德、韩等工业化国家因十分重视制造业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成功经验。要认准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
2.3 建立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宏观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经济、教育与经济的三大接口,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国家及地方应自上而下成立技术创新协调机构,加强对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调控,使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要将科技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应在国家层面制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的计划,尽快出台我国的科学教育标准和技术教育标准,以更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次,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与经济改革吻合、协调、连贯的科技和教育政策,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再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机构,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教育与科技研发方面的结合,推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合作方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最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要率先架设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桥梁,直接面向工程实际、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并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管理问题紧密结
合起来。从而使工程教育能够尽快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需求。
2.4 积极培育大企业,提高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
制造业是规模效益十分显着的产业,目前我国制造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成本偏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公司大企业的形成途径或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通过资本积累,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大企业,但这种形成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国际竞争压力。二是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来实现。这是大企业形成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应该说这也是我国大企业今后形成的主要方式。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政策的制定及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上来,为建立市场兼并机制创造条件。
2.5 促使制造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其一,要从改革产权关系、产权结构着手推进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紧紧围绕产权这个经济体制的核心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使产权边界更明晰、产权运作及管理更规范,真正取得国企运行机制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性进展,确保企业成为一个有足够自由度和自主权的完全市场化的经济实体,使其能在全球化市场立足,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自己的生存及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企业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其二,要建立市场经济中的优胜劣汰及退出机制,包括企业破产等死亡制度。市场经济的吐故纳新主要表现在企业竞争的退出机制上,只有清除竞争后的垃圾,创新才不会受阻,才有利于企业研发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整个社会还必须有完善的风险转移机制,帮助那些勇于冒险创新的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其三,国家要引导企业从以传统的降低成本的竞争发展方式,向以市场、技术创新为主的竞争发展方式转变。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来实现系统效率和效益目标,实施企业再造与知识管理,把企业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管理创新为强大杠杆,撬动企业技术创新。其四,实行国企厂长、经理、CEO (首席执行官)选拔市场化,以与国企经营机制市场化保持合拍。一是要解除政府对企业直接的人事控制纽带,作为现代企业灵魂和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不能再是政府行政命令型的。二是要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制,以竞争性、市场化的选聘机制替代行政性、官员化的任免机制。三是要培育充分竞争、自由而有序流动的企业经营人才市场,保证国有企业可从市场上吸纳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并且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的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其五,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研发机制。一是国家应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中心,同时积极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要引导企业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技术发展思路,把自主开发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及改良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二是企业领导要提高对技术中心的认知程度,高度重视研发工作,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力量,采取多元筹资,加大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要提出中长期开发计划,拟定具体项目执行方案,使企业技术创新真正落到了实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主要靠国家投入的状况。三是寻求适合国情的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要构建鼓励科技人员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激励机制,如实行专利权人、职务发明人奖励制度;设立原始性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把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以此为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条件。
综合来看,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以期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未来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
三、中国医药企业的现状
近日从制药企业、医药协会、主管部门调研时了解到,目前国内频频出台的医药产业政策,有些不利于行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企业生存,亟待政策制定者根据科学发展观定位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国家战略安全角度和产业长远发展研究我国医药产业生存状况及发展策略,适当调整政策。
一、医药产业生存现状调查
以来,我国制药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对医药产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行业管理大大弱化。自1997年启动医药体制改革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连续出台了降低药品价格、推行药品招标采购、限制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做广告、药品强制GMP认证等政策,这些政策几乎涵盖了药品研发、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客观地说,这些政策有的推动了行业发展,制药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有些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出台的政策却把着力点完全放在了药品价格上,那么就难免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例如药品降价政策,国家针对看病贵问题,进行了17次药品大降价,但是,老百姓却感觉不到明显的效果,根本在于药品大降价难撼“看病贵”。医生受利益驱动,喜欢开贵药。海南海灵制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强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处方是政策性的放任自流造成的。因为政策规定,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上顺加15%作为自己的利润。因此,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想方设法用贵药、开大处方。这里面很有技巧性。张建强举例说,使用两支零售价10元的国产头孢曲松即可治好的病症,医生受利益的驱动,会开两支零售97元一支的进口“罗氏芬”,稍作变动,医院的利润就能够从1.5元上升到近15元。而这是政策允许范围内的操作。
山东正大福瑞达总裁凌沛学认为,目前,全国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8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还有12万家药品零售企业。这些企业的成本都不是政府支付的,都需要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再者,医院目前实行的是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17次药品降价,所涉品种多达万余,实际效果不明显,还与药品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替代药品分不开。“国家降这个药品的价格,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就马上停产这种药,再生产新药,结果还是高价药。”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朱幼棣指出,制药行业和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不联动,制药行业早已市场化,而医疗卫生机构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对医药行业整体状况研究不足,而出台了一些不合适的政策,医药企业发展到今天,行业的运营质量和创新能力令人担忧,很多企业面临着生存而不是发展问题。
据介绍,政府每年给医院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由于垄断药品市场80%的医院体制改革严重滞后,长期延续“以药补医”的经济政策,加上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和愈演愈烈的医生回扣,致使制药工业在正常的药品交易过程中失去话语权,医院平均回款天数超过180天,全国的医院无偿占有工业销售资金(2000亿)达半年之久,严重影响了制药工业的正常运转。据了解,去年,新华制药一家企业的应收款就达2亿元。
1995年,医药工业占GDP的比重是2%,2005年为4%,十年翻了一番,工业销售收入以平均15%的速度递增,达到3000亿元,但利润逐年下滑,目前国内4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中,近2/3面临着生存危机。医药生产利润率降到了5%,商业利润降到千分之五。国内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西方发达国家为15-25%),且有限的经费大都投入到“短平快”的仿制药上。2002年SFDA批准仿制药不到1500个,2003年就猛增到6000余个,2004年达上万个,直接造成行业内的低价竞争,加上发改委的17次降价的推波助澜,企业难以得到应有的投资回报,生存都成问题,根本无力再投入资金进行新药研发,行业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四、我国出口型企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汉斯教授在1995年曾经这样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商品出口领域的现实状况印证了汉斯教授这一预言。品牌现在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作用也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环境,竞争力业已成为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已完全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乃至全球竞争,所有中国企业都将面对国际企业竞争国内化、国内企业竞争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把我国企业推入品牌竞争力时代。
一、中国企业出口发展现状及其品牌竞争力比较分析
1.中国企业商品出口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企业所生产商品的出口额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下图显示了我国1978—2004年商品出口额的变化曲线。
出口额(亿美元)
2.中国企业商品出口现状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公布,200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1 5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出口5 934亿美元,增长35.4%,占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总规模185 818亿美元的6.5%。如此令人心动的阿拉伯数字在2005年再次增大,2005年上半年中国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2.7%,贸易顺差达到396.5亿美元,一举突破了2004年全年水平。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交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Made in CHINA”的标签随处可见。可见“中国制造”在大跃进式地挺进海外过程中,也风风火火地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贸易大国的显眼位置,由此也将自身塑造成制造业大国的生猛形象。
3.贸易繁华背后的危机:“制造大国”并不等于“制造强国”
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9月,有大约50多万家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产品,其中大部分在中国加工组装的产品是以满足国外订单的出口为主,因此不是中国本土企业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使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的“制造中心”,或者说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进出口基地。尽管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国际贸易额居世界第3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可是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而在世界名牌之林,中国的进步也缓慢得惊人:2005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的2005年度 “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仍无一上榜。由于没有名牌,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格局分工中处于第三级(美国垄断标准和规则、日本垄断技术、中国从事加工)。同样的材料消耗,最后生产出来的价值量,中国只有发达国家的1/4~1/6。由于没有名牌,一船服装才能换回人家一箱CPU,亿万条裤子只能换人家一架飞机的例子在报端上屡见不鲜。中国从钢铁、石化、汽车到纺织业、日用消费品等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品牌危机。难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如是说:“我们只知道中国的产品,却不认识中国的公司。”
可见,虽然我国出口额巨大,已经成为无可非议的制造业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出口商品自主品牌少之可怜,品牌竞争力和国外知名品牌差距甚远,是无可争议的品牌弱国,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也因此大打折扣。“中国制造”在经历磨难与拷问中走到了需要重新调焦和发力的关口。
二、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弱势分析
1.企业品牌观念认知滞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品牌观念传入中国较晚,大多数企业在较长时期实行产品经济模式,在企业经营中仍遵循传统的守旧观念——产品观念,在旧观念下,企业的重点是产品,采用组织管理的方法,企业目标是以增加产品量来获取利润。虽然不少企业目前已经有了品牌意识,但还很淡薄、认知相对滞后,不少企业把商标或某种产品就直接等同于品牌,有的甚至只有产品类别名称根本就没有品牌名称。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屡屡发生我国驰名品牌被外商抢注的事情。例如,“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康佳”在美国被抢注,“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等等。
2. 企业品牌经营规模较小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品牌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正在成长,出现联想、海尔、TCL、华为这样一些初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这对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把中国优秀品牌放在全球企业群里看,这些企业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以出炉不久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为例,我们的营业收入只占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5.4%,资产总量占世界500强资产总量的5.7%,利润只占世界500强利润的5.33%,品牌规模悬殊可见之大。我们具有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字号”现今境遇不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品牌经营规模小而没能形成产业化,而美国一部电影及衍生物形成的产业链价值就超过中国电影市场价值的总和。
3.企业管理模式发展滞后
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效优化的管理模式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而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发展滞后, 弱化了制度机制对品牌竞争力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 具体表现为: 管理思想传统、管理制度脱节、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职责不明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如将人的管理与物的管理混为一谈、个人意志高于制度意志、团队意识与集体决策意识淡薄、以及重私情轻规范与重制约轻沟通等现象在企业的管理实际中已司空见惯, 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管理的效能和品牌竞争力发展的制度基础。
4.企业研发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
从企业研发投入资金来源和执行机构来看,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研发活动投入和执行的主体,而我国则为政府主导型,中国的企业还没有担负起研发主力军的重担。2001年,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福特一个汽车公司当年研发经费的一半多。这表明我国企业部门研发活动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国际高端市场竞争中, 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国产品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
5.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水平发展滞后
企业信息化率高低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效率水准和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准则。先进企业很大程度上因信息化手段先进和信息化水平之高, 并使之成为品牌竞争力的优势基础之一, 而跨国品牌的竞争力基础尤其依赖于信息化的强大支持。如美国思科(CISCO)公司把管理和运营成功地迁移到了互联网上,其全部产品(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网络互联设备)建立了虚拟的订货系统,目前,思科在全球范围内80%的订单通过网络来处理。相比之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定位不明确,不少企业将之视为可有可无或仅仅是显示自己实力的东西;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使用计算机、使用网络就可带来高效率,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只是生搬硬套地把业务搬上计算机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6. 企业品牌文化竞争力弱
世界名牌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融合当地文化,引导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培育消费文化。然而我国众多企业对品牌的认识尚没有上升到文化层次,大多数企业在塑造品牌文化时常常忽视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企业本身的文化积淀,市场流行什么,文化就朝什么方向努力,很难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最终使自己的品牌形象不够专一,品牌文化不够深刻。反观外国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却把中国文化研究得相当透彻。如宝洁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将中华文化的内涵全面融入品牌的名称,创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飘柔”、“潘婷”、“海飞丝”等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名称,巧妙地借用我国的文化来为自己打开了市场。
7.中国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导致品牌竞争力的外生弱势
国际品牌的健康成长与它本国完善的市场法律环境、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以及有效的品牌管理政策是分不开的。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不论其市场环境还是国家政策环境都存在不利于品牌健康成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保护主义壁垒的存在,假冒伪劣、走私现象的严重化,以及国家保护品牌的各项政策未能发挥有效的保障作用等市场环境政策,都不利于中国企业品牌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品牌规模实力的壮大,削弱了品牌的信誉和市场影响力。第二,我国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未成体系,区域产业结构粗放、集中度低, 未能形成区域内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缺乏产业品牌,行业整体形象差。例如,德国品牌是世界精密制造产业的代表,美国品牌是世界高科技产业集中代表等。而“中国制造”在国际商品市场中等同于廉价、低质的观念还根深蒂固。
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保护期尾声的临近,所有中国企业都必须面对国际化的竞争格局,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全面竞争格局。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中国企业必须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个差距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逐步使缩小差距的步伐加快:
1. 塑造企业正确的品牌观念,加强品牌的保护意识
塑造企业正确的品牌观念是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改变以产品为重点的旧观念,建立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品牌新观念,使企业采用市场经营的方法,以满足用户需要来获取利润作为企业目标,进而确立正确的经营思想。第二,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和保护组织,使品牌从形象塑造到品牌文化的传播再到品牌的保护都在一个专业规范的流程下进行,加强品牌在境外的注册工作,使名牌产品获得法律的保护,对于自己的民族品牌,特别是市场知名度高、前景好的名牌决不能在与外商的合资过程中轻易放弃。第三,要多学习、借鉴国外著名企业的品牌观念经营模式,善于借助专业机构对市场的灵敏和经验来架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2.组建企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
市场占有率是衡量品牌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指标,品牌竞争力和企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联动效应。品牌需要规模,只有规模较大的企业,才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实力从事技术的引进、开发与创新,进行大规模广告宣传,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以及从事企业国际化经营,从而保持持久的品牌竞争力。没有规模,品牌就不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就不能将产品的“优”转化为市场的“势”。企业规模的扩大,应以资本作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为龙头进行产业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依靠政府行政手段而必须通过市场来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迅速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效应,增加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时的筹码。
3.加速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运用学习型组织理念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现代管理模式的推进,建立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运行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获得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 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主义的管理理念,这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第二,通过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实现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的转变。减少管理层次,降低了协调和管理成本,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增强企业的适应性,保证政策的统一性。第三,必须尽快建立起职业经理人市场,实现企业管理层招聘制,并且通过企业内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使管理层在企业的市场和社会行为中发挥正确的作用。这也从根本上打破企业内部人控制局面,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使权力控制型企业管理模式让位给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
4.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提升品牌技术竞争力
品牌的生命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上,而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的重要前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更新速度更加迅速,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是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应建立促进技术进步的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并保持其独立性,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第二,企业的技术开发并不仅仅是纯技术问题,企业必须把技术开发建立在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发明、革新、合作以及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第三,加强企业与相关高校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同时加强企业自身科技研发力量的建设与壮大。第四,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企业应把招聘、引进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必须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留得住核心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5.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发展有中国企业特色的电子商务
由于自身发展和所处环境的约束,中国企业面临的电子商务环境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别,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来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以大企业为发展和应用电子商务的先锋。先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通过互联网将企业的上家(供应商)和下家(销售商)联为一体,建立网上采购系统。第三,对于企业规模受到限制的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中介网站(如目前国内著名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电子商务的切入点,逐步实现网上交易。第四,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运行以及人才培训机制,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提高信息化水平与效率, 进而跟进全球网络信息化体系, 使之与国际同步。
6.营造深厚的、开放性的品牌文化是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
提高品牌文化内涵,让品牌走向国际,最关键的是要营造深厚、开放性的品牌文化,使自己的品牌个性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品牌设计上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名牌,做到简洁醒目,易识记、易传诵,使品牌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如McDonald、Microsoft、IBM等都是非常简洁明亮的品牌。第二,把品牌中融入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放在世界文化中去培育,用自己的品牌文化去培养他国的消费观念,为企业品牌打入国外市场奠定文化基础。第三,在品牌策划上,应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的价值理念、形象和广告策划,在广告中注入更多的当地文化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地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忠诚。第四,加强品牌资产的维护和充实,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质量、服务、人员等方面超越顾客的预期,提供切合顾客潜在心理期望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7.与国际接轨,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改善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造就企业品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为对知名品牌的形成也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政府在提高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其指导和推动作用:第一,政府要培育和扶持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加深对WTO规则的认识和有效运用,指导企业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规则所带来的契机,为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第二,政府应完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对恶意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封闭行为做到严惩不贷。同时通过国家品牌战略保护性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发挥政府与民间机构的协作,对假冒伪劣商品、走私倾销商品和侵权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第三,由政府主导国家品牌计划,在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纳入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体系,重点扶持几个优势产业、优势地区,才能较快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实现我国产业集群的重点突破。第四,建立国家品牌推广机制,设立国家品牌推广基金,扶持几个重点产业品牌、区域品牌、集群品牌,对那些在国际上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重奖以及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优惠。第五,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应加强对中国品牌的推动与协调,强化中国品牌的促进措施与手段。同时,对从事海外市场开发的企业行为,做出统一规范和要求,保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在积极的、制度化的产业轨道上运行,加快实现中国的“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并最终跻身于世界名牌之林。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企业生存现状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