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视觉传达设计论文
- 中文名 :视觉传达设计
- 外文名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 传播媒介 :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
- 主要要素 :文字、插图以及标志
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鉴赏)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视觉传达设计详细资料大全
艺术设计(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传播、教育、说服观众的影像伴随以文字会具有更大的影响。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的,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所谓“视觉符号”,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物、各类设计产品、城市建筑以及各种科学、文字,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们都属于视觉符号。 所谓“传达”,是指信息传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可以是个体内的传达,也可能是个体之间的传达,如所有的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体内的信息传达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这四个程式。
例1:外观设计:建筑,工业产品。
例2:宣传:机构形象的推广,商业广告等。
在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一词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大学专业划分里,这也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而广于图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并且与工业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和IT工作者有区别。
基本介绍
专业由来
很多人认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就是“平面设计”、“图形设计”,这样的认识有局限性。虽然视觉传达设计最早起源于“平面设计”或称“印刷美术设计”,但随着现代设计的范围逐步扩大,数位技术已经渗透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手段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也越来越深。 2012年以前艺术类专业目录中并没有视觉传达设计这个名字,人们看到更多的是艺术设计。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2012年新版专业目录将部分专业进行了调整, 艺术设计专业被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在国外兴起较早,国内一些院校也是很早就设立了这个专业。从名字上来看,这个专业名称更加科学、严谨,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专业内涵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依据特定的设计目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并通过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创作,是将可视化信息传达给客群并对客群产生影响的过程。 简单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它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视觉传达一般归纳为:“谁”、“把什么”、“向谁传达”、“效果、影响如何”四个程式。在我们的生活中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如电视、电影、建筑物、造型艺术、各类设计产品,以及各种图示、舞台、文字设计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何洁认为,20世纪以来,数位化媒体的出现使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静态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的需求。视觉设计也渐渐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走向愈来愈广阔的领域。网路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人们企盼视觉传达设计在新精神、新艺术、新工具、新空间、新媒体空前发展的情形下,能够展现出神奇的风貌,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核心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设计基础、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编排设计等。各校的课程设定根据培养方向和教学特点有所不同。 例如,浙江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主要分为三大块: 一、视觉要素基础训练课程。如图形语言、色彩语言、创意形态学; 二、平面设计类课程。如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与版式编排设计等; 三、多媒体、综合设计类课程。如互动设计、影像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等。 着重培养学生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的敏锐感知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运用视觉元素进行平面设计综合表达能力,突出对多媒体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套用,强调技术和视觉设计的交叉融通。设计画分
顾名思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设计师是信息的传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基本概念。 所以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就是文字、插图以及标志,这三个,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这也就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这三个要素,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这些要素传递给每一个接受到这个信息的接受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关于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很多,像电视上的各种广告、马路边上的指示牌等等,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但在设计学中,还是对视觉传达设计作出了一个划分,主要有: 视觉传达书籍设计 1、字型设计,像如今流行的把一些个性签名弄得很漂亮,这个就属于是字型设计的范围; 2、展示设计,像展览会上每个物品的摆设以及位置等等; 3、包装设计,几乎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看到的,新买回来的没拆封的物品外面那一层包装就是包装设计; 4、标志设计,就是每个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LOGO,对这个LOGO的设计就是一种标志设计;还有就是编排设计以及插图设计。 5、招贴设计,也称海报设计,被张贴于公共环境中,通过图形、文字和色彩的创意表现提升视觉传达的效力,主要包含:商业类招贴、公益类招贴、文化类招贴等,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形式之一。发展历史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Graphic Design,又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扩展与延伸。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路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视觉传达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然而发展速度却很快。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中国营造了巨大的经济市场,同时也给设计艺术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各艺术院校纷纷在原有设计学科基础之上增加新专业,以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业艺术院校也纷纷设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大量扩招学生。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的需要,我们要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硬体和软体建设等,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主要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体现著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套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其内容包括:印刷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影像设计、视觉环境设计(即公共生活空间的标志及公共环境的色彩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多是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又称装潢设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概念名称,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就现阶段的设计状况分析,其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一般专业人士习惯称之为“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两者所包含的设计范畴在现阶段并无大的差异,“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在概念范畴上的区分与统一,并不存在着矛盾与对立。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店内外环境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由于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它起著沟通企业——商品——消费者桥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域
(1)字型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2)标志设计 (3)插图设计 (4)编排设计 (5)广告设计 (6)包装设计 (7)展示设计 以上就是视觉传达的主要领域涵义
标志设计
人们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并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分为政治性、公益性、文化性、商业性。包装设计
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著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 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字型设计
为达到有效传达企业特定信息的目的,对文字的笔画、结构、造型、色彩以及编排等方面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使其形成鲜明的个性,使人易认易记。图像设计
以特定的图形象征或代表某一国家、机构、团体、企业或产品的符号。简明、直观、易识别。书籍设计
对书籍的封面及排版等进行艺术化的设计,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加深对其思想性、文化性和知识性的认识。广告设计
各种手工或电脑的绘画手段或影像技术,以及利用复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图像设计,构思巧妙,表现独特。形象识别
指运用视觉设计手段,通过标志的造型和特定的色彩等表现手法,使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观念、管理特色、产品包装风格、行销准则与策略形成一种整体形象。专业术语
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的印刷美术设计(Graphic Design,又译为“平面设计”、“图形设计”等)的扩展与延伸。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路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设计表现的内容已无法涵盖一些新的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生。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基本要素
视觉传达设计的要素归纳为:文字、图形、色彩三个基本要素。文字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图画形式,是记录语言信息的视觉符号。文字演变
象形文字:利用绘画表现思想、记录事实;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形式上都有抽象的含义,并且是依照一定的构成法则组成; 传统的字型:往往有衬线,并可以从中看到镌刻字型所运用的工具的痕迹; 过渡性的字型:大多数虽然也有衬线,但是字型中的粗细反差已经不明显; 现代的字型:更加趋向清晰简洁,衬线已经完全被去除,线条没有粗细之分; 今后的数码文字:将更加灵活、自由,使所有的文字尝试都成为可能。文字设计
从视觉角度上讲,任何形式的文字都具有图形含义。文字设计不仅仅是字型造型的设计,还是以文字的内容为依据进行艺术处理,使之表现出丰富的艺术内容和情感气质。文字设计主要内容:研究字型的合理结构、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字的编排。文字设计分类:平面文字设计、立体文字设计、动态文字设计。编排
“自然界的一般形式便是规律”,“这种规律也是艺术形式美的依据”。 ——恩格斯 人们将自然之美的形式特征归纳为形式美法则,其中就包括了变化统一、对称呼应、条例反复、节奏韵律、对比调和等;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是对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构成要素进行组织之后,使其达到的“最必然和最终极的一种形态”。 1、编排的概念 编排——以传达的主体思想为依据,将各种视觉要素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组织,使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平衡协调。 视觉传达设计各构成要素的编排,是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编排自始至终要抓住人们的视线,以“瞬时注目”为目的,比例恰当、主次分明,使视觉焦点处于最佳的视域,使观者能在瞬间感受主体形象的视觉穿透力。 2、人的视觉流程 “视觉流程”——人在观察或者阅读的时候,视线有一种自然的流动习惯。 一般来说,都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左上到右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人的视觉注意力会逐渐减弱。人的最佳视域——一般在画面的左上部和中上部,而画面上部占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一处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理想的视觉流程符合人的认识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自然、合理,在编排设计中,也要依据人的这一视觉生理特点,使传达要素尽量按照人的视觉流程流动,并且可以利用各视觉元素之间产生的节奏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3、编排设计的形式与方法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编排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二维空间上面,空间视觉元素的编排和动态视觉元素的编排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1)平面编排设计 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的版式设计以及一些广告、展板的编排主要元素:文字、图形、色彩。 (2)空间编排设计 空间编排设计——在三维空间里对视觉元素进行排列、组织包括:展示设计、指示系统设计等。 (3)动态编排设计 动态编排设计——多媒体动画的编排,将静态的图形或文字进行编排设计,使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或改变自身的运动,由此产生了新的运动特征。相关书籍
《视觉传达设计》 《美国视觉传达完全教程》自考科目
专业课程
素描技法、色彩画、构成艺术(平面、色彩、立体) 字型设计、插图艺术设计、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包装装潢设计、印刷工艺、平面广告设计、POP与MD广告设计、标志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等艺术概论、现代设计史、展示设计、系列书籍装帧设计、系列招帖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概论、版面设计、广告创意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文案与脚本、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培养目标
培养视觉传播设计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能在装潢包装设计企业,专业广告设计工作室,大型广告策划设计企业,广告策划设计企业,企事业单位企划部门从事平面视觉传播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视觉传达专业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赵燕.视觉传达设计概论纲要[J];包装世界,1996年01期
[2] 杨屏.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向[J].西北美术,1999年04期
[3] 陈湘.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起源和发展[J].财贸研究,2000年06期
[4] 何洁.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散论[J].装饰,1998年01期
[5] 鬲波飞.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学报,2002年
[6] 华佳.视觉传达设计与视觉思维[D].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
[7] 孙超英.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N].中华读书报,2002年
【参考文献】
[1] 潜铁宇 熊兴福 《视觉传达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杨伟 《关于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3] 李金辉 《简述多媒体中的视觉传达》 理论观察2008年第5期
[4] 葛中 《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 考试周刊2007年第23期
[5] 余义虎 《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参考文献】
[1]刘丹.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 (02)
[2]杨西惠.网页设计的视觉要素与编排创意[J].装饰,2005 (04)
【参考文献】
[1]《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何晓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8
[2]《视觉传达设计实践》.靳埭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2
[3]《视觉传达色彩设计》.崔唯;周钧.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2
[4]靳埭强·身度心道——中国文化为本的设计·绘画·教育[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5)
[参考文献]:
[1] 设计[EB/OL].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17.htm?fr=ala0_1 2010.4.11
[2] 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2. 第54-55页
[3] 霍思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09. 第388页-389页
[4] 朱彧. 设计艺术概论[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03. 第3-4页、第158页
[5] 视觉传达设计[EB/OL].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86896.htm?fr=ala0_1 2010.4.30.
[6] 李砚祖. 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 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01. 第2-3页
[7] 曾宪楷. 视觉传达设计[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07. 第1-2页
[8] 吴鑫. 设计教育当随时代——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的课程改革[D]. 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9] 冯玉雪. 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J]. 美与时代, 2003(09). 第51-52页
[10]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C/OL].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1/09/content_4030855.htm 2006.01.09
[11] 黄梅荣. 艺术设计教学创新——数码媒体的重要性[J]. 装饰, 2004(12). 第88-89页
[12] 贾凤兰. 文化创意产业的由来与发展[J]. 求是,2009 (24). 第53页
[13] 张幼云. 美术教育大视野——中外高等美术教育比较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第4页、第46页、第150-153页
[14] 国内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EB/OL]. 金羊网. http://www.ycwb.com/misc/2006-08/10/content_1182406.htm 2006.08.10
[15] 杨德广 王勤. 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 教学研究(河北) ,2000年第23卷第四期 第292页
[16] 张小鹭. 现代美术教育学[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6. 第2页、第175页
[17] 吕村. 艺术设计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回顾与现状[J]. 中州大学学报, 2009(02). 第79页
[18] 陈晓英. 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索[J]. 电影评介, 2008(22). 第85页
[19] 张梦.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考察[J]. 艺术教育, 2009(05). 第14页
[20] 彭亮. 台湾高等设计教育特色及对大陆设计教育的启示[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3(12) 第68-71页
[21] 曹田泉. 设计艺术概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09. 第17页
[22] 翁丽芬. 中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23] 汪晓春.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和规划学校的设计教学[J/OL]. 中国设计在线网站. http://www.dolcn.com/data/cns_1/article_31/essay_312/egen_3129/2006-12/1165814856.html 2006.12
[24] 赵倩. 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精神——论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育中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D]. 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25] 林采霖. 设计院校与设计业界建立双向多元化合作之研究[J]. 装饰, 2005 (03). 第77页
三、视觉传达设计需要绘画吗?
需要的,需要有审美意识和一定的手绘功底,绘画需要因为你有时会接触到绘画需求。当然一般的广告店的素材可以找站酷,特殊就得自己画。
视觉传达的学生进入美术学院,首先就是一年的基础课:学习素描,色彩(水粉)速写三科。然后学习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同时也会学习软件的操作。
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体现着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其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的出现和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
扩展资料:
做好视觉传达的三点:
1、思想,创意:一个优秀的视觉传达作品,首先是立意高,有想法,新颖有趣,能打动人的心。
2、鉴赏力:你应该有区分美丑,雅俗的能力,那就是,你虽然不会画,但是你一定要懂的鉴赏美术作品。
3、技术:包括绘画技术和电脑操作技术。这关系到你能不能做出作品来,关系到做出来的作品形式美不美,能不能打动人的眼睛。如果你只拥有1.2两项能力,却没有技术的话,那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视觉传达设计
四、视觉传达设计论文
1. 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
鬲波飞 文献来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S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两者的表现形式和目的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把传统平面设计中美的形式规律同现代的网页设计的具体问题相结合起来 ,运用一些平面设计中美的基本形式到网页中去 ,增 ...
被引用次数: 1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何洁 文献来自: 装饰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处于变革核心位置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寻找着自身的最佳展现方式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新一轮的蜕变。视觉传达设计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随着媒体语汇的极大丰富,设计师们在视觉图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 ...
被引用次数: 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符号与语言
朱永明 文献来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4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中,虽然图形的“语言”问题已经获得了高度重视,但关注点仍过于局限在形式语言和孤立的符号语义上,还鲜有人把它作为具有语法结构和修辞能力的符号语言系统来思考。而图形恰恰具有这样的语言特性,具备强大的 ...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符号与语言@朱永明$苏州科技学院美术系!江苏苏州215000图形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网页设计中平面视觉传达分析
聂森 文献来自: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网页设计的审美需求是对平 面视觉传达设计美学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两者的表 现形式和目的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把传统平面设计 中美的形式规律同现代的网页设计的具体问题相结 合起来,运用一些平面设计中美的基本形式到网页 中去,增加网页设i卜的美感和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家具的视觉传达设计
穆亚平 文献来自: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0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要把不同的信息源 ,通过各种正确合理的设计 ,直观地传达给人们。这种关于视知觉人体工效学的设计系统及应用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1 视知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特征作为一个设计师 ,首先要了解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地图情感信息视觉传达设计
马晨燕,费立凡 文献来自: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和要素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的语义与人交流科学信息的行为。它既把繁杂、纷乱、难懂的信息浓缩成简单、易懂、易识别的符号,使受众人群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功能性信息,同时又使设计作品本身富含艺术 ... 视觉传达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3 鲁道夫·呵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模糊性
余雁 文献来自: 装饰 2003年 第07期 CAJ下载 PDF下载
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模糊,是视觉语义传达上的模糊,是审美经验中与视觉语义有关的一种知觉的体验。当然这里所说的体验上的模糊,并非是指含混不清,一片茫然,一团漆黑。而是“各种意义之间相互共鸣和生发、相互抵消和补充,合成 ...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报纸版面的视觉传达设计
张雪松 文献来自: 当代传播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给周围的关系者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这是一种充分融合企业精神文化、经营理念的科学的经营技法和宣传技术手段。许多企业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就 ...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视觉语义传达
孙延 文献来自: 中国博物馆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借助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及设计传达手段,以富有前瞻性、引导性的操作,组织展示环境、展示空间、展示道具和展示照明,形象化地、艺术化地展示历史实物及文献资料,揭示消费者关心的历史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更多地体现对消 ...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以上就是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学类吗(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设计学类吗知乎)
视觉传达设计事业单位招聘(视觉传达设计事业单位招聘都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