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百事可乐的介绍
百事可乐的个性(百事可乐的个性签名)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百事可乐的个性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百事可了上的口号是什么?嘿嘿!
百事可乐多年来与年轻一代关系紧密,百事的口号:“新一代的选择”,新一代的精神代表了百事独特、创新、积极人生的品牌个性,多年来,新一代精神成为彼此情感的桥梁。独特的、带领潮流的百事可乐,鼓励新一代人对自己、对生命有更多的要求。从生命中获得最多,正是百事的全球理念。 “渴望无限”将成为百事可乐的全新口号,正是今日新一代理想的写照。“渴望无限”是人生态度,是百事与全球新一代的共同目标。
二、百事可乐的介绍
百事可乐(Pepsi-Cola)最初于18世纪90年代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一位名为 Caleb Bradham 的药剂师所造,以碳酸水、糖、香草、生油、胃蛋白酶(pepsin)及可乐果制成。该药物最初是用于治理胃部疾病,后来被命名为“Pepsi”,并于1903年6月16日将之注册为商标。 后来逐渐发展为美国百事公司推出的一种碳酸饮料,也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
三、百事可乐的品牌定位
当你发现喜欢的可乐、流行的服饰与运动类鞋袜都是一个品牌时,会微微感到惊讶吗?
在成功涉足饮料、餐饮、食品之后,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巨头百事再度将目光锁定在年轻人身上,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代表年轻人流行文化的国际时尚运动服饰。百事可乐并不满足于与可口可乐的王者之争,积极寻找着区域性品牌延伸方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渴望”。
2004年,全球各种体育盛事轮番上演,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和金钱,竞技运动和娱乐运动项目一起在中国受到热烈追捧,运动消费越来越普及,还有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针对全国掀起的体育热潮与中国运动产业爆发的市场机遇,百事以全方面位接触消费者的原则进行业务多元化,将品牌延伸战略的触角伸向了时尚运动产业。
中国体育运动热潮的兴起早就吸引了市场嗅觉敏锐的百事。1998年百事雄心勃勃地进入中国的运动鞋类市场,强势推出了百事流行鞋。2003年末,百事将百事服装引入全新运动终端,并与百事流行鞋重新整合,定位为国际时尚运动品牌。2007年初百事可乐牛仔服饰系列中国市场全面启动。据媒体报道,百事已再次策划进行品牌延伸,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包括百事休闲及百事童装等在内的子品牌,目标是成为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年轻时尚服饰品牌,进一步完成百事的中国品牌战略。品牌的价值提升一直是百事公司在《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节节上升的关键因素。
可乐之争,后来居上
百年之战,风流无限。
1939年,可口可乐已是美国软饮料市场的霸主,此时百事可乐还属无名小卒之列。针对可口可乐瓶的容量小,其容量刚够一次饮用的弱点,百事公司以“大瓶子,满足大渴望”为策略,更改包装低价攻击,推出一种5美分12盎司的百事可乐,辅以“一样代价,双重享受”的广告,向可口可乐进行了挑战,从而拉开了美国饮料工业价格战的序幕。
1963年,百事通过绝妙的广告策划与市场推广,突破可乐市场的定位局限,打出了“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的广告语,将精力放在尚未形成固定口味偏好的青年一代,从而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找到了突破口。百事可乐敏锐地捕捉到了二战后出生的美国青年的心理,鲜明地倡导“新鲜、刺激、独树一帜”,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同时,百事加大广告费用支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比利·克里斯特尔等明星做广告,作为百事的品牌代言人。百事的一系列广告突出了青春、活力、时尚等特征,使得百事品牌人格化和形象化,其品牌价值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自此,百事可乐开始风靡全球,销售量扶摇直上,直追可口可乐。
1978年6月12日,《商业周刊》的封面醒目地印着“百事可乐荣膺冠军”。尼尔森关于百货店里饮料销售情况的每月调查报告也表明:百事可乐第一次夺走了可口可乐的领先地位。2005年9月12日,百事可乐股价第一次超越百事可乐。
据统计,近5年来百事可乐在全球可乐市场的销售份额逐年增长,已超出了其老牌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在中国,百事正以其青春、时尚、激情的品牌形象和准确定位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成为年轻一代流行文化的代言人。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
消费者选择了一个品牌,不仅是选择了这种品牌的产品,而且还选择了这个品牌所倡导和代表的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做品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文化灌输进产品和服务,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不只是技术而是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品牌的个性和内涵。
百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多年来百事以“音乐无限 运动无限 精彩无限”为核心,不断地用具体的执行来演绎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无论是和天王巨星麦克尔·杰克逊、瑞奇·马丁、亚洲小天王周杰伦的合作,还是启用贝克汉姆、皇马群星、姚明等体育明星为品牌代言人,百事一直都在用行动和事实展现什么是“新一代的选择”。在中国,通过“爱拼才会赢”的主题,启用流行乐坛最耀眼的明星代言品牌,配合紧密的促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百事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强化了百事的品牌张力与塑造力。(globrand.com)1998年百事把企业精神由“新一代的选择”变更为“渴望无限” (Ask of More),以“渴望无限 精彩足球”、“音乐无限 渴望无限”为主题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这些活动以“渴望无限”为依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一举成为中国市场上最能代表年轻人流行文化的王者品牌。 “ASK FOR MORE”(渴望无限)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口头语。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百事可乐再创辉煌,誓将年轻演绎到底。
品牌延伸,赢家通吃
“长期以来,百事像一位长跑选手,时刻等待着领先的机会。”
当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得到消费者认可并在消费者心中产生正面丰富的品牌联想时,企业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延伸是很容易成功的。这个时候,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品牌资产都有一定的积累,容易使消费者“爱屋及乌”,将已成功的品牌的属性注入新产品,使之凭借该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等,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为产品占领市场赢得时间,同时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新品宣传营销费用。
品牌延伸的标准是其产品的关联性和品牌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性。百事作为世界顶级品牌,一直渴望将其品牌效应作为巨大的财富附加值在多重领域中得到提升和体现。经过多年来的品牌建设和传播,百事时尚、激情、动感的形象早已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对于接受力极强又追求新鲜渴望展现自己的年轻人来说,极易将对百事可乐的情感与认同延伸到运动鞋,服饰、牛仔,这似乎是顺理成章毫不费力的事情。百事运动作为百事的子品牌,秉承与母品牌一致的品牌文化,倡导年轻人为实现内心渴望要勇于挑战,积极突破,在休闲、运动两个产品领域中,坚持以“酷及前卫”为风格的时尚定位,同时非常重视产品功能的开发,拥有独特的国际运动品牌产品价值。 “突破渴望”是百事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是百事品牌独具的魅力。由于并没有与品牌的核心价值产生冲突,并不会弱化品牌的影响力,产生品牌稀释的结果。这样的品牌延伸,对百事一直致力于建立代表年轻人流行文化的目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从定位于年轻人的差异化市场开始,百事一直通过音乐、运动这两个主题塑造品牌形象,并形象化人格化地突出和表现这一定位,使之成为每天出现在年轻人生活中的产品和标志。凭借百事一直倡导的勇于挑战的奋斗精神,以及百事的深具影响力的品牌资源、卓越的产品管理理念和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百事将借势创造另一个赢家通吃的经典传奇,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什么关系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竞争关系。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相互竞争100年,并且尊重游戏规则,懂得向对方学习的两个公司。 可口可乐创建于1919年,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要晚7年,甚至百事可乐的名字都是向可口可乐学的。
双方的可乐配方并不相同,也不是同一家公司。 扩展资料: 自从2004年开始,百事可乐的营收总额和增长率就超越了可口可乐。
2004年百事可乐销售额达到292.6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可口可乐销售收入为219.6亿美元,增长4.4%。但可口可乐的净利润率一直高于百事可乐。
2016年,可口可乐销售额达到418.63亿美元,财年净利润达65.28亿美元;百事可乐销售额627.99亿美元,财年净利润亿63.29为美元。 百事可乐销售额高于可口可乐,但净利润却低于可口可乐,为什么? 究其原因,源于两者的经营模式差异。
可口可乐一直是横向发展,专注饮料事业,虽然也有娱乐业等其它行业的投资,但仅仅是投资,并未影响公司的主业。 百事可乐公司是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百事可乐先后收购必胜客、肯德基、塔可钟等餐饮集团,成为一家食品与饮料公司。1997年,为了更好的发挥产品结构优势,百事可乐将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分离,组成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百胜集团。
但接着百事公司又收购了世界著名的桂格公司,多元化发展休闲食品与饮料业务。 虽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时时为战,但伴随它们的却也是壮大。
如百事可乐前首席执行官罗杰.恩瑞克所说: “两者的战争必须被看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没有可口可乐的话,百事可乐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富有创意、行动灵活的竞争者。
可口可乐越成功,我们就必须更为敏锐。而在战壕的对面,我相信可口可乐的人会说,对于可口可乐公司今日的成功,谁的贡献都没有百事可乐多。”
当然从2014年开始,受消费观念的提升,可乐这种饮料销量开始下滑,影响了双方收入。所以,甭论输赢,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不同点,越多越好!
最明显的就是甜度不同 百事可乐最初是药剂师发明的一种药物,后来才添加了其他的成分变成饮料,可口的配方至今无人知晓.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锁在亚特兰大总部的保险柜中,全世界也只有七个人知道保险柜的密码。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从表面看来没什么太大差异,但当你仔细品尝时会发现他们真的有不同之处,可口可乐的含糖量要比百事高一点,甜而不腻,而百事的有点微苦,感觉有点像加糖的二氧化碳咖啡,可口可乐一般都会比百事贵一、二角钱。刚一打开的气百事可乐大于可口可乐,喝起来要爽一些,但是百事可乐的存放时间不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有半天的时间喝起来就像好长时间似的像糖水一样,而可口可乐则不会,相对时间会长很多。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区别,
稍作留心,我们便会发现同类别的成功品牌往往都有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存在着,他们彼此间在战略战术上无不针锋相对,在品牌博弈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之所以没有使用“竞争者”一词,因为它有碍正确理解博弈双方的相互作用。竞争使我们想到的是双方或多方激烈竞争的情形,例如:我们可以说在一个产品类别的任何一个品牌都是这个行业领导品牌的竞争者,但它却不是领导品牌的博弈者.博弈者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真正的博弈双方清楚地明白彼此间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这就是品牌博弈所追求的均衡状态--竞合。
这样的例子在许多行业都可以信手拈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便是典型的例子,它们在品牌的博弈中双方共同成长、不断完善,把一些跟进者远远地甩在后面,就其品牌博弈双方的特质及博弈过程,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同质与差异的结合 品牌博弈的过程并不是一味追求雷同和寻找绝对的差异,而是要在同质与差异之间寻找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使对弈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灵层面有所区分。
品牌的产品基本层面若属雷同无可厚非,但品牌感召力必须要有所区分,这样品牌的个性才能够凸显出来,从而影响消费者面对不同品牌时的购买决策。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为例,从产品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的每一个产品线都是针锋相对,从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到芬达对美年达,无论从产品的口味、包装风格都十分类似,虽然可口可乐一再向消费者强调1%神秘配方,但真正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潜移默化地让消费者区分这两个品牌的是,彼此间在消费者定义和品牌定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顺序上讲,是先有品牌定义,再完善品牌核心价值(品牌个性、品牌主张)及诉求,从而顺势有了该品牌的消费者定义。品牌定义是一个设计的过程,而消费者定义是设计的结果,这样的因果关系,造就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品牌定义和消费者定义上有所区别。
接下来,我们从这两个品牌的基本诉求层面,诠释他们的差异。可口可乐一贯坚持的基础诉求是“可口如一”,而百事可乐则用“渴望无限”。
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在表达内涵上各不相同。先说“可口如一”,透过这四个字,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经典和永恒”的品牌调性,而“渴望无限”则代表一种“超年轻”的心理状态,表达的是“ *** 和期盼”的品牌主张,这两种不同的品牌内涵诉说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无形中便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再看形象代言人的选择,喜欢张柏芝和F4的人,相信在年龄上至少相差5岁,这一切无不证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品牌定义和消费者定义上有所差异。跟随者更要凸现强势 谈到品牌之间的竞争形式,大多聚焦到产品和价格两个基本面,但在“两乐”之间的品牌博弈,无形中是淡化这两个基本面的,他们争夺的是通过品牌诉求的不同,带来消费者心理感受的差异和消费者主体群落的差别,其真正影响的是消费者心灵层面的东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可口可乐是领导者,百事可乐是跟随者。作为百事可乐而言,跟随者总要付出的多一些,百事可乐知道可口可乐的直销加深度分销的模式就是自己要沿袭和依照的模式,所以业内经常有耳闻百事可乐不惜双倍的价钱去争一个现调点或是C/D店,百事可乐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基础的工作做的比可口可乐更出色,才不会落后。
有人问起百事可乐成功秘诀,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找到了一个优秀对手,这就是可口可乐!以可口可乐为镜,百事可乐成长迅速,他们的策略是:“永远比可口可乐在容量上多一点,永远陈列在可口可乐的旁边并努力比它多一些陈列空间,永远比可口可乐低5分钱……” 相互超越与渗透的过程 当我们看到麦当劳的时候,勿庸置疑,150m范围内一定会有一家相同规模的肯德基,这已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形成一个深深的烙印。分析这一对在中国旗鼓相当的西式快餐品牌,他们的对弈过程又是一种相互超越、相互渗透的过程。
快餐与饮料不同,相对而言,品牌和消费者定义的较量弱于产品与价格层面的博弈。喜欢西式快餐的人都知道,麦当劳的汉堡、薯条和肯德基的炸鸡腿是各自的特色,最早问起他们两者的区别,消费者会说肯德基是以鸡原料为主的西式快餐,而麦当劳则是做汉堡的。
消费者是通过产品面的差异来区别这两个品牌,但随着彼此博弈的加剧,双方很快发现产品面的差距无形中区格了彼此间的消费市场,换言之,不同消费市场之间的对垒不应该是真正的博弈。于是,麦当劳与肯德基开始相互渗透,不断弥补产品层面的差异与不足,到今天再看这两个西式快餐品牌时,他们在产品层面的差距越来越小,基本的消费群也归为一类。
于是今天他们之间的较量层面便聚焦到价格战、促销战和服务战等方面。 区分麦当劳与肯德基另一个差异点,便是所使用的附加产品各有不同,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专用在双方的博弈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相信有很多消费者因为亲睐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而选择相对应的快餐品牌,这一点也成为他们差异化诉求的一个有力的原点。
依照以上的实例,可以总结出品牌博弈基础是建立在博弈双方的基本共。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有啥区别
有细微的区别。一般人喝不出来。百事可乐糖度高一点,甜一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
几十年前在美国,当着广大电视观众的面,有人做过实验,把百事可乐分装在几个杯子中,说其中有百事和可乐,结果自称高手的人也猜错了,其实口感上两者没什么差别。
如果你长期只喝其中一种,习惯了这种味道后, 会排斥另一种,觉得另一种不好喝。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当你习惯了,再去喝国产可乐如非常可乐,你会说那不是正宗的可乐。就是这个道理。
1、历史:可口要比百事起源的早。
2、工艺:两者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了100多年,工艺完全一样。
3、味道:有点不一样,大致也差不多,百事比较甜一点。
4、成分比较和适宜人群:可口可乐的含糖量比较低,可口的磷酸含量比百事低点,感觉微甜,适合中老年人,百事可乐的含糖量高,磷酸含量比可口的多一点,口感上感觉稍微“硬”一点,适合青少年~自己看着喝。
5、市场:在欧洲,南美,北美可口市场强多些,像我们这边的人都比较喜欢喝百事,总体上看,两者的市场其实是差不多的.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区别在哪里
当然有区别,而且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你觉得喝起来没有太大区别的话,说明你喝的不多.
百事比可口要甜
可口的气要比百事多.
相关连接:
在营销史上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战斗一共打了105年,但是前面的70年可谓是漫漫长夜,长期生活在可口可乐的强大压迫之中。百事可乐也曾三次上门请示可口可乐收购,却遭到对手拒绝。因为百事可乐的攻击点即定位不准确,攻击的效力很差,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攻击是上世纪30年代。大家知道,美国1930年代是经济萧条时期,大家没有钱,这时百事可乐推出了一个广告,说:“花同样的钱,买双倍的可乐。”它从价格上去打击可口可乐,短期内奏效了。但很快,当可口可乐把价格降下来之后,优势又回到可口可乐的手中。也就是说,对手可以复制的战略就不是好的战略,它没有对准对手的战略性弱点。
进入1960年代末期,当百事可乐定位于“年青人的可乐”时,才算找准了可口可乐战略上的弱点。因为可口可乐是传统的、经典的、历史悠久的可乐,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锁在亚特兰大总部的保险柜中,全世界也只有七个人知道保险柜的密码。所以当百事可乐找出针锋相对的反向策略,从而把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落伍的,老土的可乐时,百事可乐从此才走上了腾飞之路。从三次请求收购到八十八年中期几乎逼平可口可乐,并最终迫使与可口可乐放弃传统的配方,转而推出新配方可乐,即复制百事可乐的“新一代”战略。可口可乐复制百事可乐新战略的结果是营销史上有名的大灾难,甚至发生了消费者上街 *** 的事件。消费者的口号是“还我可口可乐”!它不可能复制“年青人”的战略。事实上教育了可口可乐回到传统可乐上来。
特劳特为七喜汽水发展出的“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战略,也是攻击到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战略上的弱点,才使七喜汽水一举成为美国的第三大饮料。作为可乐品类的两个代表品牌,可口与百事的配方中是不能不含咖啡因的,没有了咖啡因就不能叫可乐,所以“不含咖啡因”的战略就是对手不能复制的。不过后来两大公司确实忍不住了,居然还真推出了 “不含咖啡因”的可乐。像新可乐一样结果当然行不通,它们都没有成功。
百事可乐跟可口可乐哪个好一点
世界著名的“Pepsi”(百事可乐)就曾几次借助包装更新手段改变、强化其品牌形象,进而 提升并巩固了市场地位。
最初被称为“布拉德饮料”的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晚出世12年。也正因如此,在本世纪二、 三十年代,百事可乐公司曾三次准备将自己出让给可口可乐公司,可均遭到可口可乐公 司的拒绝。此后不久,正当古兹(百事可乐给公恒总裁)走头无路的时候,一个点子改变了百 事可乐公司的命运,那就是更新包装。百事可乐的第一家装瓶厂比可口可乐晚了8年,但其 包装瓶的容积与可口可乐的相同,都是6盎司。当时的饮料均是同样容积的包装瓶。如能改 用1 2盎司的包装瓶装百事可乐来销售,想必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了降低包装成本,古兹用 回收的啤酒瓶子装其百事可乐来销售。这种品牌包装更新策略,在“百事可乐,忠实伴侣, 数 量加一倍,价格仍5分”广告的支持下,收到了非常好销售效果,使百事可乐绝路逢生。193 6年盈利200万元,1937年更赚420万元。إ
进入90年代中期,百事可乐为了再次挑战市场领先者“红色”的可口可乐,决定1996年放弃 代表百事可乐视觉形象的红、白、蓝三色包装色调,而改换包装颜色:统一换成“蓝色”。 1996年4月,百事可乐公司在英国南部的特威克机场把一架超音速协和式喷气客机整个漆成 蓝色的百事可乐(PSPSI)标志。以此为始(在此之前,曾在巴林的一个小型的购物区做过初试 ),百事可乐公司将在海外20多个国家中的百事可乐运货车、冷藏车和瓶罐等均统一换成蓝 色。为了使这次蓝色包装策略收到佳效,百事可乐公司决定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想将 一面蓝色的百事可乐旗送上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百事可乐的这次统一换成“蓝色” 新包装的行动,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对百事可乐的视觉识别,为冲破长期以来“红色”(可 口可乐)对消费者视觉、心智的包围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百事可乐的个性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