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体系(常用的空间结构体系)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空间结构体系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建筑结构体系有那些
(1)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房屋一般是指楼盖和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木结构,而墙、柱和基础采用砌体结构建造的房屋。大多用在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建筑中。因为砌体的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很低,所以住宅建筑最适合采用混合结构,一般在6层以下。混合结构不宜建造大空间的房屋。混合结构根据承重墙所在的位置,划分为纵墙承重和横墙承重两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的特点是楼板支承梁上,梁把荷载传递给纵墙,横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房屋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其优点是房屋的开间大,使用灵活。横墙承重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楼板直接支承在横墙上,横墙是主要承重墙。其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使用灵活性差。
(2)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两个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结构体系。它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方便;其主要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如隔墙、装饰等)破坏而影响使用。在非地震区,框架结构一般不超过15层。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通常是用计算机进行精确分析。
(3)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体系是利用建筑物的墙体(内墙和外墙)做成剪力墙来抵抗水平力。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厚度不小于140mm。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3~8m。适用于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等。一般在30m高度范围内都适用。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侧向刚度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因为剪力墙既承受垂直荷载,也承受水平荷载,对高层建筑主要荷载为水平荷载,墙体既受剪又受弯,所以称剪力墙。
(4)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框架-剪力墙结构宜用于10~20层的建筑。
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在建筑物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两端附近。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剪力墙好比固定于基础上的悬臂梁,其变形为弯曲形变形,框架为剪切型变形。框架与剪力墙通过楼盖连系在一起,并通过楼盖的水平刚度使
二、建筑按承重结构分类可分为哪几种
按建筑物承重结构体系分类:
(1)墙承重结构,用墙体来承受由屋顶和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建筑,称为墙承重受力建筑。如砖混结构的住宅、办公楼、宿舍。
(2)排架结构,采用柱和屋架构成的排架作为其承重骨架,外墙起围护作用,单层厂房是其典型。
(3)框架结构,以柱、梁、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作为骨架的建筑。
(4)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楼板与墙体均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被用于高层住宅楼和公寓建筑。
(5)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的空间结构。
(6)简体结构,框架内单筒结构、单筒外移式框架外单筒结构、框架外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成组筒结构。
(7)大跨度空间结构,该类建筑往往中间没有柱子,而通过网架等空间结构把荷重传到建筑四周的墙、柱上去,如体育馆、游泳馆、大剧场等。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都有哪些结构
按建筑物承重结构体系分类
(1)墙承重结构
用墙体来承受由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建筑,称为墙承重受力建筑。如砖混结构的住宅、办公楼、宿舍;
(2)排架结构
采用柱和屋架构成的排架作为其承重骨架,外墙起围护作用,单层厂房是其典型。
(3)框架结构
以柱、梁、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作为骨架的建筑。
(4)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的楼板与墙体均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被用于高层住宅楼和公寓建筑。
(5)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抵抗水平荷载的空间结构。
(6)简体结构
框架内单筒结构、单筒外移式框架外单筒结构、框架外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成组筒结构。
(7)大跨度空间结构
该类建筑往往中间没有柱子,而通过网架等空间结构把荷重传到建筑四周的墙、柱上去,如体育馆、游泳馆、大剧场等。
四、平面结构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有()
A,C,D,E
答案解析:
使用平面结构体系可获得理想的大空间建筑物。平面体系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包括:单层钢架、拱式结构、简支梁结构、屋架(即排架结构的主要构件)。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空间结构体系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