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发布时间:2023-04-04 18:45:04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75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一、你认为国内有哪些比较丑的建筑?

    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宏伟的,壮观的,好看的,方正就是千篇一律的感觉,就跟所有网红都长差不多一样。其实小编想说的是人分美丑,建筑也一样,你们都知道广州小蛮腰,上海的东方明珠好看,却不知道我国还有最丑的几座建筑,今天小编带你来认识一下。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第一、昆山市螃蟹文化中心

    昆山市大家应该不陌生,就算陌生那阳澄湖大闸蟹总吃过吧,昆山市最值得骄傲的便是它盛产阳澄湖大闸蟹,这里的大闸蟹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养殖基地用的水是清水,之后又为了很好的推广大闸蟹,他们相处了有大闸蟹的样子制造景观这一方法,于是就有了今天螃蟹文化中心。建立这个景观的另一目的也是为了刺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过没想到的是建成以后,看着毫无美观,引来了众多游客的吐槽,因为一个外形大闸蟹的建筑真的太丑了,让人不忍直视。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第二、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在同济大学校园内,它的面世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设计领域的机构及人才落户,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据说建造它花费了4.7亿元,一听到这个价格,肯定所有人都觉得它好看,但没想引来众人的嫌弃,它的外观就像一个塔一样,矗立在那,没有一点美感,也没有吸引人的点,要硬说有的话,那只能说是丑了,它的丑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赏。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第三、重庆喜来登国际中心,

    说起这个建筑它的特点就是高了,据统计约为218米,站在低端,一眼望不到头的感觉,它是重庆市的一大地标性代表,投资10亿元人民币,本以为华丽壮观,没想到用力过度太过奢华,反倒显得的庸俗,它的造型采用的是双子塔,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建筑。而且为了让两个塔连接,还来了个空中走廊,不但没增加美感,还拉低了建筑的整体颜值。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第四、渝北商业大厦

    这个建筑依旧在重庆,这是一个商业大厦,一般商业大厦都是端庄正规的外表,而它的外观给人一种不规矩的感觉,远远望去让人感觉非常生硬别扭,就好像强行弄起来的,视觉效果一点都不好,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吐槽它丑。设计师的别出心裁还真是起到了反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最丑的4大建筑,其中有两座都在重庆。上海的看着难受,昆山的有点奇怪,重庆的2个有强迫症的人应该受不了。听完小编的描述你们对这4大丑的建筑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欢迎留言评论!

    二、青岛人民日报社在哪

    在栈桥对面。

    从李村的话,貌似只有312路经过李村,312路到栈桥下车,过了马路就到了,日报社的大厦很气派,是欧式风格的建筑。

    三、我国有哪些建筑设计是被吐槽“丑陋”建筑的?

    建筑原本在最开始是人们用于遮风避雨之处,之后随着不断融入了很多的风格与技巧。像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保留有一些古代的建筑,从中就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汗水。不过,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可谓是不敢恭维。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我国第五届十大丑陋建筑中5座建筑,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成都市新世纪环球中心

    环球中心是一个集合了购物、商业以及酒店等为一体的建筑,相对来说这座建筑还是可以接受的。总体看上去呈现一个波浪状的外形,令人看上去有些软绵绵的感觉,并不像一个坚挺屹立不倒的建筑。在其他方面,新世纪环球中心还是非常不错的,也可以称得上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重庆火锅博物馆

    这个以火锅为主题的博物馆,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建造了。主要是用于介绍火锅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不过,这座博物馆在外形上还是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诟病,总体所采用的色调也是偏暗一些,并不是很明显,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火锅的特色。可能这就是它之所以会上榜的原因吧。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苏州东方之门

    这个外形呈现一个"门"的建筑,可以说是苏州的地标建筑了。但是,因为这栋建筑正好在秋季的时候所竣工的,因此被当地人调侃为"大秋裤"建筑,渐渐地人们也就习惯了这种称呼,反而它原本的名字倒是连本地人都无法记得了。在总体上来说,这栋建筑的看上去结构与设计还是比较简单的。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江苏中洋豪升大酒店

    这座酒店的设计就更加简单了,简直就是一个四方的长方体,可以说是最没有创意的一个建筑了。最为有趣的还是,整栋建筑的外形呈现金黄色,不免得令人觉得有些低俗的感觉。除了这栋建筑,在我国还有很多像这种"金光闪闪"的建筑,都惨遭网友们的吐槽。所以说,金黄色可谓是各大建筑的"死亡颜色"了。

    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人民日报的建筑)

    我国第五届5大丑陋建筑,苏州两座上榜,第四个"低俗"感满满

    苏州相城区伦敦塔桥

    伦敦的塔桥在全球也是非常知名的了,苏州的这栋建筑就是仿照伦敦的塔桥所修建了。虽然说在规模上相较于伦敦的要大上不少,但人们对于盲目仿照的建筑还是比较反感的。毕竟"抄袭仿照"太简单了,并不能看出其设计与建造的独特之处。

    四、从视觉欣赏的角度评价一座北京的现代建筑

    微风习习的清晨,徜徉在北京大街小巷,映入人们视线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奇建筑沐浴在金色晨光之中:在奥运村,有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温馨“鸟巢”,其阳刚形象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在它对面,一座昵称“水立方”的水蓝色建筑呈现着冰晶状的亮丽身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片柔和温润;在人民大会堂西侧,一只巨大银白色椭圆型“蛋壳”,“漂浮”在“湖中”,以其迥异于周边建筑的设计风格,成为长安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CBD黄金地带,一幢“东倒西歪”,呈倒写“U”字型的高层建筑物巍然耸立……

    这只是北京现代建筑的“冰山”一角……

    抚今追昔,建国六十年来,作为北京城市形象的建筑沧桑更变,飞速追赶着西方现代建筑走过的百年历程,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二十世纪50年代,为庆祝建国10周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共10座建筑。《人民日报》当时盛赞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更是直言 “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些在建国初期建成的“十大建筑”,成为当时古老北京的新地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又涌现出北京图书馆新馆(今国家图书馆)、国际展览中心、中央彩色电视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国际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地铁东四十条车站等80年代“十大建筑”;中央广播电视塔、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恒基中心、新东安市场、国际金融大厦等90年代“十大建筑”。它们既是一座座北京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更是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这些标志性建筑是这座城市的“年轮”,铺陈了古城北京3000多年中华历史的轨迹,既充满着帝王之大气,又充满着现代之时尚。

    北京建筑市场已向国外开放了20多年。1983年竣工的长城饭店,是外国建筑师的早期代表作。这个巨型大厦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其主楼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在中国内地尚属首次。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成的三幢超高层建筑——京广中心、京城大厦和国贸中心,也都是由境外建筑师设计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碰撞、融合,使北京的现代建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

    面临着承办奥运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北京城市建设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每年建设开复工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质量之好、水平之高,不仅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首都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空前的。

    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在保留着中国古老建筑风韵的同时,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充分吸取着国外建筑师的优秀理念、技术和工艺。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时,比赛场馆的建筑基本都由我国自行承担。而18年后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许多全球知名的建筑师,和中国同行携手,建造了不少特色鲜明的优秀建筑,令我们的城市为之添彩。对于这些造型独特到摄人心魄的新型现代建筑,人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北京成为一个胸襟博大的、具有丰富多样性的“世界建筑博物馆”。

    在奥运场馆建筑中,鸟巢和水立方无疑最具有代表性。

    被称为“鸟巢”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由普利茨克奖获得者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共同设计。建筑形式和网状结构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清晰、自然、纯净、硬朗,顶部网状的结构采用了车轮辐条受力的原理,其完全独立的结构,可以抵抗水平的温度变形、风荷载和地震力。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与“鸟巢”相映衬的是作为国家游泳中心的“水立方”。设计者是澳大利亚建筑师马克•巴特勒与中国建筑师赵小钧。这座新颖别致、美轮美奂的建筑,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膜结构体系的建筑。其外形仿佛一个蓝色的水盒子,墙面则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整体建筑由3000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气枕组成,堪称世界之最。湛蓝的屋顶围墙,与清澈见底的池水相得益彰,如梦如幻的水立方,把人吸引,令人向往,将奥林匹克的竞技场升华为世人心目中的水上乐园。白天,淡蓝色的“外衣”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如诗如画;夜晚,华灯闪耀气泡流光溢彩,魅力无穷。它无疑是百年奥运建筑史上的经典,也将是北京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鸟巢”与“水立方”分列北京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取“天圆地方”之意,渗透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在文化场馆建筑中,当首推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电视台新址。

    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壳面506盏“蘑菇灯”散发出的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现代的国家大剧院与古老的紫禁城并肩而立,秉承传统与创新求变是建筑业永恒的论题。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中央电视台新址由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两座主体大楼像“利剑”般直刺苍穹。外形建筑呈“Z”型,更是匠心独具,完全打破了现有的建筑常规。就此曾流传过一个笑话:新址在建设中,有市民打电话给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说:“中央电视台新楼盖歪了,马上要倒塌,快来人看看吧”。这是继美国五角大楼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办公楼建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钢结构建筑。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英国《独立报》“可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50项发明”。

    在交通建筑中,则非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莫属。

    作为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的新航站楼,由英国建筑师福斯特勋爵设计。是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新航站楼是目前正在使用的候机楼的4倍。新航站楼颜色设计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和黄色,外形像一条巨龙;为体现辉煌的中华文明,楼内还建了十个各具民族特色的景观,题材取自于北京皇家建筑中的经典作品。新航站楼的建成,使首都国际机场得以跻身以旅客总量为标准评出的全球五大机场之一。入选英国《泰晤士报》“全球在建的十个最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作为第二“阶梯”的一大批现代建筑,同样各有其特点。

    坐落在东长安街延长线上的北京电视中心,以其建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共享式中庭最为特色,198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紧急时刻还可作为避难层。楼层顶部800平方米的停机坪,供转播直升机使用。是具有首都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为目前北京最高的钢结构建筑。

      中央广播电视塔位于西三环中路西侧,塔高386.5米,加避雷针总高405米,是中国第三、世界第六高塔。在这座多功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中,有全北京最高的旋转餐厅(221米),有世界高塔中最大的露天了望平台。其夜景照明更是一绝,曾被评为“首都夜景照明”一等奖。在夜间,仰视中央电视塔,宛若一个大灯笼高挂在空中,璀璨夺目。

    被称为北京最具魅力的现代化标志性观景旅游建筑的北京朝天轮落户于朝阳公园内。轮盘直径约198米,地面高度208米,其高度及规格在同类建筑中为世界之最。属大型可移动钢结构观景建筑,一次最多可同时搭载1920人。长达28米的轮轴可以使其使用寿命超过50年75万转。整座巨轮采用简洁的“A”型支架,除保证结构外观的美感之外,也将支架结构对乘客视野的阻碍减至最小。晴天时的远望距离可达几十公里。

    说起于东大桥路东侧的世贸天阶,就不能不提及那方亚洲首第一、全球第二的电子梦幻天幕。长250米,宽30米的天幕,由曾获奥斯卡奖和四次艾美奖的好莱坞舞台大师Jeremy Railton设计。天幕虽然规模上稍逊于美国拉斯维加斯天幕,而其使用的先进技术则远远超越了拉斯维加斯天幕,堪称世界第一。动感灿烂的光影声效变幻莫测,令人如醉如痴,成为一座吸引人潮的世界级空中奇观。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品。荣获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北京十大最佳现代建筑”。

    北京城内绝无仅有的低密度、人文艺术独栋、中式庭院写字楼是位于德胜门北侧的德胜尚城。在原有北京城市肌理上,把现代建筑元素和古代文化相融合,使它成为一座奢华而有品位的建筑,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获得美国绿色建筑“LEED ND卓越奖”,成为亚洲唯一绿色生态社区的当代MOMA,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舒适性节能理念是其魅力所在。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天不用通暖气。入选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除此之外,尚有不少新奇建筑值得一提。

    为迎接21世纪新千年而兴建的中华世纪坛坐落在西长安街延长线上,其主体建筑由静止的回廊和旋转的坛面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旋转坛体。

    位于白云路西侧的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着鲜明的现代感,整个建筑形象新颖明快。

    重新改建的北京新南站,其功能完全超越了北京站和北京西站,是中国最现代化的车站,也是亚洲第一大站。其外形极具气派。

    深处香山脚下的北京植物园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是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盘踞东四十条桥旁的新保利大厦,拥有高度、跨度位列世界第一的单层双向式柔索玻璃幕墙和国内最大的特式吊楼,其特有的壮丽设计,显现出超然气势。被业界誉为“传世之作”。

    具有北京建筑“巨无霸”之称的东方广场,是全亚洲最大型的商业建筑群。因其创造了多项建设之最,备受世人瞩目。

    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之间,长1700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金融街。

    享有“北京第一高楼”美誉的国贸中心三期,与国贸一期、二期构成110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以80层、330米高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采用纯混凝土结构的最高建筑是银泰中心,山水和绿化是项目的自然主题,灯笼是项目的文化主题,从而使银泰中心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建筑。

    极简风格的极致代表建外SOHO,由20栋塔楼、4栋别墅、16条小街组成。是国内在MTV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楼盘,被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的香山饭店,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既符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又满足了现代旅游功能。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号称“业主不用到郊区就能度假”的是北京目前最大的纯民用建筑——富力城,其总建筑面积达140余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50%以上,光树种就有80多种。

    走笔到此,颇有些感慨,京城有特色、地标性的现代建筑实在是美不胜收,难以穷尽,这里或许只是窥豹一斑罢了。试列出一些建筑名录,不妨备考:办公与商用建筑——华贸中心、环球贸易中心、金源燕莎、西环广场、立斯卡尔顿和万豪、财富中心、银泰中心、京城大厦、金地中心、中关村广场、大成国际、数码大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六佰本、万达广场、佳程广场、西奥中心等;民用建筑——世纪城、凤凰城、星河湾、珠江帝景、新城国际、棕榈泉等……

    2008北京奥运在即,北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全球60亿人注目的焦点,北京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获得让整个世界可以近距离观看的直观性。对于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所有老建筑和新建筑,大建筑和小建筑,都是一次针对世界的公开亮相……

    一个城市需要激情,而这种激情更多的将来源于城市建设的线条与足迹。建筑是城市的脊梁,铸就着城市的力量,见证着城市的辉煌。我们已然欣喜地看到,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北京正在崛起。我们期待着,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在东西方文化的激情碰撞中,北京城市的建筑不断创新和提升,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建筑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抒写出“宏大叙事”般的建筑史诗!

    以上就是关于人民日报建筑像什么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快手5000黄钻是多少人民币(快手5000黄钻等于多少人民币)

    自带回收人民币传奇手游(人民币回收的传奇手游)

    可以交易赚钱的手游(可以打金提现人民币的传奇)

    日本望远镜品牌排行榜(世界十大名牌望远镜)

    杭州人才购房政策2023年(杭州人才购房政策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