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乱天下:鼓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搞得腥风血雨,朝野动乱;
- 献计张绣:这个大家都知道,害死了曹老板的儿子和爱将,差点把曹老板弄死,而后劝张绣降曹;
- 巧施离间:离间马韩,平定马超之乱;
- 支持曹丕:(电视剧司马懿里面,司马的很多戏份其实都是贾诩的),这也是贾诩自保的手段。
- 迎刘入蜀,法正觉得自己的主子没希望,就设计把刘备搞来了,结果刘备入主益州;
- 协助刘备拉拢益州士族,不多说;
- 定军山待伏斩妙才,逼得曹操亲征,算是汉中之战最出彩的一战了;
- “汉中略”这是网友们的一种叫法,坐拥汉中,徐图雍凉,以出关中,天下可兴。
- 举荐了相当多的人才,如郭嘉、钟繇、戏志才等人;
- 力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垫定曹操争夺天下的基础;
- 战术上保兖州,扼袁绍,险出宛;
- 榻上策,提出二分天下的设想;
- 联刘抗曹,为赤壁之战打下政治基础;
总结
谋臣排行榜(谋臣排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谋臣排行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中国历史谋士排行
中国历史谋士排行
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公元前1156到公元前1017年)。汉族,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2、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被称为管子、管夷吾、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
3、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约前280年到前208年),秦朝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5、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约公元前250到前186年),字子房,汉族。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6、辅佐二主建立蜀汉霸业,诸葛亮诸葛亮(181到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7、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赵普赵普(公元922到公元992),字则平,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
8、辅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谋士,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到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二、三国中十大谋士排行榜应该是怎样的
三国十大谋士我认为是这样的:
先说曹魏阵营: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司马懿,钟繇,董昭,
1:荀彧(163-212年),字文若,汉末至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外号“谋主”。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得到曹操的赞赏。
2:荀攸(157-214年),字公达,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军事谋略家,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3: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外号“毒士”。著名的军事谋略家,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4: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战术家。昱常为曹操出谋献策,汉献帝定都许县后,以程昱为尚书,后又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
5:郭嘉(170-207),字奉孝,外号“鬼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可惜英年早逝。
6: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东汉末年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郭嘉的继任董昭,是曹操幕府军师祭酒,他建议恢复古封建制,为曹操自立魏王创造制度。并且是曹操晋丞相,晋魏王劝进的发起人。
7:钟繇(151年-230年 ),字元常。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是魏诸侯国相国,汉帝禅让的重要支撑者。
8: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两次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
曹魏阵营可以入选十大的有司马懿,荀彧,贾诩,钟繇,郭嘉等5人。
再来看看东吴阵营,周瑜,鲁肃,诸葛瑾,吕蒙,陆逊,张昭。
除了周瑜火烧赤壁再没啥可以看的,所以只有周瑜上榜。
蜀汉阵营,诸葛亮,徐庶,庞统,法正,马谡,马良,张松,姜维,蒋琬,费祎,李严,董允。
可入十大的有,诸葛亮,徐庶,姜维,李严四个。
至于袁绍手下的沮授,许攸。吕布手下的陈宫等等是汉末群雄逐鹿时期不算三国时期就不加他们了。
现在来看看排名
1,司马懿当之无愧,不但活到最后还撺掇了曹魏江山。
2,诸葛亮,以一人之力支撑蜀汉多年不倒。
3,周瑜,火烧赤壁,风头无二。
4,贾诩,谋士谋士活下去才是王道,从出山到死亡堪称不倒翁。
5,姜维,蜀汉后期的顶梁柱,没的说。
6,荀彧,曹操统一北方的军事制定者。
7,郭嘉,奇才,相传干掉了小霸王。
8,钟繇
9,李严
10,徐庶
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言,但不要谩骂。
三、中国谋士排名
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
姜子牙(公元前1156__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人物简介】管仲(公元前723-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后人将其著作收编成书,名为《管子》共24卷,85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奇谋成霸业、经商成巨富——范蠡
【人物简介】范蠡(lǐ),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二十余年。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肥城湖屯镇陶山,幽栖寺本名“陶公幽栖寺”,俗称西幽寺,始建于宋代,紧邻范蠡墓。)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计关秦王朝兴衰成败——李斯
【人物简介】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辅佐刘邦创建西汉王朝的谋略家——张良
【人物简介】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今河南省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辅佐二主建立蜀汉霸业——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魏徵
◆唐太宗的治国媒臣——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
赵普
◆建立北宋的第一功臣——赵普
赵普(公元922~公元992),字则平,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声名并非显赫,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
刘基
◆辅佐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一谋士——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四、三国中谋士前五排名应该怎么排?
在排名之前,要明确好谋士的定义,所谓谋士,即出单纯的谋划策之人。为将为相者不得入选,诸葛亮出将入相,司马懿,周瑜,陆逊,皆为都督,乃为帅者,统领三军,皆不能入选。
作为一名合格的谋士,要做到“谋人,谋己,谋天下” ,谋人指为他人出谋划策,谋己指能独善其身,谋天下指能洞悉时局,左右天下大势。
在上述标准下,我认为三国的顶级谋士只有以下五位:
贾诩
贾诩号称毒士,重点在一个毒字,那么他到底毒在哪里? 来看看他的主要“贡献”:
贾诩把谋己做到了极致,历仕三主,仍能以高龄善终,谋人也可以说是算无遗策,谋天下贾诩也做到了,谋乱了天下(李郭),也谋定了天下(曹丕)。
郭嘉
天生鬼才郭奉孝,主要功绩有:协助曹操灭掉吕布,平定河北,剿灭乌桓。主要计谋有:十胜十败论,进言软禁刘备,推动水淹下邳,预测孙策之死以及著名的遗计定辽东。
仔细品味就能发现,郭嘉的厉害之处在于识人和揣摩他人心思,而且一识一个准,把袁绍,刘备,吕布,孙策看了个底朝天,善于抓住对方人性的弱点就能及时做出对策。
因此,郭嘉在谋人上做到了极致,谋己的层面因为郭嘉英年早逝,所以先不置评论,但是谋天下层面,我觉得郭嘉其实还是欠缺的,郭嘉的计谋更多的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法正
刘备的谋主——法正,虽然出场不是很多,但是却大放异彩。
法正其实谋人谋己谋天下都有做到,迎刘备谋己,定军山谋人,汉中略谋天下,但是除了定军山,其他都不甚出彩,缺乏极致。
荀彧
曹操之子房——荀彧,曹魏五大谋士之首。
荀彧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身份去辅佐曹操的,他对于曹操最大的功绩在于:
荀彧最强的在于他的战略眼光,即谋天下,一手绘制出曹操统一北方的蓝图,不愧于曹操的首席谋士。
鲁肃
鲁肃虽说也曾担任过东吴的都督,但是没有什么表现其统帅的战役,姑且把他放在谋士行列。
鲁肃可以说是三国里最被低视的人物了:
鲁肃的定位和荀彧一样,同样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把谋天下做到了极致。通过对谋人、谋己、谋天下的考量,以上便是我心目中最强的三国五大谋士——贾诩、郭嘉、荀彧、法正、鲁肃。
以上就是关于谋臣排行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