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城市文化(杭州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4-01 22:08:08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64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城市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杭州城市文化(杭州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一、浙江的人文特色,从人口,民族,文化角度回答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文荟萃,古迹林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们在此生息繁衍自秦代建县称之“钱唐”已有多年的历史。至隋朝开皇年始称杭州。五代吴越和南宋帝王曾在杭定都,先后历时237年,宋咸淳年间杭州人口已高达39万户,120万人,这是杭州城市和文化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游历杭州后写道:人处其中,自信如置天堂,杭州是世界上最美的华贵的天城。”

    杭州文化,经过数千年漫长岁月的耕耘、积淀和发展,产生了颇具地域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尤其在南宋时期,当时杭州已设有全国最高的学府枣太学。太学生多达4000多人,并设有多类学术研究机构。由于宋室南渡促进了南北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南戏,杭州则是南戏的发祥地。据《武林旧事》记载,那时仅官本据目就有280种。演出场所瓦子(瓦舍、瓦肆)也遍布杭城,计有20余处之多(一瓦子可设几个勾栏,多则可达十余个),为全国之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杭州也都有宏富的文化遗产,它反映出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杭州文化孕育和荟萃了众多为祖国、为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卓越贡献的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民族英雄、忠信义士贤明州官和能工巧匠等等,他们为杭州留下了一页页光耀千古的华章,构成了杭州“文化之邦”的形象和素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味。

    西湖是杭州的象征,西湖文化是杭州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西湖风景又是人文和景观的最佳融合,处处皆有佳话传说、民间故事,寓历史文化于湖光山色之中历代众多名家留下丰富的不朽诗文传颂至今。西湖,这一中国山水文化的经典,有写不尽的诗,唱不完的歌,编不绝的舞这颗东方的璀璨明珠经过现代文化的充实、丰满,更具文化性,更秀丽迷人,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历史孕育今天。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文化萌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解放和发展了艺术生产力。文化艺术事业出现了开拓创新的局面,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繁荣景象,艺术人才辈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为我国民族文化和家乡杭州赢得荣誉,杭州对外文化交流也始无前列地红火起来。但是,遗憾的是多年来,卧室一直缺少一本有关系统地介绍杭州文化的画册,以宣传杭州馈赠友人。为此,历时两年,编撰了《杭州文化》,弥补空白,愿这本具有文化性、可读性、图文并茂的册子,能够起到积极推进杭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让杭州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杭州文化!

    二、杭州市花是什么

    杭州市花是什么

    杭州市花是什么,市花是一个地方具有重大代表意义的象征事物,大力栽种各自的市花,提升市花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打造城市文化,下面分享杭州市花是什么。

    杭州市花是什么1

    杭州的市花是闻名遐迩的桂花,杭州具有上千年的桂花栽培历史,它已经成本为了杭州的一种标志,代表杭州人的一种精神;香樟是杭州的市树,这种树不仅能制成高级的木材家具,还有辟邪、吉祥如意、长寿的寓意。

    杭州的市花

    杭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那杭州的市花是什么市树是什么呢,首先杭州的市花是桂花,杭州栽培桂花的历史已经有近千年,尤其是满觉陇的桂花在国内更是闻名遐迩,已经成为了杭州市的一种标志,每到花期整个杭州都弥漫着桂花的花香。

    杭州桂花长得非常茂盛是因为那里有适宜桂花生长的气候、地形、温度、降水等天然条件,并且桂花是一种内含丰富的花,它有友好善良、吉祥如意的寓意在其中,代表着杭州人民的`一种精神,体现杭州人热情好客的本质。

    杭州的市树

    香樟是杭州的市树,浙江是香樟主要生产地区之一,这里有上万株百年之上的香樟,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种植香樟主要是作风水树、纳凉之用,如今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非常珍贵,杭州人非常爱惜香樟。

    香樟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它的全株可以提制樟脑及樟油,它的木材具有香气,能耐腐、耐蛀,是非常名贵的家具原材料。香樟有辟邪、长寿、吉祥如意的寓意在其中,杭州用它来当成市树祈求能给市民带来好运,让家庭更加和睦。

    杭州市花是什么2

    1、杭州市花:桂花。

    2、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fragrans(Thunb.)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3、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杭州市花是什么3

    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作为一种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该城市常见的品种。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花不能轻视或随意损坏。

    附:一些省市的市花

    直辖市

    北京:月季、菊花、玉兰

    重庆:山茶花

    上海:白玉兰

    天津:月季

    特别行政区

    澳门:莲花

    香港:紫荆

    省会

    安徽——合肥市:桂花、石榴

    福建——福州市:茉莉

    甘肃——兰州市:玫瑰

    广东——广州市:木棉

    贵州——贵阳市:兰花

    河北——石家庄市:月季

    河南——郑州市:月季

    黑龙江——哈尔滨市:丁香

    湖北——武汉市:梅花

    湖南——长沙市:杜鹃

    吉林——长春市:君子兰

    江苏——南京市:梅花

    江西——南昌市:金边瑞香,月季

    辽宁——沈阳市:玫瑰

    青海——西宁市:丁香

    四川——成都市:木芙蓉

    山东——济南市:荷花

    山西——太原市:菊花

    陕西——西安市:石榴

    台湾——台北市:杜鹃

    云南——昆明市:云南山茶

    浙江——杭州市:桂花

    自治区首府

    广西——南宁市:朱槿

    内蒙古——呼和浩特:丁香

    宁夏——银川市:玫瑰

    西藏——拉萨市:玫瑰

    新疆——乌鲁木齐市:玫瑰

    地区

    河南——洛阳:牡丹花(洛阳牡丹甲天下)

    三、杭州城的历史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

    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

    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

    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

    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

    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

    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

    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

    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

    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

    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

    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

    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

    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 *** 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

    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

    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

    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

    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世五王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

    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

    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

    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

    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

    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

    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

    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

    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

    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

    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

    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

    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

    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

    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

    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

    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

    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

    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

    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

    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

    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

    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

    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凶饔谩K?砸獯罄?眯屑衣砜伞げ?蕹坪贾菸?疤斐恰保?恰笆澜缟献蠲览龌?笾?恰薄?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

    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

    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

    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

    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

    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

    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

    杭州人口有续增加。

    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

    光绪二十一年,清 *** 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

    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

    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

    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

    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

    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

    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7)从新生走向繁荣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

    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

    属县则有萧山、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桐庐、淳安七个县(市)。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

    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8)从繁荣走向区域中心城市

    1996年,设立滨江区与高新产业开发区,实行同套班子,两块牌子,相应原属于余杭市的下沙、九堡、三墩等镇也作了行政区划调整。

    2001年,杭州市辖萧山市、余杭市撤销市建制,设萧山区与余杭区。

    杭州市辖区由六个增加到了八个,市区面积由68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068平方公里,人口由179万增加到373万。

    从此杭州巩固了浙江省省会城市的地位,为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四、杭州是个怎样的城市?

    杭州是一个文化氛围很重的城市,到处是图书馆,个人认为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不但文化环境好,自然环境也非常优美,这里的人们不但有文化追求,也有很高的理想追求,整座城市充满了活力。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城市文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植物园晚上可以进去吗(杭州植物园晚上可以进去吗现在)

    杭州的民俗和活动有哪些(杭州的民俗和活动有哪些呢)

    杭州代运营公司有哪些(杭州代运营公司有哪些公司)

    中关村手机排行榜官网(中关村在线手机参数对比)

    杭州崇贤偏僻吗(杭州崇贤偏僻吗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