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加快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01 12:47:42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840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加快建设)

    一、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住有所居 北上广深等十城力推保障性租赁住房

    各地如何解决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难题?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正是二者的关键性交叉点之一。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三大住房保障体系主体之一,民生属性显著。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应不足,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的重点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而人口流动情况与GDP高度相关。因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以2021年上半年GDP前十城市,即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为样本,考察重点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对于缓解住房租赁市场结构性供应不足,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视觉中国

    绿色大城市住房难题

    央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其中住房占比近七成;城镇家庭负债参与率56.5%,其中房贷占家庭总负债的75.9%。一定程度上,在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各项因素中,住房支出占比最大。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房住不炒”的行业基调以来,房地产的民生属性愈发显著,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成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近4.93亿人,其中流动人口近3.76亿人,十年增长近70%,成为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而言,大城市住房问题突出,如何解决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促进人城产融合发展,是现阶段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的关键性议题之一。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之提供了新的破局思路。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今年两会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其后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央政治局会议、住建部座谈会、国常会等文件和会议中,均涉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内容。

    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首次明确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

    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在建设和运营方面,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并合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的是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问题,这类人员既不符合中低收入家庭标准,不符合公租房申请要求;又不具备高收入条件,不能通过购买共有产权房或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

    上述文件对于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但具体落实还要看地方。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过程中,城市人民政府负有主体责任,需要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组织实施工作。

    10城聚焦安居问题

    保障性租赁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在国办发文之前,部分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概念虽不成熟,但已有政策性住房相关安排。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10城“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各地均明确提出要解决好住房突出问题,优化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广州、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明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如广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国企、高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等建设租赁住房,支持将非住宅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南京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完善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开工保障房650万平方米、竣工260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

    另外,杭州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住房保障工程作为7大“共同富裕促进工程”之一,表明解决安居问题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扮演重要角色。杭州“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力度,继续开展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培育试点,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部分城市虽然没有明确指向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但文件中涉及相关内容。如北京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存量低效商办项目改造,深入推进集体土地租赁住房试点,持续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上海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多主体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加大对城市运行基础服务人员宿舍型租赁住房的供应力度,到2025年形成租赁住房供应40万套(包括间、宿舍床位)以上。

    截至目前,上海、广州先后发布城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成都出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作进一步规定。

    上海在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租赁住房列为重点任务中的首项工作,提出加快促进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进力度,发挥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安居的作用。“十四五”时期,上海计划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其中,租赁房22万套(间),宿舍床位20万张。

    广州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相关内容更细致,在国办保障性租赁住房意见基础上,对筹建数量、筹建渠道、申请对象、房源规定等内容进行延伸,如“十四五”期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60万套,有效解决环卫、公交等公共服务行业人员、重点发展产业从业青年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等。

    10城之中,成都率先推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意见,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工作目标、申请对象、租金标准、建设标准、土地和财政等支持政策、保障实施等内容进行明确。在租金方面,成都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接受政府指导,年涨幅不超5%,又依据承租人的人才、住房和工作单位等不同对租金优惠情况进行细分。

    其他城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仍在制定中,但部分城市在建设计划、推进落地等方面已有进展。如北京正在研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准入办法,但已明确不对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资产情况进行审核;上海提高无房租赁人员公积金月提取限额,并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应提尽提”;苏州鼓励房企将开发建设的长租公寓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成功促成一批项目落地等。

    由于国办保障性租赁住房文件发布至今仅2个月,绝大部分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整体发展计划和落地执行工作仍处于考察和筹备阶段,对于如何界定“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如何确定“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具体标准,是否有居住年限要求,各项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具体方案等内容,都还有待细化。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帮助以新市民、青年人为代表的流动人口实现城市稳定居住的关键制度之一。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实现“房住不炒”目标;另一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对较低的租金水平也有利于调整收入结构,缓解房价上涨压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双重促进作用。

    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什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支持鼓励浙江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十四五”开局、现代化新征程开启的历史性时刻,浙江肩负起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历史使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承载着全国人民心之所向的系统性大工程,要秉承“系统重塑、结构变革、建设美好社会新形态”的理念,坚持全省一盘棋。

    建设目的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具有广阔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

    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基本情况。他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迈出坚实步伐”的目标和“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促进共同富裕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要紧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攻方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也就是说,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要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各方面的民生福祉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 社会 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汇聚起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胡祖才说,按照中央的部署,这次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主要是要明确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路径方法和政策措施。这项工作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另一方面,这次纲要中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可以看出,一手要抓顶层设计,一手要推进示范建设。浙江各方面的条件是比较好的,在各项指标上,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的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所以这次纲要明确提出来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主要是要 探索 推进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扎扎实实做好这项工作。

    流程编辑 邰绍峰

    四、浙江将建22个中心城市,3县入围区域中心,10县入围区域节点城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更加均衡协调。东、中、西三大板块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尽管如此,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在我国依然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省份,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实现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周边与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等省市接壤。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多山地、丘陵,沿海地区多平原和岛屿,整体来说浙江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的省份。全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57万,拥有9个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是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 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浙江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20年全省实现经济总量64613亿元,人均GDP100067元,总量位居全国第4名,人均居全国第6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常住人口有了大幅度上升,使得原本人均靠前的浙江被福建、天津超越,但从侧面也看出浙江经济活跃性和强大的人口吸引力。在综合实力方面,浙江经济总量依然是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并大有赶超山东之势。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看,浙江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最全面的省份,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和标杆。今年5月份,国家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浙江在共同富裕方面先行 探索 ,绿色新时代 社会 主义主要矛盾有效途径,为全国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根据,浙江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重点建设22个中心城市,即建设2个国家中心城市、10个区域中心城市和10个区域节点城市。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城市吧!

    杭州,浙江省会城市,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著名的 旅游 城市,同时也是互联网经济的先行示范城市,特别是数字金融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杭州实现经济总量16106亿元,人均GDP134891元,在全国GDP十强城市之中排名第8名,相比上一年,上升了1名。

    宁波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舟山港口年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2020年全市实现经济总量12408.7亿元,人均GDP132007亿元,稳居浙江第二强市,是宁波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按照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支持杭州、宁波唱好“双城记”,大力培育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也明确支持杭州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宁波—舟山建设港城联动的国际海洋中心城市。总体来看,这两个城市在浙江省内是重点打造双核心城市,是未来引领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动力源。

    在这10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中,8个地级市以主城区为中心,独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而另外2个区域中心城市: 金华—义乌 ,是地级市与管辖县级市联合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根据规划还将建设金义都市区,是全省四大都市区之一。 余姚—慈溪 ,是宁波下辖两个县级市之间联合打造的区域中心城市。义乌、余姚、慈溪作为我国顶尖县域经济强县(市),GDP总量全部突破了1000亿元,其中慈溪市更是达到了2000亿元,义乌、慈溪曾长期位于我国百强县前十位,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非常强。

    这10个区域节点城市,全部为浙江省县级城市,主要分布于浙北、浙中以及浙东地区。其中湖州2个、嘉兴3个、金华2个、台州2个、绍兴1个。这些县市主要位于重要区域节点之上,如长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嘉善县处于沪苏浙“两省一市”交汇处,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一。

    其他几个县市大多位于重要经济发展带、交通要道节点之上,区位优势突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县市大多经济发达,本身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成为区域节点城市对全省经济均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浙江还将结合县域经济特色,打造几十个县域特色中心,推动全省经济多样化发展。

    期待,在全省大力实施共同富裕战略之下,浙江经济一定会实现生态、绿色和更高质量发展。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一起去评论区讨论吧!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十四五规划中要高水平打造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杭州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预约)

    杭州国资委下属国企名单(杭州国资委下属国企名单最新)

    2021年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2021年杭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入)

    奶茶原料品牌排行榜(奶茶原料品牌排行榜前十)

    成都电子厂排行榜(成都电子厂排行榜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