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投稿提示字数多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明中医投稿提示字数多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光明中医网校——系统自学中医第一平台
光明中医网校作为我国第一家系统自学中医网络平台,上承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中医系统教学理念,以“寓医于临床”的教学方针,重视古汉语基础、传统中医经典学习和“早临床、多临床”的医学实践,在我国形成了专业权威影响力巨大的“光明中医教育体系”现象。下开中医教育平民化之先河,以培养合格的临床中医医师为教学目标,将中医基础教育为出发点,系统化的课程通过网络教学的过程,让每一位通过本平台学习的中医学者掌握扎实的中医医学基本知识,深厚的中医传统病理理论,丰富的中医临床诊治经验,让中医爱好变成专业能力,使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光明中医网校由李文强先生发起,其在中医战略家贾谦老师的指导之下,对中医发展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体会到基层中医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尤其是纯中医数量的急剧减少为中医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可以说让中医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为此,李文强先生立志于投身中医教育事业之中,在光明中医老领导、老学员的鼎立支持下,利用光明中医教学体系,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捷高效,为中医学习需求者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参与、互动交流的专业平台,助力中医事业再次辉煌。
光明中医网校是一家中医教育体系完备,课程安排合理的互联网大学,以中医经典为核心延展学习。老师在线授课,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习状态可以自由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本网校以体系化的教学流程,让学员能够循序渐进的从中医小白变成中医专业医师,完全参照光明函大的教学模式进行, 第一阶段 进行中医启蒙,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打开通往中医殿堂的大门。 第二阶段 打基础,学习基本药性和方剂内容,为初步上临床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 学经典,将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四门课列为必修课程,通过中医经典提升医学思想境界; 第四阶段 学习内外妇儿临床课程,在临床中巩固中医知识理论,强化行医问诊之能力;这套教学课程内容的安排符合中医教育的规律,本平台教学材料仍然延续的是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二十八门中医系列课程,由上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上百名中医专家齐心编写而成,教材可以说集中国当代中医知识理论之大成,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傅,都能够在前辈们的思想结晶中汲取养分,开辟中医学习南山捷径,构筑专业严谨的中医思想。
光明中医网校学习流程为:学生首先熟读教材,明白知识点;其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最后主动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老师通过平台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针对不同学生的困惑因材施教,在线答疑,起到点拨开窍之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自学+答疑作为光明中医独特的学习模式,成为培养中医医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懂就问,中医知识便会融会贯通。与此同时,光明中医将积极引导学生就近拜师,早日拜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医术水平,为日后坐诊积累丰富的看病救治的经验。
光明中医网校根据不同需求的学员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课程,分为普及班和精学班,普及班以自学为主、答疑为辅,旨在满足学员基本学习要求,在光明中医教材的引导下实现中医普通病理医治能力的掌握;精学班则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进行每个章节的课程指导、快速的问题解答、及时的作业点评,满足学员对中医每个知识点的领悟。
光明中医网校是一个开放式的自由互动平台,能够衍生出多样化的交流形式,为中医堂馆输入中医储备人才,进行实习交流合作;可与经验丰富的中医老师进行联合,开展线下授课班;可与有志弘扬中医文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作,共同参与网络教育推广事业,为中医振兴而奋斗。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在中医典籍中获得灵感,提炼出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她曾这样评价中医——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中医是中华民族之瑰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越能发挥出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光明中医网校立志以中医专业教育为使命,为天下中医爱好者提供专业权威系统的中医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筑牢知识积累,为全国乃至世界输出一批又一批医术精湛,医德优良的中医英才。光明中医网校愿与天下有志之士携手在这繁华盛世,共创中医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 李文强,光明中医网校的创办人,也是兴中明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1978年,出生于辽宁海城。2000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天部从事网络科技工作七年。2008年,为救至亲,初沐杏林,从此苦学中医,深感中医文化之博大精深。2009年,有幸成为中医战略家贾谦老师助理,参与中医调研工作,对中医衰败之现状痛心疾首。2018年,创办光明中医网校,希望通过这个中医人自己的平台,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弘扬并传承国医经典。
二、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诊法(二)
望舌,又称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所谓舌诊,即观察舌象(包括舌形、舌质、舌苔)的变化。由于心开窍于舌,又为脾之外候;五脏六腑之经脉又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通,所以,舌象的变化与脏腑、经络病证直接相关。一般来说,舌苔反映人体气(主要指胃气)的变化,舌质反映血的变化,所以有“气病观苔,血病观质”之论。若由舌苔变化发展到舌质变化,是疾病向深重方向发展的征象。
舌面划分为四部分,并反映各部分所属的脏腑(或三焦)的病变
舌尖属心肺(上焦),舌中属脾胃(中焦),舌根属肾(下焦),舌两边属肝胆(舌诊的五脏分属部位,在舌诊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略有出人,但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是一致的)。
舌苔是胃气所生。常人仅有一层薄白苔,干湿适中。察苔,主要是察苔色、苔质两方面。
1.苔色
苔色主要有四种:白、黄、灰、黑。苔色的变化,主要反映病邪深浅(表、里)及病邪性质(指寒、热)。在外感疾病中,苔色由白而黄,而灰而黑,又是病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反映。
(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薄白苔本为正常舌苔,但在感受外邪时,则表现邪犹在表,尚未传里。舌质淡而苔白,为里寒证。若舌上白苔满布,如白粉堆积,抚之不燥,为积粉苔,常见于瘟疫,为外感秽浊之气,毒热内盛所致。亦见于内痈。
(2)黄苔 主里证、热证。一般来说,黄色之深浅,表示热邪之轻重,焦黄则热结。舌苔由白转黄,为外邪由表入里化热。由于黄苔主里、主热,因此黄苔又常与红、绛舌质主热并见。苔黄滑润兼见舌淡胖嫩者,多为阳虚水湿不化。苔黄滑腻,为内有湿热。
(3)灰苔 主里证,见于里热证或寒湿证。灰色即浅黑色,灰苔和黑苔常同时并见,也可与黄苔并见。灰苔滑润,为寒邪内阻,或痰饮内停。灰苔干燥多为热盛津伤,或阴虚火旺。
(4)黑苔 主里证,主热极或寒盛。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黑苔燥裂,甚则苔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黑苔滑润,多为阳虚寒盛。
2.苔质
苔质是指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有根无根。
(1)厚薄 反映病邪轻重及病情进退。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为病邪在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舌苔由厚转薄,是邪气由里出表,病情由重转轻,为病退。
(2)润燥 正常舌苔是滋润的,为津液正常上承之象。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的盈亏。苔燥,甚则粗糙起刺,为津液亏耗,或阳虚不能化津上承;舌苔滑湿,多为水湿内停。
(3)腐腻 腐是苔如腐渣,揩之即去,是胃中浊腐之气上升;腻是粘腻,舌面多有盖一层粘液,腻苔剥之不去,是阴邪阻遏阳气,多为痰饮湿浊食积。
(4)剥脱 指舌苔消失。若舌苔突然退去而不再复生,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称“镜面舌”,系胃之气阴大伤所致。若舌苔局部脱落,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舌,也属胃之气阴两伤之征。若花剥舌而有腻苔,为痰浊不化,正气已伤。舌心无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已伤所致。总之,舌苔无论全部或局部剥脱,都是正气损伤之候。
(5)有根无根 有根是指舌咨刮之不去,舌苔与舌体如同一体,称为有根苔,又叫真苔。无根是指舌苔如同涂于舌上,刮之即去,称为无根苔,又称假苔,舌苔有根表示有胃气,主实证、热证;无根表示胃气已衰,主虚证、寒证
总之,舌苔厚薄,辨邪气深浅;润燥,辨津液存亡;腐腻,辨脾胃湿浊;舌苔有无,辨胃气盛衰;舌苔真假,辨胃气有无、病证虚实。
察舌质 (即舌体),包括察舌质颜色和舌体形态。正常舌质呈淡红色而润泽,舌体柔软灵活。
1.颜色
疾病时舌质颜色的异常改变常见有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等,其主病意义简述如下:
(1)淡白舌 舌色较正常浅淡,为阳虚、气血不足,不能温养于舌所致,见于阳虚寒证及血虚病证。
(2)红色 舌色深于正常,因热盛而气血充溢所致,见于里实热证,也见于阴虚内热证。
(3)绛舌 舌色深红,见于温病热入营血阶段;内伤杂病,则见于久病、重病之阴虚火旺。
(4)紫舌 舌色暗红呈紫色。绛紫而干,为邪热亢盛,阴津耗伤,气血郁滞之征。淡紫或青紫而湿润,为阴寒内盛,血脉瘀滞。舌上有紫色斑点,称为瘀斑、瘀点,多为血瘀之证。
2.形态
观察舌体形态,主要是观察舌体胖瘦老嫩,有无裂纹齿痕,以及舌体运动状态等。舌体润泽为荣,是津液充盛;舌体干瘪为枯,是津液不足。舌体纹理细腻,浮胖娇嫩为嫩,多主虚证、寒证。舌体运动状态,主要有强硬、痿软、颤动、吐弄、歪斜、短缩等。
(1)胖大舌 舌体胖大。舌体胖大而嫩,舌质色淡,为多属脾肾阳虚,水湿不化;舌体胖大,肿胀满口,舌质色红,多属心脾热盛,气血壅滞。舌体胖大青紫,多见于中毒。
(2)瘦薄舌 舌体瘦瘪,是阴血不足,不能充养舌体瘦薄色淡,为气血两虚;瘦薄而干,舌质红绛,为阴虚火旺,或津液耗伤。
(3)裂纹舌 舌上可见有明显裂纹,多为津血亏损,舌体失于滋润(个别常人亦可见有裂纹舌)。舌质红绛而有裂纹,多为热盛津伤;舌质淡白而有裂纹,则为血虚。
(4)齿痕 舌体边侧,印有牙齿痕迹,多因舌体胖大被牙齿压迫所致。所以,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多属脾虚。若兼见舌质淡白湿润,为脾虚寒湿壅盛。
(5)舌强 是舌体强硬,不能屈伸转动。见于温病,为热入心包,痰浊内阻,或壮热伤阴;见于内伤杂病,则多为中风征兆。
(6)舌萎 舌体痿弱无力,多属气血津液大亏,筋脉失养。久病舌淡而痿,是气血两亏;舌绛而痿,是阴津亏极。新病舌质干红而痿,为热盛伤阴。
(7)舌颤 是舌体颤动,不由自主。久病舌颤,为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外感热病,多为热极生风。
(8)吐舌 弄舌 舌伸长,吐出口外,为吐舌。舌时而伸出口外,立即收回,如此反复,或舌舔口唇,为弄舌。两者均属心脾有热。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为动风先兆,或小儿脾燥。
(9)歪舌 舌休向一侧偏斜。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10)缩舌 舌体收缩,不能伸展。舌体缩短,多为重危病候。舌淡湿润而缩,多为寒凝筋脉。舌质红干短缩,为热病伤律。舌胖而短缩,是痰湿内阻。凡舌体短缩强硬,均属危候。
临床上,舌苔、舌质、舌体的异常变化,常相兼出现,所以应综合分析。舌诊是中医诊法中十分重要之一法,从舌诊上,基本反映了脏腑气血盛衰、病位深浅、病邪性质(寒热、虚实)及病情进退等几个方面。察舌时还应注意光线及食物药物对舌苔颜色的影响。另外,用口呼吸者,舌苔也燥,应当注意。
望形体姿态,是观察病人形体方面的变化,如壮弱、胖瘦及畸形等,以及姿态活动异常,如安静与躁动、肢体驰缓与狗挛抽搐等,这些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其特殊意义。
一般来说,形体的强弱与脏腑气血盛衰是一致的。脏腑气血充盛,则形体即健壮;反之则形体衰弱。
形体肥胖,肤白无华,是形盛气虚,多为阳气不足之证。骨细胸小,面黄肤燥,多为阴血不足。有所谓“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即指肥人多为阳虚湿盛,瘦人多阴虚火旺。鸡胸龟背,则为先天不足。又如腰不能转动,多为肾病;膝不能屈伸,为筋病。中医学认为,形体为元气所充。正常形体应是“形气相得”,即形与气平衡协调。无论是形盛于气,还是气盛于形,都是不符合“形气相得”的原则,因而都不是健壮的形体。至于“形气相失”,那更是有病难治。
望姿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作姿势和体位有无异常变化。
病人异常的动作姿势和体位,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反映。如阳主动,火主动,因此,躁动、多言、仰面伸足、不欲衣被的病人多为阳证、热证;而安卧不语(或蜷缩喜卧)者,多属阴证、寒证。若不能安卧,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多为痰浊壅肺;指趾颤动,常为动风发痉先兆;手足痿软无力,多属痿证;一侧肢体、手足麻木不遂,常为中风偏瘫;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则为痉病。因此,观察病人的姿势体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确有一定意义。
望排泄物,就是观察病人的痰、二便、呕吐物及妇女经、带等的色、质、量方面的变化,及其在辨证中的意义。
白痰清稀,多为寒证,其中量多易咯,为湿痰;白痰及黄痰粘稠,为热证,其中量少难咯,为燥痰。咳黄痰,在外感疾病中,常表示热在气分。咯吐腥臭脓血,常为肺痈证。痰中带血,或咯出鲜血,多为热伤肺络。剧咳而伤及肺络,也可见痰中带血。
呕吐涎沫,为寒证。呕吐食物无酸臭味者,为胃寒;有腐败酸臭味者,多为胃热,或饮食伤胃(宿食)。呕吐黄水而苦,多属肝胆有热。吐血或鲜或暗,多为肝胆火盛犯胃,热伤胃络。观察呕吐物时,应区别服药后之呕吐物必带有药物之颜色。
详见本章第三节问诊。
头为诸阳经所会之处(直接或间接),脑为髓之海,肾生髓。发为血之余,又为肾气所充养(肾其华在发)。所以,头与诸阳经及肾的气化,以及血的关系密切。
1.头
在成人主要观察头是否有振摇的现象,头摇动不能自主,则为风证。在小儿则主要是观察囟门凸凹、大小、闭合的迟早。小儿囟门高凸(又称囟填),多为实证、热证,亦见于寒证。囟门下陷(又称囟陷),多为虚证,见于久病之后,或因泻痢,或因多尿,或先天元气不足,津液不足,其气下陷,不能上充于脑随。小儿年龄增长而囟门不合或宽大者(又称解颅),多为肾气不足。
2. 发
主要观察发的枯润与颜色。头发稀疏枯黄,或小儿头发枯黄逆立,为精血不足。突然片状脱发为血虚受风。青年脱发,或为肾虚,或为血热。青年白发,无其他病候,为禀赋所致。
1.耳
耳为肾之窍,并属少阳经,为宗筋所聚之处。常人的耳廓色呈红润。耳廓干枯焦黑,是肾精衰竭。耳根凉,耳背有红络,多为麻疹先兆。耳流脓水,多为肝胆湿热。
2.鼻
鼻为肺窍,阳明胃经所过之处,为呼吸通道。望鼻,主要是望鼻外形和鼻分泌物。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鼻流浊涕,多为外感风热;鼻流浊涕日久不止,而有腥臭味者,是为鼻渊,多因外邪化热,或胆经郁热;鼻头红赤,年久不愈,为酒糟鼻,多属肺胃蕴热;鼻翼煽动,伴有高热者,多为外感之肺热壅盛,亦见于肺肾精气衰竭而出现之喘息。
3.口
主要观察唇、齿、咽喉。口为脾之窍,唇为脾之华,脾胃相表里。所以口唇主要反映脾胃病变。口唇淡白为血虚;青紫为痛为寒、为血瘀;深红为热在营血;深红干焦,为热盛伤津;口角流涎,多为脾虚湿盛,或胃热、虫积;口唇糜烂,是脾胃积热;口歪为中风;撮口抽搐,为肝风内动,或脾虚生风;人中满,唇翻,是脾阳绝;人中短缩,是脾阴绝。
4.齿、龈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胃经行于齿龈中,所以齿与龈的政变可以反映出肾与胃的改变。齿燥为胃热伤津;牙齿松动、齿根外露,多为肾虚,或虚火上炎;睡中咬牙或齘齿,常见于胃热,或虫积;牙龈红肿,或红肿出血,是胃火;牙龈出血而不见红肿,为气虚,或虚火伤络。
5.咽喉
咽喉为肺胃道路,且诸经所系,但主要反映肺胃肾三经之病。咽喉红肿而暗,为肺胃积热;红肿溃烂,上有红白腐点,为肺胃热毒;淡红不肿,经久不愈,为虚火上炎;鲜红略暗,为阴虚火旺;咽喉间出现白膜,刮之可去,而不立即复生的,是胃热;若刮之不去,重刮出血,随即复生,多为白喉。
三、光明中医网校老师钟如明(光明中医函授大学85级学员)
钟如明出生于1949年11月 ;马来西亚归国华侨,1989年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毕业。高级康复保健师,民族医师,《北京钟如明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深圳华侨国际书院顾问、"世界中医药协会大中华区疑难病特色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基地"主任。 受前辈影响酷爱祖国传统医学,自1966年开始自学中医知识,一直学习与收集民间效验方,研究中医中药理论与方法。从无间断非赢利性临床研究和实践,提升疗效,治愈过相当多常见病、难病,如:水痘,麻疹,淋病,肺病,水肿,胃病,甲亢,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红斑狼疮,急慢性肾炎,尿毒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脉管炎,多发性深肌脓肿,结石病,膀胱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病症。治愈过九十多例男女不孕不育症,以及烧烫伤过万人次。 研究自创有光明一号烧烫伤药(外用)。
目前在 光明中医网校 开设课程《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儿科学 》。
四、光明中医网校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五章:诊法(三)
问起病时间与当时发病情况,是指目前疾病。因为病人不可能患病后马上就医,同时也不可能始终就诊于一位医生,所以应问起病时病情,了解起病时间。病程较长者,即久病,多虚;病程短者,即新病,多实。同时可以了解判断病情演变趋势及病证全过程,病情由轻而重,还是由重而轻;病证始终居守一脏一经,还是及于他脏他经;温病由卫入气,还是由营转气等。
通过问现病史,还可以了解病人就医情况。如曾诊断为何证,用何药治疗,效果如何,这些情况对目前的辨证施治有借鉴之义。因为有些疑难病证,很难一次确诊,如果了解前医辨证施治情况,即可借鉴而少走弯路。
现在病情,是问诊的重要内容,也是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现据后人修订的张介宾“十问”歌所述及的内容为主,分述如下:
(一)问寒热
寒、热是疾病主要证候之一,大多数疾病均有寒热表现,因此是问诊的重要内容。寒、热为阴阳盛衰的表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盛则寒”。寒、包括身寒、手足逆冷,及病人自觉怕冷即恶风恶寒;热、包括身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及病人自觉发热、怕热即恶热。寒、热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并见等。同时,寒、热又有内外真假之分(见“八纲辨证”)、以及内伤外感之别。
1.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出现身寒,恶风恶寒之证,而无发热恶寒现象,多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证属内伤,或外感伤寒寒邪直中三阴。这一类病证的恶寒,可因增加衣被而略有缓解。另外,温病汗出之后,而见身凉,脉静(平和)者,为邪气已去,病证向愈之象。无论伤寒、温病,大汗出之后,见身凉,手足凉,脉微细欲绝者,为阳气竭绝,病情危笃之象,多属不救。
2.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是指病人身热恶热而不恶寒;自觉发热;或只见五心烦热等。发热原因很多,总可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发热,一般发病急,热势高,且初起多见发热恶寒之表证,在表邪入里后,即表现为但热不寒;内伤发热,一般发病缓慢,热势不高,且初起无发热恶寒兼见之表证存在。
壮热:即大热、盛热,手按病人肌肤而有烫手的感觉,且久按热感不减,多兼见口渴面赤气粗等称为壮热。外感病壮热,见于伤寒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如阳明经证和腑证;见于温病为热邪内传气分、血分等,如风温,热邪犯肺;湿温、暑温邪在气分;及温病热入营血。内伤壮热,见于宿食所伤,为夜间热甚。壮热之症为里热实证,为正盛邪实,邪正剧争的表现。
潮热:是发热之微甚作止均有定时,有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多发于午后。若日发二次以上者,即非潮热。潮热有外感内伤之分,虚实之别。外感为实,内伤多虚。外感:伤寒阳明腑实证,为日晡潮热,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等燥热内结之证;温病热入营血发热夜甚及温病后期余邪伏于阴分之夜热早凉。温病湿温证,为午后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初按肌肤不觉其热,久按则灼手,是热为湿邪阻遏,难以透达于外所致,多兼见胸闷呃恶,身重便溏,苔腻以及暑热伤气等。内伤潮热,多见于气虚、阴虚、虚损证(肝、肺、肾阴虚等)、血虚、血瘀、气郁等。内伤潮热,有时有热自骨发之感(骨蒸潮热)。内伤以阴虚,气虚为多见。阴虚者多伴有五心烦热、盗汗、颧赤、香红少津等;气虚者如脾胃气虚下陷的发热,肾气虚不能引火归元的发热,则潮热见于清晨,伴有自汗,或动则汗出,少气,乏力,面色㿠白等症状,且遇劳则甚。清•张石顽等还指出内伤之痰饮、宿食皆可出现潮热症状。内伤潮热,病势缓,热势不甚而病程长。
发热一症,在外感则多为热高而病程短;在内伤则多为热势不高而病程长,即长期发热,且时发时止。内伤之长期发热多见于前述之阴虚潮热和气虚发热。
五心发热:指手足心及心胸中烦热。见于阴虚劳损者,五心烦热,午后热甚,多伴有盗汗,口咽干燥等;见于血虚者,午后热甚,劳则尤重,多伴有神疲乏力,心悸等;见于温热病失治,余热未清而伏于阴分者,兼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瘦;见于火郁者,为气机不利,或寒邪束闭,而阳热郁伏所致。前者多兼见胸闷不舒,烦躁易怒,口苦等肝郁火热之症;后者见于外感寒邪,不难区别。火郁之五心烦热属实证。
3.恶寒发热
恶寒(恶风)发热是恶风寒与发热同时兼见。多见于外感,为外感表证的特点,是表阳与外邪相争的反映。仅就恶寒来说,内伤之恶寒,病势缓而长,得暖则减,且不兼见全身发热(不包括真寒假热);外感之恶寒,病势急,病稳短,得暖不减,重者多伴有寒战,恶寒之后旋即发热。外感病包括伤寒与温病,二者初起均有恶寒发热之表证。但伤寒表证之恋寒,时间长,恶寒也重,且多无汗;温病系外感温热之邪,其表证恶寒轻而短暂,旋即发热不恶寒而恶热,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自汗等症状。伤寒厥阴病的寒热胜负,是邪正斗争孰胜孰负的反映。寒多热少为正负邪胜,为病进;热多寒少为正胜邪负,为病退。总之,恶寒发热是外感表证的根据。若内伤病而见发热恶寒,则或为内伤兼外感,或为阴胜格阳于外而发热,即真寒假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即寒去则热来,热去则寒至,作无定时。为邪在半表半里之征,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邪正相持,邪不能入里,正也不能抗邪外出的病理反映。寒热往来见于伤寒邪在少阳;温病邪在少阴,或邪伏膜原,如伏暑、暑温、湿温、温疫。疟疾也有寒热往来,但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三日一发。
问汗是问病人有汗无汗,以及汗出时间、汗出多少、汗出部位,及汗出时伴有的症状等。汗为阴血津液所化。汗出机理有二:一者因为阳热之气有向上、向外的特性,所以,在阳热亢盛时,即可蒸化阴津外越而为汗,即阴随阳走;一者因卫阳不足,卫外不固,而使阴津外越而为汗,或阴虚不能敛阳,或阴盛格阳,阳气外越,津随阳去为汗。
人在炎暑之际,皮腠疏松,同时由于阳热亢盛外发;或劳作,阳气受到扰动而外发,均能迫津外泄而汗出;人在寒凉之时,皮腠固闭,阳气内藏,因而无汗,或少汗,均属正常生理状态。
但在疾病过程中,有汗无汗都是两种不同的病变机制的反映。在外感伤寒病中,有汗为表虚(中风),或为正气祛邪外出之象;无汗为表实(伤寒)。在温病无汗为温病初起,邪闲卫阳之表实证;温病邪入营血而无汗,是热灼营血,津液不足,不能作汗。温病有汗,又有大汗、脱汗、战汗等。在内伤杂病,当汗而无汗,见于内燥伤阴,阴津不足之证;有汗,又有自汗(指醒时有汗)、盗汗等不同。内伤自汗,多为气虚、阳虚,肌表不固;盗汗多为阴虚内热。
1.自汗
自汗,是指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等因素而经常汗自出,称为自汗。原则上自汗应包括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等内伤或外感所引起的汗自出在内。就是说,自汗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凡不因劳动、天热、厚衣、热饮食而引起的汗自出,均属自汗。但由于盗汗、大汗、战汗、头汗、手足汗、半身汗,各有其特殊的病证涵义,所以临床上一般多单称,而不混称为自汗。临床上习称之自汗,多指全身性、汗量不多者而言。这里所要讲的自汗,即属于这一方面。自汗在外感则见于伤寒病之中风;温病之风温(热)壅肺、暑伤津气、温热郁遏等。自汗在内伤则多见于气虚、阳虚之证,为卫阳不固,阴津不能内守而外达。气虚自汗,自汗常作,动则益甚,多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怠惰嗜卧等症状。阳虚自汗,多兼见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青白等寒象,阳虚自汗,又称为冷汗,多为脾肾阳衰。
2.盗汗
盗汗,又称“寝汗”,即睡而汗出,醒来即止。盗汗多属阴虚,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化热逼津外出而为汗。临床上多见于心肾阴虚之证。(详见脏腑辨证)。
3.大汗
大汗,即大量汗出,多见于外感,并兼见壮热、大渴等症。如伤寒之阳明经证及温病热邪入于气分。以及外感内伤之大汗出不止,最后导致亡阴亡阳之脱汗,又称绝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或汗出如油等,为阴阳离决之危证,多属难救。
4.战汗
战汗,是战栗之后而汗出。战汗,一般只见于外感伤寒与温病之中。为邪正剧争,病变发展越势的转折点。战汗之后,身凉脉静,诸证悉除,为正气胜邪,邪随汗出,病即先愈;若战汗之后,身寒肢厥,脉微欲绝,神志不清,为正不胜邪、阳气已脱之危重证,亦有战汗之后,身热不除脉仍盛大有力,为正气尚盛,仍可再汗而解。
5.头汗
头汗,系指汗出仅限于头面部,而他处无汗。头汗一见于温病湿热郁蒸于上,一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多为气虚气不上奉于头,津液不固而汗出头面。若重病期间,突然头汗大出,多为虚阳上越欲脱之危象。
6.半身汗出
半身汗出,是汗出或身之左侧或身之右侧,或上半身或下半身。半身汗出,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出现。其病因,或气血亏虚,或痰湿痹阻经络,或营卫不调,导致半身腠理开合失司而为汗出或偏于左、右,或偏于上、下。壮年、老年之人汗出偏左或偏右,应防中风。
7.手足心汗
手足心汗,汗出少量者,或青少年汗足,无其他伴有症状者,不属病态;但若手足心汗过多,并伴有某些全身症状者,即属病态。临床上手足心汗常见于脾胃湿热、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心脾血亏等。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种病证均可出现疼痛。由于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而疼痛的性质、发作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疼痛部位等均有差别。无论是外感、内伤,跌打堕仆,无论是虚实、寒热,产生疼痛的病机均为脏腑、经络气机不利,即所谓“不通则痛”。
由于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就有一定的意义。
1.头痛
头痛古有真头痛、脑痛、首风、头风、脑风等名称。但真头痛、脑痛,又多指能致人于死命的重危病证,如《灵枢•厥病》说:“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说:“病脑痛,其脉缓而大者,死”。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又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头面。因此,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变,都可能反映于头,而引起头痛症状的发生。所以,头痛一症涉及的病因、病证也比较广泛,外感、内伤、跌仆打损所发生的各种虚实病变,都会导致气血闭阻郁滞,或气血亏虚,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虚则不能载气,而使气机不畅,产生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寒、风热、风湿头痛为多见。风寒头痛,则或痛连项背,或有紧束感,恶寒发热,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等;风热头痛,则头胀而痛,发热重,或微恶风寒,口干口渴,舌苔薄黄等;风湿头痛,头重而痛,首如裹,身热不扬,头昏胸闷,口粘苔腻等。
内伤头痛:以肝阳(火)头痛、气(阳)虚头痛、血虚(阴虚)头痛为多见。肝阳头痛,头晕头胀而痛,烦躁易怒,或口苦咽干耳鸣,或胁胀胁痛等;气虚头痛,头痛绵绵。气短乏力,自汗恶风恶寒,食少纳呆,或遇劳则剧;阳虚头痛,头痛绵绵,恶寒,遇冷则剧,肢冷便溏等;血瘀头痛,痛如针刺,痛而不移,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血虚头痛,头痛隐隐,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健忘失眠等;阴虚头痛,头空而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等;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而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肢体困重等。
在外感,根据头痛部位不同,又在三阳头痛及厥阴头痛之分。太阳头痛,痛在脑后,连及项背;阳明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少阳头痛,痛在两侧;厥阴头痛,痛在巅顶(在内伤则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皆可有头痛)。
一般新病头痛,多外感,久病头痛,多内伤;痛无体止多外感,时痛时止多内伤;剧烈头痛多外感,痛势绵绵多内伤。痛在上午多为气虚;痛在下午多为血虚;痛在白昼多为阳虚,痛在夜间多为阴虚。
又有偏头痛一症,古称偏头风,属头痛之一,但又和一般头痛有别。其头痛偏于一侧(左、右),痛久不愈,反复发作,主要见于肝阳、肝火、瘀血、痰饮等证。
2.胸痛
胸部属上焦,为心肺所居之处,所以胸痛常是上焦心肺病变的反映。临床上,胸痛往往又与胁痛,背痛并见,但以胸痛为主者,仍以胸痛而论。胸痛有时又称心痛,真心痛。
胸痛可见于心气虚、心阳虚、痰浊阻遏心阳、心血瘀阻、痰热壅肺、肺燥伤阴、痰浊阻肺、风寒袭肺、肺痈等病证。一般胸痛而伴有心悸息短、自汗、嗜卧懒言者,多为心气不足,胸痛并连及肩背,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自汗者,为心阳虚;发作时胸痛剧烈,有如针刺,冷汗淋漓,舌质暗红,或有瘀斑,为心血瘀阻;胸痛而咯吐腥臭脓血者,为肺痈;胸痛而咳吐粘稠黄痰或咳吐暗红血痰,为痰热壅肺;胸痛为隐隐作痛,伴有潮热盗汗,痰中带血,或痰少而粘,咽干咽痛,舌质红,为肺阴虚(多伴有肾阴虚);胸痛痞闷,咳痰多而清稀,或痰多而粘稠,气短气喘,不能平卧,为痰浊阻肺;胸痛彻背而伴有心悸胸闷,或有喘息气短,呕吐痰涎,舌苔湿腻,为痰浊阻遏心阳;风寒袭肺,是外感风寒之邪,肺失宜畅,发为咳逆,多为咳痰清白而频,伴有发热恶寒等表证症状。风寒装肺之咳嗽胸痛,表现为咳则胸痛,不咳不痛。若风寒袭肺,入里化热,则因肺热或痰热壅肺作咳而胸痛,前已述及。
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胸痛,而某些内伤胸痛正是外感之后而形成,即由外感转化为内伤,因此,外感内伤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胁痛
脉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所以,胁痛,多与肝胆二经及其所属脏腑有关。如肝气不疏,肝火郁滞,肝胆湿热,血瘀气滞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
由于足太阴脾与肝经交会于期门穴,与胆经交会于日月穴;同时,脾之大络大包布于胸胁,所以脾脏、脾经病也可出现胁痛胁胀症状。
4.胃脘痛
胃脘痛是上腹部至心窝部疼痛,也称胃痛。胃脘痛,前人所称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多包括胃脘痛在内。胃脘痛,常见于肝气(火)犯胃所导致的气滞、血瘀、郁火作痛;脾胃虚寒作痛;饮食积滞作痛,或因外寒犯胃、饮食生冷所致胃寒作痛。临床上当从兼症予以辨别。
5.腹痛
腹痛是泛指脐部及脐以下腹部作痛。根据疼痛部位不同,又有当脐痛、脐腹痛,痛在脐下腹部称小腹痛,痛在小腹(脐下部)两侧称少腹痛。而脐以上疼痛,则称为大腹痛,大腹痛实包括胃脘痛在内。多种原因,如外感、内伤、饮食虫积等都可发生腹痛。同时,妇女的经带胎产疾患也可产生腹痛症状。腹痛多与胃肠、膀胱、肝胆病有关。可见于寒积肠胃、肠胃热结、肠胃湿热、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肠胃虚寒、水饮内停、膀胱湿热,以及宿食不化、虫积、气滞血瘀等证。
一般上腹痛多属脾胃与肝胆,脐腹痛多属于胃肠,小腹、少腹痛多病在大小肠、膀胱。走窜疼痛,痛无定处,病多为气;痛有定处,病多属血。痛而喜热,口不渴,多属寒;痛而喜凉口渴,多属热。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痛势急剧多实,痛势绵绵多虚。
6.腰痛
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一症多与肾病有关,如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均有腰痛产生。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可使经脉气血不畅而腰痛,属痹证范围,但有寒痹、热痹、湿痹等之分。腰部扭打跌仆而痛,多为瘀血腰痛。肾病腰痛多为内伤属虚;痹证腰痛及外伤腰痛多为实证。
7.四肢痛
四肢痛,即痛在关节、肌肉,多因风寒湿邪闭阻经脉,使气血瘀滞所致。也见于肝脾肾三脏气血虚衰而致关节肌肉痠痛乏力。因此,四肢关节肌肉痛也有虚实之分,即风寒湿为病多实,肝脾肾为病多虚。
问饮食主要包括有无口干口渴、饮水多少、凉饮热饮及食欲情况。饮食情况主要反映胃气盛衰,津液盈亏。
1.口渴与饮水
口干口渴,渴欲饮水,或欲冷饮,多为热盛伤阴,津液不足。口干口渴,渴欲热饮,饮而不多,或渴而不欲饮,若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不能化津上承;若小便自利者,多为温病热入营血,阴血蒸化上潮;故渴而不欲饮。身无大热,而大渴引饮,同时尿多者,为消渴。口不渴,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
2.食欲
了解患者食欲状况,进食多少,对于判断胃气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食欲减退或不欲食,胃纳呆滞,多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若食少见于久病,兼有面色萎黄、形瘦、倦怠等症者,属脾胃虚弱;而食少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客厚腻者,则多是脾湿不运。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多见于伤食。妇女怀孕,亦可有厌食的反应,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的病证。
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这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如《灵枢师传》所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多因胃阴不足,虚火上扰所致。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消化不好,属胃强脾弱。
有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尤多见于小儿,往往是虫积的征象。妇女狂娠偏嗜某种食物,一般不属病态。
疾病过程中,食量渐增,表示胃气渐复;食量渐减,常是脾胃气衰的表现。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但实然反而暴食,这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称为“除中”,也是“回光运照”的一种表现。
3.口味
指病人自觉口中气味异常与否。口苦口干,多为肝胆热感;口甜为脾热;口中有酸腐气味,多为胃有宿食化热;口淡乏味,即食而不知味,多为脾虚不运,胃气虚衰;口中泛酸(吞酸吐酸),多为肝火犯胃,或为宿食,或因胃寒(泛酸一症,寒热均有,不独为热)。
以上就是关于光明中医投稿提示字数多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