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浙江中医杂志初审已审回(浙江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发布时间:2023-04-01 04:27:21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977        当前文章关键词排名出租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浙江中医杂志初审已审回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浙江中医杂志初审已审回(浙江中医杂志审稿流程)

    一、野绿麻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拼音名】Yě Lǜ Ma

    【别名】 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

    【原形态】

    珠芽艾麻,又名:螫麻子。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70厘米。根纺锤状或绳状,黑褐色。茎具棱,生小刺毛或疏生长螫毛。叶互生,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3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钝形至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生短伏毛、螫毛及小球状钟乳体,下面淡绿色,毛较少,叶脉微带红色,主脉上生有短毛及长螫毛;通常在叶腋生1~3个褐色、肉质、球状的珠芽;叶柄长3~6厘米,具小刺毛及长螫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圆锥状,无总梗,腋生,呈水平开展,长2~4厘米;雄花具短扁的小梗,花被4~5全裂,绿白色,裂片卵圆形,雄蕊4~5,与花被裂片对生,子房退化成杯状,半透明;雌花序圆锥状,顶生,具长总梗,长11~15厘米,分枝扁,生短毛及长螫毛;雌花有短梗,花梗扁平,稍具翼;萼片4,淡绿色,背面2片在花后显著增大;雌蕊1,最初直立,以后斜生,花柱线形。瘦果扁平,近于圆形,有短柄,淡黄色,花柱侧生,宿存。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荫坡阔叶林内、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林缘稍湿地。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根:辛,温。

    【功能主治】

    1《浙江中医杂志》:全草:治疳积。

    2《贵州草药》:根:祛风,除湿,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或浸酒。

    【附方】

    1治风湿麻木:红禾麻根五钱,煨水服;另用红禾麻煎水洗。(《贵州草药》)

    2治风湿关节痛:红禾麻根-两,红五加皮三钱,泡酒服。(《贵州草药》)

    3治疳积:野绿麻全草三至五钱(鲜品一两),泡水服;严重者加鸡肝或猪肝同煮服。(《浙江中医杂志》(12):32

    1958)

    【摘录】《*辞典》

    二、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SS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临证可以根据SS的病情特点,从脏腑、三焦、气血津液、八纲及六经等进行辨证论治。

    摘要:

    对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包括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和六经辨证,并分析各种辨治方法的特点及指导干燥综合征临床辨证论治的作用。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辨证论治;脏腑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综述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具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还可累及其他多个器官表现为复杂系统损害[1]。SS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发病高峰期为45~55岁,以女性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系统受累的表现明显[2]。SS在中医学上无相应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多归于“燥证”“燥痹”“顽燥”等范畴。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精华,在SS的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辨证论治SS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1从五脏辨治

    SS的发病可累及五脏六腑,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从脏腑辨证论治,可以明确SS发病的具体脏腑,进行更加针对性的辨证治疗。

    1.1从肝论治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为藏血之脏,血属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肝用为阳。SS患者多有血虚津亏,津亏血燥表现为口鼻干燥,两目干涩等,通过滋养肝阴,肝血盛则津液充足。顾军花等[3]从肝脏的脏腑功能、解剖位置及经络分布、五行生克制化、肝胆表里关系及女子与肝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SS与肝的关系,并以肝为中心将SS分为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心肝火旺(栀子清肝饮或泻心汤)、肝胆(胃)郁热(左金丸、龙胆泻肝汤)、肝郁脾虚(归芍六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肝气收敛(牡蛎散或金锁固精丸)、肝肾阴虚(一贯煎或六味地黄丸)、肝虚血瘀(复元活血汤或失笑散)、肝肾精血亏虚(芍药甘草汤或左归丸)、阴虚火旺风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等。周丹萍等[4]认为,从SS流行病学上看,女性占90%以上,而“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津液输布失常而发为本病。临床主要证型包括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肝血不足、肝郁脾虚等,治疗多予疏肝理气、养血柔肝、平肝潜阳、育阴生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等。

    1.2从脾论治

    脾主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气健旺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脾能升清,气血生化有源。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谢幼红[5]认为,SS是由于津液生成与运行输布失常所致,而脾脏在津液的生成与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S的发病与脾虚密切相关,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根本之法,以黄芪、太子参、白术、山药、当归、柴胡、陈皮、丹参、升麻、甘草为基础方,并归纳为健脾益气生津法、健脾益气通阳法、健脾益气养肺法、健脾益气化瘀法。王晶等[6]从心脾失调、肺脾失调、肝郁脾虚、肾脾两虚、气血津液失调等方面论述了脏腑、气血津液失调对SS的影响,并认为SS的治疗应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调养,阴阳平衡的调和,气机升降的调节,气血津液变化的调整以及调畅情志。冯云霞等[7]则从气阴两伤、血瘀阴枯、燥毒生风3个方面分析了SS与脾的关系,并从脾气虚(益气健脾,滋阴润燥,温阳通脉;燥湿健脾,益气生津)、脾阴虚(补脾益阴,滋胃生津;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益胃养阴,清热生津)2个方面进行论治。

    1.3从肺论治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居阳位,其气通天,天气下行,才能天地交合,化生万物,肺性清凉,其气主收敛、肃降,以降为顺。戴恩来等[8]认为,“肺为水之上源”,由脾转输而来的津液要依赖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以保证脏腑经络之气的通畅,因此正常的肺功能对于保证津液的正常输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肺论治,益气养阴、宣肺通络为法,以麦冬、沙参、百合、西洋参、黄芪、牡丹皮、天花粉、知母、生地黄、丹参、紫草、蜈蚣为基础方,治疗SS取得良好疗效。金实[9]认为,阴虚络滞、肺失通调为其病机关键,宣肺布津通络为治疗大法,并将药物分为开肺组(紫菀、桔梗、生甘草)、润肺组(南北沙参、天麦冬、乌梅肉)、清肺组(桃仁、牡丹皮、生石膏),组成宣肺布津方,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1.4从肾论治

    肾主一身阴阳,肾阴和肾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肾为封藏之本,其封藏、固摄的作用,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量排泄与亡失,同时还可以维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张艳等[10]认为,肾水即肾阴,又称之为元阴、真阴,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作用,在治疗SS方面提出以益肾阴为根本大法,在补肾基础上兼补五脏,并根据病因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治之。吴生元[11]则认为,SS根本原因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津液代谢失常。具有气化功能的肾中精气,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维持其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肾的蒸腾气化功能离不开肾阳的温煦,因此,温补肾阳、气化津液应贯穿于SS治法之中,方以益肾蠲痹丸为基础方。

    2从三焦辨治

    三焦为水液代谢的重要通道,三焦的疏利与气机升降、津液输布密切相关。SS的基本病因与津液的输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三焦辨证的方式,有利于明确上、中、下三焦的病变部位,根据三焦功能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刘维等[12]认为,SS的治疗应重在滋阴护津,并根据三焦病位的不同,所选组方有所倚重,病在上焦注重肺胃,中焦注重脾胃,下焦注重肝肾,同时注意气血的固护,方能取得较好疗效。高龙等[13]则认为,三焦的功能是运行水液、通行诸气、促进体内津液气化。三焦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也影响到肺、脾、肾等相关脏腑对水液调节的作用,治疗上具体可根据上燥治肺、中燥脾胃、下燥肝肾的思路,以达到气血阴阳的调和。李征[14]认为,上焦在肺,治上焦如羽,中焦脾胃,治中焦如衡,下焦肝肾,治下焦如权。同时要注意卫气营血由外向内及脏腑的.五行生克观念进行辨治。张晓强等[15]认为,SS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失司,津液输布失常。三焦气化功能与人体水液代谢之间联系密切,并根据这个联系确立了化气布津法以治疗SS,可用五苓散为主方通阳化气、利水布津。五苓散证的基本病机就是三焦气化失司,水津失布,结热伤津成燥,运用其化气布津法,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人体水液循行有序,则口眼肌肤润泽。

    3从气血津液辨治

    气血津液都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以气血津液病证为纲对SS进行辨证,可以明确疾病与气、血、津液的关系,确定SS的病变在气、血还是津液,继而判断气血津液的虚实盛衰以指导疾病的治疗。潘利等[16]认为,气与津液关系密切,气旺则津充,气机调畅,则津液的输布排泄正常。SS的发病与气机失调、气虚有关,故SS的治疗应补气、调畅气机,包括宣降肺气、调理脾胃、疏肝养肝、补益肾气、通经络之气几个方面。许超等[17]认为,SS的病理基础是阴津亏虚,阴津亏虚则导致血液生化乏源,故燥证多夹杂血虚的临床表现。血液之所以能流布全身,环周不休,不仅靠气的推动、阳的温煦作用,还必须具有充足的血量。若血虚亏少,虽有气之推动,阳之温煦,也行而缓迟,以致滞而为瘀。瘀毒阻络,津液失布,又加重了燥证的发病[18-19]。秦长林等[20]认为,津液与血液同来源于营气,津液亏竭导致血液枯少,津亏血少而成瘀,瘀血阻滞气机,津液不能随气升发,燥象愈炽,如此循环,故成燥痹。

    4从八纲辨治

    八纲辨证可能通过确定该疾病类别,或阴证或阳证,分析病位或表或里,辨明疾病特质,或热证或寒证,或实证或虚证,指导SS的治疗。熊静等[21]认为,燥证的基本病理基础为阳损及阴,阴津亏虚。阴阳互根互用,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然阳气虚,阳损及阴,最后导致阴阳互损,精气血及津液代谢的失常,生成燥证。治疗上以地黄汤加补肾药为基础方,以温补肾阳、滋阴生津润燥。路志正[22]将燥痹分为内燥与外燥,外燥是指人体由于调护不当,内燥是由于脏腑经脉气血阴阳失调,外燥又分为凉燥与温燥,区分了SS因外而感,由内而发,寒热之别,表里之间的不同关系。马武开等[23]收集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SS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1316例SS患者中,50.99%为虚证,16.34%为实证,32.67%为虚实夹杂。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对SS进行辨证分析,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角度着手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从而为疾病提供准确的治疗大法。

    5从六经辨证

    根据SS的病证特点,结合经络、脏腑病理变化,运用六经方法进行辨证,这有利于临床上准确把握病情,精准选方。季光明[24]认为,燥邪致病,首犯阳明,从口鼻入,而SS患者初期常见咽干、口干、口渴等症,提出了以阳明辨证为中心,分析阳明燥热波及少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其他五经特点,总结出辄用苦寒、甘寒以清解阳明热毒。陈亚兵等[25]运用六经辨证,结合SS出现消渴症状的特点,依据厥阴病的提纲中有消渴之说,辨证为厥阴病,选用乌梅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胥晓芳[26]依据SS合并口干、小便不利的情况,辨证其为太阳蓄水证,选用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作用的五苓散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六经辨证对于SS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主要根据症状的不同,六经辨证的角度侧重亦不同,灵活变化,随证治之能起到良好疗效。

    6结语

    SS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方法多样,临证可以根据SS的病情特点,从脏腑、三焦、气血津液、八纲及六经等进行辨证论治。脏腑辨证多集中在对肝、脾、肾、肺四脏的研究,根据脏腑的生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大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三焦辨证多依据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生理特点,选取与之相适应的药物,条畅三焦,通调水道,以达治疗的目的。气血辨证从气血津液关系入手,多认为气血失充是SS的重要原因,通过益气充津,补阴充血以润燥。八纲辨证可以较为全面地对SS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明确的治疗大法。六经辨证具有方证对应的特点,针对出现六经中任意一经病症,都有专方可供治疗。对于辨证论治方法多样的状况,根据SS不同的性质、发生的不同部位,选择与其相应的辨证方法,以获得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26-827.

    [2]李娅,李小峰,黄慈波,等.中国不同年龄发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3,7(2):129-133.

    [3]顾军花,刘姗姗,陈晓云,等.从脏腑辨证角度分析300例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25-30.

    [4]周丹萍,孙志岭,纪伟.从肝论治干燥综合征[J].吉林中医药,2015,35(3):241-244.

    [5]谢幼红.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0,31(6):710-712.

    [6]王晶,刘维.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3):91-92.

    [7]冯云霞,刘健.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研究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5):11-13.

    [8]戴恩来,王庆胜.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2):9-10.

    [9]韩善夯.金实教授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J].四川中医,2012,30(12):17-18.

    [10]张艳,黄继勇,王新昌.干燥综合征从肾阴虚论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11-512.

    [11]罗世伟.吴生元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10):821-822.

    [12]刘维,丁园园.从三焦论治干燥综合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87-88.

    [13]高龙,苏晓,姚重华.干燥综合征从三焦论治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221-222.

    [14]李征.三焦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71-74.

    [15]张晓强.化气布津法在治疗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1,43(10):137-138.

    [16]潘利,杨德才.从气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思路探析[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0):15-16.

    [17]许超,钱先.滋阴养血活血法辨治干燥综合征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3):44-45.

    [18]曾苹,和秀丽,马武开,等.马武开教授从“毒蕴血瘀”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6,36(2):73-74.

    [19]和秀丽,侯雷,曾苹,等.马武开教授从毒蕴血瘀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拾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11):38-39.

    [20]秦长林.从干燥综合征看“燥必入血”的病变特点[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12):710-712.

    [21]熊静,姚美玉,侯丽辉.阴阳双补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57.

    [22]张华东,边永君,路洁,等.路志正教授从气阴两虚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03-1905.

    [23]马武开,唐芳,王莹,等.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482-485.

    [24]季光明.基于六经辨证理论的干燥综合征中医症候学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5]陈亚兵,陈一峰.乌梅丸临床应用举隅[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108.

    [26]胥晓芳.五苓散治疗风湿病临床应用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101-1102.

    ;

    三、中医是个大宝库!12个经典方子治疗常见顽固病 快转给需要的人吧!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宝库,很多人以为这是一句空话

    其实不是,中国治病的学问,源远流长,上千年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

    到了现代,进一步的梳理、验证,用于临床,

    其可靠性、实用性、低成本性的特点简直无人能敌。

    当美国人为一个小病花上上万美元、见下医生拖半月一月、服点药物无效且欲哭无泪的时候,

    我们何不庆幸祖国有如此积累深厚的医学,想想简直幸福到没边了好不?

    自神农尝百草,中国人对医学世界的认知,就已经开始了,

    到东汉张仲景师写就伤寒杂病论就已经昭示着中医这门学问,已经到了高度成熟的地步。

    中医手上的宝贝,真的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我们今天不说理论了,一切以医学实证为例。

    我们今天把困扰很多人的既顽固又常见的12种疾病做个整理,个个都是经过事实检验的经典之方以飨读者:

    1、治疗痔疮

    荆芥、刘寄奴各12克,蝉蜕3克。

    加水3000毫升,漫泡2小时,煎沸后半小时去渣取药液,盛人盆中,先熏洗3~5分钟,再坐浴30分钟。

    每日2次,第2次用时再加热。

    一般3日1剂,夏季1~2日1剂。

    治疗106例治愈92例,治愈率86.8%。

    一般用药2~5剂,2剂后外痔肿痛消失,3~5剂嵌顿痔核还纳,症状消失。

    (中国肛肠病杂志,1990.4:38)

    2、治疗慢性咽炎

    治疗组100例以草决明、麦冬、玄参各5~10克,加200毫升开水浸泡10分钟后,频频饮服,可反复加开水3~4次,每日数次。

    对照组100例以复方新诺明片(过敏者以乙酰螺旋霉素代替)和麦迪霉素交替服用。

    两组疗程均为1~2月。

    以症状、体征消失,停药3月内无复发为痊愈。

    结果治疗组痊愈78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分别为18例、28例和46%。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皮肤瘙痒等症。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171)

    3、治疗扁平疣

    取生薏苡仁500克,研细末,加白砂糖500克,拌匀。

    每次1匙,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一般连用7~14日。

    共治97例,病程3个月~5年。

    结果痊愈73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2例。

    (中医杂志,1981,6:45)

    4、治疗痤疮

    取菟丝子3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待温,外洗或用纱布浸后外敷患处。

    每日1~2次7日为1疗程,酌用1~2疗程。

    共治50例,I度20例,Ⅱ度18例,Ⅲ度10例,N度2例。

    以丘疹基本平复,炎性丘疹消失为痊愈。

    结果痊愈14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

    (浙江中医杂志,1996,4:179)

    5、治疗盗汗、自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共研细末,过筛,加人70%酒精适量,调成厚糊状,装瓶密封备用。

    也可现用现调。

    每次取药糊如鸽蛋大小摊于5~6厘米见方的塑料薄膜上,贴在肚脐正中,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

    共治50例,一般2~8次贝效,总有教率91%(中药通报.1986,5:58)

    6、治疗高脂血症

    决明子20克,每日1剂,水煎服2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

    共治53例,治疗前甘油三酯(TG)均>1.8mmol/L,最高达3.6mmol/L;总胆固醉(TC)均>6.3mmol/L,最高达9.6mmol/L。

    结果治疗后50例TG降至1.3mmol/L以下TC降至5.4mmol/L以下,总有效率94%。

    (中医杂志,1998,12:710)

    7、治疗黄褐斑

    生山楂300克,研为细末备用。

    先用温水洗面,揩干后取山楂粉5克,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薄薄覆盖于面部,保留1小时,早晚各1次。

    敷上药糊后,可配合手法按摩。

    60次为1疗程。

    共治12例色素沉着部位以前额颧部为多,其次在鼻梁或上磨部。

    以面部色素沉着消退,肤色如常人为痊愈。

    结果痊愈6例,总有效率83.3%。

    (湖北中医杂志,1994,5:47)

    8、治疗酒渣鼻

    每晚用颠倒散(方出《医宗金鉴》:大黄、硫黄各等份,研为细末)5克

    加凉水适量调成糊状临睡前用毛笔涂鼻部,次晨洗去。

    2周为1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

    共治20例,以红斑丘疹、脓疱全部消退为痊愈。

    结果痊愈1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

    另用上方治疗面部痤疮10例,效果亦好。

    (吉林中医药,1983,4:

    37)

    9、治疗三叉神经痛

    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共治42例服药7~25剂,疼痛全部缓解。

    随访1年未复发者30例;半年后复发,但发作次数减少,疼痛明显减轻者12例。

    (中医杂志,1983,11:

    9)

    10、治疗斑秃、脱发

    ①取茯苓500克烘于研为细末,每服6克,每日2次,或于睡前服10克,用白开水冲服。

    同时用补骨脂、旱莲草各25克加人75%酒精200毫升,浸泡1周后外用,每日涂患处数次。

    共治斑秃8例,均在2月内治愈,未出现副作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2,2:110)

    ②茯苓500~1000克,研细末,每次6克,白开水冲服,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脱发23例,痊愈20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5.6%。

    (湖北中医杂志,1996,1:

    58)

    11、治疗胃下垂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明渊老中医经验:

    苍术10~15克,加水,武火煮沸3分钟,再以文火缓煎20分钟,煎成药汁约300毫升;亦可用沸水漫泡,服时如喝香茗,少量频饮(不宜一饮尽杯)。

    连服3个月为1疗程。

    共治32例,均获良效。

    (中医杂志,1997,2:

    71)

    12、治疗消化性溃疡、胃炎

    蒲公英20克,为末,用开水泡30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共治91例,胃溃疡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胃炎21例,均由上消化道钡透或胃镜证实。

    以2个月后溃疡面愈合,胃黏膜正常为治愈。

    结果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5例。

    (中医药学报,1991,1:41)

    注:本文由豆瓣用户“当世界终结时”收集整理

    四、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不是核心期刊 怎么查证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5JdcJniHAw9gr4vG28Akg

    提取码:a539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科技核心期刊,就是统计源期刊,可以到万方数据库搜索此杂志,在杂志介绍页面,杂志封面下方,如果有ISTIC标识,这就表示此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

    以上就是关于浙江中医杂志初审已审回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浙江建筑景观设计联系电话(浙江景观设计院)

    浙江杭州的上市公司(浙江杭州的上市公司名单中国资委控股的股票有哪些)

    浙江高价景观设计厂家直销(浙江景观设计师)

    杭州上峰电商产业园属于哪个社区(杭州上峰电商产业园属于哪个社区管辖)

    欣然景观设计(欣然景观设计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