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代画作(杭州古代画作家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杭州古代画作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想买高档点的装饰画,装修风格是古典的,杭州哪里有这样的画廊?
古典的画作有两种,一种仿古创作的,一种是工艺复制的.杭州美院附近应该有,但多是油画类.或者百度杭州丝绸画,有你想要的
二、我国古代绘画品评著作有哪些
1.《古画品录》,
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六法”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2.《历代名画论》 绘画论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5月出版。作者张彦远,10卷,成于唐末大中元年(847),是我国美术论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前3卷分篇介绍了古代绘画的各个方面,有叙画之源流,叙画之兴废,论画六法,论画山水树石,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论顾,陆,张,吴用笔,论名价品第,论鉴识收藏阅玩,叙自古跋尾押署,叙自古公私印记,论装背裱轴,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述古之秘画珍图等;后7卷中史传部分,作者搜罗了自传说时代(轩辕)至晚唐会昌元年(841)画家370余人的姓名,事迹,按朝代分列,此部分约占全书的7/10.本书除记录了丰富的古代画家史料外又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古代美术理论资料。本书还把我国唐代以前画家的师承传授关系理出了一条体系清楚的线索,概括出我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并充分重视先代理论家的艺术批评。
3.《唐朝名画录》
唐代画品评著作。作者朱景玄,吴郡(苏州人)。书中所录皆目睹之迹。共收唐代画家吴道子等124人小传,书分为神,妙,能,逸四品,前三品中又分上,中,下三格。简录事迹,品评画艺。在品格中略叙其事,可谓首举。此书为研究唐代画史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4.《图画见闻志》 图画见闻志》《历代名画论》中国美术论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出版。全书6卷。作者郭若虚,点校黄苗子,是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而作的一本重要美术论著。全书分三部分:一为《叙论》(卷一),是16篇绘画艺术论文;二为《记艺》(卷二至四),是唐末,五代至宋初的画家小会心在来《故事拾遗》及《近事》(卷五、六),前乾是采自古人传记中的述画故事,后者是作者对当时画坛掌故的见闻纪录,均为画史资料的记述。本书对唐末,宋初时代绘画艺术的作用,变迁,演变,风格,画家,流派等叙述颇详,是对这一时期绘画成就的总结。元代马端临《文献通二》称此书为“看画之纲领”,由此可见其价值之高。
5.《宣和画谱》
中国绘画著录。编者不详。共20卷,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画家231人的作品,共6396件,分为十门,每门先作叙论,再作评传,后列画目,件数。为官家著录中一部较完备的画家传记巨著。
6.《画继》
南宁画史著作。作者邓椿,字公寿,双流(今属四川)人。为续《图画见闻志》之作,故名《画继》,记北,南宋间画家219人小传,以及私家所藏画目,品评和遗闻,搜辑丰富。合计10卷,前5卷依人区分类别为:圣艺,侯王贵戚,轩冕才贤,缙绅韦布,道人子,世胄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示标举短长;末两卷杂说分论,品画叙事。是收藏,鉴赏宋画的重要参考书。后元代庄肃又作《画继补遗》,续录南宋画家84人小传。现有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点校本。
7. 《云烟过眼录》
南宋书画著录。作者周密,字公谨,济南人,精于书画鉴赏。全书2卷,记述当时著名收藏家赵子等36人所藏历代名迹。元代汤允墨著《云烟过眼录续集》一卷,录元代收藏家赵仁举等5人。
8.《画鉴》 画论著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12月出版。汤撰,马采标点注译,邓以蛰校阅。此书本名《画鉴》,《学海类编》,《美术丛书》作《古今画鉴》,与《画论》分为二编
9.《图绘宝鉴》
元画陨铁传著作。作者夏文彦,字士良,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其家世藏免谈,其人精一这,取齐,梁,魏,陈,唐,宋,元以来诸家画录记谱,百氏杂说,广为网罗,剔秘搜潜,并结合私家珍藏而辑成此书。全书共5卷,首卷为画论,论述六法,三品,三病,六要,六专等,是画家的要纲;后四卷举凡在画吴至元画家小传1200余人,末附补遗一卷,续传百余人,成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10.《皇明书画史》
明书画史著作。书成于正德十年(1515),共3卷。作者刘璋及元代名家近四百人。阐述明帝王,艺士书画,分家论镒。此书后为《佩文斋书画谱》,《宋元以来画人姓氏录》和《也是园书目画录类》等著录多闪引证,对研究明代书艺画学及其收藏鉴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宝绘录》
明绘画著录。书成一罔年(1633),全书共20卷。作者张泰阶,字爱平,上海人。以绘画为主,同时辑录历代诸家题跋,载六朝至元明名画近500件,首卷为总论杂说,二至十七卷为画册类,后三卷为挂幅类。其家中有宝绘楼藏画处,故以此为书名。
12.《珊瑚网》 明书画著录。作者汪玉,字玉水,徽州人。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书分48卷。书中共两部分,“书录”,“画录”各24卷,载录自藏,目见,抄集书画款识,题跋,及藏家目录,间有著者跋语论说,广泛收藏名迹。末附《书旨》,《书品》,《画继》,《画法》。阐述通俗易懂,对后学颇有裨益。
13.《中麓画品》
明绘画品评著作。作者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山东人,嘉靖八子之一。书合一卷,分五品,品中优劣兼陈,分等而不列高下。全书五篇,首篇论述诸家梗概,次篇分“六要”,“四病”,并分列各家作品,末篇论述各家所从出之源。现代曾辑印《李开先集》一书。
此外,还有
《海虞画苑略》 清画家传记著作。作者鱼翼,字振南(1675-约1745),
《佩文斋书画谱》清书画著录。康熙命纂。全书百卷,分论书画,书画家小传,书画跋,书画辨证及书画鉴藏等门。
《南宋院画录》 清画史著录。书成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作者厉鹗,字太鸿(1692-1752),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等等
三、中国古代哪位画家擅长画梅花
古代擅长画梅的画家有王冕、金农、汪士慎等。
1、王冕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2、金农
金农(1687年—1763年),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因其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
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扩展资料:
画作:
1、王冕
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格。其《墨梅图卷》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
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元代王冕所作,画横向折枝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气盎然。
其笔力挺劲,勾花创独特的顿挫方法,虽不设色,却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动地刻画出来。不仅表现了梅花的天然神韵,而且寄寓了画家那种高标孤洁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题画诗,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使这幅画成为不朽的传世名作。
2、金农
所画人物造型奇古夸张,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山水构图别致,随意挥写点染,简朴疏秀 ;其梅、竹用笔奇拙 ,凝练厚重 。
书法从《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郎碑》变化而出,运笔扁方,竖轻横重,别具奇趣,风格独特,自谓漆书。金农的书画在当时享誉很高 ,为扬州八怪之一 。
有《山水人物册》、《月华图》、《携杖图》、《东萼吐华图》、《墨竹图》等传世。著《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3、汪士慎
汪士慎画的梅花,清淡秀雅,李方膺的“铁干铜皮”恰成鲜明对比。金农屏曰:“巢林画繁枝,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但我们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汪士慎的梅,枝与花并不是太繁,但其间有一股舒香冷气,倒是不夸张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汪士慎
四、求中国古.近.现代名画家及其年代、代表作
【魏晋南北朝】
顾恺之(约31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人。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他的绘画的传世摹本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等几种,以《洛神赋图》数量最多。此外,他所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陆探微(?-约485),吴(苏州)人。他的画被南齐的谢赫评为当代之冠。但是他的画现在一张也没有传下来。后人把他和顾恺之归在一起,作为"密体"的代表画家。
张僧繇,吴(苏州)人。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萧绎(508-554),称梁元帝,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曹仲达,记载中说他善画佛画,也长于泥塑,已无传世作品。
杨子华,只有一卷传为宋临的《北齐校书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我们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
【隋唐】
展子虔,善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尤以画山水闻名。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被认为是其传世之作,这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
董伯仁,汝南(今属河南)人。多才艺,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并称"董展"。《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作品6件,今画迹已无存于世。
郑法士,吴(苏州)人。善画人物、楼台,师法张僧繇,曾于上都海觉寺等多处作壁画。《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著录其作品20件,今已不传。
李思训(651-716),字建,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传为他的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帆楼阁图》轴和《明皇幸蜀图》。
王维(699-759),字摩诘,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张璪,字文通,吴郡(苏州)人,擅画山水树石,长于破墨,尤工画松,传说可以双管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已无作品传世。但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名臣魏徵外孙。以书法名世,也擅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其生动,绘画作品已无存。
曹霸,谯郡(今安徽亳县)人。画承家学,擅画马,亦工肖像。今画迹已不传。
韩干,京兆(今西安)人,擅画肖像、人物、鬼神,尤精于画马。现存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牧马图》册页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照夜白图》卷。另有旧题《韩干神骏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今定为五代人仿作。
韦偃,长安(今西安)人,擅画人物、鞍马及山水。今可以通过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一画来了解其风范。
边鸾,京兆(今西安)人。擅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图》,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
刁光胤(约852-935),名刁光,一作光引,长安(今西安)人。擅画龙水、竹石、花鸟等,一生作画勤奋,多为花鸟,为五代著名画家黄筌老师,亲授其艺。传世作品《写生花卉册》已被定为伪托之作。
【五代两宋】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人。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琉璃堂人物图》卷为清人摹本。
顾闳中,江南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善诗书画,画承阎立本风格,后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藏于日本京都高台寺的《十六罗汉像》,为宋摹本。
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花木、禽鱼、蔬果,可惜其真迹已无,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雪竹图》被认为可以反映徐熙的风格。
黄筌(903-965),字要叔,成都人。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卷。
荆浩,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五代后梁画家。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匡庐图》相传是他的作品。
关仝,一作同,长安(今西安)人,在北宋时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与《山溪待渡图》,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干,江宁(今南京)人,擅画山水、林木、楼观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行初雪图》是他流传的唯一作品。
董源(?-962),字叔达,锺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现存真迹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龙宿郊民图》,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夏山图》和辽宁博物馆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以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潇湘图》和藏于美国王季迁处的《溪岸图》。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工山水,传世真迹有《秋山问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风图》(上海博物馆藏)、《山居图》(日本斋藤氏藏)与《溪山图》(藏处不详)等。另外,历来被断为巨然真迹的《层岩丛树图》、《萧翼赚兰亭图》(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溪山兰若图》(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博物馆)。
赵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在位25年。传世作品中,《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被认定是他的亲笔。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传本《免胄图》和《孝经图》的真伪尚待研究。
梁楷,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杭州)。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传世的《秋柳飞鸦图》(故宫博物院藏)、《六祖破经图》、《六祖截竹图》(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极其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仙人系以大笔蘸墨画人物的衣着,寥寥数笔勾写人物面目,生动传神,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创造。上海博物馆藏的《八高僧故事图》卷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释迦出山图》则造型严谨,用笔谨慎,与减笔法面貌不同。日本还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图》,系仿本。
龚开(1222-约1304),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今属江苏)人。传世作品主要有: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中山出游图》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骏骨图》卷。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属山东)人,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故宫博物院藏所《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伪托之作。
苏汉臣,开封人,擅画道释人物,尤长于画儿童。今传有《秋庭婴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轴。
李嵩,钱塘(杭州)人。山水、花鸟、人物皆能。上海博物馆藏有《西湖图》卷,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观潮图》及表现节令花卉的《花篮图》。另有《骷髅幻戏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
黄居寀(933-?),字伯鸾,成都人。其传世作品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鹧棘雀图》轴。
赵昌(?-约1016),字昌之,广汉(今四川剑南)人。擅画花果,作品传世极少,故宫博物院藏《写生蛱蝶图》卷传为其作品。
易元吉,字庆之,长沙人。善画獐、猿及花果禽鸟等。今传有《聚猿图》(藏日本)。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属江西)。除擅画花鸟外,也擅画道释鬼神,创作不少壁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寒雀图》卷。
文同(1018-1079),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广东博物馆藏有《墨竹图》一轴,系此轴临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枯木竹石合卷》,真伪待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墨竹图》轴,系传派作品。
扬补之(1097-1169),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南昌人。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四梅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还藏有《雪梅图》卷等。
赵孟坚(1199-?),字子固,号彝斋,擅画水墨白描水仙、梅花、兰、竹石等,风格清秀淡雅。今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墨兰图》卷、《岁寒三友图》页、《水仙图》卷。
李公麟(生平事迹见前),传世作品中的《五马图》是最为可信的真迹之一。
祁序,江南人,工花竹翎毛,擅画水牛。今存《江山放牧图》卷,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成(?-967),字咸熙,擅画山水自娱。唯有藏于日本的《读碑窠石图》被确认为真迹。
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传世作品有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的《秋江渔艇图》卷。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其传世作品相对较多,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树色平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早春图》及《关山春雪图》、上海博物馆藏《幽谷图》、南京大学藏《山村图》、云南省博物馆藏《秋山行旅图》和故宫博物院藏《窠石平远图》等。
燕文贵,吴兴(今属浙江)人。现存他的作品有《溪山楼观图》卷,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日本所藏的《溪风图》亦是真迹。
王诜,字晋卿,居开封。代表作为故宫博物院藏的《渔村小雪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烟江叠嶂图》青绿、水墨各一卷。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为人天资高迈、癫狂放达,冠服效唐人,有"米颠"之称。擅画水墨山水,多信笔为之,不取工细,创"米家山"画法。还喜画古圣贤像。今日所能见到的画迹,只有故宫博物院藏其书法作品《珊瑚帖》的书后所画珊瑚一枝,笔法浑然,如写字。
米友仁(1068-1165),字元晖,米芾长子。传世画迹较多,故宫博物院藏《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两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潇湘白云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云山图》卷。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作品传世极少,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雪霁江行图》可资研究。
王希孟,画史无传。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万壑松风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李唐70岁左右的手笔,反映了李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面貌。藏于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图》卷与前幅的格调接近。
刘松年,钱塘(杭州)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画代表作。
马远,字遥父,山西永济人,故宫博物院所藏《踏歌图》可称是他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夏圭,字禹玉,钱塘(杭州)人,画风与马远极为相近,构图亦多空白,人称"马半边",画史中多以"马、夏"并称。代表作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溪山清远图》卷,《山水十二景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的《遥岑烟蔼图》和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洞庭秋月图》轴。
【辽金元】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其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幼舆丘壑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鹊华秋色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的《水村图》卷等。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房山(今属北京)人。他能诗善画,工山水、墨竹等。主要传世作品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云横秀岭图》轴和《春山晴雨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横山晴霭图》卷、《墨竹坡石图》轴等。
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今属上海)人。传世主要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出圉图》卷、《二马图》卷、《张果见明皇》卷等。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生卒不详。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水月观音图》轴、《李仙图》,河南省博物馆藏《山水图》轴等。
张渥,字叔厚,号贞期,又号江海客,传世作品有《九歌图》
王绎,字思善,自号痴绝生,其先为睦州人,著有《写像秘诀》一文。其存世作品仅与倪瓒合作的《杨竹西小像》,藏于故宫博物院。
钱选(13世纪至14世纪初),字舜举,号玉潭,别号巽峰、清癯老人、习懒翁、霅溪翁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传世作品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藏《浮玉山居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山居图》卷、《八花图》卷,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花鸟》卷和《白莲花图》卷(山东朱檀墓出土,藏山东省博物馆)等。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人物,尤精花鸟竹石。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故宫博物院藏《山桃锦鸡图》、《墨牡丹图》、山西省博物馆藏《花鸟》轴、上海博物馆藏《花竹禽雀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桃竹春禽图》轴等。
李衎(1244-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燕(今北京)人。其存世作品主要有《四清图》卷(后半卷藏于故宫博物院,前半卷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双钩竹图》轴、《沐雨图》轴、《新篁图》轴、《墨竹图》卷(以上藏故宫博物院)和《新篁树石图》轴(南京博物院藏)等。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传世作品主要有:《清閟阁墨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双竹图》轴等。
顾安(1289-1364),字定之,自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平江(苏州)人。传世主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幽篁秀石图》轴、《新篁图》、《风雨竹图》、《墨笔竹石》轴等。
王冕(?-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主要梅花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墨梅图》卷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枝早春图》轴等。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号思退,祖籍洺水,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传世作品有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幽篁枯木图》卷等。
元四家中的吴镇和倪瓒也都善画竹石题材。吴镇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竹谱册》传世。倪瓒的传世竹石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竹枝图》卷、《怪石丛篁图》轴等。
以上就是关于杭州古代画作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今日头条广告下单找不到订单(今日头条广告下单找不到订单怎么回事)